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四十四卷

關燈
不得久住過于七日。

    何以知之。

    曾聞有一僧伽藍。

    有一比丘得滅定。

    食時着衣。

    詣食堂中。

    其日彼打揵椎。

    晚彼比丘。

    精勤而作是念。

    我何故空過此時。

    不觀未來。

    何時當打揵椎。

    即立誓願。

    入于滅定。

    乃至打揵椎當起。

    時彼僧伽藍。

    有事難起。

    時諸比丘。

    皆舍僧伽藍去。

    經于三月。

    難事乃解。

    時諸比丘。

    還集會而打揵椎。

    時彼比丘。

    起定即死。

    後有一乞食比丘。

    獲得滅定。

    以日初分。

    着衣持缽。

    欲詣村乞食。

    時天大雨。

    彼作是念。

    若入村者。

    壞我衣色。

    若不往者。

    何故空過此時。

    不觀未來。

    即立願入定。

    乃至雨止當起。

    或有說者。

    雨經半月。

    或有說者。

    雨經一月乃止。

    天雨既止。

    彼比丘起即死。

    以是事故。

    知欲界入滅定無患出時有患。

    是故少時入定。

    不過七日。

    色界不以抟食持諸根四大。

    入此定者。

    或經半劫一劫。

    或有過者。

    問曰。

    若不立願入滅定者。

    雲何而起。

    答曰。

    如入有心定。

    法自應起。

    複次若欲食。

    若欲大小便。

    入定雖不作患。

    出則作患。

    以是事故。

    必應自起 問曰。

    凡夫人。

    為入滅定不。

    尊者和須蜜說曰。

    凡夫人不入此定。

    所以者何。

    此是聖人定。

    非凡夫定。

    若凡夫人入此定者。

    亦是凡夫定。

    複次凡夫人。

    觀上離下地欲。

    如阇樓蟲。

    非想非非想處。

    更無上地可緣。

    離下地欲。

    是故凡夫人。

    不入此定。

    複次凡夫人。

    數數入定。

    則數數身猗心猗。

    以身心猗故。

    方便則緩。

    方便緩故。

    不能起彼定。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凡夫人不入彼定。

    所以者何。

    凡夫人數數入定。

    我見牢固。

    畏後邊滅法。

    如畏深坑。

    是故不能入彼定也。

    問曰。

    菩薩為入滅定不。

    尊者和須蜜說曰。

    菩薩不入。

    所以者何。

    此定是聖人定。

    若菩薩入此定者。

    亦應是凡夫定。

    複次菩薩觀上離下地欲。

    如阇樓蟲。

    非想非非想處。

    便無上地可緣。

    離下地欲。

    是故菩薩不入此定。

    複次菩薩入滅定。

    所以者何。

    菩薩欲求一切智時。

    作如是念。

    我應推求一切處相。

    若菩薩不入滅定者。

    則于此處不名推求。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菩薩不入滅定。

    菩薩雖複摧滅我見。

    不畏最後滅處。

    如畏深坑。

    不欲令慧有留難及斷絕故。

    不欲入滅定非不能入。

    問曰。

    菩薩前身時。

    不曾起滅定。

    于最後身。

    而起滅定。

    為先起滅定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得滅定。

    若先起滅定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雲何不違期心起不相似心。

    雲何名三十四心得一切智。

    若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起滅定者。

    雲何名滿足學法。

    得盡智時。

    雲何名所作已竟。

    外國法師。

    作如是說。

    先起滅定。

    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

    若然者。

    雲何不違期心 答曰。

    彼作是說。

    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欲。

    依第四禅。

    入正決定。

    不起此處。

    乃至得阿那含果。

    起于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

    雲何不名起不相似心耶。

    答曰。

    彼作是說。

    誰言菩薩無不相似心。

    菩薩有不相似心。

    問曰。

    雲何名三十四心得一切智。

    答曰。

    彼作是說。

    言三十四心者。

    說無漏心。

    不說入定出定心。

    罽賓沙門。

    作如是說。

    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後起滅定。

    問曰。

    若然者。

    雲何名滿足學法答曰。

    言滿足者。

    滿足于根。

    滿足于果。

    不滿足于定。

    問曰。

    雲何得盡智時名所作已竟。

    答曰。

    或有說。

    解脫障是下無知。

    或有說。

    是于諸定不自在。

    或有說。

    是不得定者。

    若作是說。

    解脫障是下無知者。

    世尊得盡智時。

    斷一切無知。

    得一切彼對治智。

    若作是說。

    解脫障。

    是于諸定不自在者。

    世尊得盡智時。

    于諸禅定解脫三昧。

    出入皆得自在。

    若作是說。

    解脫障是不得定者。

    世尊得盡智時。

    得一切定。

    是故得盡智時。

    所作已竟。

    問曰。

    雲何名三十四無漏心。

    答曰。

    菩薩先滅無所有處欲。

    依第四禅。

    入正決定。

    見道中有十五心道比智第十六心道比智。

    即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

    方便道無礙道有九。

    解脫道有九。

    是名三十四心◎ ◎如經說。

    毗舍佉優婆夷。

    詣昙摩提那比丘尼所。

    作如是問。

    阿夷雲何入滅定。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比丘入滅定。

    不作是念。

    我今入滅定。

    當入滅定。

    已于先時。

    調柔其心。

    欲入此定。

    問曰。

    行者入房洗足。

    敷床結跏趺座時。

    無如是念。

    我今入滅定。

    當入滅定耶。

    答曰。

    雖有是事。

    皆是遠時。

    如欲界善心次第起。

    初禅乃至入滅定。

    無如是念。

    我今入滅定。

    當入滅定。

    複作是問。

    阿夷雲何起滅定。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比丘。

    起滅定時。

    不作是念。

    我今起滅定。

    我當起滅定。

    然緣此身六入命根故。

    而起彼定。

    若為饑渴所逼。

    若欲大小便。

    雖在定時不作患。

    出則作患。

    以是事故。

    從彼定起。

    複問。

    比丘入滅定時。

    為先滅何行。

    身行耶。

    口行耶。

    意行耶。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比丘。

    入滅定時。

    先滅口行。

    次滅身行。

    次滅意行。

    問曰。

    說滅意行。

    此事可爾。

    說滅口行身行。

    雲何可爾。

    所以者何。

    從初禅起。

    入第二禅時。

    滅于口行。

    從第三禅起。

    入第四禅時。

    滅于身行。

    何故說言。

    入滅定時滅身口行。

    答曰。

    入滅定時。

    有二種。

    有近有遠。

    遠時則滅身口行。

    近時則滅意行。

    複次若入初禅。

    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

    盡名入滅定時。

    所以者何。

    為入滅定故。

    起此諸地現在前。

    複作是問。

    阿夷比丘。

    起滅定時。

    先起何行現在前。

    身行耶。

    口行耶。

    意行耶。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比丘。

    起滅定時。

    先起意行。

    次起身行。

    次起口行。

    問曰。

    若作是說。

    從滅定先起意行。

    此事可爾。

    若作是說。

    起滅定時。

    起身行口行。

    雲何可爾。

    所以者何。

    從第四禅起入第三禅身行。

    乃至從第二禅起。

    入初禅口行。

    乃至生。

    何故說起滅定時起身口行。

    答曰。

    起滅定。

    有近有遠。

    近者起意行。

    遠者起身口行。

    複次起于滅定乃至初禅。

    盡名起滅定時。

    所以者何。

    以滅定故。

    從彼諸地起。

    複作是問。

    阿夷比丘。

    起滅定時。

    心何所随順。

    心何所轉近。

    心何所垂入。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比丘。

    從滅定起。

    心随順離。

    心轉近離。

    心垂入離。

    問曰。

    此中何者是離。

    答曰。

    或有說者。

    是滅定。

    若作是說。

    是滅定者。

    出定世俗心。

    有二事随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一以期心。

    二以緣。

    出定無漏心。

    與苦智集智相應者。

    有一事随順離。

    以緣不以期心。

    與滅智道智相應者。

    亦不以緣。

    亦不以期心。

    複有說者。

    離是滅盡涅槃。

    若作是說。

    離是滅盡涅槃者。

    出定世俗心。

    亦無期心。

    亦無緣。

    亦無随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若無漏與苦智集智道智相應者。

    于離有期心無緣。

    與滅智相應者。

    于離有期心亦緣。

    複有說者。

    離是滅定。

    亦是滅盡涅槃。

    若作是說。

    離是滅定。

    亦是滅盡涅槃者。

    出定世俗心無漏心。

    與苦集滅智相應者。

    總而言之。

    有二事随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一以期心。

    二以緣。

    與道相應者。

    有一事随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有期心無緣。

    複問。

    阿夷比丘。

    從滅定起。

    為觸幾觸。

    彼作是說。

    毗舍佉優婆夷。

    觸三觸。

    一不動觸。

    二無所有觸。

    三無相觸。

    問曰。

    何者是不動觸。

    無所有觸。

    無相觸耶。

    尊者和須蜜說曰。

    空處識處是不動觸。

    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觸。

    非想非非想處是無相觸。

    複次空是不動觸。

    無願是無所有觸。

    無相是無相觸。

    複次無所有處是不動觸。

    是無所有觸。

    是無相觸。

    無漏者是不動觸。

    無所有處攝故。

    是無所有觸。

    緣涅槃故。

    是無相觸。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比丘從滅定起。

    若是非想非非想處心。

    不起餘不相似心。

    當言觸無相觸。

    若是無所有處不相似心。

    當言觸無所有觸。

    若是識處不相似心。

    當言觸不動觸。

    餘五有想定說亦如是。

    問曰。

    如次第入滅定出滅定時。

    亦次第出不耶。

    答曰。

    如次第入。

    不如次第出。

    如次第出。

    不如次第入。

    如次第睡。

    不如次第覺。

    如次第覺。

    不如次第睡。

    彼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