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三十七卷
關燈
小
中
大
知。
未決定已決定。
未斷已斷。
名知根者。
道比忍現在前。
除自體及相應共有法。
餘比智分悉得決定。
後生道比智。
于彼相應共有法。
始得決定。
名知根。
何不名未知欲知根耶。
答曰。
外國法師說。
第十六心。
最初道比智刹那。
名為見道。
問曰。
此中不論如是說者。
乃論十五心是見道者。
尊者僧伽婆修作如是說。
道比忍現在前。
未來有無量道比忍修。
彼未來修者。
能于現在道比忍刹那相應共有法得決定。
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未來道不緣有所作。
問曰。
若然者其義雲何。
答曰。
從多分故。
已得決定者多。
未得決定者少。
已得決定猶如大地。
未得決定如一揣土。
須彌山芥子。
大海一渧。
虛空蚊翅處空喻亦如是。
複次彼後更無未知欲知道。
更不為未知欲知覺所覆。
不以上着下。
不不得自在。
是故不名未知欲知根。
何故名知已根。
答曰。
知已更不知。
決定已更不決定。
斷已更不斷。
是名知已根 問曰。
若知已更不知。
決定已更不決定。
斷已更不斷名知已根者。
何故于三知已法中。
一獨名為佛耶。
答曰。
佛初成道時。
覺一切法。
作别相觀。
非總相觀。
聲聞辟支佛。
初成道時。
覺一切法總相觀。
非别相觀。
複次若智自知遍知決定知。
是名為佛。
辟支佛智。
雖自知非遍知。
非決定知。
聲聞智。
不名自知。
非遍知。
非決定知。
複次若于一切種。
以緣自覺。
是名為佛。
辟支佛雖以緣自覺。
不于一切種。
聲聞不于一切種以緣自覺。
複次若智遍所知。
覺遍所覺。
行遍所緣。
根遍根義所。
境界遍境界。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若所聞不如重擔。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所不應行習氣。
于此身永斷。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于甚深十二因緣河。
能盡其底者。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如三獸度河。
謂兔馬象兔。
騰踯乃度馬或盡其底。
或不盡底而度。
香象于一切時。
足蹈其底而度。
如兔度河。
聲聞度因緣河亦複如是。
如馬度河。
辟支佛度因緣河。
亦複如是。
如香象度河。
佛度因緣河亦複如是。
複次若永斷二種無知。
謂染污不染污。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
雖斷染污無知。
不斷不染污者。
複次若永斷二種疑。
謂是人是杌疑及使性疑。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
雖斷使性疑。
不斷是人是杌疑。
複次佛得盡智時。
于二種障心得解脫。
謂煩惱障解脫障。
是名為佛。
複次若依所依具足者。
是名為佛。
或有所依具足依不具足。
如轉輪聖王。
或依具足所依不具足。
如辟支佛。
佛世尊依所依二俱具足。
如依所依器中物器。
當知亦爾。
複次若三事具足。
是名為佛。
一色二族三言語。
複次若具足三事。
是名為佛。
一誓願具足。
二功果具足。
三恣所問具足。
複次若有三不護。
有三不共念處。
是名為佛。
複次若所言無二。
有無盡辯。
所記無失。
是名為佛。
複次若善知因。
善知時。
善知相。
善知為他說法。
是名為佛。
複次若有四種智。
一無畏智。
二無著智。
三無缺失智。
四不退智。
是名為佛。
複次若知種種因。
知種種果。
知種種性。
知種種對治法。
是名為佛。
複次若于世八法得解脫。
其德無有能得邊者。
能為一切厄難者作救護。
是名為佛。
複次若于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念處。
是名為佛。
複次若大悲心。
深遠微細。
遍一切處。
于一切衆生。
無怨憎心。
深遠者。
從三阿僧祇劫積聚故。
微細者。
濟衆生三苦故。
遍一切處者。
緣三界衆生故。
于一切衆生無怨憎者。
于怨親中人等不異故。
如是等事故。
三已作法中。
說一為佛 問曰。
何故色陰中。
眼耳鼻舌身立根。
色聲香味觸不立根耶。
答曰。
無根故不立根。
複次若是内入者立根。
外入者不立根。
複次若作所依者立根。
若作所緣者不立根。
複次若是衆生數者立根。
若或是或非者不立根。
複次在自身中者立根。
不定者不立根。
複次若自所用者立根。
不定者不立根。
複次不共者立根。
共者不立根 問曰。
受陰中。
樂受立二根。
苦受立二根。
何故不苦不樂受立一根耶。
答曰。
應說二根而不說者。
當知此說有餘。
複次欲現種種說種種文。
乃至廣說。
複次欲現二門二略。
乃至廣說。
複次樂受。
或有黠慧者。
有不黠慧者。
或有輕躁者。
有不輕躁者。
苦受亦爾。
樂受中。
若不黠慧不輕躁者立樂根。
若黠慧輕躁者立喜根。
苦受亦爾。
不苦不樂受。
不黠慧不輕躁故立一根。
複次樂受。
樂根所作異。
喜根所作異。
苦受亦爾。
不苦不樂受所作無異。
複次離相對法故。
樂受對苦受。
苦受對樂受。
不苦不樂受。
無相對故立一根 問曰。
何故想陰不立根耶。
答曰。
不立根法多。
何故獨問想。
問曰。
所以問者。
色陰行陰。
少分立根。
少分不立根。
受陰識陰。
盡立根。
想陰不盡立根。
不少分立根。
是故問想陰何故不立根。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根以自力自功用立。
想以他力他功用立。
如傭作人。
他教則作不教不作。
若受有所覺。
思有所思。
識有所識。
然後想有所想。
複次為他所覆故。
善想為慧所覆。
如人憶想不妄世言是人智慧。
不善想為颠倒所覆。
如無常常想颠倒。
尊者和須密說曰。
何故想不立根耶。
答曰。
威勢義是根義。
想威勢少。
問曰。
想亦有威勢。
如說一切有為法。
展轉有威勢無為法。
于有為法。
亦有威勢。
複次根能害煩惱。
想不能害。
問曰。
想亦能害煩惱。
如說比丘修行廣布無常想。
除一切欲愛色無色愛。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想取想分别。
分别體唯取想。
餘數法行境界已想然後取想分别 問曰。
煩惱何故不立根。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威勢義是根義。
煩惱威勢少故不立根。
問曰。
煩惱能沒生死遠離涅槃。
壞諸善法。
雲何言威勢少耶。
答曰。
以是下賤可呵法故。
言威勢少。
問曰。
若然者。
染污受何故立根耶。
答曰。
受于煩惱有威勢。
煩惱威勢少。
猶如獄卒。
雖所住處下。
亦與貴勝交往。
諸獄卒守門者。
雖複苦切于人無有威勢。
而不得與貴勝交往。
彼亦如是。
尊者僧伽婆修說曰。
若法有欲無欲身中可得故立根。
煩惱唯有欲身中可得故不立根。
若作是說。
則憂根知已根不爾。
所以者何。
憂根唯有欲人身中可得。
知已根。
唯無欲人身中可得。
是故如前說者好 問曰。
何故受善染污不隐沒無記立根。
慧唯善立根。
染污不隐沒無記不立根耶。
答曰。
受于煩惱分中勢用勝。
善染污不隐沒無記盡立根。
慧于出要法中勢用勝。
善慧能增益出要法。
染污慧能斷出要法。
不隐沒無記慧。
于出要法無所增益 問曰。
俱是不相應行陰。
命根立根。
受身處何故不立根耶。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命根是報。
一切報從業生。
是以命根立根。
受身處不定。
或有是依。
或有是報。
是故不立根 問曰。
最勝義是根義。
滅盡涅槃。
于一切有為無為法中最勝。
何以不立根耶。
答曰。
此是根畢竟盡處不立根。
譬如瓶衣。
畢竟盡處。
不名瓶衣。
複次若法行世。
能取果。
能有所作。
能知境界者立根。
滅盡涅槃。
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若法是生滅有因。
是有為相者立根。
滅盡涅槃。
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根屬因屬緣屬所作立根。
涅槃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若法為生所生為老所老為壞所壞者立根。
涅槃不爾。
複次根在陰堕世。
與苦相續。
有前後相上中下相者立根。
涅槃不爾。
複次言最勝者。
于有為法中最勝故立根。
涅槃于有為無為法中最勝故不立根◎
未決定已決定。
未斷已斷。
名知根者。
道比忍現在前。
除自體及相應共有法。
餘比智分悉得決定。
後生道比智。
于彼相應共有法。
始得決定。
名知根。
何不名未知欲知根耶。
答曰。
外國法師說。
第十六心。
最初道比智刹那。
名為見道。
問曰。
此中不論如是說者。
乃論十五心是見道者。
尊者僧伽婆修作如是說。
道比忍現在前。
未來有無量道比忍修。
彼未來修者。
能于現在道比忍刹那相應共有法得決定。
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未來道不緣有所作。
問曰。
若然者其義雲何。
答曰。
從多分故。
已得決定者多。
未得決定者少。
已得決定猶如大地。
未得決定如一揣土。
須彌山芥子。
大海一渧。
虛空蚊翅處空喻亦如是。
複次彼後更無未知欲知道。
更不為未知欲知覺所覆。
不以上着下。
不不得自在。
是故不名未知欲知根。
何故名知已根。
答曰。
知已更不知。
決定已更不決定。
斷已更不斷。
是名知已根 問曰。
若知已更不知。
決定已更不決定。
斷已更不斷名知已根者。
何故于三知已法中。
一獨名為佛耶。
答曰。
佛初成道時。
覺一切法。
作别相觀。
非總相觀。
聲聞辟支佛。
初成道時。
覺一切法總相觀。
非别相觀。
複次若智自知遍知決定知。
是名為佛。
辟支佛智。
雖自知非遍知。
非決定知。
聲聞智。
不名自知。
非遍知。
非決定知。
複次若于一切種。
以緣自覺。
是名為佛。
辟支佛雖以緣自覺。
不于一切種。
聲聞不于一切種以緣自覺。
複次若智遍所知。
覺遍所覺。
行遍所緣。
根遍根義所。
境界遍境界。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若所聞不如重擔。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所不應行習氣。
于此身永斷。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複次于甚深十二因緣河。
能盡其底者。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不爾。
如三獸度河。
謂兔馬象兔。
騰踯乃度馬或盡其底。
或不盡底而度。
香象于一切時。
足蹈其底而度。
如兔度河。
聲聞度因緣河亦複如是。
如馬度河。
辟支佛度因緣河。
亦複如是。
如香象度河。
佛度因緣河亦複如是。
複次若永斷二種無知。
謂染污不染污。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
雖斷染污無知。
不斷不染污者。
複次若永斷二種疑。
謂是人是杌疑及使性疑。
是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
雖斷使性疑。
不斷是人是杌疑。
複次佛得盡智時。
于二種障心得解脫。
謂煩惱障解脫障。
是名為佛。
複次若依所依具足者。
是名為佛。
或有所依具足依不具足。
如轉輪聖王。
或依具足所依不具足。
如辟支佛。
佛世尊依所依二俱具足。
如依所依器中物器。
當知亦爾。
複次若三事具足。
是名為佛。
一色二族三言語。
複次若具足三事。
是名為佛。
一誓願具足。
二功果具足。
三恣所問具足。
複次若有三不護。
有三不共念處。
是名為佛。
複次若所言無二。
有無盡辯。
所記無失。
是名為佛。
複次若善知因。
善知時。
善知相。
善知為他說法。
是名為佛。
複次若有四種智。
一無畏智。
二無著智。
三無缺失智。
四不退智。
是名為佛。
複次若知種種因。
知種種果。
知種種性。
知種種對治法。
是名為佛。
複次若于世八法得解脫。
其德無有能得邊者。
能為一切厄難者作救護。
是名為佛。
複次若于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念處。
是名為佛。
複次若大悲心。
深遠微細。
遍一切處。
于一切衆生。
無怨憎心。
深遠者。
從三阿僧祇劫積聚故。
微細者。
濟衆生三苦故。
遍一切處者。
緣三界衆生故。
于一切衆生無怨憎者。
于怨親中人等不異故。
如是等事故。
三已作法中。
說一為佛 問曰。
何故色陰中。
眼耳鼻舌身立根。
色聲香味觸不立根耶。
答曰。
無根故不立根。
複次若是内入者立根。
外入者不立根。
複次若作所依者立根。
若作所緣者不立根。
複次若是衆生數者立根。
若或是或非者不立根。
複次在自身中者立根。
不定者不立根。
複次若自所用者立根。
不定者不立根。
複次不共者立根。
共者不立根 問曰。
受陰中。
樂受立二根。
苦受立二根。
何故不苦不樂受立一根耶。
答曰。
應說二根而不說者。
當知此說有餘。
複次欲現種種說種種文。
乃至廣說。
複次欲現二門二略。
乃至廣說。
複次樂受。
或有黠慧者。
有不黠慧者。
或有輕躁者。
有不輕躁者。
苦受亦爾。
樂受中。
若不黠慧不輕躁者立樂根。
若黠慧輕躁者立喜根。
苦受亦爾。
不苦不樂受。
不黠慧不輕躁故立一根。
複次樂受。
樂根所作異。
喜根所作異。
苦受亦爾。
不苦不樂受所作無異。
複次離相對法故。
樂受對苦受。
苦受對樂受。
不苦不樂受。
無相對故立一根 問曰。
何故想陰不立根耶。
答曰。
不立根法多。
何故獨問想。
問曰。
所以問者。
色陰行陰。
少分立根。
少分不立根。
受陰識陰。
盡立根。
想陰不盡立根。
不少分立根。
是故問想陰何故不立根。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根以自力自功用立。
想以他力他功用立。
如傭作人。
他教則作不教不作。
若受有所覺。
思有所思。
識有所識。
然後想有所想。
複次為他所覆故。
善想為慧所覆。
如人憶想不妄世言是人智慧。
不善想為颠倒所覆。
如無常常想颠倒。
尊者和須密說曰。
何故想不立根耶。
答曰。
威勢義是根義。
想威勢少。
問曰。
想亦有威勢。
如說一切有為法。
展轉有威勢無為法。
于有為法。
亦有威勢。
複次根能害煩惱。
想不能害。
問曰。
想亦能害煩惱。
如說比丘修行廣布無常想。
除一切欲愛色無色愛。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想取想分别。
分别體唯取想。
餘數法行境界已想然後取想分别 問曰。
煩惱何故不立根。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威勢義是根義。
煩惱威勢少故不立根。
問曰。
煩惱能沒生死遠離涅槃。
壞諸善法。
雲何言威勢少耶。
答曰。
以是下賤可呵法故。
言威勢少。
問曰。
若然者。
染污受何故立根耶。
答曰。
受于煩惱有威勢。
煩惱威勢少。
猶如獄卒。
雖所住處下。
亦與貴勝交往。
諸獄卒守門者。
雖複苦切于人無有威勢。
而不得與貴勝交往。
彼亦如是。
尊者僧伽婆修說曰。
若法有欲無欲身中可得故立根。
煩惱唯有欲身中可得故不立根。
若作是說。
則憂根知已根不爾。
所以者何。
憂根唯有欲人身中可得。
知已根。
唯無欲人身中可得。
是故如前說者好 問曰。
何故受善染污不隐沒無記立根。
慧唯善立根。
染污不隐沒無記不立根耶。
答曰。
受于煩惱分中勢用勝。
善染污不隐沒無記盡立根。
慧于出要法中勢用勝。
善慧能增益出要法。
染污慧能斷出要法。
不隐沒無記慧。
于出要法無所增益 問曰。
俱是不相應行陰。
命根立根。
受身處何故不立根耶。
答曰。
無根相故不立根。
複次命根是報。
一切報從業生。
是以命根立根。
受身處不定。
或有是依。
或有是報。
是故不立根 問曰。
最勝義是根義。
滅盡涅槃。
于一切有為無為法中最勝。
何以不立根耶。
答曰。
此是根畢竟盡處不立根。
譬如瓶衣。
畢竟盡處。
不名瓶衣。
複次若法行世。
能取果。
能有所作。
能知境界者立根。
滅盡涅槃。
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若法是生滅有因。
是有為相者立根。
滅盡涅槃。
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根屬因屬緣屬所作立根。
涅槃與此相違故不立根。
複次若法為生所生為老所老為壞所壞者立根。
涅槃不爾。
複次根在陰堕世。
與苦相續。
有前後相上中下相者立根。
涅槃不爾。
複次言最勝者。
于有為法中最勝故立根。
涅槃于有為無為法中最勝故不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