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三十六卷

關燈
此女人交會。

    是時便起如是颠倒想。

    見彼人遠去。

    見于自身。

    與此女人。

    而共交會。

    父母合會。

    所有精氣。

    見是己有。

    見已便生喜心。

    生喜心故。

    而便迷悶。

    以迷悶故。

    中有轉重。

    更不移動。

    是時自見己身。

    在母右脅。

    面向母背而坐。

    若是女人。

    于父生愛。

    于母生恚。

    彼作是念。

    若無此女人者。

    當與此男子交會。

    是時便起如是颠倒想。

    見彼女人遠去。

    見于自身。

    與此男子。

    而共交會。

    父母合會。

    所有精氣。

    見是己有。

    見已便生喜心。

    生喜心故。

    而便迷悶。

    以迷悶故。

    中有轉重。

    更不移動。

    是時自見己身。

    在母左脅。

    面向母腹而坐。

    一切衆生。

    皆有如是颠倒想。

    而入母胎。

    唯除菩薩。

    菩薩入胎時。

    知此是我母此是我父。

    于母生母想。

    于父生父想 問曰。

    中有于何處入母身。

    答曰。

    或有說者。

    彼無障礙随處得入 問曰。

    若無障礙者。

    則不應住母身中。

    答曰。

    以業力故。

    住母身中。

    評曰。

    應作是說。

    中有從生門入母身中。

    以是事故。

    雙産者後出為大。

    所以者何。

    以先入母胎故 施設經說。

    父母福德等者。

    乃能受胎。

    問曰。

    如富貴男子。

    近貧賤女人。

    富貴女人。

    近卑賤男子。

    雲何乃能受胎。

    答曰。

    當于是時。

    見彼女人。

    生尊貴想。

    自見己身。

    生卑賤想。

    女人自以為勝。

    視男為卑。

    尊貴女人。

    近卑賤男子。

    以他為勝。

    以己為賤。

    彼男子見己為勝。

    以他為賤。

    是時有如是想。

    福德等故。

    乃能受胎 一母胎中。

    有五趣中有。

    如狗豺魚蝦蟆等。

    問曰。

    若地獄中有在彼腹中。

    雲何不燒。

    答曰。

    若作業者被燒。

    不作業者不燒。

    若有持戒等。

    着地獄中。

    亦不能燒。

    所以者何。

    以不作業故。

    衆生在地獄前不必被燒。

    如施設經說。

    有時活地獄衆生。

    冷風來吹。

    唱如是言。

    諸衆生活。

    諸衆生活。

    是時衆生便活。

    以是事故。

    彼中有不必被燒 問曰。

    中有若牆壁山林屋舍瓦石所不能礙。

    還于中有。

    為相障礙不。

    答曰。

    或有說者。

    相障礙 問曰。

    若然者雲何中有名無障礙。

    答曰。

    唯除中有。

    于餘無障礙。

    複有說者。

    中有于中有。

    還不相障礙。

    所以者何。

    以無言語故 問曰。

    所往之處。

    為中有去疾。

    為神足去疾。

    答曰。

    或有說者。

    中有去疾。

    所以者何。

    業力勝神足力故。

    評曰。

    應作是說。

    神足去疾。

    非業力疾。

    問曰。

    若然者。

    雲何說業力勝神足力。

    答曰。

    應知為以何事。

    言業力勝佛神足力。

    能留住一切衆生。

    神足力舍利弗。

    除佛目揵連。

    除佛舍利弗。

    彼中有無有衆生咒術法藥草。

    佛離辟支佛能留住。

    使彼生不相續者。

    以是事故。

    說業力勝神足力 問曰。

    中有為展轉相見不。

    答曰。

    或有說者。

    相見。

    為見幾所。

    答曰。

    地獄見地獄。

    畜生見畜生。

    餓鬼見餓鬼。

    人見人。

    天見天。

    複有說者。

    地獄見地獄。

    畜生見二趣。

    餓鬼見三趣。

    人見四趣。

    天見五趣。

    複有說者。

    中有非人眼境界。

    是天眼境界 問曰。

    天眼為見幾所。

    答曰。

    四天王報天眼。

    除自地見下地。

    乃至他化自在天。

    除自地見下地。

    複有說者。

    一切欲界眼。

    不見中有。

    色界眼能見 問曰。

    色界報得眼。

    能見幾所。

    答曰。

    初禅報得眼。

    除自地見下地。

    乃至第四禅。

    除自地見下地。

    若作是說。

    則無有見第四禅中有者。

    評曰。

    應作是說。

    一切報得眼。

    不見中有。

    天眼若清淨者。

    能見中有。

    若不清淨者。

    則不見中有。

    何以知之。

    佛經說若男子女人。

    破戒行惡。

    身壞命終。

    生如是中有。

    其色如黑縷毼。

    亦如闇夜。

    若天眼淨者。

    乃能見之。

    若男子女人。

    持戒修梵行。

    身壞命終。

    生如是中有。

    其色白淨。

    猶如白[疊*毛]。

    亦如明月時夜。

    若天眼淨者。

    乃能見之 如說毗琉璃王對吒惡魔提婆達多。

    即以此身。

    入阿毗地獄 問曰。

    如是等為有中有不耶。

    答曰。

    有在一刹那。

    死有無間。

    生于中有。

    中有無間。

    生于生有。

    但在一刹那。

    如經說。

    帝釋說偈 大仙應當知我于此坐處 還得天壽命唯願憶持之 問曰。

    如此為有死生不。

    若有死生。

    雲何受中有。

    若無死生。

    此偈雲何通。

    如說。

    我于此坐處。

    還得天壽命。

    答曰。

    應作是說。

    不死不生 問曰。

    若然者偈雲何通。

    答曰。

    此以斷帝釋惡道因緣故。

    作如是說。

    佛為帝釋說法。

    得見真谛斷惡道因緣。

    得生人天随意之處。

    欲還向佛作如是愛語。

    我于此坐處。

    還得天壽命。

    乃至廣說。

    如人于牢獄中。

    免濟他人。

    住随意處。

    其人欲還。

    向彼作如是愛語。

    今我所以得全命者。

    皆是汝恩。

    若無汝者。

    我則永沒。

    複次除見道所斷結病故。

    作如是說。

    佛為帝釋說法。

    除其見道所斷結病。

    令住第一無病之處。

    謂道道果。

    欲還向佛。

    作如是愛語。

    我于此坐處。

    乃至廣說。

    猶如慈心醫師治他人病令得無病安隐之處。

    其人欲還。

    向醫作如是愛語。

    若無汝者。

    我于此處。

    則為永沒。

    彼亦如是。

    複次得神足壽命故。

    作如是說。

    如經說比丘以何為壽命。

    謂四神足。

    是其壽命。

    佛為彼說法。

    得神足壽命。

    欲還向佛。

    作如是愛語。

    我于坐處。

    乃至廣說。

    複次得慧命根故。

    作如是說。

    如經說以慧為命者。

    是則最勝。

    佛為說法。

    令其得慧命根。

    欲還向佛。

    作如是愛語。

    我于此坐處。

    乃至廣說 問曰。

    彼本無慧命根耶。

    答曰。

    本雖有慧命。

    而是有漏。

    聞佛說法。

    見四真谛。

    得無漏慧根故。

    作如是說。

    複次除五種似死相故。

    作如是說。

    諸天命欲終時。

    有五似死相。

    五死相現。

    雲何五似死相。

    諸天往來之時。

    身上璎珞。

    出五樂聲。

    其聲便滅。

    諸天身出光明。

    自身無影。

    或有說者。

    是時身光減少。

    或有說者。

    身光悉滅。

    自身影生。

    諸天身細軟。

    無有垢穢。

    入香池水澡。

    出時乃至無一渧水而着身者。

    如蓮花葉。

    是時水渧着身。

    諸天有種種清淨妙好境界。

    漂諸情根。

    不住一境界。

    于境界回旋。

    猶如火輪而不暫住。

    是時專住于一境界。

    諸天福德之身。

    眼不曾瞬。

    是時便瞬。

    五死相者。

    經說。

    諸天若男若女。

    命欲終時。

    先有五死相現。

    一衣不垢而垢。

    二華不萎而萎。

    三腋下本不汗而汗。

    四身本不臭而臭。

    五先安本坐。

    而今不安。

    五似死相。

    則可除卻。

    五死相不可除卻。

    爾時帝檡。

    五似死相現。

    不久當五死相現。

    便作是念。

    誰能濟我如是危難。

    除佛世尊。

    更無能者。

    尋詣佛所。

    爾時世尊。

    即為說法。

    以聞法故。

    除五似死相。

    欲還向佛。

    作如是愛語。

    我于此坐處。

    乃至廣說。

    若作是說。

    言造現法報業者。

    即于坐上。

    更得命等八根。

    複有說者。

    是時亦有死生問曰。

    若然者。

    施設經說雲何通。

    如說。

    三十三天。

    若男若女。

    初生之時。

    其身如五歲小兒。

    在諸天抱上。

    忽然化生。

    爾時諸天。

    若男若女。

    作如是言。

    此是我男。

    此是我女。

    化生者亦作是言。

    此是我父。

    此是我母。

    問曰。

    爾時諸天。

    為見帝釋如是相不。

    答曰。

    皆見而作是念。

    今者帝釋。

    有大神力。

    于世尊前。

    現神足力。

    複次諸天中。

    有威德者。

    一名因陀羅。

    二名夏毗因陀羅。

    三名伊舍那。

    四名波阇缽哆。

    如是等有威德諸天。

    如前有壯年時。

    身初生時身亦爾。

    化生諸天。

    無有死屍。

    評曰。

    彼無死生。

    如前說者好 施設經說。

    劫初人有化為腹行蟲人。

    号之為腹行。

    化為三手者。

    号之為象。

    如是等身變者。

    為有死生不。

    若有者彼中有雲何。

    若無死生者。

    人即作畜生耶。

    答曰。

    應作是說。

    無有死生。

    問曰。

    若然者。

    人即作畜生耶。

    答曰。

    人非即作畜生。

    但畜生身。

    與人身相續。

    複有說者。

    劫初時人。

    其形似人。

    後以時惡飲食惡。

    谄曲多故。

    人形便滅。

    畜生形現在前。

    實是人形是畜生。

    猶如咒術力咒人為驢雖形是驢。

    其實是人。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衆生從光音天死。

    來生此間。

    實是畜生。

    其形似人。

    後以時惡飲食惡。

    谄曲多故。

    人形便滅。

    還作畜生形如蝦蟆。

    前時形具。

    後時形具。

    前時形圓黑色。

    後時形方而壯。

    複有說者。

    彼有死生 問曰。

    若然者。

    中有雲何。

    答曰。

    中有微細。

    劫初時人。

    化生無有死生。

    評曰。

    應作是說。

    無有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