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三十六卷
關燈
小
中
大
。
受色無色界報者。
名色無色界衆生。
非欲界死。
非欲界生。
盡非欲界有相續耶。
乃至廣作非四句。
前四句初句。
作此第二句。
前第二句。
作此初句。
前第三句。
作此第四句。
前第四句。
作此第三句。
色界非四句亦如是。
非無色界死。
非無色界生。
盡非無色界有相續耶。
廣說如經本。
非欲界死。
非欲界生。
此人有五。
欲界凡夫。
色界凡夫聖人。
無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八人。
何故說五耶。
如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
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如是等有八。
何故說五。
答曰。
以相似故說五。
亦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色界死。
生無色界。
聖人。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聖人。
此二俱是無色界聖人。
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
無色界凡夫。
餘有欲界凡夫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五。
非色界死。
非色界生。
此人有六。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無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九人。
何故說六耶。
如欲界死。
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答曰。
以相似故說六。
欲界死。
還生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無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無色界聖人。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無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色界凡夫聖人。
以相似故說六。
非無色界死。
非無色界生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七人。
何故說四耶。
如欲界死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還生欲界凡夫。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凡夫。
色界死。
還生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聖人。
色界死還生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此諸人為向所說使所使向所說結所系 頗欲界死。
不生欲界耶。
如先說義。
今則遮于生有。
頗欲界死。
不生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若生無色界。
若般涅槃。
餘廣說如經本。
問曰。
無色界死。
生欲色界。
彼中有。
于何處現在前。
答曰。
或有說者。
在第四禅。
不應作是說。
若無色界。
有方所者。
此說便是。
但無色界。
無有方所。
何為遠至第四禅耶。
複有說者。
是處所死。
生無色中。
即彼處所中有現在前。
如是說者。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是事不爾。
評曰。
應作是說。
欲界色界死。
生無色界。
即彼所生處。
中有現在前 頗欲界死不生欲界。
不生色界。
不生無色界耶。
此中亦遮生有。
餘廣說如經本。
問曰。
此中何故不問般涅槃耶。
答曰。
應問而不問者。
當知此說有餘。
複次此中說死而生者。
彼雖死而不生。
複次此中因人而作論。
彼般涅槃者。
舍人名法 頗不離欲愛死。
不生欲界耶。
毗婆阇婆提。
于此法中甚愚。
謂不離欲愛。
不生欲界。
複不說有中有。
頗有不離欲愛欲界死不生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界中有。
頗不離色愛死。
不生欲界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頗不離無色愛死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未離欲愛死。
不生欲界。
此人有二。
欲界凡夫聖人。
未離色愛死。
不生欲色界。
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七人。
欲界死。
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生欲界凡夫。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凡夫。
色界死。
生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聖人。
色界死。
生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未離無色愛死。
不生欲色無色界。
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九人。
欲界死。
還生欲界中有。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
凡夫聖人。
色界死生欲界。
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欲界中有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還生欲界中有凡夫。
色無色界死。
生欲界中有凡夫。
此三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此三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中有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此諸人為向所說使所使向所說結所系。
中有為有為無。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或有說無中有。
或有說有中有。
毗婆阇婆提說無中有。
育多婆提說有中有。
問曰。
毗婆阇婆提。
依何經說。
信何事言無中有。
答曰。
彼依佛經。
無經說作五無間業。
作已增廣。
命終無間生地獄中。
以生地獄無有間故。
言無中有。
偈中亦說 壯年便老病當生閻羅邊 中間無息處亦不用資糧 以無中息不用資糧故。
知無中有亦作種種難。
猶如光影無有中間。
死有生有。
無有中間。
亦複如是。
問曰。
育多婆提。
依何經說。
信何事。
言有中有。
答曰。
彼依佛經。
佛經說三事合故。
得入母胎。
一父母俱有染心。
共會一處。
二其母無病值時。
三犍闼婆現在前。
犍闼婆者即是中有。
說犍闼婆現在前故。
知有中有。
餘經亦說。
中有般涅槃。
以說有中有般涅槃故。
知有中有。
餘經複說。
沙門瞿昙。
此身已滅。
未生彼處。
于其中間。
摩[少/兔]摩中為施設。
有諸取不。
佛告婆蹉。
于其中間。
愛是取。
以說此身滅未生彼處在摩[少/兔]摩中故。
知有中有。
亦作種種難。
若于此死。
當生郁單越。
此間斷滅。
彼間本無而生。
如是則有法而無。
無法而有。
欲令無如是過故。
言有中有。
問曰。
毗婆阇婆提。
雲何通育多婆提經耶。
答曰。
彼經所說是未了義。
是假名有餘意。
問曰。
彼以何事。
為未了義是假名有餘意耶。
彼作是答。
佛經說三事合故。
得入母胎。
一父母俱有染心。
共會一處。
二其母無病值時。
三犍闼婆現在前。
不應言犍闼婆。
若言犍闼婆。
彼作樂耶。
應言諸陰行。
問曰。
若說揵闼婆。
若說諸陰行。
俱非無中有。
毗婆阇婆提。
複作是問。
汝說四生盡有中有。
二生有三事合可爾。
謂胎生卵生。
餘二生不爾。
答曰。
若可爾便說。
不可爾不說。
然非無中有。
通第二經者。
有天名中有。
于彼天中般涅槃故言中有。
般涅槃中有天者。
此間死已。
應生天中未至頃。
于其中間。
壽命未盡。
便般涅槃。
問曰。
此天一切經中所不說。
佛經說有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
不說中有天。
佛經亦說有生般涅槃。
複有天名生。
于彼生天。
而般涅槃。
言生般涅槃耶。
乃至上流般涅槃。
複有天名上流。
于彼天中。
而般涅槃。
言上流般涅槃耶。
汝說未到諸天。
壽命未盡。
而般涅槃。
衆生多壽命未盡而死。
除郁單越人兜率天上最後身菩薩。
如是等衆生。
皆是中有般涅槃耶。
婆蹉經。
複雲何通。
彼作是說。
摩[少/兔]摩是無色界天彼梵志得天眼離色愛同及死生無色界中。
彼梵志以天眼。
于欲色界中。
遍觀不見。
而作是念。
彼人斷滅。
行詣佛所作如是問。
沙門瞿昙。
此身滅已。
乃至于其中間。
為施設有諸取不。
佛告婆蹉。
于其中間愛是取。
以是義故。
知生無色中非是斷滅。
問曰。
佛經說。
有種種摩[少/兔]摩。
佛經或說。
色無色界天是摩[少/兔]摩。
或說。
劫初人是摩[少/兔]摩。
或說。
中有是摩[少/兔]摩。
何以知唯無色界天是摩[少/兔]摩。
彼作是說。
何以複知中有是。
摩[少/兔]摩耶。
答曰。
即以此經知
受色無色界報者。
名色無色界衆生。
非欲界死。
非欲界生。
盡非欲界有相續耶。
乃至廣作非四句。
前四句初句。
作此第二句。
前第二句。
作此初句。
前第三句。
作此第四句。
前第四句。
作此第三句。
色界非四句亦如是。
非無色界死。
非無色界生。
盡非無色界有相續耶。
廣說如經本。
非欲界死。
非欲界生。
此人有五。
欲界凡夫。
色界凡夫聖人。
無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八人。
何故說五耶。
如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
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如是等有八。
何故說五。
答曰。
以相似故說五。
亦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
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色界死。
生無色界。
聖人。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聖人。
此二俱是無色界聖人。
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
無色界凡夫。
餘有欲界凡夫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五。
非色界死。
非色界生。
此人有六。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無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九人。
何故說六耶。
如欲界死。
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生無色界。
凡夫聖人。
無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答曰。
以相似故說六。
欲界死。
還生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無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無色界聖人。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無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色界凡夫聖人。
以相似故說六。
非無色界死。
非無色界生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七人。
何故說四耶。
如欲界死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還生欲界凡夫。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凡夫。
色界死。
還生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聖人。
色界死還生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此諸人為向所說使所使向所說結所系 頗欲界死。
不生欲界耶。
如先說義。
今則遮于生有。
頗欲界死。
不生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若生無色界。
若般涅槃。
餘廣說如經本。
問曰。
無色界死。
生欲色界。
彼中有。
于何處現在前。
答曰。
或有說者。
在第四禅。
不應作是說。
若無色界。
有方所者。
此說便是。
但無色界。
無有方所。
何為遠至第四禅耶。
複有說者。
是處所死。
生無色中。
即彼處所中有現在前。
如是說者。
無色界死。
生無色界。
是事不爾。
評曰。
應作是說。
欲界色界死。
生無色界。
即彼所生處。
中有現在前 頗欲界死不生欲界。
不生色界。
不生無色界耶。
此中亦遮生有。
餘廣說如經本。
問曰。
此中何故不問般涅槃耶。
答曰。
應問而不問者。
當知此說有餘。
複次此中說死而生者。
彼雖死而不生。
複次此中因人而作論。
彼般涅槃者。
舍人名法 頗不離欲愛死。
不生欲界耶。
毗婆阇婆提。
于此法中甚愚。
謂不離欲愛。
不生欲界。
複不說有中有。
頗有不離欲愛欲界死不生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界中有。
頗不離色愛死。
不生欲界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頗不離無色愛死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耶。
答曰。
不生。
生欲色界中有。
未離欲愛死。
不生欲界。
此人有二。
欲界凡夫聖人。
未離色愛死。
不生欲色界。
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七人。
欲界死。
還生欲界。
凡夫聖人。
欲界死。
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
凡夫聖人。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生欲界凡夫。
色界死。
生欲界凡夫。
此二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凡夫。
色界死。
生色界凡夫。
此二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聖人。
色界死。
生色界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未離無色愛死。
不生欲色無色界。
此人有四。
欲界凡夫聖人。
色界凡夫聖人。
問曰。
應有九人。
欲界死。
還生欲界中有。
凡夫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
凡夫聖人。
色界死生欲界。
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欲界中有凡夫。
何故說四耶。
答曰。
以相似故說四。
欲界死。
還生欲界中有凡夫。
色無色界死。
生欲界中有凡夫。
此三俱是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凡夫。
無色界死。
生色界中有凡夫。
此三俱是色界凡夫。
欲界死。
生色界中有聖人。
色界死。
還生色界中有聖人。
此二俱是色界聖人。
餘有欲界聖人。
以相似故說四。
此諸人為向所說使所使向所說結所系。
中有為有為無。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或有說無中有。
或有說有中有。
毗婆阇婆提說無中有。
育多婆提說有中有。
問曰。
毗婆阇婆提。
依何經說。
信何事言無中有。
答曰。
彼依佛經。
無經說作五無間業。
作已增廣。
命終無間生地獄中。
以生地獄無有間故。
言無中有。
偈中亦說 壯年便老病當生閻羅邊 中間無息處亦不用資糧 以無中息不用資糧故。
知無中有亦作種種難。
猶如光影無有中間。
死有生有。
無有中間。
亦複如是。
問曰。
育多婆提。
依何經說。
信何事。
言有中有。
答曰。
彼依佛經。
佛經說三事合故。
得入母胎。
一父母俱有染心。
共會一處。
二其母無病值時。
三犍闼婆現在前。
犍闼婆者即是中有。
說犍闼婆現在前故。
知有中有。
餘經亦說。
中有般涅槃。
以說有中有般涅槃故。
知有中有。
餘經複說。
沙門瞿昙。
此身已滅。
未生彼處。
于其中間。
摩[少/兔]摩中為施設。
有諸取不。
佛告婆蹉。
于其中間。
愛是取。
以說此身滅未生彼處在摩[少/兔]摩中故。
知有中有。
亦作種種難。
若于此死。
當生郁單越。
此間斷滅。
彼間本無而生。
如是則有法而無。
無法而有。
欲令無如是過故。
言有中有。
問曰。
毗婆阇婆提。
雲何通育多婆提經耶。
答曰。
彼經所說是未了義。
是假名有餘意。
問曰。
彼以何事。
為未了義是假名有餘意耶。
彼作是答。
佛經說三事合故。
得入母胎。
一父母俱有染心。
共會一處。
二其母無病值時。
三犍闼婆現在前。
不應言犍闼婆。
若言犍闼婆。
彼作樂耶。
應言諸陰行。
問曰。
若說揵闼婆。
若說諸陰行。
俱非無中有。
毗婆阇婆提。
複作是問。
汝說四生盡有中有。
二生有三事合可爾。
謂胎生卵生。
餘二生不爾。
答曰。
若可爾便說。
不可爾不說。
然非無中有。
通第二經者。
有天名中有。
于彼天中般涅槃故言中有。
般涅槃中有天者。
此間死已。
應生天中未至頃。
于其中間。
壽命未盡。
便般涅槃。
問曰。
此天一切經中所不說。
佛經說有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
不說中有天。
佛經亦說有生般涅槃。
複有天名生。
于彼生天。
而般涅槃。
言生般涅槃耶。
乃至上流般涅槃。
複有天名上流。
于彼天中。
而般涅槃。
言上流般涅槃耶。
汝說未到諸天。
壽命未盡。
而般涅槃。
衆生多壽命未盡而死。
除郁單越人兜率天上最後身菩薩。
如是等衆生。
皆是中有般涅槃耶。
婆蹉經。
複雲何通。
彼作是說。
摩[少/兔]摩是無色界天彼梵志得天眼離色愛同及死生無色界中。
彼梵志以天眼。
于欲色界中。
遍觀不見。
而作是念。
彼人斷滅。
行詣佛所作如是問。
沙門瞿昙。
此身滅已。
乃至于其中間。
為施設有諸取不。
佛告婆蹉。
于其中間愛是取。
以是義故。
知生無色中非是斷滅。
問曰。
佛經說。
有種種摩[少/兔]摩。
佛經或說。
色無色界天是摩[少/兔]摩。
或說。
劫初人是摩[少/兔]摩。
或說。
中有是摩[少/兔]摩。
何以知唯無色界天是摩[少/兔]摩。
彼作是說。
何以複知中有是。
摩[少/兔]摩耶。
答曰。
即以此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