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三十四卷

關燈
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耶答曰。

    凡夫人所用道。

    鈍于前法。

    不能觀察思量一一分别。

    聖人所用道。

    猛利于前法。

    能觀察思量一一分别 問曰。

    若作是說。

    欲令凡夫人下而說是勝。

    欲令聖人勝而說是下。

    所以者何。

    凡夫人斷九種結。

    以一無礙道一解脫道斷。

    聖人斷九種結。

    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是則凡夫人勝于聖人。

    如人多服毒藥。

    一時吐出誰不可耶。

    評曰。

    應作如是說。

    凡夫人斷九種結。

    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聖人亦爾。

    問曰。

    若凡夫人斷九種結。

    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聖人亦爾者。

    凡夫聖人。

    有何差别。

    答曰。

    凡夫人。

    見道所斷。

    修道所斷結。

    總為一聚。

    如刈草法。

    九種結一時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聖人見道所斷九種結。

    以一無礙道一解脫道修道所斷。

    九種結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凡夫聖人。

    是謂差别 問曰。

    以世俗道斷結時。

    以幾方便。

    以幾入定。

    答曰。

    以三方便。

    以三入定。

    以初方便。

    以初入定斷上三種結。

    以第二方便。

    以第二入定。

    斷中三種結。

    以第三方便。

    以第三入定。

    斷下三種結。

    問曰。

    為起定斷耶。

    為不起定斷耶。

    答曰。

    或有說者。

    凡夫人不起定斷。

    聖人或起定。

    或不起定斷。

    複有說者。

    凡夫人或起定。

    不起定斷。

    聖人不起定斷。

    評曰。

    應作是說。

    此事不定。

    凡夫人或不起定。

    聖人或起定不起定。

    凡夫人或起定不起定。

    聖人或不起定而斷結。

    複有說者。

    斷欲界結不起定。

    斷色無色界結。

    或起定或不起定。

    複有說者。

    斷欲界結。

    或起定或不起定。

    斷色無色界結不起定。

    評曰。

    此事不定。

    斷欲界結。

    起定不起定。

    斷色無色界結不起定。

    斷欲界結不起定。

    斷色無色界結。

    起定不起定。

    則說勝進時 凡夫人。

    起下結退時。

    成就下三種結。

    起中結退時。

    成就六種結。

    起上結退時。

    成就九種結。

    聖人起下下結退時。

    成就下下結。

    乃至起上上結退時。

    成就九種結。

    複有說者。

    凡夫人起下下結退時。

    乃至起上上結退時。

    成就九種結。

    聖人如前說 問曰。

    何故凡夫人。

    起下下結退。

    乃至起上上結退成就九種結。

    聖人起下下結退時。

    成就下下結。

    起下中結退時。

    成就二種。

    乃至起上上結退時。

    成就九種結。

    答曰。

    凡夫人以世俗定自持。

    彼定性羸劣。

    聖人無漏定自持。

    彼定牢固。

    應作是說。

    凡夫人不服毒藥而死。

    評曰。

    應作是說。

    凡夫人起下下結退。

    還成就下下結。

    乃至起上上結退。

    成就九種結 問曰。

    若然者凡夫人聖人。

    有何差别。

    答曰。

    凡夫人若起下下結退。

    成就見道修道所斷下下結。

    乃至起上上結退。

    成就見道修道所斷九種結。

    聖人起下下結退時。

    成就修道所斷下下結。

    乃至起上上結退時。

    成就修道所斷九種結。

    不成就見道所斷結。

    凡夫人聖人。

    是謂差别 在欲界聖人有三事。

    一畢竟離欲而命終。

    二退已而命終。

    三漸離欲已而命終凡夫人有二事。

    一畢竟離欲而命終。

    二退已而命終。

    在色界聖人。

    有二事。

    一畢竟離色愛而命終。

    二漸離欲而命終不退。

    所以者何。

    色界無有退者。

    凡夫人有一事。

    畢竟離色愛而命終不退。

    所以者何。

    色界無退。

    無漸離欲而命終者 問曰。

    何故聖人有漸離欲而命終。

    凡夫人不爾耶。

    答曰。

    聖人以無漏道自持。

    彼道牢固。

    凡夫人以世俗道自持。

    彼道羸劣。

    複次聖人成就定慧分故。

    漸斷結而命終。

    凡夫人不成就定慧分故。

    不能漸斷結而命終。

    複次聖人成就無漏分故。

    漸斷結而命終。

    凡夫人無無漏分故。

    不能漸斷結而命終。

    複次聖人有業力道力。

    以業力故。

    能漸斷結而命終。

    以道力故。

    能畢竟離欲而命終。

    凡夫人無業力。

    以道力強。

    能畢竟離欲而命終者則退。

    複次欲界聖人分中。

    有漸離欲人。

    若斷三種四種結名家家。

    若斷六種結。

    名斯陀含。

    若斷七種八種結。

    名一種子。

    是故聖人有漸離欲而命終者。

    凡夫人分中。

    無漸離欲而命終。

    是故凡夫人無漸離欲而命終者。

    尊者僧伽婆修說曰。

    凡夫人亦有漸離欲而命終者。

    住相續心。

    還成就本所斷結。

    評曰。

    不應作是說。

    如前說者好 以世俗道。

    離欲時。

    無礙道有幾行。

    解脫道有幾行。

    答曰。

    無礙道有三行。

    謂粗行。

    苦行。

    粗壞行。

    解脫道有三行。

    謂止行。

    妙行。

    離行 問曰。

    若無礙道中。

    有粗行。

    彼解脫道中有止行耶。

    若無礙道中有苦行。

    彼解脫道中有妙行耶。

    若無礙道中有粗壞行。

    彼解脫道中。

    有離行耶。

    答曰。

    或有說者如所問。

    若無礙道有粗行者。

    彼解脫道必有止行。

    若無礙道。

    有苦行者彼解脫道必有妙行。

    若無礙道有粗壞行者。

    彼解脫道必有離行。

    評曰。

    此事不定。

    若無礙道中有粗行。

    彼解脫道中三行。

    展轉現在前。

    若無礙道中。

    有苦行粗壞行者。

    解脫道中三行。

    展轉現在前 問曰。

    以世俗道離欲愛時。

    無礙道為緣何法。

    解脫道為緣何法。

    答曰。

    九無礙道緣于欲界。

    九解脫道緣于初禅。

    問曰。

    若然者。

    根犍度說善通。

    如說頗思惟色界法。

    能知欲界耶。

    答言能知。

    雲何不緣倒錯行倒錯。

    若緣行倒錯。

    雲何不為離欲法作障礙留難耶。

    答曰。

    假令緣行倒錯。

    而不能為離欲法作障礙留難。

    所以者何。

    于彼離欲法。

    已善修習徑路已成就。

    如見道中。

    緣欲界忍智。

    後緣色無色界忍智現在前。

    緣色無色界忍智。

    後緣欲界忍智現在前。

    如此雖複緣行倒錯。

    而不為得正決定而作障礙留難。

    所以者何。

    于彼見道。

    已善修習。

    徑路已成就。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九無礙道。

    八解脫道緣于欲界。

    最後解脫道緣于初禅。

    如以滅道智離非想非非想處愛。

    彼九無礙道。

    八解脫道。

    緣于滅道。

    最後解脫道。

    緣于非想非非想處四陰。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若離欲愛時起定。

    斷一種結已。

    而住彼一無礙道。

    緣于欲界。

    一解脫道。

    緣于初禅。

    若斷二種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