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二十七卷
關燈
小
中
大
。
亦應立二種。
如掉慢無明立一種。
愛亦應說一種。
如是上分結體或四或八。
如二門二俱通亦如是。
複次以愛故。
界别地别種别。
能生諸煩惱。
廣說如解愛處 此上分結修道所斷。
問曰。
何故上分結。
唯修道所斷。
答曰。
上分結。
能令趣上不堕下。
見道所斷煩惱能令衆生趣上。
亦令堕下。
複次上分結。
是聖人所行。
非凡夫所行。
聖人中是阿那含所行。
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
如是因論生論。
問曰。
何故上分結阿那含所行。
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
答曰。
以阿那含一向上生。
斯陀含須陀洹。
亦上生亦下生故。
複次若出界得果者。
此身中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雖得果不出界。
複次若出界永斷不善結者。
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亦不出界。
亦不永斷不善結。
複次若出界永斷下分結者。
彼身中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不出界亦不永斷下分結。
複次此煩惱立各别異。
若身中立上分結。
則不立下分結。
若身中立下分結。
則不立上分結。
複次更不複行凡夫所行法故。
立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猶行凡夫所行法。
凡夫所行法者。
共男女同一床宿。
衣憍奢耶衣着華鬘。
以栴檀種種香塗身。
畜金銀。
受用金銀器。
驅使奴婢僮仆。
亦以手搏頂頭。
以瑣鞭人。
起如是等身業。
共妻婦寝宿。
摩觸骨人生細滑想。
如是等凡夫所行法。
複次更不入母胎流血中生。
不住生藏熟藏。
如是身中立上分結。
如經說。
質多居士。
語諸親裡。
汝等當知。
我更不入母胎。
廣說如上。
是故尊者瞿沙。
作如是說。
若解脫欲恚。
則解脫入母胎。
問曰。
上分結中掉體。
為是結非結。
若是結者。
波伽羅那所說雲何通。
如說雲何結法。
答言九結是。
雲何非結法。
答言除九結餘法是也。
若非結者。
此經雲何通。
如說雲何上分結。
答言。
色愛無色愛。
掉慢無明。
答曰。
應作是說是結。
問曰。
若然者此經善通。
波伽羅那所說雲何通。
答曰。
西方沙門。
誦持波伽羅那經。
作如是說。
雲何結法。
答言。
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是也。
雲何非結法。
答言。
除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
餘法是也。
罽賓沙門。
非如是說。
問曰。
何故罽賓沙門。
非如是說。
答曰。
罽賓沙門。
應如西方沙門所說。
而不說者。
有何意耶。
答曰。
以掉是壞想。
或少分是結。
少分非結。
或于一人是結。
或于一人非結。
或時是結。
或時非結。
少分是結少分非結者。
色無色界是結。
欲界非結。
或于一人是結。
或于一人非結者。
于聖人是結。
于凡夫人非結。
或時是結或時非結者。
聖人未離欲界欲非結。
離欲界欲是結。
以有如是壞相故。
罽賓沙門。
所以不說。
如是因論生論。
何故色無色界掉立結。
欲界掉不立。
答曰。
欲界是不定界。
非修地。
非離欲地。
此中無如是定。
為掉所亂。
是故欲界掉不立于結。
色無色界。
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欲地。
彼中四枝五枝定。
為掉所亂。
是故立結。
如村落中。
若村落邊住處。
雖有大聲。
不能作患。
阿練若住處。
雖複小聲。
猶以為患。
彼亦如是。
複次欲界多諸非法想煩惱。
如恨佷诳谄高害。
如是等煩惱。
障覆于掉。
不得明了。
是故欲界掉不立是結。
色無色界無非法想煩惱。
彼中掉明了。
是故立結。
如村落中。
村落邊住處。
多諸行惡比丘。
而不可識。
若至阿練若住處。
遠來可識◎ ◎問曰。
如掉睡俱在三界。
五種所斷。
通六識身。
一切染污心中可得。
何以立掉。
為上分結。
不立睡耶。
答曰。
以掉是大過重患多過。
以是大過重患多過故。
世尊立上分結。
波伽羅那經說。
是不善大地。
以其多過故。
作如是說。
雲何結法。
答言。
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是也。
以其多過故。
波伽羅那。
複作是說。
雲何不共無明。
雲何不共掉纏。
以其多過故。
施設經。
複作是說。
凡夫人若生欲愛。
則起五法。
一欲愛。
二欲愛生相。
三無明使。
四無明使生相。
五掉。
睡無如是大過重患多故。
不立上分結中。
複次以掉黠慧所行猛利能亂四枝五枝定。
是故立上分結中。
睡性愚不黠慧猛利。
随順于定。
所行似定。
若睡在身者。
速能起定。
是故不立上分結中。
複次以睡覆于無明。
無明立上分結。
若當立睡為上分結。
則為無明所覆 五見。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
問曰。
五見體性是何。
答曰。
有三十六種。
身見三界見苦所斷有三種。
邊見亦爾。
邪見三界見苦集滅道所斷。
有十二種。
見取亦爾。
戒取三界見苦見道所斷有六種。
此三十六使。
是五見體。
乃至廣說。
已說體性。
所以今當說。
何故名見。
見是何義。
答曰。
以四事故名見。
一能視。
二轉行。
三所取堅牢。
四入緣中猛利。
視者能看。
問曰。
此是邪見。
所視颠倒。
何所看耶。
答曰。
所視雖邪颠倒。
而性是慧。
以性是慧故能看。
如人雖看不明了亦複名見。
轉行者。
問曰。
一刹那頃。
有何轉行耶。
答曰。
以其性猛利故名轉行。
所取堅牢者。
此諸見于緣妄取堅牢。
非無漏道力無由可斷。
若佛佛弟子出世。
以無漏道力。
乃能截諸見。
牙如大海中蟲名失獸摩羅。
彼所齧若草若木。
非刀不解舍。
彼亦如是如偈說。
愚人所受持。
鳣魚所銜物。
失獸摩羅齧。
非斧不能解。
入緣猛利者。
諸見入緣猛利。
如針堕泥中。
複次以二事故名見。
一以能觀。
二以轉行。
複次以三事故名見。
一與相相應。
亦應立二種。
如掉慢無明立一種。
愛亦應說一種。
如是上分結體或四或八。
如二門二俱通亦如是。
複次以愛故。
界别地别種别。
能生諸煩惱。
廣說如解愛處 此上分結修道所斷。
問曰。
何故上分結。
唯修道所斷。
答曰。
上分結。
能令趣上不堕下。
見道所斷煩惱能令衆生趣上。
亦令堕下。
複次上分結。
是聖人所行。
非凡夫所行。
聖人中是阿那含所行。
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
如是因論生論。
問曰。
何故上分結阿那含所行。
非斯陀含須陀洹所行。
答曰。
以阿那含一向上生。
斯陀含須陀洹。
亦上生亦下生故。
複次若出界得果者。
此身中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雖得果不出界。
複次若出界永斷不善結者。
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亦不出界。
亦不永斷不善結。
複次若出界永斷下分結者。
彼身中則行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不出界亦不永斷下分結。
複次此煩惱立各别異。
若身中立上分結。
則不立下分結。
若身中立下分結。
則不立上分結。
複次更不複行凡夫所行法故。
立上分結。
須陀洹斯陀含。
猶行凡夫所行法。
凡夫所行法者。
共男女同一床宿。
衣憍奢耶衣着華鬘。
以栴檀種種香塗身。
畜金銀。
受用金銀器。
驅使奴婢僮仆。
亦以手搏頂頭。
以瑣鞭人。
起如是等身業。
共妻婦寝宿。
摩觸骨人生細滑想。
如是等凡夫所行法。
複次更不入母胎流血中生。
不住生藏熟藏。
如是身中立上分結。
如經說。
質多居士。
語諸親裡。
汝等當知。
我更不入母胎。
廣說如上。
是故尊者瞿沙。
作如是說。
若解脫欲恚。
則解脫入母胎。
問曰。
上分結中掉體。
為是結非結。
若是結者。
波伽羅那所說雲何通。
如說雲何結法。
答言九結是。
雲何非結法。
答言除九結餘法是也。
若非結者。
此經雲何通。
如說雲何上分結。
答言。
色愛無色愛。
掉慢無明。
答曰。
應作是說是結。
問曰。
若然者此經善通。
波伽羅那所說雲何通。
答曰。
西方沙門。
誦持波伽羅那經。
作如是說。
雲何結法。
答言。
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是也。
雲何非結法。
答言。
除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
餘法是也。
罽賓沙門。
非如是說。
問曰。
何故罽賓沙門。
非如是說。
答曰。
罽賓沙門。
應如西方沙門所說。
而不說者。
有何意耶。
答曰。
以掉是壞想。
或少分是結。
少分非結。
或于一人是結。
或于一人非結。
或時是結。
或時非結。
少分是結少分非結者。
色無色界是結。
欲界非結。
或于一人是結。
或于一人非結者。
于聖人是結。
于凡夫人非結。
或時是結或時非結者。
聖人未離欲界欲非結。
離欲界欲是結。
以有如是壞相故。
罽賓沙門。
所以不說。
如是因論生論。
何故色無色界掉立結。
欲界掉不立。
答曰。
欲界是不定界。
非修地。
非離欲地。
此中無如是定。
為掉所亂。
是故欲界掉不立于結。
色無色界。
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欲地。
彼中四枝五枝定。
為掉所亂。
是故立結。
如村落中。
若村落邊住處。
雖有大聲。
不能作患。
阿練若住處。
雖複小聲。
猶以為患。
彼亦如是。
複次欲界多諸非法想煩惱。
如恨佷诳谄高害。
如是等煩惱。
障覆于掉。
不得明了。
是故欲界掉不立是結。
色無色界無非法想煩惱。
彼中掉明了。
是故立結。
如村落中。
村落邊住處。
多諸行惡比丘。
而不可識。
若至阿練若住處。
遠來可識◎ ◎問曰。
如掉睡俱在三界。
五種所斷。
通六識身。
一切染污心中可得。
何以立掉。
為上分結。
不立睡耶。
答曰。
以掉是大過重患多過。
以是大過重患多過故。
世尊立上分結。
波伽羅那經說。
是不善大地。
以其多過故。
作如是說。
雲何結法。
答言。
九結及五上分結中掉是也。
以其多過故。
波伽羅那。
複作是說。
雲何不共無明。
雲何不共掉纏。
以其多過故。
施設經。
複作是說。
凡夫人若生欲愛。
則起五法。
一欲愛。
二欲愛生相。
三無明使。
四無明使生相。
五掉。
睡無如是大過重患多故。
不立上分結中。
複次以掉黠慧所行猛利能亂四枝五枝定。
是故立上分結中。
睡性愚不黠慧猛利。
随順于定。
所行似定。
若睡在身者。
速能起定。
是故不立上分結中。
複次以睡覆于無明。
無明立上分結。
若當立睡為上分結。
則為無明所覆 五見。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
問曰。
五見體性是何。
答曰。
有三十六種。
身見三界見苦所斷有三種。
邊見亦爾。
邪見三界見苦集滅道所斷。
有十二種。
見取亦爾。
戒取三界見苦見道所斷有六種。
此三十六使。
是五見體。
乃至廣說。
已說體性。
所以今當說。
何故名見。
見是何義。
答曰。
以四事故名見。
一能視。
二轉行。
三所取堅牢。
四入緣中猛利。
視者能看。
問曰。
此是邪見。
所視颠倒。
何所看耶。
答曰。
所視雖邪颠倒。
而性是慧。
以性是慧故能看。
如人雖看不明了亦複名見。
轉行者。
問曰。
一刹那頃。
有何轉行耶。
答曰。
以其性猛利故名轉行。
所取堅牢者。
此諸見于緣妄取堅牢。
非無漏道力無由可斷。
若佛佛弟子出世。
以無漏道力。
乃能截諸見。
牙如大海中蟲名失獸摩羅。
彼所齧若草若木。
非刀不解舍。
彼亦如是如偈說。
愚人所受持。
鳣魚所銜物。
失獸摩羅齧。
非斧不能解。
入緣猛利者。
諸見入緣猛利。
如針堕泥中。
複次以二事故名見。
一以能觀。
二以轉行。
複次以三事故名見。
一與相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