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十二卷

關燈
阿毗昙毗婆沙論第十二卷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之八 ◎雲何所作因。

    乃至廣說。

    問曰。

    何以作此論。

    答曰。

    為止諸法生時無所作者意。

    亦明法生時因所作而作此論 雲何所作因。

    眼緣色生眼識。

    彼識以眼作所作因。

    亦以色。

    亦以相應共有法。

    亦以耳聲。

    乃至意識相應共有法。

    作所作因。

    如眼識乃至意識亦如是。

    應說如是等。

    不應說色法無色法等。

    所以者何。

    此六二法。

    攝一切法。

    以善說善解。

    應作是說。

    而不說者有何意。

    答曰。

    初是廣說。

    後是略說。

    初是别說。

    後是總說。

    初是分别。

    後不分别。

    初說是次第。

    後非次第。

    問曰。

    何以不作是說。

    雲何所作因。

    答曰。

    一切法有自體過故。

    若說一切法是所作因。

    自體亦在一切中。

    欲令無如是過故。

    不作是說。

    眼緣色生眼識。

    問曰。

    除自體餘一切法亦是緣。

    能生眼識。

    何以但言眼緣色生眼識耶。

    答曰。

    取眼識所依。

    取眼識所緣故。

    複次以眼色與眼識作近威勢緣故。

    作如是說。

    眼色與眼識。

    作近威勢緣。

    勝眼識俱生生等。

    是故作是說。

    除其自體問曰。

    何故自體不作所作因。

    答曰。

    非其田器。

    乃至廣說。

    複有說者。

    一切法除其自體。

    于他法作緣。

    自體于自體。

    無損無益。

    無增無減。

    無進無退。

    複有說者。

    無有差别過。

    所以者何。

    因即是果。

    作即作事。

    成即成事。

    乃至生即生事。

    複次自體不能與自體作依。

    複次自體不于自體作尊勝。

    複次與世現見法相違。

    世現見。

    眼不自見。

    指端不能自觸。

    刀不能自割。

    多力之人。

    不能自負。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

    自體障礙。

    自體障礙有二種。

    一者假名。

    二者真實。

    假名障礙者。

    如人在床座上。

    真實障礙者。

    如自體障礙。

    自體複有說者。

    若自體作所作因者複違佛經。

    如經說無明緣行乃至廣說。

    若自體作所作因者。

    則無明緣。

    無明不緣行。

    乃至生緣。

    生不緣老死。

    如經說眼緣色生眼識。

    不應眼緣色生眼識。

    應緣眼識生眼識。

    欲令無如是過故。

    自體不作所作因 所作因即是威勢緣。

    雲何威勢緣。

    如說。

    此法與彼法作威勢緣。

    或時此法不與彼法作威勢緣耶。

    答曰。

    無也。

    問曰。

    法生時除自體。

    餘一切法。

    是威勢緣和合。

    則生無有。

    不和合時。

    何以不數數生。

    尊者和須蜜說曰。

    法生時有一和合。

    無二無多。

    法滅時亦一和合。

    無二無多。

    複有說者。

    法生已餘生法多。

    彼法無力能更生。

    如人堕河欲起複堕一河彼亦如是。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一和合能生一事。

    無有一事能生二果。

    問曰。

    威勢緣體性是何。

    答曰。

    一切法。

    問曰。

    雲何是威勢緣義。

    答曰。

    多勝義。

    是威勢緣義。

    問曰。

    如波伽羅那說。

    雲何境界緣。

    雲何威勢緣。

    答曰。

    一切法。

    此有何多勝。

    答曰。

    若以境界。

    若以前物言之。

    則無多勝。

    若以刹那。

    則有多勝。

    若緣一切法無我。

    此法何所不緣。

    答曰。

    不緣自體。

    自體不緣相應共有。

    誰不作威勢。

    唯自體 威勢緣。

    即是所作因。

    雲何是所作因義。

    答曰。

    如先說。

    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

    問曰。

    若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者。

    如人陰界入障礙人趣。

    餘趣不能障礙。

    如眼識障礙所依處。

    餘識不生處所。

    有房舍樹木。

    則餘房舍樹木不生。

    若如是者雲何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

    答曰。

    以如所說故。

    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

    如義言。

    人中陰界入。

    語餘趣陰界入言。

    我障礙人趣。

    不障礙餘趣使汝餘趣得生。

    如是眼識語餘識言。

    我障礙眼處所不障礙餘處所。

    使汝得生。

    一房舍樹木。

    語餘房舍樹木言。

    我障礙此處所。

    不障礙餘處所。

    使汝得成。

    以是事故。

    不障礙義。

    是所作因義。

    五陰生時。

    一切法。

    與威勢緣。

    若有一法不随順者則不生。

    問曰。

    如色法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

    無色法生時。

    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

    若無色法生時。

    一切法與威勢緣。

    色法生時。

    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

    答曰。

    不也。

    若與色法威勢緣時。

    與無色法威勢緣亦爾者。

    一切法皆是色耶。

    若與無色法威勢緣時。

    與色法作威勢緣亦爾者。

    一切法皆是無色耶 阿毗昙者作如是說。

    法生時有因故生。

    滅時有因故滅。

    有緣故生。

    有緣故滅。

    有事故生有事故滅。

    譬喻者作如是說。

    法生時有因故生。

    法滅時無因故滅。

    有緣故生。

    無緣故滅。

    有事故生。

    無事故滅。

    我不說滅法有因緣應說。

    喻如射箭空中。

    去時用力。

    堕時不用力。

    誰作其因。

    如陶家輪。

    轉時用力。

    住時不用力。

    誰作其因評曰。

    不應作是說。

    如前說者好。

    問曰。

    若然者譬喻者說喻雲何通。

    答曰。

    此不必須通。

    所以者何。

    此非修多羅毗尼阿毗昙。

    不可以世間現喻難賢聖法。

    世俗法異。

    賢聖法異。

    若欲通者當雲何通。

    答曰。

    彼箭堕亦有因。

    以何為因。

    箭去時若楯等種種餘物障礙使堕。

    即是其因。

    設無障礙者。

    用力射時。

    即是其因。

    若無射者。

    何由而堕。

    如是陶家輪轉。

    若以手等餘物持令不行。

    即是其因。

    設無手等持者。

    先用力轉時。

    即是其因。

    若無轉者。

    何由而住。

    問曰。

    若法生亦有因。

    滅亦有因。

    乃至廣說。

    何以生時不滅。

    滅時不生。

    尊者和須蜜說曰。

    生時和合異。

    滅時和合異。

    複有說者。

    法生時作緣異。

    法滅時作緣異。

    雲何生時異。

    生時作緣則随順。

    滅時作緣則不随順。

    猶如外國皆夏安居時。

    多持衣缽從一寺至一寺。

    爾時諸賊善取其相。

    此諸比丘。

    出在曠野有人之處。

    諸賊親近禮拜而随順之。

    前至崄難無人之處。

    劫其衣缽而不随順。

    彼亦如是 一法與多法。

    作所作因。

    多法亦與一法作所作因。

    問曰。

    一法與多法作因時。

    為如一法與耶。

    為如多法與耶。

    多法與一法作因時。

    為如多法與耶。

    為如一法與耶。

    若如一法與多法作因者。

    雲何非一因果。

    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因者。

    雲何一法不作多果。

    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時雲何作。

    為如多法與耶。

    為如一法與耶。

    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者。

    雲何不多因多果。

    若如一法與者。

    雲何多法作一法耶。

    評曰。

    應作是說。

    一法如多法與威勢緣。

    多法如一法與威勢緣。

    問曰。

    若然者雲何多不作一。

    一不作多。

    答曰。

    如我義。

    一亦作多多亦作一。

    以所作因義。

    不以法體有異 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

    作近所作因。

    義言過去法語未來現在法言。

    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

    則汝無因。

    一切有為法。

    無有無因者。

    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

    作近所作因。

    義言現在法語過去未來法言。

    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

    則汝過去法無果。

    未來法無因。

    一切有為法。

    無有無果無因者。

    過去法是未來現在法所作因。

    未來現在法。

    是過去法果。

    未來法是過去現在法所作因。

    過去現在法。

    非未來果。

    所以者何。

    果法若俱若在後。

    過去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