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鞞婆沙論卷第十二
阿羅漢屍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
四無色處第三十五
四無色者。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問曰。
何以故作此論。
答曰。
斷他意故作此論。
或有欲令無色中有色。
或有欲令無色中無色。
鞞婆阇婆提欲令無色中有色。
育多婆提欲令無色中無色。
問曰。
鞞婆阇婆提何意欲令無色中有色。
答曰。
彼從佛契經起無色中有色。
彼言。
世尊契經說。
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色。
更餘契經說。
壽暖識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
若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者。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暖。
暖者即是色。
餘契經世尊說。
若作是說。
我離色離痛想行。
獨施設識。
若來若住若生若終。
此不應作是說。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四識住。
複更說诘責事。
若無色中無色者。
謂從欲界色界終生無色界。
彼或八萬劫色永斷。
若從彼終生欲界色界。
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
若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者。
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
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有色。
以此契經證故。
鞞婆阇婆提說無色中有色。
問曰。
育多婆提何意欲令無色中無色。
答曰。
從佛契經起。
欲令無色中無色。
彼言。
世尊契經說。
彼息解脫度色至無色。
如是像正受身作證成就遊。
若度色至無色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說。
離欲至色。
離色至無色。
若離色至無色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說。
一切度色想。
滅有對想。
不念雜想。
無量空是空成就遊。
若度一切色想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禅品中說。
謂得可得有可有。
若色若痛想行識。
彼觀此法如病如癰如刺如箭如毒蛇。
觀無常苦空非我。
無色品中說。
謂得可得有可有。
若痛若想行識。
彼觀此法如病如癰如刺如箭如毒蛇。
觀無常苦空非我。
若禅品中說。
色無色品中不說色者。
以是故可知無色中無色。
複更說诘責事。
若無色中有色者。
斷法次第不可知。
謂諸有法在欲界。
此法在色無色界者。
如是斷法次第不可知。
若斷法次第不可知者。
究竟斷法不可知。
因斷法次第故。
至究竟可施設。
若至究竟不斷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無色。
以此契經證故。
育多婆提說無色中無色。
如是一說如是二但說。
如是無色中無色好。
問曰。
若無色中無色者。
此育多婆提。
雲何通彼鞞婆阇染提所說契經證。
答曰。
此契經說有意可通。
問曰。
有何意雲何通。
答曰。
佛世尊或以欲界故說契經。
或色界故。
或無色界故。
或欲界色界或色無色故。
或三界故。
或離三界故。
欲界故說非色無色界者。
如所說。
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此契經欲界故說。
非色無色界。
為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無色界者。
如上禅品所說。
此契經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無色界。
無色界故說非欲界非色界者。
如上無色品所說。
此契經無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色界。
欲色界故說非無色界者。
如此契經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此契經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無色中無色。
是故彼名緣識識緣名。
以是故此契經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色無色界故說非欲界者。
如禅經所說經意生經。
此契經色無色界故說非欲界。
三界故說者。
如所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
此契經三界故說。
離三界故說者。
如所說。
比丘。
我當說涅槃及涅槃道。
此契經離三界故說。
如所說。
壽暖識。
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者。
此契經亦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
無色中無色。
是故彼壽識此二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二法不可得别施設。
是謂此契經意之所通。
如汝所說。
此契經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不可得别施設者。
此三法亦可得别施設。
界故入故陰故。
界别施設者。
壽者法界所攝。
暖者色界所攝。
識者七意界所攝。
入别施設者。
壽者法入所攝。
暖者觸入所攝。
識者意入所攝。
陰别施設者。
壽者行陰所攝。
暖者色陰所攝。
識者識陰所攝。
如是此三法不能常合。
亦可别施設。
界故入故陰故。
莫作是說。
此契經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别施設。
如所說。
若作是說。
我離色離痛想行。
獨施設識。
若來若往若生若終。
此不應作是說者。
此契經亦欲色界施設說。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識四識住故施設。
無色界中無色。
是故彼識三識住故施設。
謂作是說。
我除四識住獨施設識。
此終不能施設。
謂除一識住識。
三識住故施設。
彼能施設。
如所說若無色中無色者。
謂從欲色界終生無色界。
彼或八萬劫色永斷。
若從彼終生欲界色界。
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
若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者。
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
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有色者。
答曰。
此不應通。
此非契經非律非阿毗昙。
不可以世間譬喻壞賢聖法。
世間喻異。
賢聖法亦異此若通者當有何意。
答曰。
或因色無色生色無色。
或因色無色生無色。
或因無色生無色。
或因無色生色無色。
因色無色生色無色者。
若從欲色界終還生欲色界。
因色無色生無色者。
若從欲色界終生無色界。
因無色生無色者。
若從無色界終生無色界。
因無色生色無色者。
若從無色界終生欲色界。
或有色相續至竟斷或須臾斷。
謂色相續至竟斷者。
彼不複還生。
謂色相續須臾斷者。
彼還複生。
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
是故不複生。
問曰。
彼鞞婆阇婆提。
雲何通此育多婆提所說契經證。
答曰。
彼言。
如佛契經說。
彼息解脫度色至無色。
如是像正受身作證成就遊。
此契經佛度粗色故說。
無色中有色。
但微細四大布散空界。
說曰。
此不論。
何以故。
說色極微者。
猶粗于四陰。
然彼說四陰不說色陰。
以此不知無色中無色。
問曰。
如所說離欲至色。
離色至無色。
此雲何通。
答曰。
如彼色離欲界。
于色中故有色。
如是無色離色。
于無色中亦應有色。
說曰。
此者不論。
何以故。
若彼色離此欲界色者可爾。
但彼色離此欲界中欲不離色。
色中無有欲。
如是彼無色離此色界中色。
以是故無色中無色。
餘契經證者。
彼不能通。
唯彼無智果闇果癡果非精勤果。
謂欲令無色中有色。
但無色中無色。
是謂欲斷他意現己意。
說如等法。
故作此論。
莫令斷他意。
莫現己意。
但說如等法。
故作此論。
四無色者。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空處雲何。
如婆須蜜經所說。
空處者空處正受及生。
謂善痛想行識是。
問曰。
何以故。
如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無色者說一切正受及生。
答曰。
彼無色非種種。
非若幹相。
非不相似。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種種若幹相不相似。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非種種功德莊嚴。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種種功德莊嚴。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無多妙法。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多有妙法。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細不可見難可現。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粗可見可現。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四無色定者。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空處雲何。
于是比丘度一切色想。
滅有對想。
不念雜想。
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
彼度一切色想者。
色想者。
謂四禅大地布散色想現彼應滅以是故說度一切色想。
滅有對想者。
對想者。
五識身相應想是。
問曰。
如欲界除欲時滅五識身相應想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問曰。
何以故作此論。
答曰。
斷他意故作此論。
或有欲令無色中有色。
或有欲令無色中無色。
鞞婆阇婆提欲令無色中有色。
育多婆提欲令無色中無色。
問曰。
鞞婆阇婆提何意欲令無色中有色。
答曰。
彼從佛契經起無色中有色。
彼言。
世尊契經說。
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色。
更餘契經說。
壽暖識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
若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者。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暖。
暖者即是色。
餘契經世尊說。
若作是說。
我離色離痛想行。
獨施設識。
若來若住若生若終。
此不應作是說。
無色中有識。
若無色中有識者。
亦當應有四識住。
複更說诘責事。
若無色中無色者。
謂從欲界色界終生無色界。
彼或八萬劫色永斷。
若從彼終生欲界色界。
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
若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者。
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
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有色。
以此契經證故。
鞞婆阇婆提說無色中有色。
問曰。
育多婆提何意欲令無色中無色。
答曰。
從佛契經起。
欲令無色中無色。
彼言。
世尊契經說。
彼息解脫度色至無色。
如是像正受身作證成就遊。
若度色至無色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說。
離欲至色。
離色至無色。
若離色至無色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說。
一切度色想。
滅有對想。
不念雜想。
無量空是空成就遊。
若度一切色想者。
是故無色中無色。
更餘契經禅品中說。
謂得可得有可有。
若色若痛想行識。
彼觀此法如病如癰如刺如箭如毒蛇。
觀無常苦空非我。
無色品中說。
謂得可得有可有。
若痛若想行識。
彼觀此法如病如癰如刺如箭如毒蛇。
觀無常苦空非我。
若禅品中說。
色無色品中不說色者。
以是故可知無色中無色。
複更說诘責事。
若無色中有色者。
斷法次第不可知。
謂諸有法在欲界。
此法在色無色界者。
如是斷法次第不可知。
若斷法次第不可知者。
究竟斷法不可知。
因斷法次第故。
至究竟可施設。
若至究竟不斷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無色。
以此契經證故。
育多婆提說無色中無色。
如是一說如是二但說。
如是無色中無色好。
問曰。
若無色中無色者。
此育多婆提。
雲何通彼鞞婆阇染提所說契經證。
答曰。
此契經說有意可通。
問曰。
有何意雲何通。
答曰。
佛世尊或以欲界故說契經。
或色界故。
或無色界故。
或欲界色界或色無色故。
或三界故。
或離三界故。
欲界故說非色無色界者。
如所說。
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此契經欲界故說。
非色無色界。
為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無色界者。
如上禅品所說。
此契經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無色界。
無色界故說非欲界非色界者。
如上無色品所說。
此契經無色界故說。
非欲界非色界。
欲色界故說非無色界者。
如此契經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此契經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無色中無色。
是故彼名緣識識緣名。
以是故此契經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色無色界故說非欲界者。
如禅經所說經意生經。
此契經色無色界故說非欲界。
三界故說者。
如所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
此契經三界故說。
離三界故說者。
如所說。
比丘。
我當說涅槃及涅槃道。
此契經離三界故說。
如所說。
壽暖識。
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者。
此契經亦欲色界故說。
非無色界。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得别施設。
無色中無色。
是故彼壽識此二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二法不可得别施設。
是謂此契經意之所通。
如汝所說。
此契經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不可得别施設者。
此三法亦可得别施設。
界故入故陰故。
界别施設者。
壽者法界所攝。
暖者色界所攝。
識者七意界所攝。
入别施設者。
壽者法入所攝。
暖者觸入所攝。
識者意入所攝。
陰别施設者。
壽者行陰所攝。
暖者色陰所攝。
識者識陰所攝。
如是此三法不能常合。
亦可别施設。
界故入故陰故。
莫作是說。
此契經三法常合終不相離。
此三法不可别施設。
如所說。
若作是說。
我離色離痛想行。
獨施設識。
若來若往若生若終。
此不應作是說者。
此契經亦欲色界施設說。
何以故。
此欲色界中有色。
是故此識四識住故施設。
無色界中無色。
是故彼識三識住故施設。
謂作是說。
我除四識住獨施設識。
此終不能施設。
謂除一識住識。
三識住故施設。
彼能施設。
如所說若無色中無色者。
謂從欲色界終生無色界。
彼或八萬劫色永斷。
若從彼終生欲界色界。
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
若八萬劫色永斷還複生者。
應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
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後亦當還生者。
應無解無脫無離無出要。
莫言有咎。
是故無色中有色者。
答曰。
此不應通。
此非契經非律非阿毗昙。
不可以世間譬喻壞賢聖法。
世間喻異。
賢聖法亦異此若通者當有何意。
答曰。
或因色無色生色無色。
或因色無色生無色。
或因無色生無色。
或因無色生色無色。
因色無色生色無色者。
若從欲色界終還生欲色界。
因色無色生無色者。
若從欲色界終生無色界。
因無色生無色者。
若從無色界終生無色界。
因無色生色無色者。
若從無色界終生欲色界。
或有色相續至竟斷或須臾斷。
謂色相續至竟斷者。
彼不複還生。
謂色相續須臾斷者。
彼還複生。
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界。
一切有為行永斷。
是故不複生。
問曰。
彼鞞婆阇婆提。
雲何通此育多婆提所說契經證。
答曰。
彼言。
如佛契經說。
彼息解脫度色至無色。
如是像正受身作證成就遊。
此契經佛度粗色故說。
無色中有色。
但微細四大布散空界。
說曰。
此不論。
何以故。
說色極微者。
猶粗于四陰。
然彼說四陰不說色陰。
以此不知無色中無色。
問曰。
如所說離欲至色。
離色至無色。
此雲何通。
答曰。
如彼色離欲界。
于色中故有色。
如是無色離色。
于無色中亦應有色。
說曰。
此者不論。
何以故。
若彼色離此欲界色者可爾。
但彼色離此欲界中欲不離色。
色中無有欲。
如是彼無色離此色界中色。
以是故無色中無色。
餘契經證者。
彼不能通。
唯彼無智果闇果癡果非精勤果。
謂欲令無色中有色。
但無色中無色。
是謂欲斷他意現己意。
說如等法。
故作此論。
莫令斷他意。
莫現己意。
但說如等法。
故作此論。
四無色者。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空處雲何。
如婆須蜜經所說。
空處者空處正受及生。
謂善痛想行識是。
問曰。
何以故。
如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無色者說一切正受及生。
答曰。
彼無色非種種。
非若幹相。
非不相似。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種種若幹相不相似。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非種種功德莊嚴。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種種功德莊嚴。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無多妙法。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多有妙法。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或曰。
無色者細不可見難可現。
是故一切說正受及生。
禅者粗可見可現。
是故或說正受及生。
或說生非正受。
四無色定者。
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
空處雲何。
于是比丘度一切色想。
滅有對想。
不念雜想。
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
彼度一切色想者。
色想者。
謂四禅大地布散色想現彼應滅以是故說度一切色想。
滅有對想者。
對想者。
五識身相應想是。
問曰。
如欲界除欲時滅五識身相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