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如鬼心念惡 若往著于人
不觸亦不害 能令生痛畏
彼鬼心念惡者。
能動惡果。
況佛心念善不動善果耶。
作此論已。
說曰。
世尊為衆生慈心滿為說法。
彼衆生得樂。
問曰。
若樂者何以故。
不以慈滿一切地獄餓鬼畜生天人。
而為說法。
答曰。
世尊觀衆生行轉不轉。
謂衆生作轉行。
為彼慈滿而說法。
謂衆生作不轉行。
不為慈滿而說法。
更有說者。
世尊為衆生慈滿說法者。
彼衆生不得樂。
問曰。
若衆生不得樂者。
此偈雲何通。
如鬼心念惡 若往著于人 不觸亦不害 能令生痛畏 答曰。
佛世尊無量種慈滿。
或以神足。
或現愛緣。
或知樂。
或善細滑。
或清涼影。
或以神足者。
如所說。
世尊最後遊世間。
至波婆國閻浮林精舍。
波婆國人聞世尊遊世間。
到此波婆國閻浮精舍。
波婆國人聞已。
聚集一處共設要令。
我等盡當往見世尊。
若不往者。
當罰舊金錢五百枚。
彼設如是要令已。
一切往詣世尊所。
爾時大臣留枝。
于世尊所無敬信意。
彼亦往至世尊所。
彼時阿難遙見大臣留枝來。
見已告言。
善來。
善哉善哉。
留枝。
汝能來見世尊。
此世尊具足無上福田。
不久無常所壞。
留枝大臣曰。
阿難。
我不故來見沙門瞿昙。
我但不違親裡要令故耳。
尊者阿難謂留枝。
不違親裡何等要令。
大臣留枝曰。
尊者阿難。
我等親裡聚集一處共設要令。
我等盡當往見世尊。
若不往者當罰舊金錢五百枚。
尊者阿難。
我甯與舊金錢五百枚。
不願來見沙門瞿昙。
但我作是念。
無令于親裡有诤。
于是尊者阿難牽大臣留枝臂。
至世尊所。
到已白世尊曰。
唯世尊。
此大臣留枝。
本舊親裡。
然于世尊無信敬心。
唯願世尊。
善為說法。
令于世尊有信敬心生于歡喜。
彼留枝心行愛志亂不定。
諸佛世尊終不為亂志者說法。
彼時世尊離處不遠。
化作沸屎地獄。
深廣無量。
令彼舉聲。
有大臣名留枝。
于世尊所無信敬心。
彼命終已當生此中。
大臣留枝見大地獄。
聞聲已恐懼生厭。
佛世尊知彼恐懼生厭已。
随順說極妙法。
大臣留枝聞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佛以大慈滿大臣留枝。
問曰。
雲何說慈滿。
答曰。
彼神足是。
複次或以神足。
如所說。
調達勸阿阇世王。
有象名檀那波勒。
以清酒飲之令醉。
放使奔趣害于世尊。
彼時象遙見世尊。
便走趣向彼。
時世尊遙見象來。
見已左右面化作極高牆。
後化作極大澗。
深百千丈。
上化極大山雷聲而下。
在前化五大師子。
彼象見五大師子已。
極大恐怖回視左右。
面有極大牆。
還回視後有極大澗。
深百千丈。
而仰視大火山雷聲而下。
見已謂生一切世火燃想。
佛世尊見象大畏懼已。
還攝卻五大師子。
卻五大師子已。
唯見佛足下清涼。
見已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以鼻投世尊足。
彼時世尊諸相莊嚴紫磨金色。
滿五千福祐一切。
世尊以右手摩象頭。
摩象頭已醉便解。
醉解已。
世尊為說偈曰。
象莫害大龍 象龍出世難 象莫害大龍 終不生善處 不應捶而捶 無恚而生恚 當受十倍報 速疾往生彼 當受極苦痛 身體亦毀壞 當遭困重疾 心亂志惱惡 或遭災困厄 為他所诽謗 或親戚離别 錢财盡亡失 居宅諸所有 為火所焚燒 身壞無有慧 當生地獄中 彼象聞此偈已。
眼便淚出。
佛為作象音而說法。
彼象聞佛說法。
命終生三十三天。
此佛為象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神足是。
謂神足或現愛緣者。
如所說。
梵志有一兒守稻田。
天大瀑雨為雹所殺。
及壞稻田。
彼梵志以二俱喪故。
便意亂生狂裸形而走。
乃至舍衛阿那邠邸園。
彼梵志應從佛化。
世尊遙見梵志從遠而來。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恒沙佛為說法者不能令度。
彼時世尊離彼不遠。
化作稻田及彼一子。
梵志見此二已還得本心。
彼作是念。
此是我子及以稻田。
令我常抱憂患。
見已便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卻坐一面。
彼于世尊有信敬心内懷歡喜。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彼梵志聞佛說法。
遠塵離垢得法法眼生。
此佛為梵志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現愛緣是。
複次現愛緣者。
如所說。
婆斯吒女梵志有六子。
命終念子憂戚。
意亂生狂裸形而走。
乃至舍衛阿那邠邸園。
彼女梵志應從佛化。
世尊遙見女梵志從遠而來。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若恒沙佛為說法者不能令度。
彼時世尊離彼不遠化作六子。
女梵志見六子已逮得本心。
此是我子令我常抱憂患。
彼有慚愧。
便長跪而坐。
彼時世尊告阿難。
汝阿難取郁多羅僧與彼女梵志。
如是世尊。
彼尊者阿難受世尊教已。
取郁多羅僧與女梵志。
女梵志取阿難郁多羅僧被著。
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
禮足已卻住一面。
彼于世尊有信敬心。
内懷歡喜。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女梵志聞佛說法。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佛為彼女梵志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現愛緣是。
是謂現愛緣。
或現智藥者。
如所說。
摩诃先優婆夷。
請佛及僧供養醫藥。
彼時有一比丘。
得病服藥。
醫教敕當服肉汁。
彼病比丘語侍病者。
賢者汝語摩诃先優婆夷。
某比丘有患服藥。
當須肉汁。
彼時侍比丘者。
便至摩诃先優婆夷所。
到已語摩诃先優婆夷。
妹當知。
某比丘遇患服藥。
當須肉汁。
彼摩诃先優婆夷告使人曰。
汝持此物往買肉與彼比丘。
彼使人持物往周遍波羅奈城。
索肉不能得。
說者彼曰。
梵摩達王生一童男。
盡敕城内不得殺生。
彼使人還至摩诃先優婆夷所。
到已白摩诃先優婆夷曰。
大家當知。
周遍城中求索肉不可得。
摩诃先優婆夷作是念。
此為災比丘得患而服藥。
若不得肉或能命終。
便持利刀入屋中。
割身軟肉與使人。
汝使人。
自煮與彼比丘。
彼使人如所敕持與比丘。
彼比丘不知。
持往與病比丘。
彼病比丘亦不知而服。
至病得愈。
摩诃先優婆夷患身疼痛。
彼時摩诃先優婆夷。
夫少有事為出行不在。
彼摩诃先優婆夷夫還自問内人曰。
摩诃先今所在。
内人對曰。
大家。
摩诃先在屋中極患苦痛。
彼時摩诃先夫聞已極嗔恚無有敬心。
彼作是說。
若施者不知。
受者亦不知耶。
我當往向佛論之。
于是摩诃先夫至世尊所。
彼時世尊無量百千衆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摩诃先夫見已作是念。
今不得論。
明當請世尊會。
然後當論。
作是念已。
便前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禮足已卻坐一面。
彼時世尊為摩诃先夫。
無量方便而為說法。
勸進等勸進令歡喜等歡喜。
無量方便為說法。
勸進等勸進令歡喜等歡喜。
默然住。
彼時摩诃先夫從座起叉手向世尊。
白世尊曰。
唯世尊。
明設微小會。
願世尊及僧愍故當受。
世尊受彼摩诃先夫請默然而住。
于是摩诃先夫知世尊默然可已。
禮世尊足繞世尊已。
還本所止。
到已即彼夜具諸肴膳。
設種種淨妙供馔。
辦已便白時至。
彼時世尊晨著衣服。
諸比丘前後圍繞。
往詣彼摩诃先夫舍。
到已就座。
世尊知而問内人。
摩诃先優婆夷今為所在。
内人曰。
唯世尊。
摩诃先優婆夷行來斷。
極患苦痛在屋中。
佛世尊知内緣起。
知外亦如是。
于是世尊屈伸臂頃。
至雪山上取藥來已摩著瘡上。
著瘡上已。
告摩诃先優婆夷夫曰。
呼摩诃先優婆夷出。
世尊呼汝。
唯然世尊。
摩诃先夫受世尊教已。
便至摩诃先所。
到已語摩诃先。
世尊呼汝。
聞世尊呼瘡即平服同一色。
聞已于世尊所倍增信敬。
内懷歡喜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卻住一面。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摩诃先優婆夷及諸眷屬聞說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世尊為摩诃先優婆夷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智藥。
複次智藥者。
如所說。
彼時愚癡琉璃王。
破迦維羅衛城。
将彼釋種極妙六女。
彼在堂上而自誇說。
我能壞汝親族令無遺餘。
彼釋女對曰。
王有宿福。
我親族見谛盡是聖人。
但王不應全命而來。
彼王作是念故。
能為彼敢有所言。
彼王舍于後世無有慈心。
截彼釋女手足已棄著塹中。
彼釋種女盡應佛化。
彼世尊為教化故。
便至彼處見彼遭無量苦患。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此釋六女若恒沙佛為說法者。
彼患斯苦不能令受化。
佛世尊知内緣起。
知外亦如是。
于是世尊屈申臂頃。
至雪山上取藥來已。
摩著瘡上。
摩著瘡上已。
苦痛即除便生樂痛。
生樂痛已。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彼六釋女聞說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世尊為六釋女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智藥是。
是謂智藥。
或以更樂者。
如所說。
世尊遊諸房到一房舍。
世尊見彼房中有一
能動惡果。
況佛心念善不動善果耶。
作此論已。
說曰。
世尊為衆生慈心滿為說法。
彼衆生得樂。
問曰。
若樂者何以故。
不以慈滿一切地獄餓鬼畜生天人。
而為說法。
答曰。
世尊觀衆生行轉不轉。
謂衆生作轉行。
為彼慈滿而說法。
謂衆生作不轉行。
不為慈滿而說法。
更有說者。
世尊為衆生慈滿說法者。
彼衆生不得樂。
問曰。
若衆生不得樂者。
此偈雲何通。
如鬼心念惡 若往著于人 不觸亦不害 能令生痛畏 答曰。
佛世尊無量種慈滿。
或以神足。
或現愛緣。
或知樂。
或善細滑。
或清涼影。
或以神足者。
如所說。
世尊最後遊世間。
至波婆國閻浮林精舍。
波婆國人聞世尊遊世間。
到此波婆國閻浮精舍。
波婆國人聞已。
聚集一處共設要令。
我等盡當往見世尊。
若不往者。
當罰舊金錢五百枚。
彼設如是要令已。
一切往詣世尊所。
爾時大臣留枝。
于世尊所無敬信意。
彼亦往至世尊所。
彼時阿難遙見大臣留枝來。
見已告言。
善來。
善哉善哉。
留枝。
汝能來見世尊。
此世尊具足無上福田。
不久無常所壞。
留枝大臣曰。
阿難。
我不故來見沙門瞿昙。
我但不違親裡要令故耳。
尊者阿難謂留枝。
不違親裡何等要令。
大臣留枝曰。
尊者阿難。
我等親裡聚集一處共設要令。
我等盡當往見世尊。
若不往者當罰舊金錢五百枚。
尊者阿難。
我甯與舊金錢五百枚。
不願來見沙門瞿昙。
但我作是念。
無令于親裡有诤。
于是尊者阿難牽大臣留枝臂。
至世尊所。
到已白世尊曰。
唯世尊。
此大臣留枝。
本舊親裡。
然于世尊無信敬心。
唯願世尊。
善為說法。
令于世尊有信敬心生于歡喜。
彼留枝心行愛志亂不定。
諸佛世尊終不為亂志者說法。
彼時世尊離處不遠。
化作沸屎地獄。
深廣無量。
令彼舉聲。
有大臣名留枝。
于世尊所無信敬心。
彼命終已當生此中。
大臣留枝見大地獄。
聞聲已恐懼生厭。
佛世尊知彼恐懼生厭已。
随順說極妙法。
大臣留枝聞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佛以大慈滿大臣留枝。
問曰。
雲何說慈滿。
答曰。
彼神足是。
複次或以神足。
如所說。
調達勸阿阇世王。
有象名檀那波勒。
以清酒飲之令醉。
放使奔趣害于世尊。
彼時象遙見世尊。
便走趣向彼。
時世尊遙見象來。
見已左右面化作極高牆。
後化作極大澗。
深百千丈。
上化極大山雷聲而下。
在前化五大師子。
彼象見五大師子已。
極大恐怖回視左右。
面有極大牆。
還回視後有極大澗。
深百千丈。
而仰視大火山雷聲而下。
見已謂生一切世火燃想。
佛世尊見象大畏懼已。
還攝卻五大師子。
卻五大師子已。
唯見佛足下清涼。
見已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以鼻投世尊足。
彼時世尊諸相莊嚴紫磨金色。
滿五千福祐一切。
世尊以右手摩象頭。
摩象頭已醉便解。
醉解已。
世尊為說偈曰。
象莫害大龍 象龍出世難 象莫害大龍 終不生善處 不應捶而捶 無恚而生恚 當受十倍報 速疾往生彼 當受極苦痛 身體亦毀壞 當遭困重疾 心亂志惱惡 或遭災困厄 為他所诽謗 或親戚離别 錢财盡亡失 居宅諸所有 為火所焚燒 身壞無有慧 當生地獄中 彼象聞此偈已。
眼便淚出。
佛為作象音而說法。
彼象聞佛說法。
命終生三十三天。
此佛為象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神足是。
謂神足或現愛緣者。
如所說。
梵志有一兒守稻田。
天大瀑雨為雹所殺。
及壞稻田。
彼梵志以二俱喪故。
便意亂生狂裸形而走。
乃至舍衛阿那邠邸園。
彼梵志應從佛化。
世尊遙見梵志從遠而來。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恒沙佛為說法者不能令度。
彼時世尊離彼不遠。
化作稻田及彼一子。
梵志見此二已還得本心。
彼作是念。
此是我子及以稻田。
令我常抱憂患。
見已便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卻坐一面。
彼于世尊有信敬心内懷歡喜。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彼梵志聞佛說法。
遠塵離垢得法法眼生。
此佛為梵志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現愛緣是。
複次現愛緣者。
如所說。
婆斯吒女梵志有六子。
命終念子憂戚。
意亂生狂裸形而走。
乃至舍衛阿那邠邸園。
彼女梵志應從佛化。
世尊遙見女梵志從遠而來。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若恒沙佛為說法者不能令度。
彼時世尊離彼不遠化作六子。
女梵志見六子已逮得本心。
此是我子令我常抱憂患。
彼有慚愧。
便長跪而坐。
彼時世尊告阿難。
汝阿難取郁多羅僧與彼女梵志。
如是世尊。
彼尊者阿難受世尊教已。
取郁多羅僧與女梵志。
女梵志取阿難郁多羅僧被著。
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
禮足已卻住一面。
彼于世尊有信敬心。
内懷歡喜。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女梵志聞佛說法。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佛為彼女梵志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現愛緣是。
是謂現愛緣。
或現智藥者。
如所說。
摩诃先優婆夷。
請佛及僧供養醫藥。
彼時有一比丘。
得病服藥。
醫教敕當服肉汁。
彼病比丘語侍病者。
賢者汝語摩诃先優婆夷。
某比丘有患服藥。
當須肉汁。
彼時侍比丘者。
便至摩诃先優婆夷所。
到已語摩诃先優婆夷。
妹當知。
某比丘遇患服藥。
當須肉汁。
彼摩诃先優婆夷告使人曰。
汝持此物往買肉與彼比丘。
彼使人持物往周遍波羅奈城。
索肉不能得。
說者彼曰。
梵摩達王生一童男。
盡敕城内不得殺生。
彼使人還至摩诃先優婆夷所。
到已白摩诃先優婆夷曰。
大家當知。
周遍城中求索肉不可得。
摩诃先優婆夷作是念。
此為災比丘得患而服藥。
若不得肉或能命終。
便持利刀入屋中。
割身軟肉與使人。
汝使人。
自煮與彼比丘。
彼使人如所敕持與比丘。
彼比丘不知。
持往與病比丘。
彼病比丘亦不知而服。
至病得愈。
摩诃先優婆夷患身疼痛。
彼時摩诃先優婆夷。
夫少有事為出行不在。
彼摩诃先優婆夷夫還自問内人曰。
摩诃先今所在。
内人對曰。
大家。
摩诃先在屋中極患苦痛。
彼時摩诃先夫聞已極嗔恚無有敬心。
彼作是說。
若施者不知。
受者亦不知耶。
我當往向佛論之。
于是摩诃先夫至世尊所。
彼時世尊無量百千衆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摩诃先夫見已作是念。
今不得論。
明當請世尊會。
然後當論。
作是念已。
便前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禮足已卻坐一面。
彼時世尊為摩诃先夫。
無量方便而為說法。
勸進等勸進令歡喜等歡喜。
無量方便為說法。
勸進等勸進令歡喜等歡喜。
默然住。
彼時摩诃先夫從座起叉手向世尊。
白世尊曰。
唯世尊。
明設微小會。
願世尊及僧愍故當受。
世尊受彼摩诃先夫請默然而住。
于是摩诃先夫知世尊默然可已。
禮世尊足繞世尊已。
還本所止。
到已即彼夜具諸肴膳。
設種種淨妙供馔。
辦已便白時至。
彼時世尊晨著衣服。
諸比丘前後圍繞。
往詣彼摩诃先夫舍。
到已就座。
世尊知而問内人。
摩诃先優婆夷今為所在。
内人曰。
唯世尊。
摩诃先優婆夷行來斷。
極患苦痛在屋中。
佛世尊知内緣起。
知外亦如是。
于是世尊屈伸臂頃。
至雪山上取藥來已摩著瘡上。
著瘡上已。
告摩诃先優婆夷夫曰。
呼摩诃先優婆夷出。
世尊呼汝。
唯然世尊。
摩诃先夫受世尊教已。
便至摩诃先所。
到已語摩诃先。
世尊呼汝。
聞世尊呼瘡即平服同一色。
聞已于世尊所倍增信敬。
内懷歡喜至世尊所。
到已禮世尊足卻住一面。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摩诃先優婆夷及諸眷屬聞說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世尊為摩诃先優婆夷故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智藥。
複次智藥者。
如所說。
彼時愚癡琉璃王。
破迦維羅衛城。
将彼釋種極妙六女。
彼在堂上而自誇說。
我能壞汝親族令無遺餘。
彼釋女對曰。
王有宿福。
我親族見谛盡是聖人。
但王不應全命而來。
彼王作是念故。
能為彼敢有所言。
彼王舍于後世無有慈心。
截彼釋女手足已棄著塹中。
彼釋種女盡應佛化。
彼世尊為教化故。
便至彼處見彼遭無量苦患。
見已作是念。
今此時此釋六女若恒沙佛為說法者。
彼患斯苦不能令受化。
佛世尊知内緣起。
知外亦如是。
于是世尊屈申臂頃。
至雪山上取藥來已。
摩著瘡上。
摩著瘡上已。
苦痛即除便生樂痛。
生樂痛已。
世尊随順為說妙法。
彼六釋女聞說法已。
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此世尊為六釋女慈滿。
問曰。
此中雲何慈滿。
答曰。
即彼智藥是。
是謂智藥。
或以更樂者。
如所說。
世尊遊諸房到一房舍。
世尊見彼房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