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信此是二禅枝非道品。
雲何道品非二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道品。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道品耶。
答曰。
或三禅枝非道品。
雲何三禅枝非道品。
答曰。
三禅樂是三禅枝非道品。
雲何道品非三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道品。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三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四禅枝亦是道品耶。
答曰。
或四禅枝非道品。
雲何四禅枝非道品。
答曰。
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四禅枝非道品。
雲何道品非四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猗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亦道品。
答曰。
禅枝此是四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四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禅枝非意止。
雲何禅枝非意止。
答曰。
初禅有覺二禅信三禅樂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禅枝。
答曰。
信精進正語正業正命此是意止非禅支。
雲何禅支亦意止。
答曰。
餘支此是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如四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道亦如是。
問曰。
謂初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意止。
雲何初禅枝非意止。
答曰。
有覺此是初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初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意止。
雲何二禅枝非意止。
答曰。
二禅信此是二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二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三禅樂是三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三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三禅枝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四禅枝亦是意止耶。
答曰。
或四禅枝非意止。
雲何四禅枝非意止。
答曰。
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四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四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猗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亦是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四禅枝亦是意止。
雲何非四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如四意止四意斷神足根力覺道亦如是。
問曰。
謂初禅枝亦是二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初禅有覺有觀此是初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二禅信此是二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二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二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二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初禅枝是三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三禅枝。
答曰。
初禅三枝有覺有觀喜。
此是初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三禅三枝樂念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是三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三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三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初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初禅有四枝有覺有觀喜樂。
此是初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四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四禅有三枝。
不苦不樂護念。
此是四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一心此是初禅枝亦是四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亦三禅枝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三禅枝。
答曰。
二禅有二枝信喜。
此是二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三禅有三枝樂念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是三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三禅枝。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三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二禅三枝信喜樂。
此是二禅枝非是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四禅有三枝。
不苦不樂護念。
此是四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一心。
此是二禅枝亦四禅枝。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三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三禅有三枝猗樂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四禅枝。
非三禅枝。
答曰。
四禅二枝不苦不樂護。
此是四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四禅枝。
雲何非三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初禅有覺。
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觀壞故。
問曰。
二禅信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二禅信者緣内心。
道品者緣四谛。
問曰。
三禅樂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猗樂壞故。
問曰。
四禅不苦不樂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護壞故。
問曰。
精進何以故不立禅枝。
答曰。
此前已說順義是枝義。
此精進防定随順。
問曰。
何謂定随順。
答曰。
樂是如所說樂已心定。
謂衆生殷勤精進彼少受樂。
問曰。
正語正業正命何以故不立禅枝。
答曰。
禅枝者相應依行己力共緣。
正語正業正命者。
不相應不依無行無己力不共緣。
問曰。
何以故初禅三禅五枝。
二禅四禅四枝。
答曰。
前已說順義是枝義。
謂法諸地随順彼定此立枝。
或曰。
起随順從五枝至五枝。
從四枝至四枝。
問曰。
謂三禅次第入空處。
彼從五枝起入無枝。
何得随順。
答曰。
一切内外事要當初用随順。
說者月德王及遮勒大臣。
十二年學成就一金凡。
然後師子吼。
我
雲何道品非二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道品。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道品耶。
答曰。
或三禅枝非道品。
雲何三禅枝非道品。
答曰。
三禅樂是三禅枝非道品。
雲何道品非三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道品。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三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四禅枝亦是道品耶。
答曰。
或四禅枝非道品。
雲何四禅枝非道品。
答曰。
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四禅枝非道品。
雲何道品非四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猗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此是道品非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亦道品。
答曰。
禅枝此是四禅枝亦道品。
雲何非四禅枝亦非道品。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禅枝非意止。
雲何禅枝非意止。
答曰。
初禅有覺二禅信三禅樂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禅枝。
答曰。
信精進正語正業正命此是意止非禅支。
雲何禅支亦意止。
答曰。
餘支此是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如四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道亦如是。
問曰。
謂初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意止。
雲何初禅枝非意止。
答曰。
有覺此是初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初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意止。
雲何二禅枝非意止。
答曰。
二禅信此是二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二禅枝。
答曰。
信念精進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意止耶。
答曰。
三禅樂是三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三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護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意止。
雲何非三禅枝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四禅枝亦是意止耶。
答曰。
或四禅枝非意止。
雲何四禅枝非意止。
答曰。
四禅不苦不樂。
此是四禅枝非意止。
雲何意止非四禅枝。
答曰。
信精進喜猗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
此是意止非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亦是意止。
答曰。
餘枝此是四禅枝亦是意止。
雲何非四禅枝亦非意止。
答曰。
除此行已。
如四意止四意斷神足根力覺道亦如是。
問曰。
謂初禅枝亦是二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初禅有覺有觀此是初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二禅信此是二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二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二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二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初禅枝是三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三禅枝。
答曰。
初禅三枝有覺有觀喜。
此是初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三禅三枝樂念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是三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初禅枝亦三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三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初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初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初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初禅有四枝有覺有觀喜樂。
此是初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四禅枝非初禅枝。
答曰。
四禅有三枝。
不苦不樂護念。
此是四禅枝非初禅枝。
雲何初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一心此是初禅枝亦是四禅枝。
雲何非初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亦三禅枝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三禅枝。
答曰。
二禅有二枝信喜。
此是二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三禅有三枝樂念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是三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二禅枝亦三禅枝。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三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二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二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二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二禅三枝信喜樂。
此是二禅枝非是四禅枝。
雲何是四禅枝非二禅枝。
答曰。
四禅有三枝。
不苦不樂護念。
此是四禅枝非二禅枝。
雲何二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一心。
此是二禅枝亦四禅枝。
雲何非二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謂三禅枝是四禅枝耶。
答曰。
或三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三禅枝非四禅枝。
答曰。
三禅有三枝猗樂正智。
此是三禅枝非四禅枝。
雲何四禅枝。
非三禅枝。
答曰。
四禅二枝不苦不樂護。
此是四禅枝非三禅枝。
雲何是三禅枝亦四禅枝。
答曰。
餘枝此是三禅枝亦四禅枝。
雲何非三禅枝亦非四禅枝。
答曰。
除此行已。
問曰。
初禅有覺。
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觀壞故。
問曰。
二禅信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二禅信者緣内心。
道品者緣四谛。
問曰。
三禅樂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猗樂壞故。
問曰。
四禅不苦不樂何以故不立道品。
答曰。
護壞故。
問曰。
精進何以故不立禅枝。
答曰。
此前已說順義是枝義。
此精進防定随順。
問曰。
何謂定随順。
答曰。
樂是如所說樂已心定。
謂衆生殷勤精進彼少受樂。
問曰。
正語正業正命何以故不立禅枝。
答曰。
禅枝者相應依行己力共緣。
正語正業正命者。
不相應不依無行無己力不共緣。
問曰。
何以故初禅三禅五枝。
二禅四禅四枝。
答曰。
前已說順義是枝義。
謂法諸地随順彼定此立枝。
或曰。
起随順從五枝至五枝。
從四枝至四枝。
問曰。
謂三禅次第入空處。
彼從五枝起入無枝。
何得随順。
答曰。
一切内外事要當初用随順。
說者月德王及遮勒大臣。
十二年學成就一金凡。
然後師子吼。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