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說偈言。
我觀世天人 梵志行無積 我今禮大仙 拔我疑網刺 問曰。
此梵志何所說。
答曰。
彼梵志懈怠。
至世尊所已。
沙門瞿昙為我故修道。
令我意中結盡。
世尊為彼說偈。
我不能脫汝 梵志及餘世 若知極妙道 汝可度此流 問曰。
如來何所說答曰。
世尊說。
梵志。
不因他修道令汝結盡。
若梵志。
因他修道汝結盡者。
我在道樹下時一切衆生皆應結盡。
我于一切衆生極有大悲。
但梵志。
非因他修道令汝結盡梵志。
如己病服藥。
非他病得愈。
如是梵志。
己有結病服聖道藥。
非他結病得愈。
如梵志己服樂己病愈。
如是梵志己有結病。
服聖道藥己結病愈。
以此契經可知。
自行四谛非因他行。
是故說己正行。
或曰。
不正令入正。
是故說己正行。
不正者凡夫是。
正者聖道是。
令不正凡夫使入于正道果。
是故說己正行。
或曰。
正令入正。
是故說己正行。
正者世間第一法。
正者苦法忍。
今正世間第一法使入正苦法忍。
是故說己正行。
問曰。
何以故聖谛說己正行。
非說界入陰。
答曰。
謂此聖谛極上受化者亦極上。
說界者為始行。
說入者為少習行。
說陰者為己成行。
此聖谛一向近法身。
謂彼近見聖谛者。
或曰。
謂說聖谛取證得果。
除結漏盡非界入陰。
以是故聖谛說己正行非界入陰。
問曰。
四聖谛者。
雲何立四聖谛為種耶。
為因果耶。
為觀耶。
若種者應有三。
離苦無習離習無苦。
是一谛盡二道三。
若因果者應有五。
如苦有因有果。
是二谛道亦有因有果。
是四谛盡谛五若觀者應有八。
前觀欲界苦。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因。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盡。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道。
後觀色無色界。
作此論已。
答曰。
因果故便立四谛。
問曰。
若爾者應有五。
如苦有因有果。
彼一切苦習趣道。
有習趣道貪習趣道輪轉生死習趣道。
如是道有因有果。
彼一切苦盡趣道。
有盡趣道貪盡趣道輪轉生死盡趣道。
雲何因果故立四谛。
答曰。
因三事。
有漏無漏故因果故诽謗信故。
此四聖谛二種有漏無漏。
有漏者有因有果。
謂有漏因彼立一谛習谛是。
謂有漏有果立二谛苦谛是。
無漏種者亦有因有果。
謂無漏有因有果者。
立一谛道谛是。
謂無漏有果無因者。
立二谛盡谛是。
問曰。
謂無漏種有因有果。
何以故立一谛非二。
答曰。
诽謗信故此苦有二種。
謗無苦無習。
如此中二種謗。
應當發二種信。
彼道謂有因有果。
彼一切同一謗無有道。
如同一謗如是應當發一信。
是謂因三事有漏無漏故因果故诽謗信故立四聖谛。
更有說者。
亦因觀故立四聖谛。
謂欲界苦及色無色界苦。
彼一切同一觀逼迫一相故。
謂欲界行因。
及色無色界行因。
彼一切同一觀本末一相故。
謂欲界行盡。
及色無色界行盡。
彼一切同一觀一止相故。
謂欲界行道。
及色無色界行道。
彼一切同一觀一出要相故。
是謂同一觀故立四聖谛。
問曰。
雲何四聖谛為善根聖耶。
為無漏聖耶。
為聖所成就耶。
若善根聖是聖谛者。
便有二谛善盡谛道谛。
二谛三種善不善無記。
苦谛習谛是。
若無漏聖是聖谛者。
便有二無漏盡谛道谛。
二有漏苦谛習谛。
若聖所成就是聖谛者。
非聖亦成就。
如所說。
誰成就苦谛習谛。
答曰。
一切衆生。
作此論已。
答曰。
聖所成就是故聖谛。
問曰。
如非聖亦成就。
如所說。
誰成就苦谛習谛。
答曰。
一切衆生。
答曰。
謂成就一切四聖谛。
彼是聖。
非聖者雖有成就。
但不成就一切四聖谛。
是故不說聖。
問曰。
彼聖亦不成就四聖谛。
謂具縛入苦法忍中。
答曰。
少一時項于彼上生苦法智已。
成就一切四聖谛。
或曰。
此是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戒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财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聖得止觀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印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尊者僧伽婆修說曰。
彼時凡人共聖人诤。
凡人說此是我。
聖人說此非我。
凡人說此是樂。
聖人說此是苦。
凡人欲令無因不正因。
聖人欲令有因正因。
彼共诤便至世尊所。
到已如此義白世尊。
世尊說。
如聖所說。
此是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問曰。
如汝說一切洹沙三耶三佛說聖谛。
一切皆有诤耶。
此者不論。
如是好如前所說。
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是故說四聖谛。
雲何四。
苦聖谛苦習聖谛苦盡聖谛苦盡道聖谛。
苦聖谛雲何。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别離苦所求不得苦。
略言之五盛陰苦。
彼生苦者。
因一切苦故。
老苦者少壯變故。
病苦者境界斷故。
死苦者大憂悲故。
怨憎會苦者一切厭惡故。
愛别離苦者所念相違故。
所求不得苦者不從願故。
略言之五盛陰苦者衆苦依故。
複次生苦者起苦故。
老苦者容色敗故。
病苦者一切不堪故。
死苦者多煩惱熱故。
怨憎會苦者見不善故。
愛别離苦者善見相違故。
所求不得苦者善望意斷故。
略言之五盛陰苦者彼一切苦依。
此轉非不依。
是故說略言之五盛陰苦。
問曰。
如五盛陰亦廣苦。
何以故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
答曰。
如是略亦苦廣亦苦。
但多苦故。
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多苦患故。
如彼賊帥屏處呵責衆中亦呵責。
用多過故。
如是五盛陰略亦苦廣亦苦。
但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多苦患故。
問曰。
陰中有樂耶無樂耶。
若陰中有樂者。
何以故世尊說苦谛無說樂谛。
若陰中無樂者。
摩诃男契經雲何通。
彼所說摩诃男若色一向是苦者非樂。
樂喜長養離樂。
摩诃男。
非是因衆生著色。
此衆生不應著色摩诃男。
若痛想
我觀世天人 梵志行無積 我今禮大仙 拔我疑網刺 問曰。
此梵志何所說。
答曰。
彼梵志懈怠。
至世尊所已。
沙門瞿昙為我故修道。
令我意中結盡。
世尊為彼說偈。
我不能脫汝 梵志及餘世 若知極妙道 汝可度此流 問曰。
如來何所說答曰。
世尊說。
梵志。
不因他修道令汝結盡。
若梵志。
因他修道汝結盡者。
我在道樹下時一切衆生皆應結盡。
我于一切衆生極有大悲。
但梵志。
非因他修道令汝結盡梵志。
如己病服藥。
非他病得愈。
如是梵志。
己有結病服聖道藥。
非他結病得愈。
如梵志己服樂己病愈。
如是梵志己有結病。
服聖道藥己結病愈。
以此契經可知。
自行四谛非因他行。
是故說己正行。
或曰。
不正令入正。
是故說己正行。
不正者凡夫是。
正者聖道是。
令不正凡夫使入于正道果。
是故說己正行。
或曰。
正令入正。
是故說己正行。
正者世間第一法。
正者苦法忍。
今正世間第一法使入正苦法忍。
是故說己正行。
問曰。
何以故聖谛說己正行。
非說界入陰。
答曰。
謂此聖谛極上受化者亦極上。
說界者為始行。
說入者為少習行。
說陰者為己成行。
此聖谛一向近法身。
謂彼近見聖谛者。
或曰。
謂說聖谛取證得果。
除結漏盡非界入陰。
以是故聖谛說己正行非界入陰。
問曰。
四聖谛者。
雲何立四聖谛為種耶。
為因果耶。
為觀耶。
若種者應有三。
離苦無習離習無苦。
是一谛盡二道三。
若因果者應有五。
如苦有因有果。
是二谛道亦有因有果。
是四谛盡谛五若觀者應有八。
前觀欲界苦。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因。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盡。
後觀色無色界。
前觀欲界行道。
後觀色無色界。
作此論已。
答曰。
因果故便立四谛。
問曰。
若爾者應有五。
如苦有因有果。
彼一切苦習趣道。
有習趣道貪習趣道輪轉生死習趣道。
如是道有因有果。
彼一切苦盡趣道。
有盡趣道貪盡趣道輪轉生死盡趣道。
雲何因果故立四谛。
答曰。
因三事。
有漏無漏故因果故诽謗信故。
此四聖谛二種有漏無漏。
有漏者有因有果。
謂有漏因彼立一谛習谛是。
謂有漏有果立二谛苦谛是。
無漏種者亦有因有果。
謂無漏有因有果者。
立一谛道谛是。
謂無漏有果無因者。
立二谛盡谛是。
問曰。
謂無漏種有因有果。
何以故立一谛非二。
答曰。
诽謗信故此苦有二種。
謗無苦無習。
如此中二種謗。
應當發二種信。
彼道謂有因有果。
彼一切同一謗無有道。
如同一謗如是應當發一信。
是謂因三事有漏無漏故因果故诽謗信故立四聖谛。
更有說者。
亦因觀故立四聖谛。
謂欲界苦及色無色界苦。
彼一切同一觀逼迫一相故。
謂欲界行因。
及色無色界行因。
彼一切同一觀本末一相故。
謂欲界行盡。
及色無色界行盡。
彼一切同一觀一止相故。
謂欲界行道。
及色無色界行道。
彼一切同一觀一出要相故。
是謂同一觀故立四聖谛。
問曰。
雲何四聖谛為善根聖耶。
為無漏聖耶。
為聖所成就耶。
若善根聖是聖谛者。
便有二谛善盡谛道谛。
二谛三種善不善無記。
苦谛習谛是。
若無漏聖是聖谛者。
便有二無漏盡谛道谛。
二有漏苦谛習谛。
若聖所成就是聖谛者。
非聖亦成就。
如所說。
誰成就苦谛習谛。
答曰。
一切衆生。
作此論已。
答曰。
聖所成就是故聖谛。
問曰。
如非聖亦成就。
如所說。
誰成就苦谛習谛。
答曰。
一切衆生。
答曰。
謂成就一切四聖谛。
彼是聖。
非聖者雖有成就。
但不成就一切四聖谛。
是故不說聖。
問曰。
彼聖亦不成就四聖谛。
謂具縛入苦法忍中。
答曰。
少一時項于彼上生苦法智已。
成就一切四聖谛。
或曰。
此是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戒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财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聖得止觀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或曰。
謂得聖印是聖。
彼聖有此谛。
是故說聖谛。
尊者僧伽婆修說曰。
彼時凡人共聖人诤。
凡人說此是我。
聖人說此非我。
凡人說此是樂。
聖人說此是苦。
凡人欲令無因不正因。
聖人欲令有因正因。
彼共诤便至世尊所。
到已如此義白世尊。
世尊說。
如聖所說。
此是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問曰。
如汝說一切洹沙三耶三佛說聖谛。
一切皆有诤耶。
此者不論。
如是好如前所說。
聖所谛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觀聖所覺。
是故說四聖谛。
雲何四。
苦聖谛苦習聖谛苦盡聖谛苦盡道聖谛。
苦聖谛雲何。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别離苦所求不得苦。
略言之五盛陰苦。
彼生苦者。
因一切苦故。
老苦者少壯變故。
病苦者境界斷故。
死苦者大憂悲故。
怨憎會苦者一切厭惡故。
愛别離苦者所念相違故。
所求不得苦者不從願故。
略言之五盛陰苦者衆苦依故。
複次生苦者起苦故。
老苦者容色敗故。
病苦者一切不堪故。
死苦者多煩惱熱故。
怨憎會苦者見不善故。
愛别離苦者善見相違故。
所求不得苦者善望意斷故。
略言之五盛陰苦者彼一切苦依。
此轉非不依。
是故說略言之五盛陰苦。
問曰。
如五盛陰亦廣苦。
何以故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
答曰。
如是略亦苦廣亦苦。
但多苦故。
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多苦患故。
如彼賊帥屏處呵責衆中亦呵責。
用多過故。
如是五盛陰略亦苦廣亦苦。
但世尊說略言之五盛陰苦多苦患故。
問曰。
陰中有樂耶無樂耶。
若陰中有樂者。
何以故世尊說苦谛無說樂谛。
若陰中無樂者。
摩诃男契經雲何通。
彼所說摩诃男若色一向是苦者非樂。
樂喜長養離樂。
摩诃男。
非是因衆生著色。
此衆生不應著色摩诃男。
若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