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正思惟性。
非正思惟相應。
非正思惟等起。
非正思惟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謂慚愧性。
慚愧相應慚愧等起。
慚愧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無慚無愧性。
無慚無愧相應。
無慚無愧等起。
無慚無愧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
謂法三善根性。
三善根相應。
三善根等起。
三善根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三不善根性。
三不善根相應。
三不善根等起。
三不善根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
謂法五根性。
五根相應。
五根等起。
五根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五蓋性。
五蓋相應。
五蓋等起。
五蓋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彼施設亦說善者。
何以故善。
答曰。
善果愛果意樂果意欲果。
以是故善。
已說果。
今當說報。
複次善報愛報意樂報意欲報。
以是故善。
不善者。
何以故不善。
答曰。
不善果不愛果意不樂果意不欲果是不善。
已說果。
今當說報。
複次不善報不愛報不意樂報不意欲報是不善。
餘者無記。
問曰。
何以故說無記。
如佛世尊。
此苦一向記。
此習盡道一向記。
複次爾所一切謂十二入。
佛亦一向記。
一向分别。
一向施設。
一向顯示此。
何以故說無記。
答曰。
不以不說故名為無記。
問曰。
若不爾者此雲何。
答曰。
善者記于善。
不善者記于不善。
此無記者不記善亦不記不善是無記。
或曰。
善者二事故記性及果。
不善亦二事故記性及果。
此無記雖性記非果記。
以是故無記。
或曰。
善者生善趣。
不善者生惡趣。
此無記者不生善趣亦不生惡趣。
或曰。
善者受善報。
不善者受不善報。
此無記者不受善報亦不受不善報。
以是故說無記。
說曰。
或複不說故名無記。
如彼契經。
梵志至世尊所。
到已而問。
瞿昙。
世是常耶為非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為無邊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是命是身耶。
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
如來終不終耶。
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如說。
雲何瞿昙。
世是常耶為非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何以故不說。
答曰。
斷異學意故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人是常耶人非常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說無人者。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以無。
我若說常無常者而無有人。
何得有常無常。
如有問人。
士夫石女兒有恭敬耶。
善言耶。
彼人作是念。
我若作是說。
石女無有兒。
彼當言我不問女有兒無兒。
我若說有恭敬有善言。
而石女無有兒。
何得有恭敬善言。
如是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人是常為非常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言有人。
彼當言我不問有無。
我若言常無常。
而無有人。
何得有常無常。
此是不實問非實論。
非真谛問。
非真谛論。
是謂不實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如說如說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世無邊耶。
是命耶是身耶。
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何以故世尊不記。
答曰。
斷異學意故。
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是命耶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說有身無有命。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無。
我若言命異身異而有身無有命。
何得身異命異。
如有人問。
雲何士夫牛角兔角相似不。
彼人作是念。
我若言牛有角兔無角。
彼當言我不問此誰有誰無我若言等相似。
而牛有角兔無角。
何得等相似。
如是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是命耶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言有身無有命。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無。
我若言命異身異。
而有身無有命。
何得身異命異。
此是實問不實問。
實論非實論。
真谛問不真谛問。
真谛論非真谛論。
是謂實不實真谛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如說。
雲何瞿昙。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
如來終不終耶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世尊何以故不記。
答曰。
斷異學意故。
異學者欲令法無有而有。
彼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此人無有而有耶。
為有而有耶。
何此而無有而有。
如是有而無耶。
為有而有。
為有已常耶。
世尊作是念。
無有此無有而有。
此亦無有有已而有常。
此是不實問不實論。
非真谛問。
非真谛論。
是謂不實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此是不說故謂之無記。
謂佛說謂佛演說佛分别施設顯示。
說曰。
此說四論記。
一者一向記論。
二者分别記論。
三者诘問記論。
四者止記論。
一向記論者。
若有作是問。
如來至真無所著等正覺耶。
世尊善說法耶。
如來弟子善向耶。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息滅耶。
此當為一向記。
是謂一向記論。
何以故一向記論。
答曰。
此論趣義趣法趣智趣等覺趣涅槃。
是故一向記論。
分别記論者。
若作是問。
法過去耶。
當為彼分别記。
何以故。
答曰。
過去法者。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
或學或無學。
或非學非無學。
或見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是謂分别記論。
诘問記論者。
若作是問。
法過去耶。
當還诘彼賢士問何法。
何以故。
過去法者。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
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或見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是謂诘問記論。
問曰。
分别記論诘問記論何差别。
答曰。
正無差别。
問差降故便有差别。
問者二種。
或有欲知而問。
或有觸娆而問。
欲知而問者。
彼若言為我說法。
當語彼多有法。
或過去未來現在。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過去。
當語彼過去法亦多。
或有色陰至識陰。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色。
當語彼色亦多。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善色。
當語彼善色亦多。
或離于殺至不知時言。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離殺。
當語彼離殺亦多。
或不貪生或不恚生或不癡生。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不貪生。
當語彼不貪生亦多。
或有教或無教。
我當為說何者。
謂彼欲知而問。
為彼法性分别開示善記令彼知。
有觸娆而問者。
彼若言為我說法。
當語彼多有法。
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過去未來現在。
若言為我說過去。
當語彼過去法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有色陰至識陰。
若言為我說色。
當語彼色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若言為我說善。
當語彼善色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為彼說或離于殺至不知時言。
若言為我說離殺。
當語彼離殺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不貪生或不恚生或不癡生。
若言為我說不貪生。
當語彼不貪生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有教或無教。
謂彼觸娆問應當爾令彼或自答或默然住。
是謂答故無差别。
問差降故便有差别。
止記論者。
若作是問。
雲何瞿昙。
世是常耶世無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世無邊耶。
是命是身耶。
命異身異耶。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如來終不終耶。
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是謂止記論。
何以故止記論。
答曰。
此論不趣義不趣法不趣智不趣等覺不趣涅槃。
是故止記論。
問曰。
雲何此論名記論。
謂此中不答一句。
答曰。
此是如等法第一義。
答謂默然是。
問曰。
何以故。
答曰。
謂默然伏于彼。
何況記而不伏。
說者有異學名傷坻羅。
為論故至罽賓。
彼時足晝林有阿羅漢尊者跋修羅。
得三明三藏六通。
離三界結。
于内外法盡學知。
彼傷坻羅聞此林中有如此大論師。
彼作是念。
當往而問。
彼到已共尊者跋修羅。
相慰勞已卻坐一面。
卻坐一面已。
語尊者跋修羅。
比丘。
我等誰當先立論。
我耶汝耶。
尊者跋修羅曰。
我是主人我應先立論。
然汝是客令汝先立論。
彼便先立論。
說曰。
一切論當有诘論。
尊者跋修羅默然住。
傷坻羅弟子便舉聲言。
伏沙門伏沙門。
尊者跋修羅說曰。
傷坻羅還去。
汝傷坻羅者自當知。
彼時傷坻羅便還去不遠作是念。
不知彼沙門何所說。
傷坻羅還去。
汝傷坻
非正思惟相應。
非正思惟等起。
非正思惟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謂慚愧性。
慚愧相應慚愧等起。
慚愧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無慚無愧性。
無慚無愧相應。
無慚無愧等起。
無慚無愧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
謂法三善根性。
三善根相應。
三善根等起。
三善根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三不善根性。
三不善根相應。
三不善根等起。
三不善根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或曰。
謂法五根性。
五根相應。
五根等起。
五根所依果報果是善。
謂法五蓋性。
五蓋相應。
五蓋等起。
五蓋所依果報果是不善。
餘者無記。
彼施設亦說善者。
何以故善。
答曰。
善果愛果意樂果意欲果。
以是故善。
已說果。
今當說報。
複次善報愛報意樂報意欲報。
以是故善。
不善者。
何以故不善。
答曰。
不善果不愛果意不樂果意不欲果是不善。
已說果。
今當說報。
複次不善報不愛報不意樂報不意欲報是不善。
餘者無記。
問曰。
何以故說無記。
如佛世尊。
此苦一向記。
此習盡道一向記。
複次爾所一切謂十二入。
佛亦一向記。
一向分别。
一向施設。
一向顯示此。
何以故說無記。
答曰。
不以不說故名為無記。
問曰。
若不爾者此雲何。
答曰。
善者記于善。
不善者記于不善。
此無記者不記善亦不記不善是無記。
或曰。
善者二事故記性及果。
不善亦二事故記性及果。
此無記雖性記非果記。
以是故無記。
或曰。
善者生善趣。
不善者生惡趣。
此無記者不生善趣亦不生惡趣。
或曰。
善者受善報。
不善者受不善報。
此無記者不受善報亦不受不善報。
以是故說無記。
說曰。
或複不說故名無記。
如彼契經。
梵志至世尊所。
到已而問。
瞿昙。
世是常耶為非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為無邊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是命是身耶。
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
如來終不終耶。
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如說。
雲何瞿昙。
世是常耶為非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何以故不說。
答曰。
斷異學意故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人是常耶人非常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說無人者。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以無。
我若說常無常者而無有人。
何得有常無常。
如有問人。
士夫石女兒有恭敬耶。
善言耶。
彼人作是念。
我若作是說。
石女無有兒。
彼當言我不問女有兒無兒。
我若說有恭敬有善言。
而石女無有兒。
何得有恭敬善言。
如是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人是常為非常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言有人。
彼當言我不問有無。
我若言常無常。
而無有人。
何得有常無常。
此是不實問非實論。
非真谛問。
非真谛論。
是謂不實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如說如說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世無邊耶。
是命耶是身耶。
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何以故世尊不記。
答曰。
斷異學意故。
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是命耶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說有身無有命。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無。
我若言命異身異而有身無有命。
何得身異命異。
如有人問。
雲何士夫牛角兔角相似不。
彼人作是念。
我若言牛有角兔無角。
彼當言我不問此誰有誰無我若言等相似。
而牛有角兔無角。
何得等相似。
如是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是命耶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
世尊作是念。
我若言有身無有命。
彼當言我不問此有無。
我若言命異身異。
而有身無有命。
何得身異命異。
此是實問不實問。
實論非實論。
真谛問不真谛問。
真谛論非真谛論。
是謂實不實真谛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如說。
雲何瞿昙。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
如來終不終耶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問曰。
世尊何以故不記。
答曰。
斷異學意故。
異學者欲令法無有而有。
彼異學至世尊所而問。
雲何瞿昙。
此人無有而有耶。
為有而有耶。
何此而無有而有。
如是有而無耶。
為有而有。
為有已常耶。
世尊作是念。
無有此無有而有。
此亦無有有已而有常。
此是不實問不實論。
非真谛問。
非真谛論。
是謂不實不真谛故世尊不記。
此是不說故謂之無記。
謂佛說謂佛演說佛分别施設顯示。
說曰。
此說四論記。
一者一向記論。
二者分别記論。
三者诘問記論。
四者止記論。
一向記論者。
若有作是問。
如來至真無所著等正覺耶。
世尊善說法耶。
如來弟子善向耶。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息滅耶。
此當為一向記。
是謂一向記論。
何以故一向記論。
答曰。
此論趣義趣法趣智趣等覺趣涅槃。
是故一向記論。
分别記論者。
若作是問。
法過去耶。
當為彼分别記。
何以故。
答曰。
過去法者。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
或學或無學。
或非學非無學。
或見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是謂分别記論。
诘問記論者。
若作是問。
法過去耶。
當還诘彼賢士問何法。
何以故。
過去法者。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
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或見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是謂诘問記論。
問曰。
分别記論诘問記論何差别。
答曰。
正無差别。
問差降故便有差别。
問者二種。
或有欲知而問。
或有觸娆而問。
欲知而問者。
彼若言為我說法。
當語彼多有法。
或過去未來現在。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過去。
當語彼過去法亦多。
或有色陰至識陰。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色。
當語彼色亦多。
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善色。
當語彼善色亦多。
或離于殺至不知時言。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離殺。
當語彼離殺亦多。
或不貪生或不恚生或不癡生。
我當為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不貪生。
當語彼不貪生亦多。
或有教或無教。
我當為說何者。
謂彼欲知而問。
為彼法性分别開示善記令彼知。
有觸娆而問者。
彼若言為我說法。
當語彼多有法。
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過去未來現在。
若言為我說過去。
當語彼過去法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有色陰至識陰。
若言為我說色。
當語彼色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若言為我說善。
當語彼善色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為彼說或離于殺至不知時言。
若言為我說離殺。
當語彼離殺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不貪生或不恚生或不癡生。
若言為我說不貪生。
當語彼不貪生亦多。
我當為說何者。
不應語彼或有教或無教。
謂彼觸娆問應當爾令彼或自答或默然住。
是謂答故無差别。
問差降故便有差别。
止記論者。
若作是問。
雲何瞿昙。
世是常耶世無常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雲何瞿昙。
世有邊耶世無邊耶。
是命是身耶。
命異身異耶。
如來終耶如來不終耶如來終不終耶。
如來亦不終亦不不終耶。
世尊告曰。
梵志。
此是無記。
是謂止記論。
何以故止記論。
答曰。
此論不趣義不趣法不趣智不趣等覺不趣涅槃。
是故止記論。
問曰。
雲何此論名記論。
謂此中不答一句。
答曰。
此是如等法第一義。
答謂默然是。
問曰。
何以故。
答曰。
謂默然伏于彼。
何況記而不伏。
說者有異學名傷坻羅。
為論故至罽賓。
彼時足晝林有阿羅漢尊者跋修羅。
得三明三藏六通。
離三界結。
于内外法盡學知。
彼傷坻羅聞此林中有如此大論師。
彼作是念。
當往而問。
彼到已共尊者跋修羅。
相慰勞已卻坐一面。
卻坐一面已。
語尊者跋修羅。
比丘。
我等誰當先立論。
我耶汝耶。
尊者跋修羅曰。
我是主人我應先立論。
然汝是客令汝先立論。
彼便先立論。
說曰。
一切論當有诘論。
尊者跋修羅默然住。
傷坻羅弟子便舉聲言。
伏沙門伏沙門。
尊者跋修羅說曰。
傷坻羅還去。
汝傷坻羅者自當知。
彼時傷坻羅便還去不遠作是念。
不知彼沙門何所說。
傷坻羅還去。
汝傷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