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卷上

關燈
何故時等種種如說者行無時。

    世間流不絕故。

    無量衆生界因故。

    無量佛世界因故。

    無量所作事疊互假名分别因故。

    無量攝取受用差别因故。

    無量愛不愛業果報受用差别因故。

    無量受生死差别因故。

    雲何複此諸識唯識作事成。

    略說有三種相。

    一者但彼無義因故。

    二事同念見識因故。

    種種事畫師所生因故。

    如是彼一切諸識無塵故。

    唯如是同見相。

    眼識等色等念故。

    及彼識見乃至身識見唯意識。

    一切眼等法盡識同念意識。

    識同見分别故。

    于意識及一切識生現相故。

    是中有偈。

     唯彼二種事  行者入意識 唯入彼心已  彼力所成此 唯彼意識種種行故。

    得彼名。

    亦如身口等。

    餘者行一切身中如畫師。

    二種現相行。

    唯彼塵現相故。

    及分别現相故。

    一切處觸現相故。

    行色塵身依故。

    彼意識彼餘色相身依故。

    是中有偈。

     遠至獨行故  無身窟所依 能調不調心  我說為淨行 如說此諸五根。

    意識境界緣受成。

    然是彼者意是依止爾。

    複如說十二入。

    經中六種識種識是意入爾。

    若有阿犁耶識。

    識塵識分别安是中。

    諸餘一切識。

    彼念想識唯意識識同身彼見應知。

    彼如是唯念想諸識彼見生因故。

    如塵現相見彼生同依作事成。

    如是此諸識唯識住事成。

    雲何有見塵而說無有義成。

    如佛所說。

    菩薩成就四法。

    一切諸識解通無義事。

    相違識相智故。

    亦如餓鬼畜生人及諸天等同事中見既别。

    不念見覺識故。

    亦如過去未來夢現相念故。

    加意中間颠倒同順智故。

    所謂有塵念。

    彼念識不颠倒。

    應得不加真智及随順三種智知故。

    如是諸菩薩及得禅定者。

    得心自在憶持力故。

    現如是事。

    及得舍摩他。

    諸行人觀法順故。

    唯憶念現見故。

    及得無分别智。

    彼處住已現一切義。

    如是此三種智随順義故。

    彼義本四諸相釋成無有義。

    若是唯識義現見依者。

    他性相雲何。

    他性以何義故說為他性。

    自習種子生故。

    緣他性生已刹那後自不住。

    有力故說他性。

    彼是妄想分别非性非所依。

    未曾有塵見故。

    彼雲何妄分别。

    以何義故彼名為妄分别。

    無量相妄分别颠倒相生故。

    妄分别者。

    無自相唯妄見故。

    說為妄想。

    若是成就相者。

    彼永無自性相彼雲何成就。

    以何義故說為成就。

    不以義故說為成就。

    緣淨念一切善根妙義因故。

    亦是上義故名為成就。

    複有分别及無分别說分别性。

    是中何者分别。

    何等分别。

    何等分别性。

    意識分别以能分别。

    然彼自語言習種子及一切識。

    語言習種子故。

    是無量諸相分别故。

    行一切處分别妄想分别故。

    說為分别。

    複他性妄想念随所有性。

    他性妄想者。

    是彼處妄想自性。

    以何相以何義故先已釋。

    雲何複妄分别以何分别。

    以何念以何念取。

    以何慢。

    以何假名。

    以何安義名。

    以念故他性中彼念取見彼慢分别起口業。

    見等四種世間行故。

    非有義而言有安故分别妄想。

    此諸三性為同行為别行為别不别。

    應說傍義故。

    他性相他性傍義故。

    彼亦是妄分别傍義故。

    彼亦是成就有何傍名義。

    是以他性他性習種子。

    生他性因故。

    有何傍名義。

    以是彼如是妄分别。

    及妄分别及諸分别因故。

    有何義故。

    随彼如是妄分别。

    如所分别如是彼永無義故。

    有幾種他相。

    略有二種。

    一薰種子他相。

    二染淨性不成他相。

    如是此二種他相故。

    說為他相。

    妄分别性亦有二種一者性分别。

    二者勝分别故。

    以為分别。

    成就性亦有二種。

    一者性成就故。

    二者淨成就故。

    分别複有四種。

    一者性分别。

    二勝分别。

    三覺分别四不覺分别。

    覺分别者解義事善巧故。

    不覺分别者。

    不解義事不善巧故。

    複有五種。

    一名所依義分别。

    所謂此名有是義爾。

    二義所依名性分别。

    所謂此義有此名爾。

    三名依名性分别者。

    所謂不決定義名分别故。

    四所依義性分别者。

    未決定名義分别故。

    彼二依彼分别。

    所謂此義如是。

    身如是名爾。

    攝一切義故。

    複有十種分别。

    一根本分别。

    所謂阿犁耶識二相分别。

    所謂色等識。

    三念現相分别。

    所謂同依眼識等識。

    四念異分别。

    所謂老等。

    樂受貪等。

    他所惱時轉變等。

    趣及欲界等異故。

    五念現相異事分别。

    所謂所說如是等異相。

    彼異相他所将分别。

    所謂不聞正法。

    及聞正法者所有分别。

    六不寂靜思惟。

    所謂不聞正法者。

    謂諸外道。

    七寂靜思惟。

    所謂聞正法同法者。

    八妒分别。

    所謂不正意思量。

    身見等六十二見。

    同順彼分别散分别。

    謂諸菩薩有十種分别。

    非事相散故。

    事相散故。

    正安散故。

    毀謗散故。

    一向事散故。

    異事散故。

    性散故。

    随名義散故。

    及随義名散故。

    此諸十句散事中對治故說無分别智。

    一切諸般若波羅蜜中說如是彼障及對治。

    具足般若波羅蜜應知。

    若是傍名義他性相三種性成。

    雲何三種性無差别不成。

    随彼傍義他性者。

    非彼妄分别。

    非成就随彼傍義妄分别者。

    非彼他性。

    非成就。

    随彼傍名成就者。

    如是非彼他性。

    非妄想。

    雲何複知。

    如他性相。

    妄分别性事現故。

    非如是體性爾。

    本名離慧故。

    及自滅因故。

    多名故。

    多身相違因故。

    不定名穢身相違因故。

    是中有偈。

     本名無慧故  多及不定故 成彼自多身  穢身相違故 覺見諸法事  及見染淨等 如幻應當知  及如虛空等 複以何義故。

    有如是所說事他性相一切事不成。

    彼無已成就性及無故。

    如是一切事不成。

    他性及成就性無故。

    染淨無事患應見染淨。

    是故非一切無。

    是中有偈。

     他性既無  成就一切  無事常時 于諸染淨 所有此諸佛如來大乘方廣中說。

    彼說中雲何妄分别性應知。

    無傍名義說可知。

    他性相雲何知。

    幻焰夢鏡像光明響水中月應化等諸喻應知。

    成就性雲何知有四種淨法。

    說中知四種淨法者。

    性淨故。

    所謂真如空實際無相真實義及法界。

    是離垢淨所謂如是彼離一切障垢。

    彼得行淨。

    所謂一切菩提分法及波羅蜜等。

    彼生因念淨。

    所謂說大乘法。

    如是彼淨因故非妄想。

    淨法界因氣故非他性如是此諸四法攝成一切諸淨法。

    于中有偈。

     幻等說故生  妄計無有說 于諸四淨中  說為真實淨 淨性離垢行念故。

    彼淨諸攝四種義故。

    複以何相故。

    他性相如所說幻等喻中明。

    餘者于他性相中。

    回妄颠倒取意故。

    雲何複餘者于他性相中颠倒疑意成。

    如是餘者作是意。

    雲何無此義。

    現境界成。

    為彼除疑回義故說為如幻。

    雲何無義諸心心數順義成。

    回疑義說如焰喻。

    雲何無此無義而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