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論)

關燈


    如是則應。

    一切時見。

    若不如是應一切時不見者。

    此義不然。

    何以故。

    有于處時無色香等外諸境界。

    亦有同處同時同見。

    亦有同處同時不見。

    是故偈言。

    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故。

    此明何義。

    以汝向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

    雲何有時處等見不見者。

    此義不成。

    是虛妄說。

    何以故。

    以應離色等外諸境界。

    時處等事皆悉成故。

    又汝言。

    以何義故。

    多人共集同處同時。

    于有色處則同見色。

    于無色處則同不見。

    又汝言。

    眼翳之人妄見日月毛輪蠅等。

    淨眼之人不妄見者。

    此義不然。

    何以故。

    如餓鬼等離色香等外諸境界。

    處時人等一切皆成。

    此義雲何。

    如餓鬼等。

    或百同業。

    或千同業。

    同見河中皆悉是膿。

    或皆見血。

    或見小便。

    或見大便。

    或見流鐵。

    或見流水。

    而兩岸邊多有衆人。

    執持刀杖守掌防護不令得飲。

    此則遠離色聲香等外諸境界而虛妄見。

    是故偈言。

    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故。

    又汝言。

    以何義故。

    眼翳之人所見日月毛輪蠅等皆悉無用。

    淨眼之人皆悉有用。

    夢中所見飲食饑飽刀杖毒藥。

    如是等事皆悉無用。

    寤時所見飲食饑飽刀杖毒藥。

    如是等皆悉有用。

    又汝言。

    以何義故。

    乾闼婆城實無有城而無城用。

    自餘城者皆實有城而有城用者。

    此義不然。

    何以故。

    又偈言。

     如夢中無女  動身失不淨 獄中種種主  為彼所逼惱 此偈明何義。

    如人夢中實無女人而見女人與身交會漏失不淨。

    衆生如是。

    無始世來。

    虛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

    皆亦如是實無而成。

    以如是等種種譬喻。

    離色香等外諸境界。

    有處時人所作業等四種事成。

    又複更有一種譬喻。

    離色香等外諸境界四種事成。

    皆虛妄不實。

    是故偈言。

    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故。

    此明何義。

    彼四種事離色香等外諸境界。

    一切皆成。

    雲何皆成。

    如地獄中無地獄主。

    而地獄衆生依自罪業見地獄主。

    彼地獄主與種種苦。

    而起心見。

    此是地獄。

    此是地獄處此是地獄時。

    此是夜時此是晝時。

    此中前時此中後時。

    彼是地獄主。

    我是作罪人。

    以惡業故見狗見烏。

    或見鐵鈎或見兩羊。

    或見兩山從兩邊來逼罪人身。

    或見劍樹罪人上時劍刃向下罪人下時刃劍向上周匝而有。

    何以故。

    以業同故。

    同共聚集皆悉同見同受果報。

    若業不同。

    則不同集亦不同見不同受苦。

    以是義故。

    汝言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

    應有色等外諸境界。

    處時及人所作業等皆是實者。

    彼亦虛妄。

    以是義故。

    處時及身所作業等此四種事。

    唯以一種地獄譬喻皆成虛妄。

    應如是知。

    問曰。

    地獄中主烏狗羊等。

    為是衆生為非衆生。

    答曰。

    非是衆生。

     問曰。

    以何義故非是衆生。

    答曰以不相應故。

    此以何義。

    有五種義。

    彼地獄主及烏狗等非是衆生。

    何等為五。

    一者如地獄中罪衆生等受種種苦。

    地獄主等若是衆生。

    亦應如是受種種苦。

    而彼一向不受如是種種苦惱。

    以是義故。

    彼非衆生。

    二者地獄主等若是衆生。

    應疊相殺害。

    不可分别此是罪人此是主等。

    而實不共遞相殺害。

    可得分别此是罪人此是獄主。

    以是義故。

    彼非衆生。

    三者地獄主等若是衆生。

    形體力等應遞相殺害。

    不應偏為受罪人畏。

    而實偏為罪人所畏。

    以是義故。

    彼非衆生。

    四者彼地獄地常是熱鐵。

    地獄主等是衆生者。

    不能忍苦。

    雲何能害彼受罪人。

    而實能害彼受罪人。

    以是義故。

    彼非衆生。

    五者地獄主等若是衆生。

    非受罪人不應于彼地獄中生。

    而實生于彼地獄中。

    以是義故。

    彼非衆生此以何義。

    彼地獄中受苦衆生。

    造五逆等諸惡罪業于彼中生。

    地獄主等不造惡業雲何生彼。

    以如是等五種義故。

    名不相應。

     問曰。

    若彼主等非是衆生。

    不作罪業不生彼者。

    雲何天中得有畜生。

    此以何義。

    如彼天中有種種鳥諸畜生等生在彼處。

    于地獄中何故不爾。

    畜生餓鬼種種雜生令彼為主。

    答曰偈言。

     畜生生天中  地獄不如是 以在于天上  不受畜生苦 此偈明何義。

    彼畜生等生天上者。

    彼于天上器世間中有少分業。

    是故于彼器世間中受樂果報。

    彼地獄主及烏狗等不受諸苦。

    以是義故。

    彼地獄中無有實主及烏狗等。

    除罪衆生。

     問曰。

    若如是者。

    地獄衆生依罪業故外四大等種種轉變。

    形色力等勝者名主及烏狗等。

    雲何名為四大轉變。

    彼處四大種種轉變。

    動手腳等及口言說。

    令受罪人生于驚怖。

    如有兩羊從兩邊來共殺害彼地獄衆生。

    見有諸山或來或去殺害衆生。

    見鐵樹林見棘林等。

    罪人上時樹刺向下。

    罪人下時樹刺向上。

    以是義故。

    不得說言唯有内心無外境界。

    答曰。

    偈言。

     若依衆生業  四大如是變 何故不依業  心如是轉變 此偈明何義。

    汝向言依罪人業。

    外四大等如是轉變。

    何故不言依彼衆生罪業力故内自心識如是轉變。

    而心虛妄分别說言外四大等如是轉變。

    又偈言。

     業熏于異法  果雲何異處 善惡熏于心  何故離心說 此偈明何義。

    以汝虛妄分别說言。

    依彼衆生罪業力故。

    外四大等如是轉變。

    生彼罪人種種怖等。

    以何義故。

    不如是說。

    依彼衆生罪業力故。

    内自心識如是轉變。

    是故偈言。

    業熏于異法果雲何異處故。

    此以何義。

    彼地獄中。

    受苦衆生所有罪業。

    依本心作還在心中。

    不離于心。

    以是義故。

    惡業熏心還應心中受苦果報。

    何以故。

    以善惡業熏于心識。

    而不熏彼外四大等。

    以四大中無所熏事。

    雲何虛妄分别說言四大轉變。

    于四大中受苦果報。

    是故偈言。

     善惡熏于心  何故離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