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集大經中真空不壞幻有之義。
用驚趣寂聲聞回心向大。
若不回心。
如作長夜之大夢耳。
何時而覺寤矣。
疏二乘斷滅歸于涅槃。
豁開外道蒙 撥去無明翳。
閃出舊精明。
此頌凡外撥無因果之病耳。
心遊道外。
故曰外道。
謂彼凡夫不知三界唯心萬形由業。
因果不斷生死相續。
自計執雲。
諸無因自然而有。
聚而為有。
散而為無。
神滅形離。
根無來報。
疏雲。
外道斷滅歸于太虛。
此二種人既蒙法力。
回心決定兵随印轉。
有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畢竟水潮滄海去。
到頭雲覓故山歸。
此頌會色歸空。
如拱北潮東無有不歸者也。
轉面觀諸法都來一照中 瞥然心自醒。
妄計悉歸真。
此頌聲聞外道回頭返觑。
前執斷空盡歸真空智照之中。
肇論雲。
真谛無兔馬之遺。
般若無不窮之鑒也。
二揀實色 不知蹈破茄子。
一夜蝦蟆索命。
義曰。
謂凡夫執色實有自體。
以青黃之相。
非是真空之理。
疏雲。
以聞經說色空不知色性空。
便執色相以為真空。
計色不忘。
故須揀也。
觀雲。
二實色不即真空。
實色是所揀。
以幻色即真空。
故是能揀法也。
物本寂然因計成有 依他境寂遍計執而似有。
古德雲。
妄計因成執。
迷繩謂是蛇。
鏡裡元無影影虛顯鏡明水因有月方知淨。
天為無雲始見高。
此頌真空中無實色也。
幻色無體。
以顯真空也。
空中何有色 本來無一物。
何假拂塵埃。
此頌青黃無體莫不皆空。
故雲。
即空真理也。
然疏中空有三義以破于色。
謂無邊義無壞義無雜義。
顯世間虛空中尚無色法可存。
況真空理中而有實色于中可存焉。
有色為迷盲 一翳在眼。
空花亂墜。
此頌以青黃之相。
非是真空之理。
故雲。
不即空也。
揀凡夫執色實有體在空中包含矣。
兼揀初心菩薩計色相。
以為真空之病。
不揀二乘人。
彼無此執也。
了幻幻非幻 糊餅面成人盡信。
秤錘是鐵我無疑。
此頌色法緣會所成。
如幻師術所成像。
以智了知元無自體。
即是真空。
圓覺經雲。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非幻者即是真空也。
當生生不生 石牛吞華嶽。
木女産嬰兒。
此頌幻色仗緣而生。
緣無自性生無生相。
雖生不生也。
然幻生幻滅。
他豈然哉。
或有外疑雲。
幻而非幻。
生而不生。
如何是非幻不生之的旨。
故下雲。
終南的的旨日午打三更 半夜日頭明。
不識大疲極。
此頌不犯無生玄旨妙會非幻幽宗。
帝心密顯雙融。
夷門傍通一線。
真可謂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終南者。
長安南壽山名也。
帝心生居于此。
今舉起辨人。
故曰終南也。
三雙揀斷實 兩岸蘆花色正絴。
一陣金風暗除掃。
義曰。
前雖己揀約偏執而除之。
今則雙遣以顯同時。
此以幻色即不即法。
揀去斷空實色之情計訖。
觀雲。
二實色不即真空。
實色是所揀。
以幻色即真空故。
不即斷空。
斷空是所揀也。
有無不計是非香絕 二執既遣。
那有能遣為是所遣為非。
故曰冥絕也。
休厭黑暗女莫憐功德天 一念無私照。
憂喜悉皆除。
此頌喻顯雙遣也。
涅槃經說。
有一女。
名曰功德天。
常在前行問人求宿。
人問之。
汝何能也。
彼女答曰。
我所至處。
人民和合悉皆歡喜。
人遂留矣。
說住未久。
又見一女在門外立。
主人問曰。
汝何人也。
答曰。
我名黑暗。
亦來求止。
主人曰。
汝何能也。
彼女答曰。
我所至處。
令人憂怖全家不樂。
人曰。
爾去。
吾不用汝。
女曰。
汝太愚也。
吾之妹在爾家。
我何不往。
自從無始已來常相随逐。
未常離也。
作是語已即入室矣。
是時宅主見女人入。
果然全家哀哭憂苦也。
經意功德天喻人之愛生也。
黑暗女喻人之怖死也。
有智之者。
不憐不厭悉免憂喜。
此舉雙揀之妙況也。
三祖雲。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無心一亦棄有智二俱捐 兩頭撒開。
中間放下。
此頌法合雙揀也。
無心者二乘人。
入灰心定。
并斷滅外道著空病也。
有智者。
計常凡夫。
并初心菩薩著有病也。
既是二執俱舍。
方達三界唯心。
苟且不然。
看取。
夷門向下注腳耳。
風送和煙雨池開菡萏蓮 雨滴千峰翠。
花無一點塵。
此頌塵惑俱遣物物唯心。
純是真空更無他法耳。
法燈雲。
岸柳含煙翠。
溪花帶露鮮。
誰人知此意。
令我憶南泉。
到頭隻這是休要問南泉 人有古今異。
道無前後殊。
此頌達唯心之旨。
何必隻在于前人哉。
法燈雲。
令我憶南泉。
目前實際。
同道方知。
夷門雲。
休要問南泉。
截斷葛藤自肯親切。
然二師舉南泉因緣。
花字頌中具引。
且如夷門道隻這是旨意如何為當。
是指上風送池蓮之詞。
為複是奪人聲價也。
若定當得出。
便見句裡呈機劈面來。
爍迦羅眼絕纖埃。
苟或未明隻這之機。
顯理頌中全然漏豆也。
四顯理 塵垢盡時光始現。
心法雙亡性即真。
義曰。
前斷實情境俱盡顯出一真之理。
觀雲。
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
以諸法必無性故。
是故幻色即真空。
故依他無性即圓成矣。
頭頭物物獨曜無私 萬像光中獨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親。
雲散家家月 昨夜浮雲風掃盡。
一輪明月滿山川此頌雲喻。
依他相虛前已除之。
今顯理如月。
即家家人人心地明白矣。
情蠲處處彰 情忘開正眼。
觸處見全真。
此頌遍計情除。
處處物物一真獨露。
下雲。
曉風楊柳路春色杏花牆暑雨琴棋潤熏飙枕箪涼 唯心的的旨。
物物露真機。
此頌一真之理。
處處昭彰也。
法燈雲。
誰信天真佛。
興悲幾萬般。
蓼花開古岸。
白鹭立沙[土*難]。
露滴庭莎長。
雲收溪月寒。
頭頭垂示處。
仔細好生看。
肇論雲。
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隐。
殆非群情之所盡耳。
無依無用處便是法中王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此頌無依者。
揀去斷實依他境也。
無用者。
亡二執遍計情用也。
法王者。
三界依正所歸之主也。
今正結顯緣幻色會歸真空之理也。
明證此理是法空之王矣。
若明空即色觀中獨王三界。
故曰法王。
次當辨矣。
二明空即色觀 密移一步。
大地逢春。
義曰。
此辨真空不異幻色也。
一一反上以成中道。
更無别義也。
然妙解者。
回光返照不守虛凝。
擔闆者。
隻見一邊。
堕坑落塹。
曲為擔
用驚趣寂聲聞回心向大。
若不回心。
如作長夜之大夢耳。
何時而覺寤矣。
疏二乘斷滅歸于涅槃。
豁開外道蒙 撥去無明翳。
閃出舊精明。
此頌凡外撥無因果之病耳。
心遊道外。
故曰外道。
謂彼凡夫不知三界唯心萬形由業。
因果不斷生死相續。
自計執雲。
諸無因自然而有。
聚而為有。
散而為無。
神滅形離。
根無來報。
疏雲。
外道斷滅歸于太虛。
此二種人既蒙法力。
回心決定兵随印轉。
有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畢竟水潮滄海去。
到頭雲覓故山歸。
此頌會色歸空。
如拱北潮東無有不歸者也。
轉面觀諸法都來一照中 瞥然心自醒。
妄計悉歸真。
此頌聲聞外道回頭返觑。
前執斷空盡歸真空智照之中。
肇論雲。
真谛無兔馬之遺。
般若無不窮之鑒也。
二揀實色 不知蹈破茄子。
一夜蝦蟆索命。
義曰。
謂凡夫執色實有自體。
以青黃之相。
非是真空之理。
疏雲。
以聞經說色空不知色性空。
便執色相以為真空。
計色不忘。
故須揀也。
觀雲。
二實色不即真空。
實色是所揀。
以幻色即真空。
故是能揀法也。
物本寂然因計成有 依他境寂遍計執而似有。
古德雲。
妄計因成執。
迷繩謂是蛇。
鏡裡元無影影虛顯鏡明水因有月方知淨。
天為無雲始見高。
此頌真空中無實色也。
幻色無體。
以顯真空也。
空中何有色 本來無一物。
何假拂塵埃。
此頌青黃無體莫不皆空。
故雲。
即空真理也。
然疏中空有三義以破于色。
謂無邊義無壞義無雜義。
顯世間虛空中尚無色法可存。
況真空理中而有實色于中可存焉。
有色為迷盲 一翳在眼。
空花亂墜。
此頌以青黃之相。
非是真空之理。
故雲。
不即空也。
揀凡夫執色實有體在空中包含矣。
兼揀初心菩薩計色相。
以為真空之病。
不揀二乘人。
彼無此執也。
了幻幻非幻 糊餅面成人盡信。
秤錘是鐵我無疑。
此頌色法緣會所成。
如幻師術所成像。
以智了知元無自體。
即是真空。
圓覺經雲。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非幻者即是真空也。
當生生不生 石牛吞華嶽。
木女産嬰兒。
此頌幻色仗緣而生。
緣無自性生無生相。
雖生不生也。
然幻生幻滅。
他豈然哉。
或有外疑雲。
幻而非幻。
生而不生。
如何是非幻不生之的旨。
故下雲。
終南的的旨日午打三更 半夜日頭明。
不識大疲極。
此頌不犯無生玄旨妙會非幻幽宗。
帝心密顯雙融。
夷門傍通一線。
真可謂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終南者。
長安南壽山名也。
帝心生居于此。
今舉起辨人。
故曰終南也。
三雙揀斷實 兩岸蘆花色正絴。
一陣金風暗除掃。
義曰。
前雖己揀約偏執而除之。
今則雙遣以顯同時。
此以幻色即不即法。
揀去斷空實色之情計訖。
觀雲。
二實色不即真空。
實色是所揀。
以幻色即真空故。
不即斷空。
斷空是所揀也。
有無不計是非香絕 二執既遣。
那有能遣為是所遣為非。
故曰冥絕也。
休厭黑暗女莫憐功德天 一念無私照。
憂喜悉皆除。
此頌喻顯雙遣也。
涅槃經說。
有一女。
名曰功德天。
常在前行問人求宿。
人問之。
汝何能也。
彼女答曰。
我所至處。
人民和合悉皆歡喜。
人遂留矣。
說住未久。
又見一女在門外立。
主人問曰。
汝何人也。
答曰。
我名黑暗。
亦來求止。
主人曰。
汝何能也。
彼女答曰。
我所至處。
令人憂怖全家不樂。
人曰。
爾去。
吾不用汝。
女曰。
汝太愚也。
吾之妹在爾家。
我何不往。
自從無始已來常相随逐。
未常離也。
作是語已即入室矣。
是時宅主見女人入。
果然全家哀哭憂苦也。
經意功德天喻人之愛生也。
黑暗女喻人之怖死也。
有智之者。
不憐不厭悉免憂喜。
此舉雙揀之妙況也。
三祖雲。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無心一亦棄有智二俱捐 兩頭撒開。
中間放下。
此頌法合雙揀也。
無心者二乘人。
入灰心定。
并斷滅外道著空病也。
有智者。
計常凡夫。
并初心菩薩著有病也。
既是二執俱舍。
方達三界唯心。
苟且不然。
看取。
夷門向下注腳耳。
風送和煙雨池開菡萏蓮 雨滴千峰翠。
花無一點塵。
此頌塵惑俱遣物物唯心。
純是真空更無他法耳。
法燈雲。
岸柳含煙翠。
溪花帶露鮮。
誰人知此意。
令我憶南泉。
到頭隻這是休要問南泉 人有古今異。
道無前後殊。
此頌達唯心之旨。
何必隻在于前人哉。
法燈雲。
令我憶南泉。
目前實際。
同道方知。
夷門雲。
休要問南泉。
截斷葛藤自肯親切。
然二師舉南泉因緣。
花字頌中具引。
且如夷門道隻這是旨意如何為當。
是指上風送池蓮之詞。
為複是奪人聲價也。
若定當得出。
便見句裡呈機劈面來。
爍迦羅眼絕纖埃。
苟或未明隻這之機。
顯理頌中全然漏豆也。
四顯理 塵垢盡時光始現。
心法雙亡性即真。
義曰。
前斷實情境俱盡顯出一真之理。
觀雲。
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
以諸法必無性故。
是故幻色即真空。
故依他無性即圓成矣。
頭頭物物獨曜無私 萬像光中獨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親。
雲散家家月 昨夜浮雲風掃盡。
一輪明月滿山川此頌雲喻。
依他相虛前已除之。
今顯理如月。
即家家人人心地明白矣。
情蠲處處彰 情忘開正眼。
觸處見全真。
此頌遍計情除。
處處物物一真獨露。
下雲。
曉風楊柳路春色杏花牆暑雨琴棋潤熏飙枕箪涼 唯心的的旨。
物物露真機。
此頌一真之理。
處處昭彰也。
法燈雲。
誰信天真佛。
興悲幾萬般。
蓼花開古岸。
白鹭立沙[土*難]。
露滴庭莎長。
雲收溪月寒。
頭頭垂示處。
仔細好生看。
肇論雲。
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隐。
殆非群情之所盡耳。
無依無用處便是法中王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此頌無依者。
揀去斷實依他境也。
無用者。
亡二執遍計情用也。
法王者。
三界依正所歸之主也。
今正結顯緣幻色會歸真空之理也。
明證此理是法空之王矣。
若明空即色觀中獨王三界。
故曰法王。
次當辨矣。
二明空即色觀 密移一步。
大地逢春。
義曰。
此辨真空不異幻色也。
一一反上以成中道。
更無别義也。
然妙解者。
回光返照不守虛凝。
擔闆者。
隻見一邊。
堕坑落塹。
曲為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