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山斷際禅師傳心法要
關燈
小
中
大
中悟。
雖至成佛。
亦謂之聲聞佛。
學道人多于教法上悟。
不于心法上悟。
雖曆劫修行。
終不是本佛。
若不于心悟。
乃至于教法上悟。
即輕心重教。
遂成逐塊忘于本心。
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心即法也。
凡人多為境礙。
心事礙理。
常欲逃境以安心。
屏事以存理。
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
但令心空境自空。
但令理寂事自寂。
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
恐落于空。
不知自心本空。
愚人除事不除心。
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薩心如虛空。
一切俱舍。
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然舍有三等。
内外身心一切俱舍。
猶如虛空無所取著。
然後随方應物。
能所皆忘。
是為大舍。
若一邊行道布德。
一邊旋舍。
無希望心。
是為中舍。
若廣修衆善有所希望。
聞法知空。
遂乃不著。
是為小舍。
大舍如火燭在前。
更無迷悟。
中舍如火燭在傍。
或明或暗。
小舍如火燭在後。
不見坑阱。
故菩薩心如虛空。
一切俱舍。
過去心不可得。
是過去舍。
現在心不可得。
是現在舍。
未來心不可得。
是未來舍。
所謂三世俱舍。
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
以心印心。
心心不異。
印著空即印不成文。
印著物即印不成法。
故以心印心。
心心不異。
能印所印俱難契會。
故得者少。
然心即無心。
得即無得。
佛有三身。
法身說自性虛通法。
報身說一切清淨法。
化身說六度萬行法。
法身說法。
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
無所說無所證。
自性虛通而已。
故曰。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報身化身皆随機感現。
所說法亦随事應根以為攝化。
皆非真法。
故曰。
報化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
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一精明者。
一心也。
六和合者。
六根也。
此六根各與塵合。
眼與色合。
耳與聲合。
鼻與香合。
舌與味合。
身與觸合。
意與法合。
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
若了十八界無所有。
束六和合為一精明。
一精明者。
即心也。
學道人皆知此。
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
遂被法縛不契本心。
如來現世。
欲說一乘真法則衆生不信興謗。
沒于苦海。
若都不說。
則堕悭貪。
不為衆生溥舍妙道。
遂設方便說有三乘。
乘有大小。
得有淺深。
皆非本法。
故雲。
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
然終未能顯一心法。
故召迦葉同法座别付一心。
離言說法。
此一枝法令别行。
若能契悟者。
便至佛地矣。
問如何是道。
如何修行。
師雲。
道是何物。
汝欲修行。
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禅學道如何。
師雲。
引接鈍根人語。
未可依憑。
雲此即是引接鈍根人語。
未審接上根人複說何法。
師雲。
若是上根人。
何處更就人覓他。
自己尚不可得。
何況更别有法當情。
不見教中雲。
法法何狀。
雲若如此。
則都不要求覓也。
師雲。
若與麼則省心力。
雲如是則渾成斷絕不可是無也。
師雲。
阿誰教他無。
他是阿誰。
爾拟覓他。
雲既不許覓。
何故又言莫斷他。
師雲。
若不覓便休。
即誰教爾斷。
爾見目前虛空作麼生斷他。
雲此法可得便同虛空否。
師雲虛空早晚向爾道有。
同有異我。
暫如此說。
爾便向者裡生解。
雲應是不與人生解耶。
師雲。
我不曾障爾。
要且解屬于情。
情生則智隔。
雲向者裡莫生情是否。
師雲。
若不生情。
阿誰道是。
問才向和尚處發言。
為甚麼便言話堕。
師雲。
汝自是不解語人。
有甚麼堕負。
問向來如許多言說皆是抵敵語。
都未曾有實法指示于人。
師雲。
實法無颠倒。
汝今問處自生颠倒。
覓甚麼實法。
雲既是問處自生颠倒。
和尚答處如何。
師雲。
爾且将物照面看。
莫管他人。
又雲。
秖如個癡狗相似。
見物動處便吠。
風吹草木也不别。
又雲。
我此禅宗從上相承已來。
不曾教人求知求解。
隻雲學道早是接引之詞。
然道亦不可學。
情存學解卻成迷道。
道無方所名大乘心。
此心不在内外中間。
實無方所。
第一不得作知解。
隻是說汝如今情量處。
情量若盡心無方所。
此道天真本無名字。
隻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
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
恐汝諸人不了。
權立道名。
不可守名而生解。
故雲。
得魚忘筌。
身心自然達道識心。
達本源故号為沙門。
沙門果者。
息慮而成不從學得。
汝如今将心求心。
傍他家舍秖拟學取。
有甚麼得時。
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
今時人隻欲得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喚作修行。
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唯知多與兒酥乳吃。
消與不消都總不知。
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
盡名食不消者。
所謂知解不消。
皆為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
真如之中都無此事。
故雲。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從前所有一切解處。
盡須并卻。
令空更無分别。
即是空如來藏。
如來藏者。
更無纖塵可有。
即是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亦雲。
我于然燈佛所。
無少法可得。
此語隻為空。
爾情量知解但銷镕。
表裡情盡都無依執。
是無事人。
三乘教網。
秖是應機之藥。
随宜所說臨時施設。
各各不同。
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
不得于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
何以如此。
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我此宗門不論此事。
但知息心即休。
更不用思前慮後。
問從上來皆雲。
即心是佛。
未審即那個心是佛。
師雲。
爾有幾個心。
雲為複即凡心是佛。
即聖心是佛。
師雲。
爾何處有凡聖心耶。
雲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
和尚何得言無。
師雲。
三乘中分明向爾道。
凡聖心是妄。
爾今
雖至成佛。
亦謂之聲聞佛。
學道人多于教法上悟。
不于心法上悟。
雖曆劫修行。
終不是本佛。
若不于心悟。
乃至于教法上悟。
即輕心重教。
遂成逐塊忘于本心。
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心即法也。
凡人多為境礙。
心事礙理。
常欲逃境以安心。
屏事以存理。
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
但令心空境自空。
但令理寂事自寂。
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
恐落于空。
不知自心本空。
愚人除事不除心。
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薩心如虛空。
一切俱舍。
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然舍有三等。
内外身心一切俱舍。
猶如虛空無所取著。
然後随方應物。
能所皆忘。
是為大舍。
若一邊行道布德。
一邊旋舍。
無希望心。
是為中舍。
若廣修衆善有所希望。
聞法知空。
遂乃不著。
是為小舍。
大舍如火燭在前。
更無迷悟。
中舍如火燭在傍。
或明或暗。
小舍如火燭在後。
不見坑阱。
故菩薩心如虛空。
一切俱舍。
過去心不可得。
是過去舍。
現在心不可得。
是現在舍。
未來心不可得。
是未來舍。
所謂三世俱舍。
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
以心印心。
心心不異。
印著空即印不成文。
印著物即印不成法。
故以心印心。
心心不異。
能印所印俱難契會。
故得者少。
然心即無心。
得即無得。
佛有三身。
法身說自性虛通法。
報身說一切清淨法。
化身說六度萬行法。
法身說法。
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
無所說無所證。
自性虛通而已。
故曰。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報身化身皆随機感現。
所說法亦随事應根以為攝化。
皆非真法。
故曰。
報化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
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一精明者。
一心也。
六和合者。
六根也。
此六根各與塵合。
眼與色合。
耳與聲合。
鼻與香合。
舌與味合。
身與觸合。
意與法合。
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
若了十八界無所有。
束六和合為一精明。
一精明者。
即心也。
學道人皆知此。
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
遂被法縛不契本心。
如來現世。
欲說一乘真法則衆生不信興謗。
沒于苦海。
若都不說。
則堕悭貪。
不為衆生溥舍妙道。
遂設方便說有三乘。
乘有大小。
得有淺深。
皆非本法。
故雲。
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
然終未能顯一心法。
故召迦葉同法座别付一心。
離言說法。
此一枝法令别行。
若能契悟者。
便至佛地矣。
問如何是道。
如何修行。
師雲。
道是何物。
汝欲修行。
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禅學道如何。
師雲。
引接鈍根人語。
未可依憑。
雲此即是引接鈍根人語。
未審接上根人複說何法。
師雲。
若是上根人。
何處更就人覓他。
自己尚不可得。
何況更别有法當情。
不見教中雲。
法法何狀。
雲若如此。
則都不要求覓也。
師雲。
若與麼則省心力。
雲如是則渾成斷絕不可是無也。
師雲。
阿誰教他無。
他是阿誰。
爾拟覓他。
雲既不許覓。
何故又言莫斷他。
師雲。
若不覓便休。
即誰教爾斷。
爾見目前虛空作麼生斷他。
雲此法可得便同虛空否。
師雲虛空早晚向爾道有。
同有異我。
暫如此說。
爾便向者裡生解。
雲應是不與人生解耶。
師雲。
我不曾障爾。
要且解屬于情。
情生則智隔。
雲向者裡莫生情是否。
師雲。
若不生情。
阿誰道是。
問才向和尚處發言。
為甚麼便言話堕。
師雲。
汝自是不解語人。
有甚麼堕負。
問向來如許多言說皆是抵敵語。
都未曾有實法指示于人。
師雲。
實法無颠倒。
汝今問處自生颠倒。
覓甚麼實法。
雲既是問處自生颠倒。
和尚答處如何。
師雲。
爾且将物照面看。
莫管他人。
又雲。
秖如個癡狗相似。
見物動處便吠。
風吹草木也不别。
又雲。
我此禅宗從上相承已來。
不曾教人求知求解。
隻雲學道早是接引之詞。
然道亦不可學。
情存學解卻成迷道。
道無方所名大乘心。
此心不在内外中間。
實無方所。
第一不得作知解。
隻是說汝如今情量處。
情量若盡心無方所。
此道天真本無名字。
隻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
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
恐汝諸人不了。
權立道名。
不可守名而生解。
故雲。
得魚忘筌。
身心自然達道識心。
達本源故号為沙門。
沙門果者。
息慮而成不從學得。
汝如今将心求心。
傍他家舍秖拟學取。
有甚麼得時。
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
今時人隻欲得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喚作修行。
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唯知多與兒酥乳吃。
消與不消都總不知。
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
盡名食不消者。
所謂知解不消。
皆為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
真如之中都無此事。
故雲。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從前所有一切解處。
盡須并卻。
令空更無分别。
即是空如來藏。
如來藏者。
更無纖塵可有。
即是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亦雲。
我于然燈佛所。
無少法可得。
此語隻為空。
爾情量知解但銷镕。
表裡情盡都無依執。
是無事人。
三乘教網。
秖是應機之藥。
随宜所說臨時施設。
各各不同。
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
不得于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
何以如此。
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我此宗門不論此事。
但知息心即休。
更不用思前慮後。
問從上來皆雲。
即心是佛。
未審即那個心是佛。
師雲。
爾有幾個心。
雲為複即凡心是佛。
即聖心是佛。
師雲。
爾何處有凡聖心耶。
雲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
和尚何得言無。
師雲。
三乘中分明向爾道。
凡聖心是妄。
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