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結諸菩薩部三昧耶印
兩手當心如前作拳。
左大母指屈于掌中誦真言曰。
唵阿(引)嚧(引)力迦娑嚩(二合)诃 準前誦三遍于頂上散。
由結此印契誦此諸菩薩部三昧耶真言故。
即得觀自在菩薩等。
十方法界一切菩薩。
悉皆雲集遍滿虛空。
加持行者三業清淨無諸災難。
謂諸菩薩承本悲願。
今所求者皆悉滿足。
第三結金剛部三昧耶印 右如前印舒左大母指。
屈右大拇指于掌中誦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地力迦娑嚩(二合引)诃 準前誦三遍于頂上散。
由結印契誦金剛部三昧耶真言故。
即得十方法界一切金剛。
現威怒身如雲而集。
滿虛空界加持行者。
三業堅固猶如金剛。
謂彼聖者承佛威神。
以自願力大則護持國界令無災難。
小則乃至一身令無諸厄。
第四結護身印 又用三部所結印契。
及誦真言五處加持。
謂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
于頂上散。
即成被金剛堅固甲胄。
由此加持遍行者身威光赫奕。
一切諸魔作障惱者。
眼不敢睹疾走而去。
第五結辟除印及金剛方隅寶界印 右以前金剛部印契。
誦彼真言繞壇左轉三匝。
即能辟除大力諸魔随佛菩薩善隐顯者。
遠去他界。
随心大小便右轉三匝。
即成金剛方隅寶界。
諸佛菩薩尚不違越。
況障惱者能得其便。
于頂上散。
第六結請聖衆降壇印 右用前三部印契及誦真言。
以大母指向身。
召請三遍三招。
即前滿空三部聖衆。
各依本位不相障礙寂然而住。
頂上散。
第七獻阏伽香水印 右以兩手持捧摩尼寶器。
盛滿香水置于眉中誦真言曰。
唵嚩日嚧(二合引)娜迦吽(引) 準上誦三遍運心廣布。
次第普浴一切聖衆。
于頂上散。
由獻阏伽故。
從勝解行地乃至法雲地。
于地地中十方法界諸佛菩薩。
皆悉加護獲諸灌頂。
第八獻寶座印 右以兩手當心虛心合掌。
二大母指及二小指相附少屈。
餘之六指各散微屈。
如開敷蓮華真言曰。
唵迦磨攞娑嚩(二合引)诃 由結印契及誦真言。
所獻寶座令諸聖衆皆如實受用則令行者至果位中。
獲得金剛堅固寶座。
第九結普供養印 右以兩手合掌。
五指互交以右押左。
置于心上誦真言曰。
那莫三曼多沒馱(引)南(引)薩嚩他(引)吹(平)烏娜誐(二合)谛薩頗(二合)啰呬(引)[牟*含]誐誐曩(上)劍娑嚩(二合引)诃 由結此印誦真言故。
運心廣布。
周遍法界諸佛菩薩道場海會。
普雨一切諸供養具。
初誦一遍。
塵沙寶器滿盛塗香普塗聖衆。
誦第二遍。
種種花鬘普遍莊嚴。
誦第三遍。
燒種種香普遍供養。
誦第四遍。
雨諸天中上妙飲食。
置于寶器普遍供養。
誦第五遍。
雨諸摩尼以為燈明。
普遍供養諸佛菩薩。
由誦真言加持力故。
所獻香等于諸海會。
悉皆真實聖衆受用。
行者當來常獲。
第十結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又以兩手背相附。
收二頭指。
以二小指屈于掌中。
以大拇指各押二指頭。
置于心上誦經中陀羅尼七遍。
由結此印誦陀羅尼故。
行者自身即變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為一切諸佛之母。
其菩薩像結加趺坐白蓮華上。
身黃金色。
衆實璎珞遍身莊嚴。
首戴寶冠系冠白缯兩邊垂下。
左手當心持般若梵夾。
右手當乳作說法印。
以大母指押無名指頭。
即想菩薩從頭至足。
身諸毛孔流出光明。
作種種色遍滿法界。
一一光中化無量佛遍虛空界。
諸世界中普為衆生。
當根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之法。
皆令悟解住三摩地。
行者作此觀已。
頂上散印手。
持數珠置于掌中。
合掌當心誦真言曰。
唵尾嚧者那(引)麼攞娑嚩(二合引)诃 誦此三遍。
加持數珠頂上戴已。
然後當心。
左手承珠右手移珠。
念念相應住佛母三昧。
觀心莫間斷。
誦一百八或二十一遍。
掐數足已。
頂戴數珠置于本處。
結三摩地印。
橫舒兩手以右押左。
置于臍下。
端身閉目頭少微屈。
注心心上。
谛觀圓明鏡智上縱廣一肘。
漸遍法界布字行列。
右旋次第觀。
一一字光明徹照。
從外向内至于地字。
從内向外漸觀諸字。
周而複始。
至第三遍心善寂定。
了了分明觀所诠義。
不生不滅一一平等皆遍法界。
非動非靜定慧雙運。
永離諸相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
從此欲結般若波羅蜜多印。
誦陀羅尼七遍于頂上散。
次結普供養印。
如前運心次第供養。
對聖衆前以向所修所生功德。
盡将資益所求諸願。
為國為家利他滿足。
然後回施衆生回嚴淨土。
回向實際回求無上菩提。
願共有情速至彼岸。
次結前結界印誦前真言三遍左轉。
即成解界。
次結前三部印誦前真言三遍皆以大拇指向外撥之。
即成發遣。
聖衆各歸本土。
行者作禮而去。
如常經行受持讀誦大乘。
勿散動也。
第四釋陀羅尼文字觀行法 娜谟(此雲歸命)啰怛曩(二合此雲寶)怛啰(二合)夜(引)耶(此雲三。
順此方言。
歸命三寶。
謂由持經。
誦陀羅尼者。
密語乃雲歸命三寶。
何故須歸耶。
謂梵本金剛頂瑜伽經雲。
歸依佛故。
即得諸佛五菩薩等一切菩薩。
與無量眷屬皆來加護。
謂諸菩薩尊敬菩提心。
見
左大母指屈于掌中誦真言曰。
唵阿(引)嚧(引)力迦娑嚩(二合)诃 準前誦三遍于頂上散。
由結此印契誦此諸菩薩部三昧耶真言故。
即得觀自在菩薩等。
十方法界一切菩薩。
悉皆雲集遍滿虛空。
加持行者三業清淨無諸災難。
謂諸菩薩承本悲願。
今所求者皆悉滿足。
第三結金剛部三昧耶印 右如前印舒左大母指。
屈右大拇指于掌中誦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地力迦娑嚩(二合引)诃 準前誦三遍于頂上散。
由結印契誦金剛部三昧耶真言故。
即得十方法界一切金剛。
現威怒身如雲而集。
滿虛空界加持行者。
三業堅固猶如金剛。
謂彼聖者承佛威神。
以自願力大則護持國界令無災難。
小則乃至一身令無諸厄。
第四結護身印 又用三部所結印契。
及誦真言五處加持。
謂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
于頂上散。
即成被金剛堅固甲胄。
由此加持遍行者身威光赫奕。
一切諸魔作障惱者。
眼不敢睹疾走而去。
第五結辟除印及金剛方隅寶界印 右以前金剛部印契。
誦彼真言繞壇左轉三匝。
即能辟除大力諸魔随佛菩薩善隐顯者。
遠去他界。
随心大小便右轉三匝。
即成金剛方隅寶界。
諸佛菩薩尚不違越。
況障惱者能得其便。
于頂上散。
第六結請聖衆降壇印 右用前三部印契及誦真言。
以大母指向身。
召請三遍三招。
即前滿空三部聖衆。
各依本位不相障礙寂然而住。
頂上散。
第七獻阏伽香水印 右以兩手持捧摩尼寶器。
盛滿香水置于眉中誦真言曰。
唵嚩日嚧(二合引)娜迦吽(引) 準上誦三遍運心廣布。
次第普浴一切聖衆。
于頂上散。
由獻阏伽故。
從勝解行地乃至法雲地。
于地地中十方法界諸佛菩薩。
皆悉加護獲諸灌頂。
第八獻寶座印 右以兩手當心虛心合掌。
二大母指及二小指相附少屈。
餘之六指各散微屈。
如開敷蓮華真言曰。
唵迦磨攞娑嚩(二合引)诃 由結印契及誦真言。
所獻寶座令諸聖衆皆如實受用則令行者至果位中。
獲得金剛堅固寶座。
第九結普供養印 右以兩手合掌。
五指互交以右押左。
置于心上誦真言曰。
那莫三曼多沒馱(引)南(引)薩嚩他(引)吹(平)烏娜誐(二合)谛薩頗(二合)啰呬(引)[牟*含]誐誐曩(上)劍娑嚩(二合引)诃 由結此印誦真言故。
運心廣布。
周遍法界諸佛菩薩道場海會。
普雨一切諸供養具。
初誦一遍。
塵沙寶器滿盛塗香普塗聖衆。
誦第二遍。
種種花鬘普遍莊嚴。
誦第三遍。
燒種種香普遍供養。
誦第四遍。
雨諸天中上妙飲食。
置于寶器普遍供養。
誦第五遍。
雨諸摩尼以為燈明。
普遍供養諸佛菩薩。
由誦真言加持力故。
所獻香等于諸海會。
悉皆真實聖衆受用。
行者當來常獲。
第十結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又以兩手背相附。
收二頭指。
以二小指屈于掌中。
以大拇指各押二指頭。
置于心上誦經中陀羅尼七遍。
由結此印誦陀羅尼故。
行者自身即變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為一切諸佛之母。
其菩薩像結加趺坐白蓮華上。
身黃金色。
衆實璎珞遍身莊嚴。
首戴寶冠系冠白缯兩邊垂下。
左手當心持般若梵夾。
右手當乳作說法印。
以大母指押無名指頭。
即想菩薩從頭至足。
身諸毛孔流出光明。
作種種色遍滿法界。
一一光中化無量佛遍虛空界。
諸世界中普為衆生。
當根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之法。
皆令悟解住三摩地。
行者作此觀已。
頂上散印手。
持數珠置于掌中。
合掌當心誦真言曰。
唵尾嚧者那(引)麼攞娑嚩(二合引)诃 誦此三遍。
加持數珠頂上戴已。
然後當心。
左手承珠右手移珠。
念念相應住佛母三昧。
觀心莫間斷。
誦一百八或二十一遍。
掐數足已。
頂戴數珠置于本處。
結三摩地印。
橫舒兩手以右押左。
置于臍下。
端身閉目頭少微屈。
注心心上。
谛觀圓明鏡智上縱廣一肘。
漸遍法界布字行列。
右旋次第觀。
一一字光明徹照。
從外向内至于地字。
從内向外漸觀諸字。
周而複始。
至第三遍心善寂定。
了了分明觀所诠義。
不生不滅一一平等皆遍法界。
非動非靜定慧雙運。
永離諸相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
從此欲結般若波羅蜜多印。
誦陀羅尼七遍于頂上散。
次結普供養印。
如前運心次第供養。
對聖衆前以向所修所生功德。
盡将資益所求諸願。
為國為家利他滿足。
然後回施衆生回嚴淨土。
回向實際回求無上菩提。
願共有情速至彼岸。
次結前結界印誦前真言三遍左轉。
即成解界。
次結前三部印誦前真言三遍皆以大拇指向外撥之。
即成發遣。
聖衆各歸本土。
行者作禮而去。
如常經行受持讀誦大乘。
勿散動也。
第四釋陀羅尼文字觀行法 娜谟(此雲歸命)啰怛曩(二合此雲寶)怛啰(二合)夜(引)耶(此雲三。
順此方言。
歸命三寶。
謂由持經。
誦陀羅尼者。
密語乃雲歸命三寶。
何故須歸耶。
謂梵本金剛頂瑜伽經雲。
歸依佛故。
即得諸佛五菩薩等一切菩薩。
與無量眷屬皆來加護。
謂諸菩薩尊敬菩提心。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