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内戒經

關燈


    是為菩薩十時之戒。

    菩薩常行四等心平等無異。

    已信功德便得一住。

    已得一住便得二住。

    已得二住便得三住。

    已得三住便得四住。

    已得四住便得五住已得五住便得六住。

    已得六住便得七住。

    已得七住便得八住。

    已得八住便得九住。

    已得九住便得十住。

    已得十住便得作佛。

    便度一切衆生。

    是為菩薩積累功德自緻得道。

    其有人随我諷誦是經者。

    既卻諸惡得佛疾也。

    見者聞者一時歡喜者。

    既卻己身無央數之罪。

    令得十住信心。

    以緻得道。

    常當以月十五日一日一夜誦讀是經。

    其福蓋于三界中。

    莫作限礙縛著之行。

    是則遠離功德。

    不為菩薩道也。

     第十時。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比丘僧。

    南無諸菩薩。

    南無檀那鸠溜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菩薩常慈心愍念一切人民。

    見貧者富者豪者貴者卑賤者。

    強健羸瘦怯弱者。

    心常念之欲使齊等。

    常願使十方平如水無山坑。

    人民貧富等等無異。

    壽命長短等等無異。

    豪貴卑賤等等無異。

    求道同心常願俱發大乘之業。

    一切人非人。

    皆發無上正真之道。

    悉有智慧。

    悉行布施無有悭貪。

    悉持經戒。

    悉能忍辱。

    皆能精進。

    一心入定。

    見化三昧皆有漚和拘舍羅。

    見迷惑者。

    願使之疾見正道。

    陰冥者得睹光明。

    疾者皆使除愈。

    強健各現色力。

    陸行願使人馬車牛肥壯。

    人手足筋力強健财物安隐。

    船行者東西南北上水下水各得其願。

    船車安隐帆行條利。

    賈市百倍千倍萬倍。

    住止得處賣買便利。

    貴賤各得所願。

    居家者妻子父母公妪皆使安隐。

    水火盜賊疾病縣官無有。

    居官者常得安隐。

    慈心愛育人民。

    家人富饒無有貧窮憂厄苦劇者。

    是為菩薩十一時戒平等之行。

    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歡喜。

    皆得阿惟越緻。

    諸天神地神山神皆來侍衛帶持是經者。

    一切災害不敢幹犯。

    是為菩薩已得神通。

     第十一時。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比丘僧。

    南無諸菩薩摩诃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菩薩從一數二随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以次得道。

    得須陀洹。

    得斯陀含阿那含。

    得阿羅漢辟支佛。

    皆不于中住得佛道。

    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金色。

    十種力。

    四無所畏。

    十八法不共。

    八種大音聲。

    亦不于中住。

    菩薩發大乘之業。

    以僧那僧涅度脫一切人非人。

    以波羅蜜示現衆人。

    以慈悲喜舍救濟衆人。

    菩薩以儒軟伏諸剛強。

    菩薩以漚和拘舍羅和合衆人。

    菩薩以謙恭慈仁安慰衆人。

    菩薩以和悅歡喜降伏諸惡逆。

    菩薩以道力度諸愚癡。

    菩薩以貞潔度諸愛欲。

    菩薩以大慈愍念衆生。

    菩薩以省約絕諸财寶。

    菩薩以清淨斷諸醉酒。

    菩薩以讷言正心口忍辱。

    菩薩以經行立于精進。

    菩薩以少食絕于睡卧。

    菩薩以無欲輕身強健。

    菩薩以無嗔怒養于道德。

    菩薩以無嫉妒合聚衆人。

    菩薩以功德歸流一切人非人。

    是為菩薩十二時戒平等之行。

    救濟一切衆生。

    是為飛行菩薩功德具足。

    有善心好意樂聞是經。

    諷誦讀是者。

    是為十住阿惟顔。

    菩薩入水不沉入火不燒。

    索頭與頭索眼與眼。

    索耳與耳丐鼻與鼻。

    投身虎口不惜身命。

    是為菩薩大士尊貴功德。

    難稱難量無端無底。

    無端無限不可度量。

    各尊承世尊經戒。

    以自衛身行。

    與是經合者。

    舉厝得所善加精進。

    善遠諸惡莫犯是。

    犯是者非為菩薩也。

    是為菩薩具足正戒。

    一生補處。

    旦暮朝晡當得作佛。

    光明相好皆已照現。

    是為功德成滿諸善已現威神具悉。

    一切皆敬伏無敢當菩薩者。

    佛說菩薩功德十二時正戒竟。

    文殊師利菩薩。

    及諸來會神通菩薩。

    飛行菩薩。

    成就菩薩。

    現化菩薩。

    及八方上下諸菩薩。

    颰陀和菩薩。

    羅鄰那竭菩薩。

    憍越兜菩薩。

    那迦達菩薩。

    深彌菩薩。

    摩诃須菩薩。

    和菩薩。

    因提達菩薩。

    和輪稠菩薩等。

    合七萬二千人。

    皆大踴躍歡喜。

    各現光明展轉相照。

    各各起正衣服。

    前以頭腦著地。

    為佛作禮。

     第十二時。

     佛說菩薩戒十二時竟。

    文殊師利白佛言。

    菩薩用何功德得是十住。

    唯願天中天分别說之。

    佛言。

    善哉善哉。

    文殊師利。

    菩薩摩诃薩多所愛念多所安隐。

    吾當為若具說其要。

    谛聽谛受。

    文殊師利言。

    受教。

    佛言。

    有十住菩薩功德。

    各有高下自有次第文殊師利言。

    何等為十。

     一住波監質兜波菩薩法住。

    佛言。

    上頭見師端正無比。

    視面色無有厭無有逮者。

    尊貴無有能過者。

    所教授無有能逾者。

    見佛威神儀法如是。

    便稍入佛道中轉導之。

    皆随其意教度脫之。

    見勤苦者皆愍傷之。

    稍稍解曉佛語信向之。

    新發起意學佛道悉欲得了知。

    佛智十難處悉欲逮得之。

    何等為十難處。

    佛十種力是。

    一者當供養佛。

    二者當随其所樂當教語之。

    三者所生處皆尊貴。

    四者天上天下無有能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