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僞錄 第四卷
關燈
小
中
大
。
若非至妙安能久行。
昔公孫龍古之善堅白之者。
田巴之徒。
坐租丘議稷夏。
非三皇滅五常。
強詞巧辯口伏千人。
而不流傳于後者。
以無實道可傳也。
佛生西域教興東方。
賢宰哲王繼踵護持者。
其道可法也。
故大颠和尚對韓愈曰。
自漢至于今。
曆代如此其久也。
君臣士民如此其衆也。
天地神祇如此其明也。
而佛之說乃行于中。
其人仰而信之。
無敢議而去之。
此必有以敵天地而不恥。
關百聖而不慚。
妙理存乎其間。
然後至于此也。
子盍深思之乎。
斯碓論也。
今之道士專飾詐力天阏他門苟騁奸心蔽蒙覺路。
不荷國家寬恩洪溥。
更恣私臆廣撰謗文。
言無入聖之诠。
文有亂真之诳。
竊佛聖教妄作僞書。
恣其猖狂不思颠蹶睹法華教即雲在蓮華中。
見金光明便說坐火焰上。
全迷至理巧會經名。
醜語似于枭鳴。
暴戾過于狼噬。
悖言亂德妖詐惑人。
玷辱憲章蠹傷風化。
如或不剪惡種複滋。
仰惟今上皇帝。
道協夏禹業廣周文。
紹三五之洪圖。
安九五之寶位。
神襟内朗智鑒外明。
有德者雖在怨而必封。
無功者縱至親而決罰。
明達四目幽枉鹹通。
威震九服奸邪克剪。
體僧徒之實理。
委道士之虛聲。
具召二門辯析宗趣。
而道士欲張魚目用奪骊珠。
眩彼蹄涔争多滄海。
聊題綱目結舌無言。
試探宗源銜璧納款。
元戎走陳。
李浩然先敗于前。
裨将倒戈。
張志敬緘言于後。
雖凫趨而鶴列。
終瓦解而土崩。
摘星冠而面慚。
脫霞氅而情愧。
佛真道妄于是顯焉。
穢歲奸兇今朝敗露。
由是雲收席卷葉墜柯摧。
猶赫日之爍纖冰。
若洪爐之燎輕羽。
螗螂拒轍豈曰堪任。
蚯蚓奮威終成齑粉。
昔明帝驗真僞之情。
子書鹹從火化。
今上辟妖邪之氣。
道輕并作煙灰。
化胡出塞落空亡。
謗道辟邪随風散。
費叔才當時憾死。
李志常膽破先殂。
日赴五千之威靈。
于今何在。
飛符起屍之神變。
此際不聞。
藏天隐地之勝方。
了無半驗。
移山掣鬥之秘術。
莫顯微征。
笑倒闾巷之庸夫。
羞愧随鸾之會首。
一場出醜千載難磨。
雖巧言之如簧。
終贻顔之厚矣。
故得聖上回眷朝臣改觀。
佛日于是再縣。
法雲由茲廣被。
廓清寰宇大扇慈風。
剪邪見之稠林。
闡法王之正路。
歡呼帝苑舞蹈闾閻。
盛德孔昭嘉聲遐暢矣。
嗚呼太虛淨而迷雲起。
大聖生而外道興。
異學亂真自古而有。
非汝诤論那顯我宗。
以汝不平起我不平。
汝道若平則我自平爾。
正道如海汝能堰乎。
正道如空能滅乎。
仰面唾天隻自污首。
徒興角辯于汝何補哉。
不勝舞蹈。
謹申贊曰 覺皇利見 龍興五天 教唯入善 宗本忘筌 聖哲欽依 愚夫大笑 道不絕倫 匪為要妙 異道兇頑 渎聖無禮 明主難惑 片言可折 邪難扶正 僞不掩真 魔雲永滅 佛日長春 聖壽萬年 英聲千古 熙帝之載 享天之祿 大海有竭 虛空可量 弘規雅範 永遠無疆 偉法王之鴻烈 邁今古而獨高 廓五乘而圍範 運六通而遊遨 坦八正之達路 蘊十智之鉗韬 跨四大而超步 冠百氏之雄豪 據大千之疆域 濟四生之劬勞 慈風轶于麟趾 仁化逾於鵲巢 侔陰陽之蓋載 等造化之甄陶 智者知而欽慕 愚者迷而遠逃 嗟聖運之澆季 慨正道之生蒿 嘉吾皇之聰睿 明鑒察于秋毫 曬全真之為僞 欲桀犬而吠堯 曾一言之未整 鹹脫氅而去袍 喬山壓于春卵 洪爐燎于羽毛 蕩魔雲于八表 [改-己+易]佛日于九臯 至道郁而複闡 真乘軸而再膏 美斯文之未喪 播盛德于旌毛 對道士持論師德一十七名 燕京 圓福寺長老從超 奉福寺長老德亨 藥師院長老從倫 法寶寺長老圓胤 資聖寺統攝至溫 大明府長老明津 薊州 甘泉山長老本琏 上方長老道雲 灤州開覺寺長老祥邁 北京傳教寺講主了詢 大名府法華寺講主慶規 龍門縣杭講主行育 大都 延壽寺講主道壽 仰山寺律主相睿 資福寺講主善朗 绛州 唯識講主祖圭 蜀川講主元一 持論道士落發者一十七名 大都天長觀一十二名 道錄樊志應 道判魏志陽 提點霍志融 講師周志立 講師周志全 講師張志柔 講師李志和 講師衛志益 講師張志真 講師申志貞 講師郭擇善 待诏馬志甯 真定府神霄宮講師趙志修 西京開元觀講師張志明 平陽路玄都觀講師李志全 代陽勝甯觀講師石永玉 撫州龍興觀主于志申(薛道錄。
并道士李掌祭暗中在逃餘者。
一十七名。
先是童謠有雲。
十七換頭至是驗矣) 後詩曰 可笑全真說化胡 洎乎論議盡成虛 詞窮理盡抛冠氅 負堕頭傾剃發須 暮禮佛名慚接和 晨參僧衆謾長噓 自從漢代燒經後 恥道為僧兩遍輸 其二 全真論議口如緘 納款為僧别老聃 昨日擎拳猶稽首 今朝合掌便和南 七星冠帔才抛卻 三事衣盂尚未谙 自做這場千古笑 丘劉雖死也應慚 辯僞錄卷第四
若非至妙安能久行。
昔公孫龍古之善堅白之者。
田巴之徒。
坐租丘議稷夏。
非三皇滅五常。
強詞巧辯口伏千人。
而不流傳于後者。
以無實道可傳也。
佛生西域教興東方。
賢宰哲王繼踵護持者。
其道可法也。
故大颠和尚對韓愈曰。
自漢至于今。
曆代如此其久也。
君臣士民如此其衆也。
天地神祇如此其明也。
而佛之說乃行于中。
其人仰而信之。
無敢議而去之。
此必有以敵天地而不恥。
關百聖而不慚。
妙理存乎其間。
然後至于此也。
子盍深思之乎。
斯碓論也。
今之道士專飾詐力天阏他門苟騁奸心蔽蒙覺路。
不荷國家寬恩洪溥。
更恣私臆廣撰謗文。
言無入聖之诠。
文有亂真之诳。
竊佛聖教妄作僞書。
恣其猖狂不思颠蹶睹法華教即雲在蓮華中。
見金光明便說坐火焰上。
全迷至理巧會經名。
醜語似于枭鳴。
暴戾過于狼噬。
悖言亂德妖詐惑人。
玷辱憲章蠹傷風化。
如或不剪惡種複滋。
仰惟今上皇帝。
道協夏禹業廣周文。
紹三五之洪圖。
安九五之寶位。
神襟内朗智鑒外明。
有德者雖在怨而必封。
無功者縱至親而決罰。
明達四目幽枉鹹通。
威震九服奸邪克剪。
體僧徒之實理。
委道士之虛聲。
具召二門辯析宗趣。
而道士欲張魚目用奪骊珠。
眩彼蹄涔争多滄海。
聊題綱目結舌無言。
試探宗源銜璧納款。
元戎走陳。
李浩然先敗于前。
裨将倒戈。
張志敬緘言于後。
雖凫趨而鶴列。
終瓦解而土崩。
摘星冠而面慚。
脫霞氅而情愧。
佛真道妄于是顯焉。
穢歲奸兇今朝敗露。
由是雲收席卷葉墜柯摧。
猶赫日之爍纖冰。
若洪爐之燎輕羽。
螗螂拒轍豈曰堪任。
蚯蚓奮威終成齑粉。
昔明帝驗真僞之情。
子書鹹從火化。
今上辟妖邪之氣。
道輕并作煙灰。
化胡出塞落空亡。
謗道辟邪随風散。
費叔才當時憾死。
李志常膽破先殂。
日赴五千之威靈。
于今何在。
飛符起屍之神變。
此際不聞。
藏天隐地之勝方。
了無半驗。
移山掣鬥之秘術。
莫顯微征。
笑倒闾巷之庸夫。
羞愧随鸾之會首。
一場出醜千載難磨。
雖巧言之如簧。
終贻顔之厚矣。
故得聖上回眷朝臣改觀。
佛日于是再縣。
法雲由茲廣被。
廓清寰宇大扇慈風。
剪邪見之稠林。
闡法王之正路。
歡呼帝苑舞蹈闾閻。
盛德孔昭嘉聲遐暢矣。
嗚呼太虛淨而迷雲起。
大聖生而外道興。
異學亂真自古而有。
非汝诤論那顯我宗。
以汝不平起我不平。
汝道若平則我自平爾。
正道如海汝能堰乎。
正道如空能滅乎。
仰面唾天隻自污首。
徒興角辯于汝何補哉。
不勝舞蹈。
謹申贊曰 覺皇利見 龍興五天 教唯入善 宗本忘筌 聖哲欽依 愚夫大笑 道不絕倫 匪為要妙 異道兇頑 渎聖無禮 明主難惑 片言可折 邪難扶正 僞不掩真 魔雲永滅 佛日長春 聖壽萬年 英聲千古 熙帝之載 享天之祿 大海有竭 虛空可量 弘規雅範 永遠無疆 偉法王之鴻烈 邁今古而獨高 廓五乘而圍範 運六通而遊遨 坦八正之達路 蘊十智之鉗韬 跨四大而超步 冠百氏之雄豪 據大千之疆域 濟四生之劬勞 慈風轶于麟趾 仁化逾於鵲巢 侔陰陽之蓋載 等造化之甄陶 智者知而欽慕 愚者迷而遠逃 嗟聖運之澆季 慨正道之生蒿 嘉吾皇之聰睿 明鑒察于秋毫 曬全真之為僞 欲桀犬而吠堯 曾一言之未整 鹹脫氅而去袍 喬山壓于春卵 洪爐燎于羽毛 蕩魔雲于八表 [改-己+易]佛日于九臯 至道郁而複闡 真乘軸而再膏 美斯文之未喪 播盛德于旌毛 對道士持論師德一十七名 燕京 圓福寺長老從超 奉福寺長老德亨 藥師院長老從倫 法寶寺長老圓胤 資聖寺統攝至溫 大明府長老明津 薊州 甘泉山長老本琏 上方長老道雲 灤州開覺寺長老祥邁 北京傳教寺講主了詢 大名府法華寺講主慶規 龍門縣杭講主行育 大都 延壽寺講主道壽 仰山寺律主相睿 資福寺講主善朗 绛州 唯識講主祖圭 蜀川講主元一 持論道士落發者一十七名 大都天長觀一十二名 道錄樊志應 道判魏志陽 提點霍志融 講師周志立 講師周志全 講師張志柔 講師李志和 講師衛志益 講師張志真 講師申志貞 講師郭擇善 待诏馬志甯 真定府神霄宮講師趙志修 西京開元觀講師張志明 平陽路玄都觀講師李志全 代陽勝甯觀講師石永玉 撫州龍興觀主于志申(薛道錄。
并道士李掌祭暗中在逃餘者。
一十七名。
先是童謠有雲。
十七換頭至是驗矣) 後詩曰 可笑全真說化胡 洎乎論議盡成虛 詞窮理盡抛冠氅 負堕頭傾剃發須 暮禮佛名慚接和 晨參僧衆謾長噓 自從漢代燒經後 恥道為僧兩遍輸 其二 全真論議口如緘 納款為僧别老聃 昨日擎拳猶稽首 今朝合掌便和南 七星冠帔才抛卻 三事衣盂尚未谙 自做這場千古笑 丘劉雖死也應慚 辯僞錄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