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八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佛告諸苾刍。
汝等谛聽。
乃往昔時無佛出世。
空有辟支佛。
時時憐念貧乏。
自資少于卧具飲食。
時世唯有辟支佛。
此時辟支佛遊行。
往至波羅痆斯城。
居至一陶家輪舍所。
亦有自餘商人等。
同共止息。
中有一人夜在房中。
遂失大便不淨污地。
夜總即去。
其聲聞緣覺。
若不觀察。
不預知其事。
辟支佛夜止宿。
拟于明日平旦乞食。
主人入房。
乃見房中糞污不淨。
然而異生愚癡之類不識善惡。
便發惡念報辟支曰。
汝出家人。
腳不被刺。
何因不出房外大便。
在此房内而放不淨。
于時主人以鎖鎖門口雲。
汝今可于此房餓死。
爾時辟支佛作是思惟。
恐此主人後受苦報。
我若開門自出。
又恐嗔恨。
默然居住至中食時。
主人嗔息。
命辟支曰。
可來吃食。
告曰。
我時已過更不食也。
若如是者。
今夜更宿明旦食齋。
辟支佛以慈愍而攝受故。
便即為住。
至于明旦。
造淨妙食供養辟支。
是時辟支為欲利益此主人故。
現身變化而為說法。
或現神通。
或身上出火。
或身下出水。
種種變現。
其時主人見此神變。
心切悔過。
猶如迅風吹其大樹連根俱拔摧折而倒。
此亦如是而自摧撲口雲。
大聖願暫下來。
我今堕在染欲垢中。
願慈拔我。
佛更下來。
其人禮足口發願言。
于聖者邊而發惡意。
願無業報。
又願供養功德善根。
于當來世鹹得廣大财富自在。
亦常供養諸佛如來。
心無厭離。
佛告諸苾刍。
于汝意雲何。
爾時陶家人者。
今影勝王是。
當于爾時向辟支佛。
心懷惡意口出粗語。
業成熟故。
今刀刺腳閉在房中饑渴餓死。
由生悔心發願力故。
彼業成熟。
得生王宮富貴多财。
于世尊所。
破二十種身見山峰。
以慧穿穴。
證得預流果。
佛複告諸苾刍等。
行黑業者得黑果報。
行白業者當成熟白業果。
行黑白雜業者。
當得黑白雜業報。
汝等苾刍。
當舍黑業及黑白雜業。
專修白業行應如是學。
時諸臣佐來白大王。
其老王身今已亡。
聞此語已悶落于地。
于時以水灑面還得蘇醒。
即入室為父持孝服。
無人可谏令得離愁。
時臣佐共議。
雲何方便王得無愁。
當時南天竺國有伎樂人來。
将至王所作諸伎樂。
王心無樂。
默然不對不與善言。
伎兒總去。
遊行至世尊所。
告言。
善哉丈夫。
心生歡喜即打鼓作樂。
爾時世尊自即放光微笑。
出種種光又如火星。
其光或上或下。
其光下至無間地獄。
光所到處。
冷苦者即暖。
熱者得清涼。
諸受苦者并得止息。
皆作思念。
我得托生餘處。
佛化一人于地獄中。
告言。
汝等亦不托生餘處。
為有異人放光明苦得止息。
諸罪人見彼化人。
心生歡喜罪得消滅。
皆得生人天處所。
堪受聽四谛聖法。
其光上至四天王三十三天。
至阿迦尼吒天。
光中說無常苦無我空法頌。
其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還随佛後。
若世尊乃至無上菩提事。
欲說往昔事時。
其光合從後入。
若說當來之事。
光從前入。
若說地獄事。
其光從足下入。
欲說畜生之事。
光從腳跟後入。
若說餓鬼之事。
光從腳指中入。
若說人間生事。
光從腳胫中入。
若說轉輪王者。
光從左手中滅。
若說大轉輪王者。
光來至右手中滅。
若說天上之事。
光于臍中滅。
若說聲聞緣覺之事。
光從于臂中滅。
若說辟支佛法。
其光從眉間入。
若說授記無上正真等正覺法。
其光從頂入等。
廣如前說。
時此光明到佛所。
繞佛三匝眉間而入。
爾時阿難陀合掌贊佛說伽他等廣說如前。
以伽他贊佛。
千妙種種色 從口一道出 遍照于十方 亦如日初出 無我而說偈 聞者除憍慢 皆作佛因緣 無緣不放光 降伏諸怨等 佛告阿難陀。
汝見彼伎兒于我歡喜打鼓作樂不。
阿難陀白佛言。
我見也。
佛複告阿難陀言。
此伎兒得辟支佛果。
名雅和音。
爾時提婆達多語未生怨王。
我以教汝今得王位。
今須建立令我作佛。
時王語提婆達多言。
佛身有金色。
汝身無金色。
若為建立令作佛耶。
複白王言。
我身作金色。
斯亦可得。
其提婆達多即喚金匠報言。
于我身上令作金色。
金匠答曰。
聖者。
若能忍痛即可作得。
答曰。
我能忍痛。
金匠即以熱油塗身。
受諸辛苦著金薄塗身。
别有苾刍。
問孤迦裡迦苾刍曰。
提婆達多今者何在。
答曰。
為染身金色不在。
時彼苾刍聞已。
即往彼看提婆達多。
見受諸辛苦叫喚為身上金色。
苾刍即來白佛言。
其提婆達多。
為身欲作金色受大辛苦。
佛告苾刍言。
時提婆達多。
非是今時為身金色辛苦。
于往昔時為金帽辛苦至死。
往昔之時于婆羅痆斯城。
有一婦人。
夫主遠行不在。
有
汝等谛聽。
乃往昔時無佛出世。
空有辟支佛。
時時憐念貧乏。
自資少于卧具飲食。
時世唯有辟支佛。
此時辟支佛遊行。
往至波羅痆斯城。
居至一陶家輪舍所。
亦有自餘商人等。
同共止息。
中有一人夜在房中。
遂失大便不淨污地。
夜總即去。
其聲聞緣覺。
若不觀察。
不預知其事。
辟支佛夜止宿。
拟于明日平旦乞食。
主人入房。
乃見房中糞污不淨。
然而異生愚癡之類不識善惡。
便發惡念報辟支曰。
汝出家人。
腳不被刺。
何因不出房外大便。
在此房内而放不淨。
于時主人以鎖鎖門口雲。
汝今可于此房餓死。
爾時辟支佛作是思惟。
恐此主人後受苦報。
我若開門自出。
又恐嗔恨。
默然居住至中食時。
主人嗔息。
命辟支曰。
可來吃食。
告曰。
我時已過更不食也。
若如是者。
今夜更宿明旦食齋。
辟支佛以慈愍而攝受故。
便即為住。
至于明旦。
造淨妙食供養辟支。
是時辟支為欲利益此主人故。
現身變化而為說法。
或現神通。
或身上出火。
或身下出水。
種種變現。
其時主人見此神變。
心切悔過。
猶如迅風吹其大樹連根俱拔摧折而倒。
此亦如是而自摧撲口雲。
大聖願暫下來。
我今堕在染欲垢中。
願慈拔我。
佛更下來。
其人禮足口發願言。
于聖者邊而發惡意。
願無業報。
又願供養功德善根。
于當來世鹹得廣大财富自在。
亦常供養諸佛如來。
心無厭離。
佛告諸苾刍。
于汝意雲何。
爾時陶家人者。
今影勝王是。
當于爾時向辟支佛。
心懷惡意口出粗語。
業成熟故。
今刀刺腳閉在房中饑渴餓死。
由生悔心發願力故。
彼業成熟。
得生王宮富貴多财。
于世尊所。
破二十種身見山峰。
以慧穿穴。
證得預流果。
佛複告諸苾刍等。
行黑業者得黑果報。
行白業者當成熟白業果。
行黑白雜業者。
當得黑白雜業報。
汝等苾刍。
當舍黑業及黑白雜業。
專修白業行應如是學。
時諸臣佐來白大王。
其老王身今已亡。
聞此語已悶落于地。
于時以水灑面還得蘇醒。
即入室為父持孝服。
無人可谏令得離愁。
時臣佐共議。
雲何方便王得無愁。
當時南天竺國有伎樂人來。
将至王所作諸伎樂。
王心無樂。
默然不對不與善言。
伎兒總去。
遊行至世尊所。
告言。
善哉丈夫。
心生歡喜即打鼓作樂。
爾時世尊自即放光微笑。
出種種光又如火星。
其光或上或下。
其光下至無間地獄。
光所到處。
冷苦者即暖。
熱者得清涼。
諸受苦者并得止息。
皆作思念。
我得托生餘處。
佛化一人于地獄中。
告言。
汝等亦不托生餘處。
為有異人放光明苦得止息。
諸罪人見彼化人。
心生歡喜罪得消滅。
皆得生人天處所。
堪受聽四谛聖法。
其光上至四天王三十三天。
至阿迦尼吒天。
光中說無常苦無我空法頌。
其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還随佛後。
若世尊乃至無上菩提事。
欲說往昔事時。
其光合從後入。
若說當來之事。
光從前入。
若說地獄事。
其光從足下入。
欲說畜生之事。
光從腳跟後入。
若說餓鬼之事。
光從腳指中入。
若說人間生事。
光從腳胫中入。
若說轉輪王者。
光從左手中滅。
若說大轉輪王者。
光來至右手中滅。
若說天上之事。
光于臍中滅。
若說聲聞緣覺之事。
光從于臂中滅。
若說辟支佛法。
其光從眉間入。
若說授記無上正真等正覺法。
其光從頂入等。
廣如前說。
時此光明到佛所。
繞佛三匝眉間而入。
爾時阿難陀合掌贊佛說伽他等廣說如前。
以伽他贊佛。
千妙種種色 從口一道出 遍照于十方 亦如日初出 無我而說偈 聞者除憍慢 皆作佛因緣 無緣不放光 降伏諸怨等 佛告阿難陀。
汝見彼伎兒于我歡喜打鼓作樂不。
阿難陀白佛言。
我見也。
佛複告阿難陀言。
此伎兒得辟支佛果。
名雅和音。
爾時提婆達多語未生怨王。
我以教汝今得王位。
今須建立令我作佛。
時王語提婆達多言。
佛身有金色。
汝身無金色。
若為建立令作佛耶。
複白王言。
我身作金色。
斯亦可得。
其提婆達多即喚金匠報言。
于我身上令作金色。
金匠答曰。
聖者。
若能忍痛即可作得。
答曰。
我能忍痛。
金匠即以熱油塗身。
受諸辛苦著金薄塗身。
别有苾刍。
問孤迦裡迦苾刍曰。
提婆達多今者何在。
答曰。
為染身金色不在。
時彼苾刍聞已。
即往彼看提婆達多。
見受諸辛苦叫喚為身上金色。
苾刍即來白佛言。
其提婆達多。
為身欲作金色受大辛苦。
佛告苾刍言。
時提婆達多。
非是今時為身金色辛苦。
于往昔時為金帽辛苦至死。
往昔之時于婆羅痆斯城。
有一婦人。
夫主遠行不在。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