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刍别谏之時。

    彼助伴人不肯受語。

    堅執不舍雲。

    此真實餘皆虛妄。

    時諸苾刍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大德。

    我已别谏孤迦裡迦等。

    我等為作别谏之時。

    孤迦裡迦等堅執其事。

    無心棄舍而雲。

    此事真實餘皆虛妄。

    佛告諸苾刍。

    汝等應與孤迦裡迦等作白四羯磨對衆谏之。

    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同前集衆作白羯磨。

    應如是作。

     大德僧伽聽。

    此孤迦裡迦褰茶達骠羯吒谟洛迦底灑三沒達羅達多。

    知彼苾刍欲破和合僧伽作鬥诤事執受而住。

    随順于彼不和合事。

    諸苾刍作如是谏時。

    汝等莫向諸苾刍作如是語。

    諸大德。

    莫共彼苾刍所有言說若好若惡。

    何以故。

    而彼苾刍。

    是法語者。

    是律語者。

    依于法律而作言說。

    知而說非不知說。

    彼愛樂者我亦愛樂。

    時諸苾刍為作别谏。

    别谏之時。

    彼于其事堅執而住。

    作如是語。

    此事真實餘皆虛妄。

    若僧伽時至僧伽應許。

    僧伽今以白四羯磨谏孤迦裡迦等四人。

    汝孤迦裡迦等。

    知彼苾刍欲破和合僧伽作鬥诤事執受而住。

    随順于彼不和合事。

    諸苾刍作如是谏時。

    汝等莫向諸苾刍等作如是語。

    大德。

    彼苾刍所有言說若好若惡。

    何以故。

    而彼苾刍是法語者。

    是律語者。

    依于法律而作言說。

    知而說。

    非不知而說。

    彼愛樂者我亦愛樂。

    何以故。

    彼苾刍。

    非法語者。

    非律語者。

    而彼苾刍。

    于非法律執受而住。

    不知而說。

    非是知說。

    諸具壽。

    莫樂破僧伽事。

    當樂和合僧伽。

    應共僧伽和合歡喜無诤。

    同心一說如水乳合。

    大師教法令得光顯。

    安樂而住。

    諸具壽。

    汝今應舍随伴破僧伽不和合事。

    白如是。

    次作羯磨。

    準白應為。

    諸苾刍既奉教已白言。

    如是。

    我等當谏。

    即以白四羯磨。

    谏彼孤迦裡迦等。

    時彼四人堅執不舍雲。

    此真實餘皆虛妄。

    時諸苾刍以緣白佛。

    大德。

    我等以白四羯磨。

    谏彼孤迦裡迦等時。

    堅執其事無心棄舍雲。

    此真實餘皆虛妄。

    佛告諸苾刍。

    提婆達多共伴四人。

    順邪違正。

    從今已去。

    破我弟子和合僧伽。

    并破法輪。

    有大勢力。

     時提婆達多。

    聞是語已便作是說。

    沙門喬答磨與我授記。

    告諸苾刍曰。

    提婆達多共伴四人順邪違正。

    從今已去。

    破我弟子和合僧伽。

    并破法輪。

    有大勢力。

    即告孤迦裡迦等。

    當知沙門喬答磨與我授記。

    提婆達多共伴四人。

    順邪違正。

    從今已去。

    破我弟子和合僧伽。

    并破法輪。

    有大勢力。

    時提婆達多。

    于破僧事更增勇猛。

    諸苾刍聞具白世尊。

    爾時世尊。

    以此因緣集苾刍僧伽。

    廣說如前。

    乃至世尊問提婆達多苾刍曰。

    汝實欲破和合僧伽作鬥诤事堅執而住。

    提婆達多白言。

    大德。

    實爾。

    爾時世尊告提婆達多曰。

    汝非沙門非随順。

    不清淨不應為。

    非出家人之所作事。

    若苾刍興方便欲破僧伽。

    皆得惡作罪。

    若别谏時事不舍者。

    皆得粗罪。

    若作白四羯磨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谏誨之時舍者善。

    若不舍者。

    白了之時得粗罪。

    作初番了時亦得粗罪。

    若第三番羯磨結了之時。

    而不舍者。

    得僧伽伐屍沙。

     爾時世尊即于本座。

    為諸聲聞弟子。

    欲制破僧随伴學處。

    告諸苾刍曰。

    汝諸苾刍且未須起。

    僧伽有少事業。

    世尊知而故問。

    廣說如前。

    世尊即便問孤迦裡迦等四人曰。

    汝等實知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伽。

    作破僧伽方便。

    勸作诤事堅執而住。

    汝共為伴順邪違正。

    告諸苾刍曰。

    大德。

    共彼苾刍有所論說。

    若好若惡等。

    乃至非出家人之所應作。

    廣說如前。

    爾時具壽十力迦攝波。

    教提婆達多神通道法。

    當時諸苾刍告十力迦攝波曰。

    何故上座。

    教惡人提婆達多神通道法。

    十力迦攝答曰。

    具壽。

    我當不知此惡行人。

    我若知此人惡行。

    不教神字。

    何論教通道法。

    爾時衆多苾刍告提婆達多曰。

    汝得利益供養。

    悉是上座十力迦攝之德。

    汝得如是。

    應往供養十力迦攝。

    其大衆作此語方便。

    以提婆達多。

    往十力迦攝。

    令教提婆達多舍此惡心。

    得令行善。

    為說此事故。

    時提婆達多告諸苾刍。

    彼十力迦攝與我何力。

    我自日夜常求精進苦行。

    得第一禅定力。

    是我自求。

    不關十力迦攝事。

    時提婆達多作此無恩之語。

    所有神通皆悉退散。

    時諸苾刍。

    知提婆達多無恩故神通退散。

    爾時諸苾刍。

    有疑詣世尊所。

    頂禮佛足白世尊曰。

    提婆達多。

    于十力迦攝無恩故。

    所有神通皆悉退散。

    佛告諸苾刍。

    其提婆達多。

    非是今時無恩為此失卻神通。

    亦是往昔無恩之語。

    失卻神通。

    所學之法皆悉退散。

    汝等谛聽。

    佛告諸苾刍。

    此波羅痆斯城。

    昔有國王名曰梵授。

    時彼城中有一旃茶羅善明健陀羅咒禁之法。

    承彼咒力飛騰虛空。

    詣香山中。

    采得非時奇妙花果持還城内奉獻國王。

    王見恭敬心生歡喜。

    即以聚落賞旃茶羅。

    爾時南天竺有一摩納婆。

    為學咒故。

    往波羅痆斯城。

    問諸人衆。

    誰善咒法。

    諸人見問。

    報摩納婆。

    今此國内有旃茶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