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善能治咒。
摩納聞已。
便詣旃茶羅處合掌白言。
我今來此奉侍親教。
旃茶羅問曰。
為求何事而雲供養。
答曰。
為學咒故。
旃茶羅即說頌曰。
明咒不惠人 以咒換方與 或時得承事 或複獲珍财 若不如是者 縱死不傳授 時摩納婆報親教曰。
我無珍物。
唯空承事供養。
幾時可得此咒。
旃茶羅曰。
十二年中承事供養我者由知得不。
摩納婆為學咒故。
一心承事供養。
漸至一年。
爾時旃茶羅。
為親會故。
身飲酒醉夜至家中。
弟子摩納婆。
見即作是念。
今親教身醉。
我于今夜。
可重加親近侍衛。
即與敷設床席。
卧著親教得令安隐。
爾時親教床上轉動。
當即床桄忽折。
聞床桄折聲。
摩納婆自起。
作如是念。
親教床桄摧折。
卧不安隐。
我于床下脊替床桄。
不令堕地。
作此念已。
即于床下替桄而著。
不令堕地。
醉人常法。
可有身力盛者二更醒悟。
其親教飲酒多。
至于初夜不醒。
嘔變變于摩納身上摩納婆自見身上變吐狼藉。
即作是念。
我若為變出言。
親教聞已不能得睡。
作此念已。
桄下不言默然而住。
即至半夜親教醒覺。
見摩納婆于床下身上嘔變極以狼藉。
親教即問。
床下是誰。
弟子答曰。
我摩納婆。
親教問曰。
雲何在于床下。
弟子即如上總說。
親教聞此語已生大歡喜。
喚摩納婆子。
我于汝處甚大歡喜。
起離于床下。
洗浴清淨來。
賜汝法。
時摩納婆。
即洗衣裳平旦來至。
親教見已即賜咒法。
時弟子依法學得咒已。
其弟子為急心故。
即作是念。
我得此咒。
宜于城中作其咒法自試神通。
念已即騰虛空。
往香山取非時花果。
來至波羅痆斯。
獻奉國内大臣。
大臣得已卻獻國王。
國王問大臣曰。
卿何處得此非時好花。
大臣報曰。
南天竺國摩納婆将來與臣。
臣即奉獻大王。
彼摩納婆。
極明咒法族姓亦大。
唯願大王。
留此咒師摩納婆。
用此旃茶羅作勿此旃茶羅是不淨行。
願即趁卻。
所有聚落回與摩納婆。
既作語已。
爾時國王依臣所請。
趁卻旃茶羅。
安置摩納婆。
亦回聚落訖。
其旃茶羅報國王曰。
此摩納婆是我弟子。
咒法可過勝我。
時國王問摩納婆。
汝今咒法。
可是旃茶羅教不。
時摩納婆答大王曰。
我自苦行一年日夜不絕。
求得此法。
旃茶羅可虛與我。
時摩納婆。
無恩于親教故。
當即失其咒驗。
後所作法皆悉不成。
佛告諸苾刍。
彼摩納婆學得神咒。
為無恩故咒力退散。
今提婆達多身是也。
為無恩故。
神通退散。
諸苾刍當知。
所學法親教不合無恩。
自今已後。
無恩者獲越法罪。
爾時世尊。
從王舍城詣伽耶山。
時提婆達多。
共五百苾刍于人間行。
阿阇世王。
愛樂提婆達多。
即與五百車粟。
奉上提婆達多。
令作路糧。
至于中路逢諸苾刍。
苾刍問将車人曰。
此是誰車。
車人報曰。
此是阿阇世王奉與提婆達多。
苾刍聞此語已。
即至佛所而說其言。
時阿阇世王無智。
将五百車粟。
與提婆達多。
以為供養。
不與世尊。
世尊告諸苾刍。
其阿阇世王。
非是今世無智亦供養無智人。
往昔先世亦乃如是。
汝等谛聽。
乃往古昔。
東天竺有一村。
去村不遠有一林。
其林種種花果茂盛流泉浴池。
有五百仙住彼林中。
常食自落之果。
及取樹根以為飲食。
亦取樹皮以為衣服。
爾時有一阿摩果樹。
枝果垂地極将豐熟。
彼五百仙人。
至于樹邊随樹乞果。
其樹神心貪吝果故。
不令落地。
是時仙衆見果不落。
複留一仙令看所住之處。
餘者往于餘樹更重求果。
仙衆去後。
有五百賊來至林中。
到彼樹邊見果豐盛。
遞相議曰。
我等作何方便食此樹果。
尊者告曰。
汝等取斧截割此樹。
令果落地。
汝等可以食足。
樹神聞尊者此語。
心生悲怖吝惜其樹。
時樹神搖動其身。
果悉落地。
其時賊衆俱共食果。
食果既已。
時仙即至。
見樹摧果悉落盡。
仙衆即問彼守林仙人。
今此樹果是誰食盡。
彼守仙人即以上事具答諸仙。
爾時諸仙人即責樹神。
是汝無智憎善愛惡。
不與善人果。
與惡人果。
佛告諸苾刍。
昔無智樹神者。
今阿阇世王是。
賊中尊者。
今提婆達多是。
此阿阇世王。
先時無智施惡人果。
不供養好人。
今無智與提婆達多物。
不供養清淨苾刍。
爾時世尊。
從摩揭陀往至王舍城羯蘭铎迦竹林園中。
與大苾刍同住前後圍繞。
爾時提婆達多在王舍城。
于人間常行非法不善。
是時城内衆人皆往白佛。
是時提婆達多作諸惡不善。
世尊既聞此語告阿難陀曰。
汝将一苾刍随行。
入王舍城街街曲曲。
人間若見婆羅門及長者居士。
說如是語。
提婆達多及同伴。
若作非法罪惡人。
不須謗佛法僧。
何以故。
此人非行佛法行人。
若有人說提婆達多有神通威德。
汝報彼。
提婆達多先有神通今悉退失。
無一神驗。
爾時阿難陀受佛教已。
即入王舍城說如上語。
若後提婆達
摩納聞已。
便詣旃茶羅處合掌白言。
我今來此奉侍親教。
旃茶羅問曰。
為求何事而雲供養。
答曰。
為學咒故。
旃茶羅即說頌曰。
明咒不惠人 以咒換方與 或時得承事 或複獲珍财 若不如是者 縱死不傳授 時摩納婆報親教曰。
我無珍物。
唯空承事供養。
幾時可得此咒。
旃茶羅曰。
十二年中承事供養我者由知得不。
摩納婆為學咒故。
一心承事供養。
漸至一年。
爾時旃茶羅。
為親會故。
身飲酒醉夜至家中。
弟子摩納婆。
見即作是念。
今親教身醉。
我于今夜。
可重加親近侍衛。
即與敷設床席。
卧著親教得令安隐。
爾時親教床上轉動。
當即床桄忽折。
聞床桄折聲。
摩納婆自起。
作如是念。
親教床桄摧折。
卧不安隐。
我于床下脊替床桄。
不令堕地。
作此念已。
即于床下替桄而著。
不令堕地。
醉人常法。
可有身力盛者二更醒悟。
其親教飲酒多。
至于初夜不醒。
嘔變變于摩納身上摩納婆自見身上變吐狼藉。
即作是念。
我若為變出言。
親教聞已不能得睡。
作此念已。
桄下不言默然而住。
即至半夜親教醒覺。
見摩納婆于床下身上嘔變極以狼藉。
親教即問。
床下是誰。
弟子答曰。
我摩納婆。
親教問曰。
雲何在于床下。
弟子即如上總說。
親教聞此語已生大歡喜。
喚摩納婆子。
我于汝處甚大歡喜。
起離于床下。
洗浴清淨來。
賜汝法。
時摩納婆。
即洗衣裳平旦來至。
親教見已即賜咒法。
時弟子依法學得咒已。
其弟子為急心故。
即作是念。
我得此咒。
宜于城中作其咒法自試神通。
念已即騰虛空。
往香山取非時花果。
來至波羅痆斯。
獻奉國内大臣。
大臣得已卻獻國王。
國王問大臣曰。
卿何處得此非時好花。
大臣報曰。
南天竺國摩納婆将來與臣。
臣即奉獻大王。
彼摩納婆。
極明咒法族姓亦大。
唯願大王。
留此咒師摩納婆。
用此旃茶羅作勿此旃茶羅是不淨行。
願即趁卻。
所有聚落回與摩納婆。
既作語已。
爾時國王依臣所請。
趁卻旃茶羅。
安置摩納婆。
亦回聚落訖。
其旃茶羅報國王曰。
此摩納婆是我弟子。
咒法可過勝我。
時國王問摩納婆。
汝今咒法。
可是旃茶羅教不。
時摩納婆答大王曰。
我自苦行一年日夜不絕。
求得此法。
旃茶羅可虛與我。
時摩納婆。
無恩于親教故。
當即失其咒驗。
後所作法皆悉不成。
佛告諸苾刍。
彼摩納婆學得神咒。
為無恩故咒力退散。
今提婆達多身是也。
為無恩故。
神通退散。
諸苾刍當知。
所學法親教不合無恩。
自今已後。
無恩者獲越法罪。
爾時世尊。
從王舍城詣伽耶山。
時提婆達多。
共五百苾刍于人間行。
阿阇世王。
愛樂提婆達多。
即與五百車粟。
奉上提婆達多。
令作路糧。
至于中路逢諸苾刍。
苾刍問将車人曰。
此是誰車。
車人報曰。
此是阿阇世王奉與提婆達多。
苾刍聞此語已。
即至佛所而說其言。
時阿阇世王無智。
将五百車粟。
與提婆達多。
以為供養。
不與世尊。
世尊告諸苾刍。
其阿阇世王。
非是今世無智亦供養無智人。
往昔先世亦乃如是。
汝等谛聽。
乃往古昔。
東天竺有一村。
去村不遠有一林。
其林種種花果茂盛流泉浴池。
有五百仙住彼林中。
常食自落之果。
及取樹根以為飲食。
亦取樹皮以為衣服。
爾時有一阿摩果樹。
枝果垂地極将豐熟。
彼五百仙人。
至于樹邊随樹乞果。
其樹神心貪吝果故。
不令落地。
是時仙衆見果不落。
複留一仙令看所住之處。
餘者往于餘樹更重求果。
仙衆去後。
有五百賊來至林中。
到彼樹邊見果豐盛。
遞相議曰。
我等作何方便食此樹果。
尊者告曰。
汝等取斧截割此樹。
令果落地。
汝等可以食足。
樹神聞尊者此語。
心生悲怖吝惜其樹。
時樹神搖動其身。
果悉落地。
其時賊衆俱共食果。
食果既已。
時仙即至。
見樹摧果悉落盡。
仙衆即問彼守林仙人。
今此樹果是誰食盡。
彼守仙人即以上事具答諸仙。
爾時諸仙人即責樹神。
是汝無智憎善愛惡。
不與善人果。
與惡人果。
佛告諸苾刍。
昔無智樹神者。
今阿阇世王是。
賊中尊者。
今提婆達多是。
此阿阇世王。
先時無智施惡人果。
不供養好人。
今無智與提婆達多物。
不供養清淨苾刍。
爾時世尊。
從摩揭陀往至王舍城羯蘭铎迦竹林園中。
與大苾刍同住前後圍繞。
爾時提婆達多在王舍城。
于人間常行非法不善。
是時城内衆人皆往白佛。
是時提婆達多作諸惡不善。
世尊既聞此語告阿難陀曰。
汝将一苾刍随行。
入王舍城街街曲曲。
人間若見婆羅門及長者居士。
說如是語。
提婆達多及同伴。
若作非法罪惡人。
不須謗佛法僧。
何以故。
此人非行佛法行人。
若有人說提婆達多有神通威德。
汝報彼。
提婆達多先有神通今悉退失。
無一神驗。
爾時阿難陀受佛教已。
即入王舍城說如上語。
若後提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