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關燈
是時提婆達多。

    于初夜後夜修習善業而住。

    依止初禅得獲神通。

    即以神力。

    一身變作多身。

    多身合為一身。

    或現或隐。

    以智見力故。

    能如是現。

    複于山石牆壁。

    通過無礙如于虛空。

    于大地出沒。

    猶如水中。

    在于虛空中結跏趺坐。

    猶如在地。

    或騰虛空猶如飛鳥。

    或在地手扪日月。

    提婆達多得神通已。

    作如是念。

    我得如是神通。

    作諸變相神通亦得。

    詣贍部林中取香美果。

    滿缽充足供養四衆。

    自亦飽足廣說如前。

    乃至三十三天取天廚食。

    亦供養四衆自亦充足。

    複更思念。

    此摩揭陀國中誰人最勝。

    我當歸伏。

    因彼人故。

    令一切人皆恭敬我。

    複更思念。

    此國太子阿阇世。

    父王亡後太子為王。

    我應降伏。

    我若降得阿阇世太子。

    令一切人皆恭敬我。

    作此念已。

    往詣阿阇世所。

    即現神相化為白象。

    即入大門從小門出。

    或入小門從大門出已。

    自現其身更入大門。

    變為駿馬從小門出已。

    自現其身欲入小門。

    即為牛王從大門出已。

    即真身現如法。

    持缽詣阿阇世所。

    即變其身猶如小兒。

    身衣金璎坐太子膝上。

    乍起乍坐流轉徘徊。

    太子知是提婆達多神通之相。

    或抃或抱或拍或嗚。

    便唾口中。

    提婆達多。

    以供養利益貪心故。

    即咽其唾。

    時阿阇世起颠倒心。

    作如是念。

    此提婆達多勝佛神通。

    時提婆達多自現真身。

    是時太子。

    心生恭敬便即頂禮。

    及諸供養将五百寶車送。

    提婆達多出。

    時阿阇世還至本處。

    每日兩回參提婆達多。

    及承事供養。

    時太子遣立五百大铛作諸飲食。

    送至提婆達多以為供養。

    時提婆達多收取自食。

    及五百苾刍圍繞共食。

    時苾刍于王舍城晨朝乞食。

    聞如是語。

    此提婆達多。

    得太子種種利供養。

    日日二時恒日不絕。

    及五百車辂寶車承事供養。

    及五百铛作諸飲食而為供養。

    及将自食五百苾刍圍繞而食。

    諸苾刍聞此事已。

    次第乞食還至本處。

    依法食訖。

    收衣缽洗足已。

    往佛所頂禮佛足次第而坐。

    而白佛言。

    大德。

    我等晨朝入王舍城乞食。

    聞提婆達多從阿阇世太子所多得利養。

    廣說如上。

    乃至五百苾刍圍繞坐共食。

    佛告諸苾刍。

    時提婆達多受此利益供養。

    猶此自害及以兼害。

    何以故。

    諸苾刍。

    譬如芭蕉出果便即枯死。

    猶此自害。

    提婆達多。

    受此利養亦複如是。

    譬如竹葦若出花果便即枯死。

    如騾懷妊有子便死。

    諸苾刍。

    提婆達多。

    受此利益亦複如是。

    諸苾刍。

    提婆達多若受利養得。

    彼無智提婆達多。

    日夜長受惡名苦惱無利。

    得如是報。

    汝等苾刍應如是知。

     爾時提婆達多廣得利養。

    遂起貪心更不希求。

    起颠倒心别生憶念。

    世尊今既年老力弱。

    今為四衆說法勞苦。

    世尊不如與我四衆。

    我自教示而為說法。

    世尊當可宴寂而坐。

    修習善法常住安樂。

    是時提婆達多起此念已。

    即失神通。

    自不覺知我失神通。

    爾時迦俱羅苾刍。

    習四無畏除貪念心。

    死生梵天。

    即見提婆達多遂失神通。

    是提婆達多亦不自知。

    爾時大目揵連。

    在揭伽國膠魚山恐怖鹿林中。

    彼迦俱羅梵天子。

    從彼天沒。

    如屈申臂頃。

    往目連處。

    頂禮雙足卻住一面。

    作如是語。

    大德目連。

    今可知。

    提婆達多為利養故。

    遂起貪心更複希求。

    起颠倒心别生憶念。

    世尊今既年老力弱。

    今為四衆說法疲倦勞苦。

    世尊不如與我四衆。

    我自教示亦為說法。

    世尊當可宴寂而坐。

    證習善法常住安樂。

    是時提婆達多起此念心。

    即失神通。

    自不覺知我失神通。

    大德大目揵連。

    起慈悲心往詣佛所。

    說提婆達多如上緣起。

    乃至失其神通自不覺知。

    爾時大目揵連。

    從梵天子默然受語。

    爾時迦俱羅天子。

    知目連受已。

    心生歡喜。

    頂禮目連雙足。

    忽然不現。

    爾時大目乾連。

    見梵天去。

    便即入如是定。

    從膠魚山沒。

    即于王舍城迦蘭铎迦竹林園中踴現。

    詣世尊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

    爾時大目乾連。

    所受迦俱羅天子言語。

    皆悉咨白。

    是時世尊告目連曰。

    汝先知提婆達多如上事耶。

    為複報汝始知。

    時目揵連白言。

    世尊。

    我先舊知。

    爾時世尊。

    共目揵連說是語時。

    提婆達多共四苾刍。

    一名迦利迦。

    二名褰荼達骠。

    三名羯吒谟洛迦底沙。

    四名三沒羅達多。

    共此四人同詣佛所。

    世尊遙見提婆達多等來。

    告目連曰。

    且止莫語。

    彼無智提婆達多等來。

    此無智人今對我前。

    如上之事。

    定當自說亦自贊歎。

    爾時大目揵連禮佛雙足。

    入如是定從竹林沒。

    往膠魚山至本處已。

    如法而坐。

     爾時提婆達多詣世尊所。

    頂禮雙足卻住一面。

    而白佛言。

    世尊。

    今既年老力弱。

    為四衆說法勞苦。

    世尊不如與我徒衆。

    我自教示而為說法。

    世尊當可宴寂而坐。

    修習善法常住安樂。

    世尊報曰。

    如我舍利弗大目揵連。

    弟子中尊聰明智慧梵行神通證羅漢果。

    我今尚自不以苾刍僧伽而見付囑。

    豈可況汝無智癡人食唾者乎。

    是時提婆達多聞此語已。

    作如是念。

    世尊今者贊歎舍利子目連等。

    憎嫌于我。

    罵雲無智食唾者乎。

    于時提婆達多。

    于世尊處。

    遂起七種逆心。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