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四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爾時菩薩。

    在于宮内嬉戲之處。

    私自念言。

    我今有三夫人及六萬婇女。

    若不與其為俗樂者。

    恐諸外人雲。

    我不是丈夫。

    我今當與耶輸陀羅共為娛樂。

    其耶輸陀羅因即有娠。

    既懷娠已生思念曰。

    我于明旦報菩薩知。

    爾時菩薩。

    于其夜中約緣生理。

    而說頌曰。

     所共婦人同居宿  此是末後同宿時 我今從此更不然  永離女人同眠宿 當此之夜。

    婇女倡伎悉皆疲倦。

    昏悶眠睡。

    或頭發披亂。

    或口流涕唾。

    或複讇語。

    或半身露。

    菩薩見此。

    雖在深宮猶如冢間見諸死人。

    即自思惟。

    而說頌曰。

     如風吹倒池蓮花  手腳撩亂縱橫卧 頭發蓬亂身形露  所有愛心皆舍離 我今見此諸女眠  猶如死人身形變 何故我不早覺知  在此無智有情境 欲同彼泥箭毒火  如夢及飲堿水等 當如龍王舍難舍  諸苦怨仇因此生 菩薩說此頌已便即眠睡。

    爾時大世主夫人。

    于其夜中見四種夢。

    一者見月被蝕。

    二者見東方日出便即卻沒。

    三者見多有人頂禮夫人。

    四者見其自身或笑或哭。

    爾時耶輸陀羅複于此夜見八種夢。

    一者見其母家種族皆悉破散。

    二者見與菩薩同坐之床。

    皆自摧毀。

    三者見其兩臂忽然皆折。

    四者見其牙齒皆悉堕落。

    五者見其發鬓悉皆堕落。

    六者見吉祥神出其宅外。

    七者見月被蝕。

    八者見日初出東方便即卻沒。

    菩薩于夜中見五種夢。

    一者見其身卧大地。

    頭枕須彌山。

    左手入東海。

    右手入西海。

    雙足入南海。

    二者見其心上生吉祥草高出空際。

    三者見諸白鳥頭皆黑色。

    頂禮菩薩所欲騰空。

    不過菩薩膝下。

    四者見于四方雜色諸鳥。

    至菩薩前皆同一色。

    五者見雜穢山菩薩在上經行來去。

    見是夢已。

    即從卧起歡喜思念。

    我今此相不久之間。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之智。

    爾時耶輸陀羅。

    即從睡覺。

    便為菩薩說其八夢。

    菩薩爾時。

    恐耶輸陀羅情生憂惱。

    方便為解此夢。

    令得歡悅。

    見汝母家種族皆悉破壞者。

    今皆見在何為破壞。

    見汝與我同坐之床皆自摧毀者。

    床今見好雲何摧毀。

    見汝兩臂忽然皆折者。

    今皆無損。

    見汝牙齒悉皆堕落者。

    今亦見好。

    見汝鬓發亦自堕落者。

    今見如故。

    見吉祥神出汝宅者。

    婦人吉神所謂夫婿。

    我今見在。

    見月被蝕者。

    汝可觀之。

    今見圓滿。

    汝見日出東方複遂沒者。

    今見夜半日猶未出。

    何為遂沒。

    時耶輸陀羅聞是解已。

    默然而住。

    菩薩爾時思惟是夢。

    如耶輸陀羅所見之相。

    我于今夜即合出家。

    又作思念。

    我應方便令耶輸陀羅略知覺我。

    作是念已告耶輸陀羅曰。

    我願出家。

    耶輸陀羅曰。

    大天。

    汝欲往者可将我去。

    菩薩思念。

    得涅槃時即将汝去。

    報耶輸陀羅曰。

    我有去處便将汝去。

    爾時耶輸陀羅。

    聞是語已歡喜而寝。

     爾時菩薩發心欲出。

    大梵天王及帝釋等。

    知菩薩念應時而至。

    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心如未調馬  亦如躁猕猴 能舍五欲樂  速證涅槃明 大慈者起起  舍此大地尊 當得一切智  度脫諸衆生 菩薩報曰。

    天帝釋。

    汝不見耶。

    即說頌曰。

     如師子王在鐵檻  猛将弓刀守其傍 象馬人衆甚繁鬧  圍繞此城若為出 父王猶如猛師子  四兵鐵甲皆全具 城塹樓閣及廊屋  種種兵仗皆充滿 見彼宮門及合門  乃至城門亦如是 安諸鳴鈴普周遍  關拒甚難不可越 種種螺鼓圍繞我  喧聒鳴聲未曾息 宮外多諸象馬兵  勤加防衛不令出 爾時釋提桓因。

    即說頌曰。

     昔有誓願今應思  然燈如來先授記 衆生多拘苦惱中  應速舍家求正道 我今亦能作如是  及彼梵王諸天等 當令汝得無障礙  詣樹林中修正覺 菩薩聞是頌已。

    其心歡喜答諸天曰。

    善時天帝釋即以昏蓋覆。

    諸兵衆及淨飯王倡伎婇女。

    所有一切防衛守護劫比羅城者。

    皆令睡眠。

    心無覺悟。

    命夜叉大将散支迦持取踏梯。

    便令菩薩從梯而下至車匿所。

    見車匿方睡。

    菩薩以手推覺。

    良久方悟。

    菩薩爾時即說頌曰。

     起起汝車匿  速被幹陟來 過去勝者林  我往彼寂默 爾時車匿。

    若睡若覺。

    以頌報曰。

     今非遊觀時  汝先無怨敵 既無怨賊來  雲何夜索馬 菩薩以頌告曰。

     車匿汝昔來  不違我言教 勿于末後時  方欲違我命 車匿報曰。

    今夜半時我懷恐怖。

    不能取馬。

    菩薩爾時聞是語已。

    便自思念。

    我若與此車匿言酬未已。

    恐傍人聞廢我前去。

    不如自被馬王幹陟。

    即趨馬坊至幹陟所。

    時彼幹陟見菩薩來。

    即懷嗔怒如大猛火。

    跳踉來去未便受捉。

    菩薩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