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諸物纏裹  亦如寶線  智者明了 自持五戒  無諸欲念 諸菩薩有常法。

    從睹史天下生母胎。

    當爾之時。

    十方大地悉皆震動。

    有大光明并皆周遍。

    六趣衆生随業之境。

    日月威光所不到處。

    普皆明徹。

    其中衆生各相告曰。

    今此光明得未曾有。

    将非我等别受生耶。

    複次菩薩降母胎時。

    釋提桓因即遣四天王神營衛其母。

    而此四神一執利刀。

    一執罥索。

    一執于戟。

    一執弓箭。

    何以故。

    恐諸惡魔得其母便。

    諸菩薩降生之時。

    其母胎中諸血穢等。

    皆悉遠離而不染著。

    如明月珠。

    雖為諸物之所纏裹。

    而無染污。

    菩薩在母胎時亦複如是。

    諸菩薩常法。

    其母常見菩薩在其胎中。

    猶以青黃赤白等綿裹于淨寶。

    諸慧眼人見其寶綿分别曉了。

    母見菩薩在其胎中亦複如是。

    諸菩薩常法。

    在母胎時。

    能令其母身體和悅無有疲乏。

    諸菩薩在母胎時。

    其母自然常持五戒。

    不殺不盜不邪行不妄語不飲酒。

    諸菩薩常法。

    在其母胎。

    其母自然不貪欲愛。

    複次摩耶夫人。

    忽自思念。

    四大海水皆飲令盡。

    向淨飯王說其心願。

    時劫比羅城中有一外道。

    名曰赤眼。

    善諸幻術。

    王令使者喚其赤眼。

    說如上意。

    赤眼報曰。

    願與夫人登高樓上。

    既登樓已。

    即以幻術為四大海水。

    持其海水與夫人飲。

    既飲水已。

    爾時夫人其意即息。

    時摩耶夫人複更思念。

    一切有情被系閉者。

    悉令解脫。

    作是思已即向王說。

    王聞是語。

    即敕獄官。

    所有囚閉皆令放出。

    爾時夫人其念即息。

    摩耶夫人又複思念。

    意欲布施财物。

    作是念已即向王說。

    王聞是語。

    即為布施種種财物。

    爾時夫人其念便息。

    又複思惟。

    欲往苑園遊行觀望。

    便向王說。

    王聞是已。

    即将夫人就諸園苑觀望。

    其念便息。

    又複生念意。

    欲于父王園苑中居止。

    便告王曰。

    王聞是語。

    即令使者往善悟王處報雲。

    今摩耶夫人。

    意欲就彼父王藍毗尼園中居止。

    王聞是語。

    便即差人。

    敷設掃灑。

    令摩耶夫人及諸侍從婇女詣藍毗尼園而為遊觀。

    乃見一無憂樹花葉滋茂。

    夫人欲生太子。

    便手攀其樹枝。

    時天帝釋。

    知菩薩母心懷慚恥。

    多人衆中不能即誕其子。

    便作方便。

    發大風雨。

    令諸人衆各自分散。

    是時帝釋。

    化作老奶立夫人前。

    夫人即生。

    時天帝釋以仙衣擎取。

    先在腹内心多煩悶。

    告帝釋曰。

    汝放于地。

    時天帝釋暫少遠住。

    菩薩生時大地振動。

    天地光明乃至日月所不及處。

    皆令明徹。

    其中衆生皆得相見。

    各相謂言。

    非唯我身獨在此處生。

    亦有餘人共在此處。

    一切菩薩有常法式。

    從胎出時。

    無諸濃血及餘穢惡。

    其菩薩母欲産之時。

    不坐不卧攀樹而立。

    無諸苦惱後有。

    菩薩常法。

    生已在地。

    無人扶侍而行七步。

    觀察四方便作是言。

    此是東方。

    我是一切衆生最上。

    此是南方。

    我堪衆生之所供養。

    此是西方。

    我今決定不受後生。

    此是北方。

    我今已出生死大海。

    爾時諸天。

    手持白蓋及與白拂。

    萃寶嚴飾覆菩薩上。

    諸龍王等。

    各持二種清淨香水。

    所謂冷暖調和。

    洗浴菩薩。

    諸菩薩常法。

    誕生之處。

    于其母前現大池水。

    其母所欲澡洗。

    皆悉充足。

    諸菩薩常法。

    誕生之時。

    諸天仙衆在虛空中。

    以種種天妙和香。

    末香塗香旃檀沉水。

    而散菩薩。

    種種諸天音樂。

    在虛空中自然發響。

    爾時阿私陀仙。

    在吉悉枳迷山石窟之中。

    彼仙恒知一切世間興衰之相。

    其仙有一外甥。

    名那羅陀。

    彼那羅陀。

    時時而來恭敬供養。

    爾時仙人随緣教示。

    報那羅陀曰。

    彼聞仙記深信不虛。

    喜溢身心。

    求請出家而作弟子。

    菩薩初誕天地光明。

    那羅陀睹瑞。

    即白仙曰。

    親教。

    頗有惡世二日雙現以不。

    若無二日。

    何故此窟有是光明。

    時阿私陀仙。

    說伽他曰。

     日光極熱不明淨  此光明淨及清涼 流輝晃耀于山窟  我定知是牟尼光 菩薩神通大威德  出其母胎現此光 清淨明朗真金色  遍滿世間諸大地 那羅陀報曰。

    親教。

    我今随從親教欲看菩薩。

    時仙告曰。

    汝今知不。

    彼之菩薩有大威德。

    天龍八部之所圍繞。

    我等往彼不可得見。

    若彼菩薩。

    入劫比羅城三号已。

    然後我往可見菩薩。

    菩薩生時。

    五百宮人各生一男。

    謂贊铎迦而為上首。

    五百宮人各生一女。

    旃尼而為上首。

    五百大臣各生一男。

    邬陀夷而為上首。

    有五百象各生一子。

    報灑陀子而為上首。

    五百馬各生一子。

    馬啰呵馬子而為上首。

    五百寶藏自開出現。

    四方諸國王等悉皆降伏。

    常獻種種雜物而來奉事。

    爾時大臣見是相已。

    來白大王。

    王聞此事便深思念。

    我今此子。

    成就一切諸善事業。

    因此大王号此太子。

    名為成就一切事。

    是故菩薩初得此名。

    時劫比羅城有一藥叉。

    名為釋迦增長。

    城内若有釋迦族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