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爾時四王子。

    與諸人衆漸漸前行。

    至雪山下弶伽河側。

    近劫比羅仙人所住之處。

    時四王子與諸人衆。

    各剪茅草以為屋舍。

    依此而住。

    爾時衆人共相采捕以自養活。

    時四王子。

    日日三時往劫比羅仙所。

    親近供養。

    四王子等年既長大。

    而無妻妾形體羸瘦。

    仙人問曰。

    汝等何因漸加憔悴。

    王子答曰。

    我等少年無有妻妾。

    日夜憂愁豈不憔悴。

    時仙報曰。

    汝等之妹互相配适。

    王子白曰。

    我等不知合得以不。

    仙人報曰。

    既不同母通許此事。

    爾時王子各自思惟。

    我等兄弟既離本國。

    此處無人可為婚對。

    仙人此教甚适我願。

    即大歡喜。

    互相嫁娶以成夫婦。

    未久之間各生男女。

    時四王子心生喜慶。

    将其妻子頻至仙所。

    因茲便生諠鬧。

    仙見是已心不得定。

    告王子曰。

    汝當安此好住。

    我離斯處。

    王子白曰。

    何故即去。

    仙人報曰。

    汝等諠鬧亂我禅定。

    猶如跣腳踏棘刺上。

    王子白曰。

    願仙住此。

    可與我等别覓好處。

    我當住彼。

    仙曰。

    可爾。

    時彼仙人有神通力。

    随其所樂皆得成就。

    即持金瓶盛滿中水。

    詣餘好處灑水為界。

    告王子曰。

    汝等可于此地安止。

    時諸王子奉仙人教已。

    即築城壁止住其内。

    彼仙人灑水為界。

    因此立名。

    為劫比羅城百姓漸多城先窄小。

    時有天神見此事已。

    便指餘處其地寬廣。

    即就此處别立一城。

    因号此城。

    名為天示。

    時諸王子總集籌議。

    為我父王娶後妻故。

    令我兄弟出離本國。

    我等諸人應共立契。

    自今以後唯娶一婦更不娶餘。

    爾時增長王問群臣曰。

    我之四子今何所在。

    群臣報曰。

    王諸子等因有過故。

    王令出國。

    并諸姊妹今者見在雪山之下天示城中。

    自廣營城邑。

    增長王曰。

    我諸子等豈能如此自成就不。

    群臣報曰能。

    時增長王即大踴躍。

    端坐舉手告諸臣曰。

    我子大能。

    我子大能。

    由大威德言大能大能故。

    得釋迦名。

    後于異時。

    增長王崩。

    愛樂太子即紹立為王。

    時愛樂王亦無子息。

    後便命終。

    爾時群臣相共咨議。

    往天示城。

    冊第一王子名曰炬面。

    以為國主。

    子息便死炬面無子。

    後便命終。

    複冊大耳以為國主。

    大耳無子複便命終。

    複便冊象行以為國主。

    象行無子。

    複冊寶钏以為國主。

    寶钏有子。

    名近寶钏。

    後紹王位。

    近寶钏有子。

    名曰天門。

    亦紹王位。

    複次諸仁。

    其天門王。

    于劫比羅大城子孫相繼。

    經五萬五千代正法治國。

    其最後王。

    名曰十車。

    十車有子。

    名曰百車。

    百車有子。

    名曰嚴車。

    嚴車有子。

    名曰勝車。

    勝車有子。

    名曰堅車。

    堅車有子。

    名曰十弓。

    十弓有子。

    名曰百弓。

    百弓有子。

    名曰九十弓。

    九十弓有子。

    名曰最勝弓。

    最勝弓有子。

    名曰嚴弓。

    嚴弓有子。

    名曰堅弓。

    複次諸仁。

    其堅弓王而有二子。

    一名師子頰。

    二名師子吼。

    此贍部洲所有一切善射之者。

    師子頰王最為上首。

    其師子頰王而有四子。

    一名淨飯。

    二名白飯。

    三名斛飯。

    四名甘露飯。

    師子頰王複有四女。

    一名清淨。

    二名純白。

    三名純斛。

    四名甘露。

    淨飯王有二子。

    其最大太子。

    即我薄伽梵是。

    其第二者。

    即具壽難陀是。

    白飯王有二子。

    一名恒星。

    二名賢善。

    斛飯王有二子。

    一名大名。

    二名阿那律。

    甘露飯王有二子。

    一名慶喜。

    二名天授。

    其清淨女誕生一子。

    名曰善悟。

    純白有子。

    名曰有鬘。

    純斛有子。

    名曰勝力。

    甘露有子。

    名曰大力。

    我薄伽梵有子。

    名曰羅怙羅。

    始從地主大王乃至羅睺羅斷其繼嗣。

    何以故。

    以羅睺羅證無生果。

    斷生死種故。

    為此斷其繼嗣。

    尊者大目健連。

    為諸釋種大衆說其釋迦族已。

    便即退坐默然而住。

    爾時世尊知大目連說種族已。

    便從卧起端身而坐。

    告大目連曰。

    善哉善哉。

    汝為諸苾刍。

    說我釋迦昔世以來所有種類。

    如法說已。

    複告目連曰。

    若複有人。

    為他廣說釋迦種族。

    此善男子于長夜中得大利益恒受安樂。

    爾時世尊重複告諸大衆苾刍苾刍尼曰。

    汝等當知。

    應受我昔世以來釋迦種族所在餘方如法憶念為他廣說。

    何以故。

    能于汝等獲大利益。

    具利義故。

    具法義故。

    具梵行故。

    當得如上所有功德。

    是故汝等苾刍。

    應當受持讀誦為他廣說。

    爾時劫比羅城中諸釋種等。

    聞此本族次第說已皆大歡喜。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各還本處。

     爾時世尊複告諸苾刍等。

    汝等谛聽。

    昔時師子頰王。

    于劫比羅城正法化人。

    于其國土甚大豐熟。

    無有恐怖。

    人衆歡樂。

    其善悟王。

    于天示城正法化人。

    國土安隐家給年豐。

    無有衰惱。

    善悟王後。

    名曰妙勝。

    顔貌端正衆所樂見。

    一切有情恒得安樂。

    天示城中有一長者。

    名曰吉祥。

    甚多财寶倉庫盈溢。

    園林田宅其數不少。

    多諸眷屬。

    所有珍财。

    如薜室羅末拏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