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調音所問經(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
關燈
小
中
大
殊師利。
法界頗有分齊不。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于汝意雲何。
空界頗有分齊不。
天子言無也。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如空界無分齊。
法界亦如是。
無有分齊。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法界若爾。
仁者雲何知法界耶。
文殊師利言。
法界即無法界。
法界不知法界。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若如是者仁知何法辯乃如是。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于汝意雲何。
呼聲響為知何法而有應聲。
天子言。
呼聲響無所知。
但以因緣合故便有聲出。
文殊師利言。
如是天子。
以緣衆生為境界故。
諸菩薩便有應辯。
天子言。
仁者。
為住何處而說法耶。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如如來所作化人所住說法。
我所說法亦複如是。
天子言。
文殊師利。
如來所化無所住故而有所說。
文殊師利言。
我亦如是。
無所住故而有所說。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若一切處無所住者。
仁住何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
我住無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天子言。
彼無間複何所住。
文殊師利言。
天子。
無間者無根本無所住。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成就無間業者。
如來不說趣無間獄耶。
文殊師利言。
天子。
有無間業者如來說趣無間獄。
如是天子。
菩薩住五無間。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為五。
若菩薩專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
于其中間不堕聲聞辟支佛地。
複次若廢舍一切所有心時。
于其中間不與悭垢心俱。
複次我應當救一切衆生。
于其中間不生下劣心。
複次知一切法無生已。
我生法中得忍。
于其中間不與諸見俱。
複次所應知應見應證處應正覺了。
如是一切悉以一心一刹那勤方便慧。
正覺了至得一切智。
于其中間終不懈廢。
天子。
是名五無間。
菩薩住是無間。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凡夫愚人住無間罪趣無間獄。
菩薩即住是無間。
可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耶。
文殊師利言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一切法以諸入空空故。
空無相無願。
無生無起無作無為。
順緣起故則是菩提。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此法不可見。
誰當信耶。
文殊師利言。
若不信順如來者。
雲何當信聲聞耶。
天子言。
若如是者。
雲何當得解脫耶。
文殊師利言。
若不行我者。
若不受一切煩惱者。
若複受持如是經典者。
若以大悲授一切衆生法手者。
曰彼等有何相貌。
曰彼等當有相貌陰界入相貌。
曰彼等當有何行。
曰當有空無相無願行。
曰彼等當何所趣。
曰彼等當趣一切智。
當趣一切衆生心行。
曰文殊師利。
退轉菩薩雲何。
曰天子。
若退轉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無有是處。
曰于何退轉。
曰于一切煩惱及聲聞辟支佛地。
曰雲何不退。
曰若與平等等。
曰文殊師利。
平等句者有何義。
曰此是不異之說。
曰文殊師利。
若如是者雲何知一切法差别。
曰天子。
不知平等者。
于平等中生差别。
行差别故趣于差别。
若知平等者則不行差别。
以不行差别故即趣平等。
謂趣無差别。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有煩惱菩薩有菩提不。
曰有。
曰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無煩惱如聲聞者則無受生。
天子。
菩薩為斷一切衆生煩惱故。
起大悲發菩提心。
名有菩提。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有悭有菩提不耶。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不舍菩提心。
而化度衆生攝受諸法。
是菩薩有悭成就檀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戒成就屍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以化度衆生故為于衆生是菩薩無戒成就屍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忍成就羼提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舍一切異道忍修佛法忍。
是菩薩舍忍成就羼提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于精進成就毗梨耶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舍聲聞辟支佛精進趣等正覺菩提。
是菩薩舍精進成就毗梨耶波羅蜜。
天子言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忘念成就禅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乃至夢中不生聲聞辟支佛念。
常定不舍等正覺心。
是菩薩忘念成就禅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無智慧成就般若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一切世間蠱道起屍諸惡咒術。
于中無慧。
唯為成就攝一切智。
是菩薩無慧成就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歎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善哉善哉。
文殊師利。
善說菩薩摩诃薩所應行所不應行。
又文殊師利。
吾當為汝說喻重明此義。
文殊師利。
譬如有人饑渴羸瘦。
彼人甯忍饑渴終不食于雜毒之食。
何以故。
食。
可畏故。
如是文殊師利。
菩薩甯悭嫉破戒惡名懶惰忘念無慧。
終不希求聲聞辟支佛地。
所以者何。
以可畏故。
天子白佛言。
世尊。
諸菩薩不畏煩惱耶。
佛告天子。
應畏煩惱。
畏聲聞辟支佛地複過于彼。
又天子。
我今問汝随汝意答。
天子。
于汝雲何。
樂生之人當畏何處。
為畏斬首斬支節耶。
天子白佛言。
世尊。
畏于斬首。
所以者何。
斬支節能修福業生于勝處。
其斬首者無有壽命不能修福。
佛告天子。
如是菩
法界頗有分齊不。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于汝意雲何。
空界頗有分齊不。
天子言無也。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如空界無分齊。
法界亦如是。
無有分齊。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法界若爾。
仁者雲何知法界耶。
文殊師利言。
法界即無法界。
法界不知法界。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若如是者仁知何法辯乃如是。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于汝意雲何。
呼聲響為知何法而有應聲。
天子言。
呼聲響無所知。
但以因緣合故便有聲出。
文殊師利言。
如是天子。
以緣衆生為境界故。
諸菩薩便有應辯。
天子言。
仁者。
為住何處而說法耶。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如如來所作化人所住說法。
我所說法亦複如是。
天子言。
文殊師利。
如來所化無所住故而有所說。
文殊師利言。
我亦如是。
無所住故而有所說。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若一切處無所住者。
仁住何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
我住無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天子言。
彼無間複何所住。
文殊師利言。
天子。
無間者無根本無所住。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成就無間業者。
如來不說趣無間獄耶。
文殊師利言。
天子。
有無間業者如來說趣無間獄。
如是天子。
菩薩住五無間。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為五。
若菩薩專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
于其中間不堕聲聞辟支佛地。
複次若廢舍一切所有心時。
于其中間不與悭垢心俱。
複次我應當救一切衆生。
于其中間不生下劣心。
複次知一切法無生已。
我生法中得忍。
于其中間不與諸見俱。
複次所應知應見應證處應正覺了。
如是一切悉以一心一刹那勤方便慧。
正覺了至得一切智。
于其中間終不懈廢。
天子。
是名五無間。
菩薩住是無間。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凡夫愚人住無間罪趣無間獄。
菩薩即住是無間。
可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耶。
文殊師利言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天子。
一切法以諸入空空故。
空無相無願。
無生無起無作無為。
順緣起故則是菩提。
天子言。
文殊師利。
此法不可見。
誰當信耶。
文殊師利言。
若不信順如來者。
雲何當信聲聞耶。
天子言。
若如是者。
雲何當得解脫耶。
文殊師利言。
若不行我者。
若不受一切煩惱者。
若複受持如是經典者。
若以大悲授一切衆生法手者。
曰彼等有何相貌。
曰彼等當有相貌陰界入相貌。
曰彼等當有何行。
曰當有空無相無願行。
曰彼等當何所趣。
曰彼等當趣一切智。
當趣一切衆生心行。
曰文殊師利。
退轉菩薩雲何。
曰天子。
若退轉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無有是處。
曰于何退轉。
曰于一切煩惱及聲聞辟支佛地。
曰雲何不退。
曰若與平等等。
曰文殊師利。
平等句者有何義。
曰此是不異之說。
曰文殊師利。
若如是者雲何知一切法差别。
曰天子。
不知平等者。
于平等中生差别。
行差别故趣于差别。
若知平等者則不行差别。
以不行差别故即趣平等。
謂趣無差别。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有煩惱菩薩有菩提不。
曰有。
曰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無煩惱如聲聞者則無受生。
天子。
菩薩為斷一切衆生煩惱故。
起大悲發菩提心。
名有菩提。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有悭有菩提不耶。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不舍菩提心。
而化度衆生攝受諸法。
是菩薩有悭成就檀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戒成就屍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以化度衆生故為于衆生是菩薩無戒成就屍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忍成就羼提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舍一切異道忍修佛法忍。
是菩薩舍忍成就羼提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舍于精進成就毗梨耶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舍聲聞辟支佛精進趣等正覺菩提。
是菩薩舍精進成就毗梨耶波羅蜜。
天子言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忘念成就禅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乃至夢中不生聲聞辟支佛念。
常定不舍等正覺心。
是菩薩忘念成就禅波羅蜜。
天子言。
文殊師利。
頗有菩薩無智慧成就般若波羅蜜不。
曰有。
天子言。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若菩薩一切世間蠱道起屍諸惡咒術。
于中無慧。
唯為成就攝一切智。
是菩薩無慧成就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歎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善哉善哉。
文殊師利。
善說菩薩摩诃薩所應行所不應行。
又文殊師利。
吾當為汝說喻重明此義。
文殊師利。
譬如有人饑渴羸瘦。
彼人甯忍饑渴終不食于雜毒之食。
何以故。
食。
可畏故。
如是文殊師利。
菩薩甯悭嫉破戒惡名懶惰忘念無慧。
終不希求聲聞辟支佛地。
所以者何。
以可畏故。
天子白佛言。
世尊。
諸菩薩不畏煩惱耶。
佛告天子。
應畏煩惱。
畏聲聞辟支佛地複過于彼。
又天子。
我今問汝随汝意答。
天子。
于汝雲何。
樂生之人當畏何處。
為畏斬首斬支節耶。
天子白佛言。
世尊。
畏于斬首。
所以者何。
斬支節能修福業生于勝處。
其斬首者無有壽命不能修福。
佛告天子。
如是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