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調音所問經(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
關燈
小
中
大
薩甯毀禁戒終不舍見。
甯有煩惱終不升于聲聞決定。
天子白佛言。
希有世尊。
菩薩所行世所難信。
所以者何。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乃是菩薩破戒懶惰。
佛告天子。
如汝所言。
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
如是天子。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即是菩薩破戒懶惰。
天子。
喻如有人庸作自活。
其人尚自不能資衆眷屬令得快樂。
況複餘人。
如是天子。
聲聞精進為自斷結以此精進。
不能令閻浮提人得樂。
況餘一切。
天子。
如大商主多饒财寶。
常樂赈給精進不息。
則能利益一切衆生。
如是天子。
菩薩專心精進成就悲愍。
則能利益一切衆生。
為無量衆生而作樂因。
能授世間出世間之樂。
爾時長老摩诃迦葉白佛言。
世尊。
聲聞之人證無為法。
菩薩之人到于有為。
到有為者。
雲何輕蔑到無為者。
佛告迦葉。
吾當為汝說喻以明此義。
迦葉。
喻四大海滿中生酥。
有人析于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取酥一渧。
迦葉。
于汝意雲何。
一分毛渧能輕滿四海生酥不。
迦葉白佛言。
世尊。
不能輕也。
佛告迦葉。
于汝意雲何。
此二酥中何者為多。
何者價貴。
迦葉複白佛言。
世尊。
一大海生酥億百千分之一尚多尚勝。
況複四海。
迦葉。
如百分毛一所舉酥渧。
當知聲聞無為智亦爾。
迦葉。
如四大海生酥。
當知菩薩有為善根百千阿僧祇劫回向一切智亦複如是迦葉喻如蟻子取一粒谷比秋月谷成熟之時。
一切大地所有諸谷。
迦葉。
于意雲何。
如此二谷何者多勝。
迦葉白佛言。
世尊。
秋月熟時無量衆生各得受用。
此為多勝。
如是迦葉。
如蟻子所取一粒之谷。
當知聲聞解脫果亦複如是。
迦葉。
猶如秋月一切大地苗稼成熟。
當知菩薩具六波羅蜜。
四攝善根此成熟已則能利益無量衆生亦複如是。
迦葉。
喻如百千馱水精器來入城邑。
複有一無價琉璃寶珠。
于大海中載船舫上。
安隐得至閻浮提界到已則能除人貧乏窮患。
迦葉。
于汝意雲何。
諸水精器頗能輕此無價琉璃寶不。
迦葉白佛言。
不敢輕也。
迦葉。
如水精馱入城邑者。
當知聲聞無為亦複如是。
如無價琉璃大寶。
當知菩薩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生一切智寶心亦複如是。
爾時長老摩诃迦葉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來善說一薩婆若心寶。
菩薩則勝一切聲聞辟支佛。
爾時寶相如來刹土諸來菩薩。
聞說此法已鹹懷希有。
白佛言。
世尊。
此諸所說皆是戲論。
有種種垢淨起諸異說。
彼寶相如來刹土。
唯說菩薩不退轉法。
無煩惱纏希有難及。
釋迦如來應正遍知乃能堪忍如是煩惱。
于無分别一味法中說上中下。
顯示三乘差别之異。
爾時諸菩薩以諸天花供養如來已。
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文殊師利。
我等欲還寶住世界。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等。
宜知是時。
諸菩薩言。
仁者。
不俱去耶。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
刹土平等。
佛法及衆生平等處。
我欲樂是當趣是處。
諸菩薩曰。
文殊師利。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一切刹土平等無盡故。
諸佛等正覺不可思議。
一切法空衆生自性無我。
諸善男子。
我觀平等性如是故。
作是說言。
一切刹土平等。
一切佛法衆生平等。
故我趣是處。
于是文殊師利即入三昧。
變此世界如寶住世界。
一切大衆鹹悉得見無增無減。
亦見世尊釋迦牟尼色貌形體如寶相如來諸聲聞衆皆如彼菩薩形色相貌。
時彼菩薩見是相已。
皆謂已到寶住世界。
鹹謂釋迦牟尼佛即是寶相如來。
而白佛言。
世尊。
誰将我等還此世界。
佛告諸菩薩。
善男子等。
雲汝等去時誰将汝去。
諸菩薩言。
文殊師利法王子。
佛告諸菩薩。
亦彼将還。
時文殊師利從三昧出謂諸菩薩言。
善男子。
各念三昧。
時諸菩薩各各念已。
所得三昧現在前已。
而作是念。
希有希有。
我等今者猶在于此。
乃謂已到寶住世界。
時諸菩薩怪未曾有。
而白佛言。
甚奇世尊。
文殊師利法王子乃能有是不可思議神通定力。
世尊。
願諸衆生得神通力。
如文殊師利。
佛告諸菩薩言。
善男子等。
喻如金銀頗梨金剛栴檀等寶器及瓦器等。
是諸器等皆受空界。
空界遍在諸器。
以空界平等故。
如是善男子等。
若法如際及空。
此等諸法即一無差。
入第一義空故。
而彼衆生以作種種行故。
受種種生示現千種。
我分化成若幹千色。
所受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色。
聲聞辟支佛菩薩佛色。
此等諸色雖皆可見。
平等色如色空等一無差無有别異。
善男子等。
以是義故當如是知。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一切刹土等無别異故。
一切佛等一切法等。
一切衆生等。
無差别故。
時諸菩薩受世尊如法教法。
深生厭離心得喜悅。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
離世尊已。
即于娑婆世界不現。
還至寶住世界。
爾時世尊告慧命阿難言。
阿難。
此勝經典汝當受持讀誦廣令通利。
所以者何。
若能以此經典廣為人說。
若能故聽受者則得無量福聚。
阿難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已受持。
當何名此經。
雲何奉持。
佛告阿難。
此經當名寂調音所問。
如是受持。
又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受持。
佛說經竟。
寂調音天子文殊師利法王子。
長老摩诃迦葉慧命阿難。
及諸時會大衆。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護世等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寂調音所問經
甯有煩惱終不升于聲聞決定。
天子白佛言。
希有世尊。
菩薩所行世所難信。
所以者何。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乃是菩薩破戒懶惰。
佛告天子。
如汝所言。
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
如是天子。
聲聞之人持戒精進。
即是菩薩破戒懶惰。
天子。
喻如有人庸作自活。
其人尚自不能資衆眷屬令得快樂。
況複餘人。
如是天子。
聲聞精進為自斷結以此精進。
不能令閻浮提人得樂。
況餘一切。
天子。
如大商主多饒财寶。
常樂赈給精進不息。
則能利益一切衆生。
如是天子。
菩薩專心精進成就悲愍。
則能利益一切衆生。
為無量衆生而作樂因。
能授世間出世間之樂。
爾時長老摩诃迦葉白佛言。
世尊。
聲聞之人證無為法。
菩薩之人到于有為。
到有為者。
雲何輕蔑到無為者。
佛告迦葉。
吾當為汝說喻以明此義。
迦葉。
喻四大海滿中生酥。
有人析于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取酥一渧。
迦葉。
于汝意雲何。
一分毛渧能輕滿四海生酥不。
迦葉白佛言。
世尊。
不能輕也。
佛告迦葉。
于汝意雲何。
此二酥中何者為多。
何者價貴。
迦葉複白佛言。
世尊。
一大海生酥億百千分之一尚多尚勝。
況複四海。
迦葉。
如百分毛一所舉酥渧。
當知聲聞無為智亦爾。
迦葉。
如四大海生酥。
當知菩薩有為善根百千阿僧祇劫回向一切智亦複如是迦葉喻如蟻子取一粒谷比秋月谷成熟之時。
一切大地所有諸谷。
迦葉。
于意雲何。
如此二谷何者多勝。
迦葉白佛言。
世尊。
秋月熟時無量衆生各得受用。
此為多勝。
如是迦葉。
如蟻子所取一粒之谷。
當知聲聞解脫果亦複如是。
迦葉。
猶如秋月一切大地苗稼成熟。
當知菩薩具六波羅蜜。
四攝善根此成熟已則能利益無量衆生亦複如是。
迦葉。
喻如百千馱水精器來入城邑。
複有一無價琉璃寶珠。
于大海中載船舫上。
安隐得至閻浮提界到已則能除人貧乏窮患。
迦葉。
于汝意雲何。
諸水精器頗能輕此無價琉璃寶不。
迦葉白佛言。
不敢輕也。
迦葉。
如水精馱入城邑者。
當知聲聞無為亦複如是。
如無價琉璃大寶。
當知菩薩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生一切智寶心亦複如是。
爾時長老摩诃迦葉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來善說一薩婆若心寶。
菩薩則勝一切聲聞辟支佛。
爾時寶相如來刹土諸來菩薩。
聞說此法已鹹懷希有。
白佛言。
世尊。
此諸所說皆是戲論。
有種種垢淨起諸異說。
彼寶相如來刹土。
唯說菩薩不退轉法。
無煩惱纏希有難及。
釋迦如來應正遍知乃能堪忍如是煩惱。
于無分别一味法中說上中下。
顯示三乘差别之異。
爾時諸菩薩以諸天花供養如來已。
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文殊師利。
我等欲還寶住世界。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等。
宜知是時。
諸菩薩言。
仁者。
不俱去耶。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
刹土平等。
佛法及衆生平等處。
我欲樂是當趣是處。
諸菩薩曰。
文殊師利。
以何方便。
文殊師利言。
一切刹土平等無盡故。
諸佛等正覺不可思議。
一切法空衆生自性無我。
諸善男子。
我觀平等性如是故。
作是說言。
一切刹土平等。
一切佛法衆生平等。
故我趣是處。
于是文殊師利即入三昧。
變此世界如寶住世界。
一切大衆鹹悉得見無增無減。
亦見世尊釋迦牟尼色貌形體如寶相如來諸聲聞衆皆如彼菩薩形色相貌。
時彼菩薩見是相已。
皆謂已到寶住世界。
鹹謂釋迦牟尼佛即是寶相如來。
而白佛言。
世尊。
誰将我等還此世界。
佛告諸菩薩。
善男子等。
雲汝等去時誰将汝去。
諸菩薩言。
文殊師利法王子。
佛告諸菩薩。
亦彼将還。
時文殊師利從三昧出謂諸菩薩言。
善男子。
各念三昧。
時諸菩薩各各念已。
所得三昧現在前已。
而作是念。
希有希有。
我等今者猶在于此。
乃謂已到寶住世界。
時諸菩薩怪未曾有。
而白佛言。
甚奇世尊。
文殊師利法王子乃能有是不可思議神通定力。
世尊。
願諸衆生得神通力。
如文殊師利。
佛告諸菩薩言。
善男子等。
喻如金銀頗梨金剛栴檀等寶器及瓦器等。
是諸器等皆受空界。
空界遍在諸器。
以空界平等故。
如是善男子等。
若法如際及空。
此等諸法即一無差。
入第一義空故。
而彼衆生以作種種行故。
受種種生示現千種。
我分化成若幹千色。
所受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色。
聲聞辟支佛菩薩佛色。
此等諸色雖皆可見。
平等色如色空等一無差無有别異。
善男子等。
以是義故當如是知。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
一切刹土等無别異故。
一切佛等一切法等。
一切衆生等。
無差别故。
時諸菩薩受世尊如法教法。
深生厭離心得喜悅。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
離世尊已。
即于娑婆世界不現。
還至寶住世界。
爾時世尊告慧命阿難言。
阿難。
此勝經典汝當受持讀誦廣令通利。
所以者何。
若能以此經典廣為人說。
若能故聽受者則得無量福聚。
阿難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已受持。
當何名此經。
雲何奉持。
佛告阿難。
此經當名寂調音所問。
如是受持。
又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受持。
佛說經竟。
寂調音天子文殊師利法王子。
長老摩诃迦葉慧命阿難。
及諸時會大衆。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護世等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寂調音所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