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釋義品第四
佛告敬首菩薩。
汝先言義相雲何者。
所謂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義相今當說。
佛子。
是金剛海藏璎珞經中。
釋賢聖相義。
義出體。
體者菩薩體。
義名功德如是二法。
一切菩薩為體為義。
故名體義。
佛子。
發心住者。
是人從始具縛凡夫。
未識三寶聖人。
未識好惡因之以果。
一切不識不解不知。
佛子。
從不識始凡夫地。
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
是人爾時住前。
名信想菩薩。
亦名假名菩薩。
亦名名字菩薩。
其人略行十心。
所謂信心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回向心護法心舍心願心。
複行十心。
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
是人複行十善。
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
受六天果報。
上善有三品。
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
中品粟散王。
下品人中王。
具足一切煩惱。
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
若值善知識學佛法。
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
若不爾者常沒不出。
住退分善根如上說。
佛子。
發心住者。
是上進分善根人。
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
行十信心信三寶。
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
常起信心。
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
不生難處常值佛法。
廣多聞慧多求方便。
始入空界住空性位。
故名為住。
空理智心習古佛法。
一切功德不自造。
心生一切功德故。
不名為地但得名住。
佛子。
治地住者。
常随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
清淨白故。
名治地住。
佛子。
長養一切行故。
名修行住。
佛子。
生在佛家種性清淨故。
名生貴住。
佛子。
多習無量善根故。
名方便具足住。
佛子。
成就第六般若故。
名正心住。
佛子。
入無生畢竟空界。
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故。
名不退住。
佛子。
從發心不生倒。
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
名童真住。
佛子。
從佛王教中生解。
當紹佛位故。
名法王子住。
佛子。
從上九觀空。
得無生心最上故。
名灌頂住。
是故佛子。
從灌頂心進入五陰法性空位。
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故名中十行佛子。
就中始入法空。
不為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
名歡喜行。
佛子。
得常化一切衆生皆法利衆生故。
名饒益行。
佛子。
法實得法忍心無我無我所故。
名無嗔恨行。
佛子。
常住功德現化衆生故。
名無盡行。
佛子。
命終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不失正念故。
名離癡亂行。
佛子。
生生常在佛國中生故。
名善現行。
佛子。
于我無我乃至一切法空故。
名無著行。
佛子。
三世佛法中常敬順故。
名尊重行。
佛子。
說法授人動成物則故。
名善法行。
佛子。
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
名真實行。
是故佛子。
從真實心。
入衆生空無我空。
二空平等無别。
一觀相一合相。
學習百萬億般若波羅蜜空觀故。
回易前後心心。
觀唯明明寂滅。
長養上地明觀法故。
回因向果。
複以無量心不舍不受故。
十向法如是。
佛子。
常以無相心中。
常行六道而入果報。
不受而受諸受。
回易轉化故。
名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
佛子。
觀一切法但有受但有用但有名。
念念不住故。
名不壞回向。
佛子。
三世諸佛法。
一切時行故。
名等一切佛回向。
佛子。
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國中。
供養一切佛故名至一切處回向。
佛子。
以常住三寶授與前人故。
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佛子。
習行相善無漏善而不二故。
名随順平等善根回向。
佛子。
以觀善惡父母無二。
一相一合相故。
名随順等觀一切衆生回向。
佛子。
常照有無二谛一切法一合相故。
名如相回向。
佛子。
以諸法無二般若無生二谛平等。
過去一合相現在一合相未來一合相故。
名無縛解脫回向。
佛子。
覺一切法第一義谛中道無相一切法皆一照相故。
名法界無量回向。
佛子是三十心義釋無量無邊。
非一切凡智所能思量。
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之所遊路。
佛子。
汝先言雲何名地。
佛子。
地名持。
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
亦名生。
成一切因果故名地。
佛子。
舍凡夫行生在佛家。
紹菩薩位入聖衆中。
四魔不到。
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大信始滿。
習學無生中道第一義谛觀。
上至二地三地乃至十一地。
明觀法門心心寂滅法流水中。
一相無相二身無方通同佛土故。
名歡喜地。
佛子。
以正無相善入衆生空。
現萬佛世界六通變化空同無為故。
名離垢地。
佛子。
光慧信忍。
修習古佛道。
所謂十二部經。
修多羅。
祇夜。
毗伽羅那。
伽陀。
憂陀那。
尼陀那。
阿波陀那。
伊帝目多伽。
阇陀伽。
毗佛略。
阿浮陀達摩。
憂波提舍。
以此法度衆生。
光光變通故名明地。
佛子。
大順無生起忍。
觀一切法二谛相。
上觀佛功德。
下觀六道衆生。
大慈觀故說法授樂。
大悲觀救三苦衆生。
大喜觀喜前人受樂。
大舍觀一切衆生。
皆入平等入七觀法。
故名焰地。
佛子。
順忍修道。
三界無明疑見。
一切無不皆空。
八辯功德入五明論。
所謂四辯因果内道外道辯。
五論者内外方道因果鬼師無不通達。
故名難勝地。
佛子。
上順諸法。
觀過去一切法一合相。
現在一切法一合相。
未來一切法一合相。
法界因緣寂滅無二。
故名現前地。
佛子。
無生忍諸法。
觀非有煩惱非無煩惱。
一生一滅一果。
三界最後一身一入一出。
集無量功德。
常向上地念念寂滅。
故名遠行地。
佛子。
是故菩薩無生觀。
舍三界報變易果。
用入中忍無相慧。
出有入無化現無常。
自見己身當果。
諸佛摩頂說法。
身心别行不可思議。
故名不動地。
佛子。
複入上觀光
汝先言義相雲何者。
所謂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義相今當說。
佛子。
是金剛海藏璎珞經中。
釋賢聖相義。
義出體。
體者菩薩體。
義名功德如是二法。
一切菩薩為體為義。
故名體義。
佛子。
發心住者。
是人從始具縛凡夫。
未識三寶聖人。
未識好惡因之以果。
一切不識不解不知。
佛子。
從不識始凡夫地。
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
是人爾時住前。
名信想菩薩。
亦名假名菩薩。
亦名名字菩薩。
其人略行十心。
所謂信心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回向心護法心舍心願心。
複行十心。
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
是人複行十善。
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
受六天果報。
上善有三品。
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
中品粟散王。
下品人中王。
具足一切煩惱。
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
若值善知識學佛法。
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
若不爾者常沒不出。
住退分善根如上說。
佛子。
發心住者。
是上進分善根人。
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
行十信心信三寶。
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
常起信心。
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
不生難處常值佛法。
廣多聞慧多求方便。
始入空界住空性位。
故名為住。
空理智心習古佛法。
一切功德不自造。
心生一切功德故。
不名為地但得名住。
佛子。
治地住者。
常随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
清淨白故。
名治地住。
佛子。
長養一切行故。
名修行住。
佛子。
生在佛家種性清淨故。
名生貴住。
佛子。
多習無量善根故。
名方便具足住。
佛子。
成就第六般若故。
名正心住。
佛子。
入無生畢竟空界。
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故。
名不退住。
佛子。
從發心不生倒。
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
名童真住。
佛子。
從佛王教中生解。
當紹佛位故。
名法王子住。
佛子。
從上九觀空。
得無生心最上故。
名灌頂住。
是故佛子。
從灌頂心進入五陰法性空位。
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故名中十行佛子。
就中始入法空。
不為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
名歡喜行。
佛子。
得常化一切衆生皆法利衆生故。
名饒益行。
佛子。
法實得法忍心無我無我所故。
名無嗔恨行。
佛子。
常住功德現化衆生故。
名無盡行。
佛子。
命終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不失正念故。
名離癡亂行。
佛子。
生生常在佛國中生故。
名善現行。
佛子。
于我無我乃至一切法空故。
名無著行。
佛子。
三世佛法中常敬順故。
名尊重行。
佛子。
說法授人動成物則故。
名善法行。
佛子。
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
名真實行。
是故佛子。
從真實心。
入衆生空無我空。
二空平等無别。
一觀相一合相。
學習百萬億般若波羅蜜空觀故。
回易前後心心。
觀唯明明寂滅。
長養上地明觀法故。
回因向果。
複以無量心不舍不受故。
十向法如是。
佛子。
常以無相心中。
常行六道而入果報。
不受而受諸受。
回易轉化故。
名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
佛子。
觀一切法但有受但有用但有名。
念念不住故。
名不壞回向。
佛子。
三世諸佛法。
一切時行故。
名等一切佛回向。
佛子。
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國中。
供養一切佛故名至一切處回向。
佛子。
以常住三寶授與前人故。
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佛子。
習行相善無漏善而不二故。
名随順平等善根回向。
佛子。
以觀善惡父母無二。
一相一合相故。
名随順等觀一切衆生回向。
佛子。
常照有無二谛一切法一合相故。
名如相回向。
佛子。
以諸法無二般若無生二谛平等。
過去一合相現在一合相未來一合相故。
名無縛解脫回向。
佛子。
覺一切法第一義谛中道無相一切法皆一照相故。
名法界無量回向。
佛子是三十心義釋無量無邊。
非一切凡智所能思量。
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之所遊路。
佛子。
汝先言雲何名地。
佛子。
地名持。
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
亦名生。
成一切因果故名地。
佛子。
舍凡夫行生在佛家。
紹菩薩位入聖衆中。
四魔不到。
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大信始滿。
習學無生中道第一義谛觀。
上至二地三地乃至十一地。
明觀法門心心寂滅法流水中。
一相無相二身無方通同佛土故。
名歡喜地。
佛子。
以正無相善入衆生空。
現萬佛世界六通變化空同無為故。
名離垢地。
佛子。
光慧信忍。
修習古佛道。
所謂十二部經。
修多羅。
祇夜。
毗伽羅那。
伽陀。
憂陀那。
尼陀那。
阿波陀那。
伊帝目多伽。
阇陀伽。
毗佛略。
阿浮陀達摩。
憂波提舍。
以此法度衆生。
光光變通故名明地。
佛子。
大順無生起忍。
觀一切法二谛相。
上觀佛功德。
下觀六道衆生。
大慈觀故說法授樂。
大悲觀救三苦衆生。
大喜觀喜前人受樂。
大舍觀一切衆生。
皆入平等入七觀法。
故名焰地。
佛子。
順忍修道。
三界無明疑見。
一切無不皆空。
八辯功德入五明論。
所謂四辯因果内道外道辯。
五論者内外方道因果鬼師無不通達。
故名難勝地。
佛子。
上順諸法。
觀過去一切法一合相。
現在一切法一合相。
未來一切法一合相。
法界因緣寂滅無二。
故名現前地。
佛子。
無生忍諸法。
觀非有煩惱非無煩惱。
一生一滅一果。
三界最後一身一入一出。
集無量功德。
常向上地念念寂滅。
故名遠行地。
佛子。
是故菩薩無生觀。
舍三界報變易果。
用入中忍無相慧。
出有入無化現無常。
自見己身當果。
諸佛摩頂說法。
身心别行不可思議。
故名不動地。
佛子。
複入上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