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六十(第四分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法。
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上說。
有八法。
應差作使伴。
能聞能說自解令他解能受能持無失知好惡說義趣。
是為八。
爾時世尊。
在瞻婆城伽伽池邊。
白月十五日說戒時。
于露地坐。
與衆僧俱前後圍繞。
時有比丘。
舉彼比丘見聞疑罪。
當舉罪時。
彼比丘乃作餘語答。
便起嗔恚。
佛告諸比丘。
應審定問彼人。
彼人于佛法中無所任無所增長。
譬如農夫田苗稊稗參生。
苗葉相類不别。
而為妨害。
乃至莠實。
方知非谷之異。
既知非谷即耘除根本。
何以故。
恐害善苗故。
比丘亦複如是。
有惡比丘。
行來坐起攝持衣缽。
如善比丘不别。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比丘中稊稗之異。
既知其異。
應和合為作滅擯除之。
何以故。
恐妨善比丘故。
譬如農夫治谷當風簁揚好谷留聚其下秕[卄/告]随風除之。
何以故。
恐污好谷故。
如是惡比丘行來入出。
如善比丘不别。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比丘中秕[卄/告]穢惡。
既知已。
應和合為作滅擯除之。
譬如有人須木作井欄。
從城中出。
手捉利斧。
往彼林中。
遍扣諸樹。
若是實中者其聲貞實。
若是空中者其聲虛而[斯/瓦]。
而彼空樹根莖枝葉。
如貞實者不異。
至于扣時方知内空。
既知内空。
即便斬伐截落枝葉先去粗樸。
然後釿刬細治内外俱淨。
以作井欄。
如是惡比丘。
行來出入攝持衣缽。
威儀如善比丘不異。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沙門中垢穢稊稗空樹。
若知已即應和合作滅擯。
何以故。
恐妨害善比丘故。
而說偈言。
同住知性行 嫉妒喜嗔恚 人中說善語 屏處造非法 方便作妄語 明者能覺知 稊稗應除棄 及以空中樹 自說是沙門 虛空應滅擯 已作滅擯竟 行惡非法者 清淨者共住 當知是光顯 和合共滅擯 和合盡苦際 佛說如是。
諸比丘聞。
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
我今為汝等說八種惡馬及八種惡人。
汝曹谛聽。
何等八。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抵踬不去。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反倚傍兩轅。
而不前進。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颠蹶倒地。
既傷其膝。
又折轅槅。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卻行不進。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趣非道破輪折軸。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不畏禦者亦不畏鞭。
方便齧銜[馬*奔]突不可禁制。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雙腳人立吐沫。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或蹲或卧。
是為八。
何等是八種惡人。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便言。
我不憶我不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抵踬不去。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不言犯不言不犯默然而住。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倚傍兩轅而不前進。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作是言。
長老亦自犯是罪。
雲何能除他罪。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颠蹶倒地既傷其膝又折轅槅。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比丘作是言。
長老自癡。
猶須人教而欲教我。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卻行。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便說餘事答反生嗔恚。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趣非道折軸破輪。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不畏衆僧亦不畏犯。
而不受舉罪者語。
便捉坐具置肩而去不可呵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不畏禦者亦不畏鞭齧銜[馬*奔]突不可禁制。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左抄郁多羅僧。
在僧中舉手大語。
乃令汝等教授我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雙腳人立吐沫。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比丘言。
長老亦不與我衣缽卧具醫藥。
何故教我。
彼即舍戒取于下道。
至諸比丘所作是言。
大德。
我已休道。
于意快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蹲卧。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是為八種惡人。
我已說八種惡馬八種惡人。
世尊所應。
慈愍諸弟子。
我已具說。
汝今當住在空處樹下修習禅定。
莫為放逸後緻悔恨。
此是我教誡。
佛說如是。
諸比丘聞。
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世尊在拘薩羅國。
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人間遊行。
于中道見有大聚火熾然。
見已即下道。
在一樹下敷座而坐。
告諸比丘。
汝等見彼大聚火熾然不。
若使有人捉彼火扪摸嗚之。
即燒其皮肉筋骨消盡。
若複有人。
捉刹利女婆羅門女毗舍女首陀羅女扪摸嗚之。
如是二事何者為善。
諸比丘白佛。
大德。
若捉彼刹利等女扪摸嗚之。
此事為善。
何以故。
若捉火即燒爛皮肉筋骨消盡。
得大苦痛不可堪耐。
佛告諸比丘。
我今告汝。
甯捉此火扪摸嗚之。
燒其皮肉筋骨消盡。
此事為善。
何以故。
不以此因堕三惡道。
若非沙門。
自言是沙門。
非淨行。
自言是淨行。
破戒行惡。
都無持戒威儀。
邪見覆處作罪。
内空腐爛外現完淨。
食人信施以不消信施故。
堕三惡道長夜受苦。
是故應當持淨戒食人信施。
飲食衣服卧具醫藥一切所須。
能令施主得大果報。
所為出家作沙門亦得成就。
汝等比丘。
甯以熱戟。
刺腳。
當受信樂善男子善女人接足作
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上說。
有八法。
應差作使伴。
能聞能說自解令他解能受能持無失知好惡說義趣。
是為八。
爾時世尊。
在瞻婆城伽伽池邊。
白月十五日說戒時。
于露地坐。
與衆僧俱前後圍繞。
時有比丘。
舉彼比丘見聞疑罪。
當舉罪時。
彼比丘乃作餘語答。
便起嗔恚。
佛告諸比丘。
應審定問彼人。
彼人于佛法中無所任無所增長。
譬如農夫田苗稊稗參生。
苗葉相類不别。
而為妨害。
乃至莠實。
方知非谷之異。
既知非谷即耘除根本。
何以故。
恐害善苗故。
比丘亦複如是。
有惡比丘。
行來坐起攝持衣缽。
如善比丘不别。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比丘中稊稗之異。
既知其異。
應和合為作滅擯除之。
何以故。
恐妨善比丘故。
譬如農夫治谷當風簁揚好谷留聚其下秕[卄/告]随風除之。
何以故。
恐污好谷故。
如是惡比丘行來入出。
如善比丘不别。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比丘中秕[卄/告]穢惡。
既知已。
應和合為作滅擯除之。
譬如有人須木作井欄。
從城中出。
手捉利斧。
往彼林中。
遍扣諸樹。
若是實中者其聲貞實。
若是空中者其聲虛而[斯/瓦]。
而彼空樹根莖枝葉。
如貞實者不異。
至于扣時方知内空。
既知内空。
即便斬伐截落枝葉先去粗樸。
然後釿刬細治内外俱淨。
以作井欄。
如是惡比丘。
行來出入攝持衣缽。
威儀如善比丘不異。
乃至不出罪。
時既出其罪。
方知沙門中垢穢稊稗空樹。
若知已即應和合作滅擯。
何以故。
恐妨害善比丘故。
而說偈言。
同住知性行 嫉妒喜嗔恚 人中說善語 屏處造非法 方便作妄語 明者能覺知 稊稗應除棄 及以空中樹 自說是沙門 虛空應滅擯 已作滅擯竟 行惡非法者 清淨者共住 當知是光顯 和合共滅擯 和合盡苦際 佛說如是。
諸比丘聞。
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
我今為汝等說八種惡馬及八種惡人。
汝曹谛聽。
何等八。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抵踬不去。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反倚傍兩轅。
而不前進。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颠蹶倒地。
既傷其膝。
又折轅槅。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卻行不進。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趣非道破輪折軸。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不畏禦者亦不畏鞭。
方便齧銜[馬*奔]突不可禁制。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雙腳人立吐沫。
或有惡馬。
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或蹲或卧。
是為八。
何等是八種惡人。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便言。
我不憶我不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抵踬不去。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不言犯不言不犯默然而住。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倚傍兩轅而不前進。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作是言。
長老亦自犯是罪。
雲何能除他罪。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颠蹶倒地既傷其膝又折轅槅。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比丘作是言。
長老自癡。
猶須人教而欲教我。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卻行。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便說餘事答反生嗔恚。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趣非道折軸破輪。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不畏衆僧亦不畏犯。
而不受舉罪者語。
便捉坐具置肩而去不可呵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不畏禦者亦不畏鞭齧銜[馬*奔]突不可禁制。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而彼比丘左抄郁多羅僧。
在僧中舉手大語。
乃令汝等教授我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
而更雙腳人立吐沫。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或有比丘。
舉彼見聞疑罪。
彼比丘言。
長老亦不與我衣缽卧具醫藥。
何故教我。
彼即舍戒取于下道。
至諸比丘所作是言。
大德。
我已休道。
于意快耶。
猶如惡馬授勒與鞭欲令其去而更蹲卧。
我說此人亦複如是。
是為八種惡人。
我已說八種惡馬八種惡人。
世尊所應。
慈愍諸弟子。
我已具說。
汝今當住在空處樹下修習禅定。
莫為放逸後緻悔恨。
此是我教誡。
佛說如是。
諸比丘聞。
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世尊在拘薩羅國。
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人間遊行。
于中道見有大聚火熾然。
見已即下道。
在一樹下敷座而坐。
告諸比丘。
汝等見彼大聚火熾然不。
若使有人捉彼火扪摸嗚之。
即燒其皮肉筋骨消盡。
若複有人。
捉刹利女婆羅門女毗舍女首陀羅女扪摸嗚之。
如是二事何者為善。
諸比丘白佛。
大德。
若捉彼刹利等女扪摸嗚之。
此事為善。
何以故。
若捉火即燒爛皮肉筋骨消盡。
得大苦痛不可堪耐。
佛告諸比丘。
我今告汝。
甯捉此火扪摸嗚之。
燒其皮肉筋骨消盡。
此事為善。
何以故。
不以此因堕三惡道。
若非沙門。
自言是沙門。
非淨行。
自言是淨行。
破戒行惡。
都無持戒威儀。
邪見覆處作罪。
内空腐爛外現完淨。
食人信施以不消信施故。
堕三惡道長夜受苦。
是故應當持淨戒食人信施。
飲食衣服卧具醫藥一切所須。
能令施主得大果報。
所為出家作沙門亦得成就。
汝等比丘。
甯以熱戟。
刺腳。
當受信樂善男子善女人接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