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五(第四分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比丘與白衣家有怨,彼決他田水棄之令田毀廢。
彼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他水,彼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諸比丘疑,不敢取渠水泉陂池水,佛言:“若非人所護者不犯。
” 時有比丘字旃陀羅,有鬥诤事,有貴價蘇摩缽。
彼以诤事故,常懷憂愁作如是語:“若有能滅我诤事者,當與此缽。
”時有阿夷頭比丘,聰明了了善滅诤事,即為彼滅诤已,持缽而去。
此比丘謂失缽,便行求覓,見阿夷頭手中捉,即語言:“汝偷我缽。
”彼即答言:“我不偷汝缽,汝自有要言:‘若有能滅我诤事者,當持此缽與。
’是故我取耳。
”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取?”彼具答因緣,佛言:“汝不犯。
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有比丘,字耶輸伽,有僧伽梨。
複有比丘,字婆修達多,不語辄着,入聚落乞食。
彼謂失衣,便行求覓,見婆修達多着,即便捉之,言:“汝犯盜。
”彼答言:“我不盜汝衣,以親厚意取耳!”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親厚意取,非盜心。
”佛言:“無犯。
而不應于非親厚而作親厚意取。
” 時有比丘字清淨,有僧伽梨,有須陀夷比丘,不問主辄着,入聚落乞食。
主謂失衣,便行求覓,見須陀夷着,即捉語言:“汝取我衣,犯盜。
”彼答言:“我不盜,借着耳!”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借着,非盜心。
”佛言:“無犯。
而不應不問主辄着入聚落。
” 時有比丘取他梨果,疑,佛言:“直五錢,離本處,波羅夷。
閻婆果、波梨婆果、蒱桃種種果,若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搖他梨果堕欲令損減,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若搖堕閻婆果、波梨婆果、蒱桃種種果,欲令損減,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他胡菰,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甘蔗,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時有比丘取他菜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取他蓮華,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缽頭摩、頭頭摩、拘頭摩、分陀利華,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若複折壞,欲損減他,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他守視人及賊,與比丘佉阇尼食,比丘作如是意言:“此非彼食。
”不受。
諸比丘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食,聽淨洗手受食之。
” 時有比丘取他藕根,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在他所守護林中取材,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無根取他食,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無根取他食,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無盜心。
”佛言:“無犯。
妄語故,波逸提。
” 時有比丘,遣比丘盜取繩床。
彼使比丘謂不盜,即為取床來,疑,佛言:“方便教者波羅夷,使者不犯。
” 時有比丘,遣比丘取繩床,彼使謂盜取,即取床來,疑,佛言:“取者波羅夷,教者無犯。
” 時有衆多比丘有輿,與六群比丘共行。
六群比丘作是念:“前到住處當盜取彼輿。
”佛言:“若在此處盜,波羅夷。
若在道中、若至住處盜,亦波羅夷。
” 時有六群比丘,見恒水中有流船,作是念:“我等可盜取此船不勞身手。
”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即具答因緣,佛言:“但意,無犯。
而不應生如是意。
” 有比丘盜取他船,從此岸至彼岸,疑,佛言:“波羅夷。
從彼岸至此岸,順水、若逆水、若沉水中、若牽着陸地、若解他船離處,一切波羅夷。
若方便欲解,不離處,偷蘭遮。
” 時有二比丘,往阿夷羅婆提河中浴,見貴價衣簏随水流下,一比丘見便言:“此簏屬我。
”第二比丘言:“簏中物屬我。
”即共取得貴價衣,便疑,佛言:“汝以何心?”答言:“糞掃衣想。
”佛言:“不犯。
不應取水中糞掃衣。
” 時有比丘盜金花鬘,疑,佛言:“波羅夷。
” 時祇桓中有衆多鳥巢住,至後夜鳴喚亂諸坐禅比丘。
有舊比丘,遣守園人除去鳥巢。
彼于鳥巢中,見有金有碎帛,持來與舊比丘。
彼疑,佛言:“鳥獸無用,無犯,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祇桓中有鼠穴,比丘使守園人壞,彼于鼠穴中得藥碎帛持來與比丘。
比丘疑,佛言:“畜生無用,無犯,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去寺不遠有村,諸鼠往村中取胡桃來,在寺内成大聚。
六群比丘以盜心取食。
彼疑,佛言:“波羅夷。
” 時去祇桓不遠有獵師,安機發捕鹿,機中有死鹿。
六群比丘以盜心取食,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晝日往阿蘭若處。
有賊系牛在樹,牛見比丘泣淚。
比丘慈念便解放去。
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慈心,無盜意。
”佛言:“無犯。
不應作如是事。
” 時有比丘,晝日往阿蘭若處,有賊縛牛置中。
比丘左右不見人,念言:“此于我有益。
”即解牛牽去。
去不遠,還得意念,便言:“我何用此牛?”即放去。
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盜心。
”佛言:“直五錢,離處,波羅夷。
” 時有豹捉鹿,鹿被瘡來入寺而死。
諸比丘取食,疑,佛言:“無犯。
” 時有獵師捕鹿,鹿來入寺,獵師尋鹿而來,問諸比丘言:“見如是如是鹿不?”諸比丘不見者言不見,彼即處處求覓得。
時獵師即瞋嫌比丘言:“沙門釋子無有慚愧,妄語欺調,自稱:‘我知正法。
’見鹿而言不見,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疑,白佛,佛言:“無犯。
” 時有比丘盜取波利迦羅衣,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舉他波利迦羅衣離處,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轉側波利迦羅衣,疑,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時有比丘,盜繩床、木床、大小褥、枕、氈被、若瓶、若澡罐、若杖、若扇,佛言:“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倒易繩床言:“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佛言:“不應倒易。
” 時有比丘,倒易木床、大小褥、若枕,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氈被瓶澡罐杖扇言:“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佛言:“不應爾。
” 時有比丘盜他石,彼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盜塹材木、竹?、文若草、婆婆草、樹皮,若他所守護樹葉花果,彼疑,佛言:“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從他衣架上盜取衣,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舉他衣架上衣離架,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從他架上轉側衣,疑,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時有比丘,取他衣架上帶并架合取,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盜心。
”佛言:“直五錢,離處,波羅夷。
” 時有衆多比丘,與六群比丘在白衣家内共坐食,白衣以大價衣敷為座。
中有一六群比丘,盜心以腳轉側,疑,佛言:“汝以何心?”答言:“盜心。
”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四分律卷第五十五
彼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他水,彼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諸比丘疑,不敢取渠水泉陂池水,佛言:“若非人所護者不犯。
” 時有比丘字旃陀羅,有鬥诤事,有貴價蘇摩缽。
彼以诤事故,常懷憂愁作如是語:“若有能滅我诤事者,當與此缽。
”時有阿夷頭比丘,聰明了了善滅诤事,即為彼滅诤已,持缽而去。
此比丘謂失缽,便行求覓,見阿夷頭手中捉,即語言:“汝偷我缽。
”彼即答言:“我不偷汝缽,汝自有要言:‘若有能滅我诤事者,當持此缽與。
’是故我取耳。
”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取?”彼具答因緣,佛言:“汝不犯。
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有比丘,字耶輸伽,有僧伽梨。
複有比丘,字婆修達多,不語辄着,入聚落乞食。
彼謂失衣,便行求覓,見婆修達多着,即便捉之,言:“汝犯盜。
”彼答言:“我不盜汝衣,以親厚意取耳!”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親厚意取,非盜心。
”佛言:“無犯。
而不應于非親厚而作親厚意取。
” 時有比丘字清淨,有僧伽梨,有須陀夷比丘,不問主辄着,入聚落乞食。
主謂失衣,便行求覓,見須陀夷着,即捉語言:“汝取我衣,犯盜。
”彼答言:“我不盜,借着耳!”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借着,非盜心。
”佛言:“無犯。
而不應不問主辄着入聚落。
” 時有比丘取他梨果,疑,佛言:“直五錢,離本處,波羅夷。
閻婆果、波梨婆果、蒱桃種種果,若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搖他梨果堕欲令損減,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若搖堕閻婆果、波梨婆果、蒱桃種種果,欲令損減,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他胡菰,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甘蔗,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時有比丘取他菜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取他蓮華,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缽頭摩、頭頭摩、拘頭摩、分陀利華,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若複折壞,欲損減他,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他守視人及賊,與比丘佉阇尼食,比丘作如是意言:“此非彼食。
”不受。
諸比丘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食,聽淨洗手受食之。
” 時有比丘取他藕根,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 時有比丘在他所守護林中取材,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無根取他食,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無根取他食,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無盜心。
”佛言:“無犯。
妄語故,波逸提。
” 時有比丘,遣比丘盜取繩床。
彼使比丘謂不盜,即為取床來,疑,佛言:“方便教者波羅夷,使者不犯。
” 時有比丘,遣比丘取繩床,彼使謂盜取,即取床來,疑,佛言:“取者波羅夷,教者無犯。
” 時有衆多比丘有輿,與六群比丘共行。
六群比丘作是念:“前到住處當盜取彼輿。
”佛言:“若在此處盜,波羅夷。
若在道中、若至住處盜,亦波羅夷。
” 時有六群比丘,見恒水中有流船,作是念:“我等可盜取此船不勞身手。
”彼疑,佛問言:“汝以何心?”即具答因緣,佛言:“但意,無犯。
而不應生如是意。
” 有比丘盜取他船,從此岸至彼岸,疑,佛言:“波羅夷。
從彼岸至此岸,順水、若逆水、若沉水中、若牽着陸地、若解他船離處,一切波羅夷。
若方便欲解,不離處,偷蘭遮。
” 時有二比丘,往阿夷羅婆提河中浴,見貴價衣簏随水流下,一比丘見便言:“此簏屬我。
”第二比丘言:“簏中物屬我。
”即共取得貴價衣,便疑,佛言:“汝以何心?”答言:“糞掃衣想。
”佛言:“不犯。
不應取水中糞掃衣。
” 時有比丘盜金花鬘,疑,佛言:“波羅夷。
” 時祇桓中有衆多鳥巢住,至後夜鳴喚亂諸坐禅比丘。
有舊比丘,遣守園人除去鳥巢。
彼于鳥巢中,見有金有碎帛,持來與舊比丘。
彼疑,佛言:“鳥獸無用,無犯,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祇桓中有鼠穴,比丘使守園人壞,彼于鼠穴中得藥碎帛持來與比丘。
比丘疑,佛言:“畜生無用,無犯,而不應受如是物。
” 時去寺不遠有村,諸鼠往村中取胡桃來,在寺内成大聚。
六群比丘以盜心取食。
彼疑,佛言:“波羅夷。
” 時去祇桓不遠有獵師,安機發捕鹿,機中有死鹿。
六群比丘以盜心取食,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晝日往阿蘭若處。
有賊系牛在樹,牛見比丘泣淚。
比丘慈念便解放去。
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慈心,無盜意。
”佛言:“無犯。
不應作如是事。
” 時有比丘,晝日往阿蘭若處,有賊縛牛置中。
比丘左右不見人,念言:“此于我有益。
”即解牛牽去。
去不遠,還得意念,便言:“我何用此牛?”即放去。
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盜心。
”佛言:“直五錢,離處,波羅夷。
” 時有豹捉鹿,鹿被瘡來入寺而死。
諸比丘取食,疑,佛言:“無犯。
” 時有獵師捕鹿,鹿來入寺,獵師尋鹿而來,問諸比丘言:“見如是如是鹿不?”諸比丘不見者言不見,彼即處處求覓得。
時獵師即瞋嫌比丘言:“沙門釋子無有慚愧,妄語欺調,自稱:‘我知正法。
’見鹿而言不見,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疑,白佛,佛言:“無犯。
” 時有比丘盜取波利迦羅衣,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舉他波利迦羅衣離處,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轉側波利迦羅衣,疑,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時有比丘,盜繩床、木床、大小褥、枕、氈被、若瓶、若澡罐、若杖、若扇,佛言:“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倒易繩床言:“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佛言:“不應倒易。
” 時有比丘,倒易木床、大小褥、若枕,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氈被瓶澡罐杖扇言:“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佛言:“不應爾。
” 時有比丘盜他石,彼疑,佛言:“直五錢,波羅夷。
”盜塹材木、竹?、文若草、婆婆草、樹皮,若他所守護樹葉花果,彼疑,佛言:“直五錢,一切波羅夷。
” 時有比丘,從他衣架上盜取衣,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舉他衣架上衣離架,疑,佛言:“波羅夷。
” 時有比丘,盜心從他架上轉側衣,疑,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時有比丘,取他衣架上帶并架合取,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盜心。
”佛言:“直五錢,離處,波羅夷。
” 時有衆多比丘,與六群比丘在白衣家内共坐食,白衣以大價衣敷為座。
中有一六群比丘,盜心以腳轉側,疑,佛言:“汝以何心?”答言:“盜心。
”佛言:“方便求五錢,未離處,偷蘭遮。
” 四分律卷第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