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金銀,除去飾好。
我說是語,汝以此事不信我耶?”彼離奢言:“我非為不信,我有信樂于汝,汝可住此毗舍離,我當供給衣服飲食醫藥所須之物。
” 時伽那子比丘,與諸離奢解說令得歡喜已,與彼使比丘俱,還婆阇子比丘所。
遙見伽那子比丘來,即問使比丘言:“伽那子比丘,已解喻諸離奢得信耶?”答言:“爾。
”即言:“彼已信樂伽那子,持我等作非沙門釋子!”婆阇子比丘問言:“何故耶?”即具說先因緣。
彼毗舍離比丘,語伽那子比丘言:“汝先罵衆僧,見罪不?”答言:“我不罵衆僧。
”彼即和合與作舉。
伽那子比丘作是念:“我此诤事,若得長老離婆多與我作伴者,便可得如法滅。
”彼即問餘人言:“離婆多在何處?”彼即答言:“聞在婆呵河邊。
”即往婆呵河邊。
離婆多不在,彼即問:“離婆多在何處?”彼即答言:“聞在伽那慰阇國。
”即往彼國。
既至,離婆多複不在,複問:“離婆多在何處?”答言:“在阿伽樓羅國。
”即往彼國。
而複不在,即問:“離婆多在何處?”答言:“在僧伽賒國。
”即複往彼國。
見離婆多值衆僧集,問離婆多供養弟子言:“汝大德長老離婆多,往衆僧中不?”答言:“當往。
”時離婆多往集僧中聽說法已,夜半後捉尼師壇還屋。
時耶舍伽那子亦在僧中集聽法已,夜半後捉尼師壇往離婆多所,彼作是念:“今正是時,當具說先因緣令其得聞。
”彼即問離婆多言:“大德上座!得二指抄食不?”彼還問言:“雲何二指抄食?”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不作餘食法,得二指抄食食不?”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村間不?”彼還問言:“雲何得村間?”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不作餘食法,往村中間得食。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彼問言:“大德長老!得寺内不?”彼還問言:“雲何得寺内?”答言:“大德長老!在寺内得别衆羯磨。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薩犍度中制。
”“大德長老!得後聽可不”還問言:“雲何得後聽可?”答言:“大德長老!在界内别衆羯磨已,後聽可。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薩犍度中制。
”複問:“得常法不?”還問言:“雲何得常法?”答言:“大德長老!此作是已言是本來所作。
”彼答言:“比丘知不?應觀修多羅、毗尼檢校法律。
若不觀毗尼、不檢校法律而違反于法,若已作不應作,未作亦不應作。
若觀修多羅毗尼、檢校法律,與修多羅相應、與法律相應,不違本法,若已作若未作應作。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和不?”彼還問言:“雲何得和?”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以酥、油、蜜、生酥、石蜜、酪和一處,得食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與鹽共宿不?”彼還問言:“雲何得與鹽共宿?”答言:“大德長老!得用共宿鹽着食中食。
”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藥犍度中制。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飲阇樓羅酒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拘睒彌國,因長老娑伽陀比丘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畜不割截坐具不?”答言:“不應畜。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受取金銀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因跋難陀釋子制。
”彼言:“大德長老!毗舍離婆阇子比丘行此十事,言:‘清淨如法、是佛所聽。
’彼勸檀越于布薩時施衆僧金銀,令分物人分。
”彼言:“汝莫語餘人。
何以故?恐諸比丘所見不同,而不與和合比丘。
汝可往阿籲恒河山中,彼處有三浮陀比丘,是我同和上,與六十波羅離子比丘共住,彼皆勇猛精進度無所畏。
以此因緣具為彼說已,共期婆呵河邊,我亦當往。
” 時耶舍伽那子比丘即往彼山中,至三浮陀所,以此因緣具向彼說之。
“期婆呵河邊,大德離婆多亦當來。
”時毗舍離婆阇子比丘,聞耶舍伽那子比丘往人間求索伴黨。
彼即大持毗舍離好衣,往離婆多弟子所語言:“我為大德離婆多故,持此好衣來與。
今止不複與,即回與汝可取。
”彼言:“止!止!我不受。
”彼複勤勤逼令受,彼遂便受。
既受已,作是言:“長老!彼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國。
善哉長老!能為我白大德上座:‘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國。
善哉大德!當助波夷那比丘。
’”彼即答言:“大德!長老離婆多尊重,我難不敢言。
”彼即強逼之不已,便往離婆多所,白如是言:“大德!彼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
願大德!助波夷那比丘。
”彼即答言:“汝癡人!持我在不淨部中。
汝去!
我說是語,汝以此事不信我耶?”彼離奢言:“我非為不信,我有信樂于汝,汝可住此毗舍離,我當供給衣服飲食醫藥所須之物。
” 時伽那子比丘,與諸離奢解說令得歡喜已,與彼使比丘俱,還婆阇子比丘所。
遙見伽那子比丘來,即問使比丘言:“伽那子比丘,已解喻諸離奢得信耶?”答言:“爾。
”即言:“彼已信樂伽那子,持我等作非沙門釋子!”婆阇子比丘問言:“何故耶?”即具說先因緣。
彼毗舍離比丘,語伽那子比丘言:“汝先罵衆僧,見罪不?”答言:“我不罵衆僧。
”彼即和合與作舉。
伽那子比丘作是念:“我此诤事,若得長老離婆多與我作伴者,便可得如法滅。
”彼即問餘人言:“離婆多在何處?”彼即答言:“聞在婆呵河邊。
”即往婆呵河邊。
離婆多不在,彼即問:“離婆多在何處?”彼即答言:“聞在伽那慰阇國。
”即往彼國。
既至,離婆多複不在,複問:“離婆多在何處?”答言:“在阿伽樓羅國。
”即往彼國。
而複不在,即問:“離婆多在何處?”答言:“在僧伽賒國。
”即複往彼國。
見離婆多值衆僧集,問離婆多供養弟子言:“汝大德長老離婆多,往衆僧中不?”答言:“當往。
”時離婆多往集僧中聽說法已,夜半後捉尼師壇還屋。
時耶舍伽那子亦在僧中集聽法已,夜半後捉尼師壇往離婆多所,彼作是念:“今正是時,當具說先因緣令其得聞。
”彼即問離婆多言:“大德上座!得二指抄食不?”彼還問言:“雲何二指抄食?”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不作餘食法,得二指抄食食不?”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村間不?”彼還問言:“雲何得村間?”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不作餘食法,往村中間得食。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彼問言:“大德長老!得寺内不?”彼還問言:“雲何得寺内?”答言:“大德長老!在寺内得别衆羯磨。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薩犍度中制。
”“大德長老!得後聽可不”還問言:“雲何得後聽可?”答言:“大德長老!在界内别衆羯磨已,後聽可。
”離婆多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薩犍度中制。
”複問:“得常法不?”還問言:“雲何得常法?”答言:“大德長老!此作是已言是本來所作。
”彼答言:“比丘知不?應觀修多羅、毗尼檢校法律。
若不觀毗尼、不檢校法律而違反于法,若已作不應作,未作亦不應作。
若觀修多羅毗尼、檢校法律,與修多羅相應、與法律相應,不違本法,若已作若未作應作。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和不?”彼還問言:“雲何得和?”答言:“大德長老!足食已舍威儀,以酥、油、蜜、生酥、石蜜、酪和一處,得食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不作餘食法食,以是故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與鹽共宿不?”彼還問言:“雲何得與鹽共宿?”答言:“大德長老!得用共宿鹽着食中食。
”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藥犍度中制。
”複問言:“大德長老!得飲阇樓羅酒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拘睒彌國,因長老娑伽陀比丘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畜不割截坐具不?”答言:“不應畜。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制。
”複問:“大德長老!得受取金銀不?”答言:“不應爾。
”問言:“在何處制?”答言:“在王舍城,因跋難陀釋子制。
”彼言:“大德長老!毗舍離婆阇子比丘行此十事,言:‘清淨如法、是佛所聽。
’彼勸檀越于布薩時施衆僧金銀,令分物人分。
”彼言:“汝莫語餘人。
何以故?恐諸比丘所見不同,而不與和合比丘。
汝可往阿籲恒河山中,彼處有三浮陀比丘,是我同和上,與六十波羅離子比丘共住,彼皆勇猛精進度無所畏。
以此因緣具為彼說已,共期婆呵河邊,我亦當往。
” 時耶舍伽那子比丘即往彼山中,至三浮陀所,以此因緣具向彼說之。
“期婆呵河邊,大德離婆多亦當來。
”時毗舍離婆阇子比丘,聞耶舍伽那子比丘往人間求索伴黨。
彼即大持毗舍離好衣,往離婆多弟子所語言:“我為大德離婆多故,持此好衣來與。
今止不複與,即回與汝可取。
”彼言:“止!止!我不受。
”彼複勤勤逼令受,彼遂便受。
既受已,作是言:“長老!彼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國。
善哉長老!能為我白大德上座:‘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國。
善哉大德!當助波夷那比丘。
’”彼即答言:“大德!長老離婆多尊重,我難不敢言。
”彼即強逼之不已,便往離婆多所,白如是言:“大德!彼波夷那、波梨二國比丘共诤,世尊出在波夷那。
願大德!助波夷那比丘。
”彼即答言:“汝癡人!持我在不淨部中。
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