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時諸比丘從毗舍離往王舍城,作如是言:“我等先當作何等?為當先治房舍卧具?先論法毗尼耶?”皆言:“先當治房舍卧具。
”即便治房卧具。
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中有陀醯羅迦葉作上座,長老婆婆那為第二上座,大迦葉為第三上座,長老大周那為第四上座。
時大迦葉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論法毗尼。
白如是。
”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舍雜碎戒。
’”迦葉問言:“阿難!汝問世尊不?何者是雜碎戒?”阿難答言:“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時諸比丘皆言:“來我當語汝雜碎戒。
”中或有言:“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乃至九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衆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
佛先所制,今不應卻,應随佛所制而學。
”時即共立如此制限。
大迦葉語阿難言:“汝于佛法中先求度女人,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此非我故作,摩诃波阇波提于佛有大恩,佛母命過長養世尊。
大德迦葉!我今于此不自見有罪,以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大迦葉複言:“汝令世尊三反請汝作供養人,而言不作,得突吉羅罪。
今當忏悔。
”阿難答迦葉言:“我不故作,為佛作供養人難,是故言不能耳。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以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為佛縫僧伽梨,腳蹑而縫,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慢而故作,更無人捉故爾耳。
我于此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世尊欲取涅槃三反告汝,汝不請世尊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令無數人得利益,慈愍世間諸天人民令得安樂,汝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故作,魔在我心,令我不請佛住世。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世尊在時,從汝索水,汝不與,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非我故作,時有五百乘車從水中過,其水甚濁。
恐世尊飲之作患,是故不與。
”迦葉複言:“汝但應與,若佛威神或複諸天能令水清淨。
”阿難言:“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言:“我非故作,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不遮女人,令污佛足,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非我故作,女人心軟,禮佛足時泣淚手污佛足。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 時大迦葉即作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問優波離法毗尼。
白如是。
”時優波離即作白僧:“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令上座大迦葉問、我答。
白如是。
”時大迦葉即問言:“第一波羅夷,本起何處?誰先犯?”優波離答言:“在毗舍離,須提那迦蘭陀子初犯。
”“第二複本起何處?”答言:“在王舍城,陀尼伽比丘陶師子初犯。
”複問:“第三本起何處?”答言:“在毗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複問:“第四本起何處?”答言:“在毗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複問:“第一僧殘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
”如是展轉随所起處,如初分說。
複問:“第一不定法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
”第二亦爾。
複問:“尼薩耆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亦如初分說。
複問:“初波逸提本起何處?”答言:“在釋翅瘦,象力釋子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如初分說。
複問:“波羅提提舍尼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蓮花色比丘尼起。
”第二、第三、第四如初分說。
複問:“第一衆學法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如初分說。
比丘尼别戒如律所說。
複問:“最初聽受大戒本起何處?”答言:“在波羅?,五比丘。
”複問:“最初聽說戒在何處?”答言:“在王舍城,為諸少年比丘。
”複問:“初聽安居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複問:“初自恣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如是展轉問乃至毗尼增一。
時彼即集比丘一切事并在一處,為比丘律。
比丘尼事并在一處,為比丘尼律。
一切受戒法集一處,為受戒犍度。
一切布薩法集一處,為布薩犍度。
一切安居法集一處,為安居犍度。
一切自恣法集一處,為自恣犍度。
一切皮革法集一處,為皮革犍度。
一切衣法集一處,為衣犍度。
一切藥法集一處,為藥犍度。
一切迦絺那衣
”即便治房卧具。
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中有陀醯羅迦葉作上座,長老婆婆那為第二上座,大迦葉為第三上座,長老大周那為第四上座。
時大迦葉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論法毗尼。
白如是。
”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舍雜碎戒。
’”迦葉問言:“阿難!汝問世尊不?何者是雜碎戒?”阿難答言:“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時諸比丘皆言:“來我當語汝雜碎戒。
”中或有言:“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或有言:“除四波羅夷乃至九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
”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衆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
佛先所制,今不應卻,應随佛所制而學。
”時即共立如此制限。
大迦葉語阿難言:“汝于佛法中先求度女人,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此非我故作,摩诃波阇波提于佛有大恩,佛母命過長養世尊。
大德迦葉!我今于此不自見有罪,以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大迦葉複言:“汝令世尊三反請汝作供養人,而言不作,得突吉羅罪。
今當忏悔。
”阿難答迦葉言:“我不故作,為佛作供養人難,是故言不能耳。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以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為佛縫僧伽梨,腳蹑而縫,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慢而故作,更無人捉故爾耳。
我于此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世尊欲取涅槃三反告汝,汝不請世尊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令無數人得利益,慈愍世間諸天人民令得安樂,汝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故作,魔在我心,令我不請佛住世。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世尊在時,從汝索水,汝不與,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非我故作,時有五百乘車從水中過,其水甚濁。
恐世尊飲之作患,是故不與。
”迦葉複言:“汝但應與,若佛威神或複諸天能令水清淨。
”阿難言:“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言:“我非故作,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迦葉複言:“汝不遮女人,令污佛足,得突吉羅罪。
今應忏悔。
”阿難答言:“非我故作,女人心軟,禮佛足時泣淚手污佛足。
我于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忏悔。
” 時大迦葉即作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問優波離法毗尼。
白如是。
”時優波離即作白僧:“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令上座大迦葉問、我答。
白如是。
”時大迦葉即問言:“第一波羅夷,本起何處?誰先犯?”優波離答言:“在毗舍離,須提那迦蘭陀子初犯。
”“第二複本起何處?”答言:“在王舍城,陀尼伽比丘陶師子初犯。
”複問:“第三本起何處?”答言:“在毗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複問:“第四本起何處?”答言:“在毗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複問:“第一僧殘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
”如是展轉随所起處,如初分說。
複問:“第一不定法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
”第二亦爾。
複問:“尼薩耆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亦如初分說。
複問:“初波逸提本起何處?”答言:“在釋翅瘦,象力釋子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如初分說。
複問:“波羅提提舍尼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蓮花色比丘尼起。
”第二、第三、第四如初分說。
複問:“第一衆學法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
”如是展轉如初分說。
比丘尼别戒如律所說。
複問:“最初聽受大戒本起何處?”答言:“在波羅?,五比丘。
”複問:“最初聽說戒在何處?”答言:“在王舍城,為諸少年比丘。
”複問:“初聽安居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複問:“初自恣本起何處?”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如是展轉問乃至毗尼增一。
時彼即集比丘一切事并在一處,為比丘律。
比丘尼事并在一處,為比丘尼律。
一切受戒法集一處,為受戒犍度。
一切布薩法集一處,為布薩犍度。
一切安居法集一處,為安居犍度。
一切自恣法集一處,為自恣犍度。
一切皮革法集一處,為皮革犍度。
一切衣法集一處,為衣犍度。
一切藥法集一處,為藥犍度。
一切迦絺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