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二(第四分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蓋竿,佛言:“聽作。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作。
聽用骨牙角乃至木作。
”彼作蓋竿長門中不得入出,佛言:“應解脫作。
若患蓋竿脫,應作孔安楬。
若折若曲,聽以鐵作楬頭作鎖系。
” 時跋難陀釋子盛缽絡囊中貫杖頭肩荷而行,時諸居士見,謂是王家人來,恐怖避道去。
不遠乃知是跋難陀,皆共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亦不應畜如是杖絡囊。
” 時老病比丘道行倒地,佛言:“老病聽捉杖。
患杖下頭盡,聽作錔。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聽用骨、牙、角、白镴、鉛、錫作。
若上頭破,亦聽用如是等物作。
” 時六群比丘畜空中杖,時諸居士皆共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我知正法。
’乃持空中杖如王大臣。
如是何有正法?”時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諸比丘道行見蛇蠍蜈蚣百足,未離欲比丘見皆怖,白佛,佛言:“聽捉錫杖搖、若筒盛碎石搖令作聲、若搖破竹作聲。
” 時六群比丘捉正大圓扇,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言:‘我知正法。
’捉大圓扇如王大臣,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彼得已成者疑不敢受,白佛,佛言:“聽受與塔。
”時諸比丘在道行患熱白佛,佛言:“聽以樹葉、若枝、若草,十種衣中一一衣作扇。
”時六群比丘捉皮扇,佛言:“不應畜。
”六群比丘縱橫十木以皮缦上作扇,佛言:“不應畜。
”時諸比丘扇壞,佛言:“聽以樹皮、若葉補、若皮補。
若堕應以綖縫,若綖斷應以筋綖縫,若邊壞應以皮纏。
” 時諸比丘大小食上、若夜集時、說戒時患熱,佛言:“聽作大扇,若作轉關扇車。
”不知誰推?佛言:“聽比丘、若沙彌、若守園人、若優婆塞推。
” 時六群比丘作織毛?扇多殺細蟲、若草,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沙門釋子無有慚愧害衆生命,自稱言:‘我知正法。
’捉?扇害衆生命,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如是?扇。
” 時諸比丘患蟲草塵露堕身上,佛言:“聽作拂。
”不知雲何作,佛言:“聽以草、若樹皮葉以縷綖作,若裁碎缯帛作。
”時有比丘得尾拂,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畜。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優波離與諸比丘共論法律,時諸比丘共來聽戒,坐處迮狹不相容受,佛言:“相降三歲聽共坐木床,相降二歲聽共坐小繩床。
新學年少比丘不解事數相涉,聽用算子記數。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骨、牙、角銅鐵鉛錫白镴木作。
”彼安置地污手,佛言:“不應置地,應安闆上。
”彼安闆置地已複安膝上污衣,佛言:“不應爾。
應安腳作機。
”彼算子患零落,“聽作囊盛。
”不系從口出,“聽以繩系安杙上、龍牙杙上。
” 爾時世尊在祇桓園中,與無數百千衆圍繞說法。
時有比丘啖蒜遠佛住,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此比丘何故遠住?”阿難言:“此比丘啖蒜。
”佛言:“阿難!甯可貪如是味而不聽法耶?自今已去,一切不應啖蒜。
”爾時舍利弗病風,醫教服蒜,佛言:“聽服。
” 時有比丘背負物行,諸居士見皆譏嫌:“沙門釋子猶如白衣,背負物而行。
”皆生慢心。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背負物行。
”時諸比丘須薪、若染草、牛屎、毳纻,欲自檐持,佛言:“聽無人處擔。
若見白衣應下着地、若移肩上。
” 時有比丘伊梨阿若着衣,諸居士見皆譏嫌言:“如我白衣如是着衣擔物。
”皆生慢心。
白佛,佛言:“不應如是着衣,亦不應背負物行。
” 時諸比丘于寺内聚集墼石、材木,彼畏慎不敢背負移徙,白佛,佛言:“聽寺内背負。
” 時舍利弗、目連般涅槃已,有檀越作如是言:“若世尊聽我等為其起塔者我當作。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作。
”彼不知雲何作?佛言:“四方作,若圓、若八角作。
”不知以何物作?白佛,佛言:“聽以石墼、若木作已應泥。
”不知用何等泥?佛言:“聽用黑泥、若?泥、若牛屎泥、若用白泥、若用石灰、若白墠土。
”彼欲作塔基,佛言:“聽作。
”彼欲華香供養,佛言:“聽四邊作欄楯安華香着上。
”彼欲上幡蓋,佛言:“聽安懸幡蓋物。
” 彼上塔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
若須上有所取,聽上。
”彼上欄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
若須上有所取,聽上。
”彼上杙上、龍牙杙上,佛言:“不應爾。
若須上有所取與,聽上。
”彼上像上安蓋供養,佛言:“不應爾。
應作餘方便蹬上安蓋。
”彼塔露地華香、燈油、幡蓋、妓樂、供養具,雨漬風飄、日曝塵土坌及烏鳥不淨污,佛言:“聽作種種屋覆。
一切作屋所須應與,若地有塵應泥,若黑泥、牛屎泥,若須白以石灰泥、白墠土泥。
”彼須洗足器,“應與。
”須石作道行,佛言:“聽作。
”彼須地敷,“聽與。
”時無外牆障,牛馬入無限,佛言:“聽作牆。
若須門,聽作。
”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如是念:“彼二人存在時,我常供養飲食。
今已涅槃,若世尊聽我等上美飲食供養塔者我當送。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供養。
”不知用何器盛食?佛言:“聽用金銀缽、寶器、雜寶器。
”不知雲何持往?佛言:“聽象馬車乘載、若舁、若頭戴、若肩擔。
” 時諸比丘自作伎、若吹貝供養,佛言:“不應爾。
”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
”彼不知供養塔飲食誰當應食?佛言:“比丘、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作者應食。
”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是念:“佛聽我等莊嚴供養塔者我當作。
”佛言:“聽。
”彼須華香、璎珞、伎樂、幢幡、燈油、高台車,佛言:“聽作。
”彼欲作形像,佛言:“聽作。
”彼不知雲何安舍利?應安金塔中、若銀塔、若寶塔、若雜寶塔、若以缯綿裹、若以缽肆酖岚婆衣、若以頭頭羅衣裹。
複不知雲何持行?佛言:“聽象馬車乘、辇輿馱載、若肩上、頭上擔戴,若欲傾倒應扶持。
”彼自作伎供養,佛言:“不應爾。
”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
”彼欲拂拭聲聞塔,佛言:“應以多羅樹葉、摩樓樹葉、若孔雀尾拂拭。
”彼大有華,“聽着塔基上、若欄上、若龍牙杙上、若向中、若繩貫懸着屋檐前。
若有多香泥,聽作手像輪像、魔醯陀羅像、若作?像、若作葡萄蔓像、若作蓮華像、若故有餘應泥地。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恭敬世尊故無敢與佛剃發者,正有一小兒,無知未有所畏,為佛剃發。
時小兒字優波離,為佛剃發,其父母在世尊前,合掌白言:“優波離小兒,為世尊剃發,為好不?”佛言:“善能剃發,乃使身安樂,而太曲身。
”父母即語言:“汝莫太曲身令世尊不安。
”複問佛言:“小兒剃發好不?”佛言:“善能剃發,而身太直。
”父母語言:“汝莫太直身,令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作。
聽用骨牙角乃至木作。
”彼作蓋竿長門中不得入出,佛言:“應解脫作。
若患蓋竿脫,應作孔安楬。
若折若曲,聽以鐵作楬頭作鎖系。
” 時跋難陀釋子盛缽絡囊中貫杖頭肩荷而行,時諸居士見,謂是王家人來,恐怖避道去。
不遠乃知是跋難陀,皆共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亦不應畜如是杖絡囊。
” 時老病比丘道行倒地,佛言:“老病聽捉杖。
患杖下頭盡,聽作錔。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聽用骨、牙、角、白镴、鉛、錫作。
若上頭破,亦聽用如是等物作。
” 時六群比丘畜空中杖,時諸居士皆共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我知正法。
’乃持空中杖如王大臣。
如是何有正法?”時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諸比丘道行見蛇蠍蜈蚣百足,未離欲比丘見皆怖,白佛,佛言:“聽捉錫杖搖、若筒盛碎石搖令作聲、若搖破竹作聲。
” 時六群比丘捉正大圓扇,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厭足無有慚愧,自稱言:‘我知正法。
’捉大圓扇如王大臣,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彼得已成者疑不敢受,白佛,佛言:“聽受與塔。
”時諸比丘在道行患熱白佛,佛言:“聽以樹葉、若枝、若草,十種衣中一一衣作扇。
”時六群比丘捉皮扇,佛言:“不應畜。
”六群比丘縱橫十木以皮缦上作扇,佛言:“不應畜。
”時諸比丘扇壞,佛言:“聽以樹皮、若葉補、若皮補。
若堕應以綖縫,若綖斷應以筋綖縫,若邊壞應以皮纏。
” 時諸比丘大小食上、若夜集時、說戒時患熱,佛言:“聽作大扇,若作轉關扇車。
”不知誰推?佛言:“聽比丘、若沙彌、若守園人、若優婆塞推。
” 時六群比丘作織毛?扇多殺細蟲、若草,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沙門釋子無有慚愧害衆生命,自稱言:‘我知正法。
’捉?扇害衆生命,如是何有正法?”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如是?扇。
” 時諸比丘患蟲草塵露堕身上,佛言:“聽作拂。
”不知雲何作,佛言:“聽以草、若樹皮葉以縷綖作,若裁碎缯帛作。
”時有比丘得尾拂,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畜。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優波離與諸比丘共論法律,時諸比丘共來聽戒,坐處迮狹不相容受,佛言:“相降三歲聽共坐木床,相降二歲聽共坐小繩床。
新學年少比丘不解事數相涉,聽用算子記數。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骨、牙、角銅鐵鉛錫白镴木作。
”彼安置地污手,佛言:“不應置地,應安闆上。
”彼安闆置地已複安膝上污衣,佛言:“不應爾。
應安腳作機。
”彼算子患零落,“聽作囊盛。
”不系從口出,“聽以繩系安杙上、龍牙杙上。
” 爾時世尊在祇桓園中,與無數百千衆圍繞說法。
時有比丘啖蒜遠佛住,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此比丘何故遠住?”阿難言:“此比丘啖蒜。
”佛言:“阿難!甯可貪如是味而不聽法耶?自今已去,一切不應啖蒜。
”爾時舍利弗病風,醫教服蒜,佛言:“聽服。
” 時有比丘背負物行,諸居士見皆譏嫌:“沙門釋子猶如白衣,背負物而行。
”皆生慢心。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背負物行。
”時諸比丘須薪、若染草、牛屎、毳纻,欲自檐持,佛言:“聽無人處擔。
若見白衣應下着地、若移肩上。
” 時有比丘伊梨阿若着衣,諸居士見皆譏嫌言:“如我白衣如是着衣擔物。
”皆生慢心。
白佛,佛言:“不應如是着衣,亦不應背負物行。
” 時諸比丘于寺内聚集墼石、材木,彼畏慎不敢背負移徙,白佛,佛言:“聽寺内背負。
” 時舍利弗、目連般涅槃已,有檀越作如是言:“若世尊聽我等為其起塔者我當作。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作。
”彼不知雲何作?佛言:“四方作,若圓、若八角作。
”不知以何物作?白佛,佛言:“聽以石墼、若木作已應泥。
”不知用何等泥?佛言:“聽用黑泥、若?泥、若牛屎泥、若用白泥、若用石灰、若白墠土。
”彼欲作塔基,佛言:“聽作。
”彼欲華香供養,佛言:“聽四邊作欄楯安華香着上。
”彼欲上幡蓋,佛言:“聽安懸幡蓋物。
” 彼上塔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
若須上有所取,聽上。
”彼上欄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
若須上有所取,聽上。
”彼上杙上、龍牙杙上,佛言:“不應爾。
若須上有所取與,聽上。
”彼上像上安蓋供養,佛言:“不應爾。
應作餘方便蹬上安蓋。
”彼塔露地華香、燈油、幡蓋、妓樂、供養具,雨漬風飄、日曝塵土坌及烏鳥不淨污,佛言:“聽作種種屋覆。
一切作屋所須應與,若地有塵應泥,若黑泥、牛屎泥,若須白以石灰泥、白墠土泥。
”彼須洗足器,“應與。
”須石作道行,佛言:“聽作。
”彼須地敷,“聽與。
”時無外牆障,牛馬入無限,佛言:“聽作牆。
若須門,聽作。
”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如是念:“彼二人存在時,我常供養飲食。
今已涅槃,若世尊聽我等上美飲食供養塔者我當送。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供養。
”不知用何器盛食?佛言:“聽用金銀缽、寶器、雜寶器。
”不知雲何持往?佛言:“聽象馬車乘載、若舁、若頭戴、若肩擔。
” 時諸比丘自作伎、若吹貝供養,佛言:“不應爾。
”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
”彼不知供養塔飲食誰當應食?佛言:“比丘、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作者應食。
”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是念:“佛聽我等莊嚴供養塔者我當作。
”佛言:“聽。
”彼須華香、璎珞、伎樂、幢幡、燈油、高台車,佛言:“聽作。
”彼欲作形像,佛言:“聽作。
”彼不知雲何安舍利?應安金塔中、若銀塔、若寶塔、若雜寶塔、若以缯綿裹、若以缽肆酖岚婆衣、若以頭頭羅衣裹。
複不知雲何持行?佛言:“聽象馬車乘、辇輿馱載、若肩上、頭上擔戴,若欲傾倒應扶持。
”彼自作伎供養,佛言:“不應爾。
”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
”彼欲拂拭聲聞塔,佛言:“應以多羅樹葉、摩樓樹葉、若孔雀尾拂拭。
”彼大有華,“聽着塔基上、若欄上、若龍牙杙上、若向中、若繩貫懸着屋檐前。
若有多香泥,聽作手像輪像、魔醯陀羅像、若作?像、若作葡萄蔓像、若作蓮華像、若故有餘應泥地。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恭敬世尊故無敢與佛剃發者,正有一小兒,無知未有所畏,為佛剃發。
時小兒字優波離,為佛剃發,其父母在世尊前,合掌白言:“優波離小兒,為世尊剃發,為好不?”佛言:“善能剃發,乃使身安樂,而太曲身。
”父母即語言:“汝莫太曲身令世尊不安。
”複問佛言:“小兒剃發好不?”佛言:“善能剃發,而身太直。
”父母語言:“汝莫太直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