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一(第四分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頂上:“願王常勝!”白梵施王言:“沙門瞿昙自稱言是阿羅漢,我亦是阿羅漢;自稱有大神力,我亦有大神力;自稱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
我于摩竭國、優禅國、拘睒彌國,與沙門瞿昙捔神力過人法,而沙門瞿昙,不能與我捔神力過人法便去。
我等今欲與沙門瞿昙捔現神力過人法,若沙門瞿昙現一,我當現二;如是随沙門瞿昙所現多少,我盡倍之。
”時梵施王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願世尊!現神力過人法。
”佛告王言:“止!止!我自知時,可現當現。
明日當出,迦維羅衛國去,可随王意。
”世尊明日清旦便去。
爾時梵施王,即以五百乘車載種種飲食從世尊後。
時諸外道聞世尊去,便作是言:“沙門瞿昙!不能與我共捔神力過人法,舍我而去。
梵施王載五百乘車飲食,而為我等不為沙門瞿昙。
今當随其所至之處,喚共捔神力過人法。
”即與眷屬逐世尊後。
時王瓶沙聞佛去,即與八萬四千人俱,波羅殊提王與七萬人俱,優陀延王與六萬人俱,梵施王與五萬人俱,從世尊後。
釋梵四天王與諸眷屬無數百千天人,從世尊後。
爾時世尊從迦維羅衛國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桓園中住。
時舍衛國波斯匿為王,時摩竭國諸外道、優禅城諸外道、拘睒彌諸外道、迦維羅衛諸外道、舍衛國諸外道,皆往王波斯匿所,合掌頂上白言:“願王常勝!”作如是言:“沙門瞿昙自稱言是阿羅漢,我亦是阿羅漢;自稱言有大神力,我亦有大神力;自稱言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
我等于摩竭國、優禅城、拘睒彌、迦維羅衛國,欲共捔神力過人法,而不能與我共捔神力過人法便去。
我等今欲共沙門瞿昙捔神力過人法,若沙門瞿昙現一,我當現二;如是随其所現多少,我盡倍之。
”王波斯匿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善哉世尊!願現神力過人法。
”佛告王言:“止!止!我自知時,可現當現。
于臘月十五日中,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如來當現神力過人法。
大王!若欲觀如來現神力過人法者便來。
”時舍衛國有别處,其地平正廣博,世尊往彼敷座而坐。
時梵天王,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世尊言:“我當為世尊敷高座。
”佛告梵天:“且止!我自知時。
”天帝釋、四天王、瓶沙王、波羅殊提王、優陀延王、梵施王、波斯匿王、末利夫人、長者梨師達多、富羅那,各各作如是言:“我當為世尊敷高座。
”佛告言:“汝等且止!我自知時。
”時諸居士有信外道者,為外道敷價直百千座,有信樂恭敬供養世尊者,次第從一日至十五日。
爾時世尊東面看時,有無數百千諸座自然而有,南西北方亦複如是。
中央有自然七寶師子高座,如來坐上。
時諸大衆皆悉就座,時有檀越次供日者授佛楊枝,世尊為受嚼已,棄着背後,即成大樹,根莖枝葉扶疏茂盛。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生厭離心,即為無數方便種種說法令得歡喜。
時于座上無數百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此是世尊初日現神力變化。
于第二日,此樹花生色香具足,樹花散落周遍大衆積至于膝,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及餘大衆皆嗅此香氣。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生厭離心,即為無數方便種種說法令得歡喜,時于座上無數百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此是世尊第二日現神力變化。
于第三日,樹果便出色香味具足,其果不搖自落堕地不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及諸大衆,皆共食之。
此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三日現神力變化。
爾時有檀越次供第四日者授世尊水,時世尊即取一把水棄之前地,佛神力故,即成大池。
其水清淨無諸塵穢,飲之無患,有諸雜華,優缽羅、缽頭摩、拘牟頭、分陀利華,衆鳥異類,凫雁、鴛鴦,鼋龜、魚鼈水性之屬,以為莊嚴。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爾時第五日,其池四面各出一河,直流不曲,其水恬淨而無波浪,衆雜奇華以為莊嚴,其流水聲說法之音,一切衆行皆悉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悉無我涅槃息滅。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五日變化。
于第六日,世尊化諸大衆皆一等類無有差降。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如是。
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六日變化。
于第七日,世尊在空中為諸大衆說法,但聞如來說法聲而不見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如是,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第八日,時諸居士信外道者,遣使喚諸外道:“汝曹知不?沙門瞿昙已現神力,于今八日,汝曹何故不來耶?”彼欲來而不得來。
時世尊告諸比丘言:“若使不蘭迦葉以堅?皮繩縛其身,并牛牽之皮繩斷、身形破壞,若不舍己見而為論議故,終不能來至我所,乃至尼犍子等亦複如是。
”時梵天王,告天帝釋言:“諸外道人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現神力。
今可破滅其高座。
”時天帝釋告四天王:“諸外道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神力。
今可破滅其高座。
”時四天王即召風神雲雨神雷神告如是言:“諸外道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神力。
今可破壞其高座令散滅無餘。
”時風神等聞四天王教已,即取外道高座破散令滅無餘。
時諸外道得風雨飄濕,即入草木叢林山谷窟中而自藏竄。
時有露形斯尼外道波梨子、波私婆阇伽,以大石系頸自投深淵。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八日變化。
于第九日,世尊于須彌頂上為大衆說法,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九日變化。
第十日,世尊于梵天上說法,時諸大衆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如來第十日變化。
于第
我于摩竭國、優禅國、拘睒彌國,與沙門瞿昙捔神力過人法,而沙門瞿昙,不能與我捔神力過人法便去。
我等今欲與沙門瞿昙捔現神力過人法,若沙門瞿昙現一,我當現二;如是随沙門瞿昙所現多少,我盡倍之。
”時梵施王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願世尊!現神力過人法。
”佛告王言:“止!止!我自知時,可現當現。
明日當出,迦維羅衛國去,可随王意。
”世尊明日清旦便去。
爾時梵施王,即以五百乘車載種種飲食從世尊後。
時諸外道聞世尊去,便作是言:“沙門瞿昙!不能與我共捔神力過人法,舍我而去。
梵施王載五百乘車飲食,而為我等不為沙門瞿昙。
今當随其所至之處,喚共捔神力過人法。
”即與眷屬逐世尊後。
時王瓶沙聞佛去,即與八萬四千人俱,波羅殊提王與七萬人俱,優陀延王與六萬人俱,梵施王與五萬人俱,從世尊後。
釋梵四天王與諸眷屬無數百千天人,從世尊後。
爾時世尊從迦維羅衛國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桓園中住。
時舍衛國波斯匿為王,時摩竭國諸外道、優禅城諸外道、拘睒彌諸外道、迦維羅衛諸外道、舍衛國諸外道,皆往王波斯匿所,合掌頂上白言:“願王常勝!”作如是言:“沙門瞿昙自稱言是阿羅漢,我亦是阿羅漢;自稱言有大神力,我亦有大神力;自稱言有大智慧,我亦有大智慧。
我等于摩竭國、優禅城、拘睒彌、迦維羅衛國,欲共捔神力過人法,而不能與我共捔神力過人法便去。
我等今欲共沙門瞿昙捔神力過人法,若沙門瞿昙現一,我當現二;如是随其所現多少,我盡倍之。
”王波斯匿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善哉世尊!願現神力過人法。
”佛告王言:“止!止!我自知時,可現當現。
于臘月十五日中,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如來當現神力過人法。
大王!若欲觀如來現神力過人法者便來。
”時舍衛國有别處,其地平正廣博,世尊往彼敷座而坐。
時梵天王,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世尊言:“我當為世尊敷高座。
”佛告梵天:“且止!我自知時。
”天帝釋、四天王、瓶沙王、波羅殊提王、優陀延王、梵施王、波斯匿王、末利夫人、長者梨師達多、富羅那,各各作如是言:“我當為世尊敷高座。
”佛告言:“汝等且止!我自知時。
”時諸居士有信外道者,為外道敷價直百千座,有信樂恭敬供養世尊者,次第從一日至十五日。
爾時世尊東面看時,有無數百千諸座自然而有,南西北方亦複如是。
中央有自然七寶師子高座,如來坐上。
時諸大衆皆悉就座,時有檀越次供日者授佛楊枝,世尊為受嚼已,棄着背後,即成大樹,根莖枝葉扶疏茂盛。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生厭離心,即為無數方便種種說法令得歡喜。
時于座上無數百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此是世尊初日現神力變化。
于第二日,此樹花生色香具足,樹花散落周遍大衆積至于膝,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及餘大衆皆嗅此香氣。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生厭離心,即為無數方便種種說法令得歡喜,時于座上無數百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此是世尊第二日現神力變化。
于第三日,樹果便出色香味具足,其果不搖自落堕地不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及諸大衆,皆共食之。
此諸大衆見世尊如是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三日現神力變化。
爾時有檀越次供第四日者授世尊水,時世尊即取一把水棄之前地,佛神力故,即成大池。
其水清淨無諸塵穢,飲之無患,有諸雜華,優缽羅、缽頭摩、拘牟頭、分陀利華,衆鳥異類,凫雁、鴛鴦,鼋龜、魚鼈水性之屬,以為莊嚴。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爾時第五日,其池四面各出一河,直流不曲,其水恬淨而無波浪,衆雜奇華以為莊嚴,其流水聲說法之音,一切衆行皆悉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悉無我涅槃息滅。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五日變化。
于第六日,世尊化諸大衆皆一等類無有差降。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如是。
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六日變化。
于第七日,世尊在空中為諸大衆說法,但聞如來說法聲而不見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如是,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時世尊觀諸大衆得未曾有厭離心生,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第八日,時諸居士信外道者,遣使喚諸外道:“汝曹知不?沙門瞿昙已現神力,于今八日,汝曹何故不來耶?”彼欲來而不得來。
時世尊告諸比丘言:“若使不蘭迦葉以堅?皮繩縛其身,并牛牽之皮繩斷、身形破壞,若不舍己見而為論議故,終不能來至我所,乃至尼犍子等亦複如是。
”時梵天王,告天帝釋言:“諸外道人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現神力。
今可破滅其高座。
”時天帝釋告四天王:“諸外道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神力。
今可破滅其高座。
”時四天王即召風神雲雨神雷神告如是言:“諸外道自言與世尊等,而不能來與世尊捔神力。
今可破壞其高座令散滅無餘。
”時風神等聞四天王教已,即取外道高座破散令滅無餘。
時諸外道得風雨飄濕,即入草木叢林山谷窟中而自藏竄。
時有露形斯尼外道波梨子、波私婆阇伽,以大石系頸自投深淵。
時諸大衆見世尊神力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八日變化。
于第九日,世尊于須彌頂上為大衆說法,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世尊第九日變化。
第十日,世尊于梵天上說法,時諸大衆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時諸大衆見世尊如是變化,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厭離心生。
世尊即為說法乃至得法眼淨如上。
此是如來第十日變化。
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