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一(第四分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衣,聽作承發器。
”彼持承發物着地,用時着膝上,泥土污衣,佛言:“不應爾,聽以繩懸若安?上。
” 時比丘患鼻中毛長,佛言:“聽拔。
若自拔、若令人拔。
”彼須鑷,佛言:“聽作。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作。
聽用骨、牙、角、銅、鐵、白镴、鉛、錫作。
若患鑷頭破,聽頭安鐵。
手捉難掌護,聽着剃刀囊中。
” 時比丘爪長,佛言:“聽剪。
若自剪、若令人剪。
”彼須剪爪刀,佛言:“聽作。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聽用銅鐵。
手捉難掌護,聽作筒盛。
”彼用寶作筒,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銅、鐵、白臘、鉛、錫、竹、木作。
患筒中出,應作蓋塞。
”彼用寶作蓋,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銅、鐵、若白臘、鉛、錫、竹、木。
若趣着一處患零落,聽着刀囊中。
” 爾時有比丘爪長,至一白衣家,此比丘顔貌端正,白衣婦女見已便系意于彼比丘,即語比丘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
”比丘言:“大姊!莫作是語,我等法不應爾。
”彼婦女言:“若不從我者,我當自以爪爬身面破已。
我夫還時當語言:‘彼比丘喚我作如是事,我不從彼便爪爬破我身面如是。
’”時比丘聞已愧懼,便疾疾出其家。
比丘亦出,其夫亦從外入,彼婦即自爬破身面語其夫言:“比丘喚我作如是事,我不從便爬破我身面。
”其夫即疾疾逐比丘語言:“汝欲犯我婦,我婦不從,便爬破身面耶?”比丘答言:“居士莫作是語,我等法不應爾。
”彼便言:“汝雲何言:‘不應爾。
’汝爪長如是。
”彼即打比丘次死。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長爪。
” 時六群比丘剪爪令血出,佛言:“不應爾。
”彼剪爪令如半月形,佛言:“不應爾。
”彼剪爪令頭尖,佛言:“不應爾。
”彼磨爪令光出,佛言:“不應爾。
”彼以彩色染爪,佛言:“不應爾。
”佛語比丘:“汝曹癡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
聽諸比丘皮次剪爪。
”不知長短幾許應剪?佛言:“極長如一麥應剪。
” 時六群比丘以剪刀剪須發,佛言:“不應爾。
”彼剃發不剃須,佛言:“應剃須發。
”彼剃須、不剃發,佛言:“應剃須發。
”彼拔發,佛言:“不應爾。
”彼留發,佛言:“不應爾。
”彼撚髭令翹,佛言:“不應爾。
汝等癡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
自今已去,應須發盡剃。
” 彼比丘不知發長幾許應剃?佛言:“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極長。
” 時六群比丘梳須發,佛言:“不應爾。
”彼以油塗發,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畫眼睑。
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猶若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如是畫眼睑。
” 時諸比丘患眼痛,佛言:“聽着種種藥。
” 時六群比丘鏡照面、或水中照面、或以物摩壁令光出照面。
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
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以鏡照面猶如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時比丘患面瘡,佛言:“聽餘比丘着藥。
若獨在一房,聽以水鏡照面着藥。
” 彼比丘治身治發,佛言:“不應爾。
”彼比丘唾身揩摩,佛言:“不應爾。
”彼于露處洗浴,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自稱:‘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露處洗浴猶如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時有比丘作如是意:“自椎打肩臂,欲令粗好。
”佛言:“不應爾。
”彼作如是意:“以香塗身,為香好故。
”佛言:“不應爾。
” 時諸比丘患身汗臭,佛言:“聽作刮汗刀。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骨、牙、角、銅、鐵鉛、錫、舍羅草、竹、木作。
”時六群比丘作刮汗刀,頭似剃刀形,刮汗并欲去身毛,佛言:“不應爾。
亦不應畜如是刀。
”時病瘡比丘以粗末藥洗患痛。
佛言:“聽以細末藥、若細泥、若葉華果,随病比丘便身,聽洗病者種種瘡乃至患汗臭。
” 時六群比丘着耳铛佛言:“不應爾。
”時六群比丘耳輪上着珠,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着耳環,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以多羅葉、若鉛錫作環張耳孔令大,佛言:“不應爾。
”彼六群比丘纏裹耳睡,佛言:“不應爾。
”彼作鉛錫腰帶,佛言:“不應爾。
”彼着頸璎,佛言:“不應爾。
”彼着臂腳玔,佛言:“不應爾。
”彼着指環,佛言:“不應爾。
”彼用五色綖絡腋系腰臂,佛言:“不應爾。
”彼着指印,佛言:“不應爾。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有外道六師,與弟子共住。
時不蘭迦葉,與弟子九萬人俱。
末佉羅瞿奢羅,與弟子八萬人俱。
如是轉減,乃至尼揵子,與四萬人俱。
時王舍城有長者,是六師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缽,以寶作絡囊盛之,于中庭豎高标安着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門、婆羅門,是阿羅漢有神力者,可取此缽去。
”時富蘭迦葉至長者所語言:“我是阿羅漢,有大神力,可持此缽并囊與我。
”長者語言:“汝若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與汝,汝可往取。
”彼欲取而無由得。
時末佉羅瞿奢羅、阿夷頭翅舍欽婆羅、波瞿迦旃延、讪毗羅吒子、尼揵陀若提子等,至長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羅漢有神力,可以此缽并囊與我。
”長者言:“若汝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者與汝,汝可往取。
”彼欲取而無由得。
爾時賓頭盧、大目連,共在一大石上坐,賓頭盧語目連:“汝是阿羅漢,世尊記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
”目連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
汝亦是阿羅漢,有大神力,世尊記汝師子吼最為第一,汝可往取。
”時賓頭盧聞目連語已,即合石踴身虛空,繞王舍城七匝,國人皆東西避走言:“石欲堕。
”時彼長者在閣堂上,遙見賓頭盧在虛空中,即合掌作禮作如是言:“取此缽。
賓頭盧!”賓頭盧即取缽,長者複言:“小下住。
賓頭盧!”賓頭盧即小下住。
時彼長者從手中取缽盛滿美食與。
時賓頭盧取缽已,還以神足力乘虛而去。
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賓頭盧言:“雲何在白衣前現神足?”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賓頭盧:“汝于白衣前現神足耶?”答言:“實爾。
”時世尊無數方便呵責賓頭盧:“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于白衣前現神足,猶如淫女為半錢故于衆人前自現?汝亦如是,為弊木缽故,于白衣前現神足。
不應于白衣前現神足,若現突吉羅
”彼持承發物着地,用時着膝上,泥土污衣,佛言:“不應爾,聽以繩懸若安?上。
” 時比丘患鼻中毛長,佛言:“聽拔。
若自拔、若令人拔。
”彼須鑷,佛言:“聽作。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作。
聽用骨、牙、角、銅、鐵、白镴、鉛、錫作。
若患鑷頭破,聽頭安鐵。
手捉難掌護,聽着剃刀囊中。
” 時比丘爪長,佛言:“聽剪。
若自剪、若令人剪。
”彼須剪爪刀,佛言:“聽作。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聽用銅鐵。
手捉難掌護,聽作筒盛。
”彼用寶作筒,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銅、鐵、白臘、鉛、錫、竹、木作。
患筒中出,應作蓋塞。
”彼用寶作蓋,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銅、鐵、若白臘、鉛、錫、竹、木。
若趣着一處患零落,聽着刀囊中。
” 爾時有比丘爪長,至一白衣家,此比丘顔貌端正,白衣婦女見已便系意于彼比丘,即語比丘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
”比丘言:“大姊!莫作是語,我等法不應爾。
”彼婦女言:“若不從我者,我當自以爪爬身面破已。
我夫還時當語言:‘彼比丘喚我作如是事,我不從彼便爪爬破我身面如是。
’”時比丘聞已愧懼,便疾疾出其家。
比丘亦出,其夫亦從外入,彼婦即自爬破身面語其夫言:“比丘喚我作如是事,我不從便爬破我身面。
”其夫即疾疾逐比丘語言:“汝欲犯我婦,我婦不從,便爬破身面耶?”比丘答言:“居士莫作是語,我等法不應爾。
”彼便言:“汝雲何言:‘不應爾。
’汝爪長如是。
”彼即打比丘次死。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長爪。
” 時六群比丘剪爪令血出,佛言:“不應爾。
”彼剪爪令如半月形,佛言:“不應爾。
”彼剪爪令頭尖,佛言:“不應爾。
”彼磨爪令光出,佛言:“不應爾。
”彼以彩色染爪,佛言:“不應爾。
”佛語比丘:“汝曹癡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
聽諸比丘皮次剪爪。
”不知長短幾許應剪?佛言:“極長如一麥應剪。
” 時六群比丘以剪刀剪須發,佛言:“不應爾。
”彼剃發不剃須,佛言:“應剃須發。
”彼剃須、不剃發,佛言:“應剃須發。
”彼拔發,佛言:“不應爾。
”彼留發,佛言:“不應爾。
”彼撚髭令翹,佛言:“不應爾。
汝等癡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
自今已去,應須發盡剃。
” 彼比丘不知發長幾許應剃?佛言:“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極長。
” 時六群比丘梳須發,佛言:“不應爾。
”彼以油塗發,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畫眼睑。
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猶若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如是畫眼睑。
” 時諸比丘患眼痛,佛言:“聽着種種藥。
” 時六群比丘鏡照面、或水中照面、或以物摩壁令光出照面。
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
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以鏡照面猶如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時比丘患面瘡,佛言:“聽餘比丘着藥。
若獨在一房,聽以水鏡照面着藥。
” 彼比丘治身治發,佛言:“不應爾。
”彼比丘唾身揩摩,佛言:“不應爾。
”彼于露處洗浴,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多欲無厭,自稱:‘我知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露處洗浴猶如白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爾。
” 時有比丘作如是意:“自椎打肩臂,欲令粗好。
”佛言:“不應爾。
”彼作如是意:“以香塗身,為香好故。
”佛言:“不應爾。
” 時諸比丘患身汗臭,佛言:“聽作刮汗刀。
”彼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
聽用骨、牙、角、銅、鐵鉛、錫、舍羅草、竹、木作。
”時六群比丘作刮汗刀,頭似剃刀形,刮汗并欲去身毛,佛言:“不應爾。
亦不應畜如是刀。
”時病瘡比丘以粗末藥洗患痛。
佛言:“聽以細末藥、若細泥、若葉華果,随病比丘便身,聽洗病者種種瘡乃至患汗臭。
” 時六群比丘着耳铛佛言:“不應爾。
”時六群比丘耳輪上着珠,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着耳環,佛言:“不應爾。
”六群比丘以多羅葉、若鉛錫作環張耳孔令大,佛言:“不應爾。
”彼六群比丘纏裹耳睡,佛言:“不應爾。
”彼作鉛錫腰帶,佛言:“不應爾。
”彼着頸璎,佛言:“不應爾。
”彼着臂腳玔,佛言:“不應爾。
”彼着指環,佛言:“不應爾。
”彼用五色綖絡腋系腰臂,佛言:“不應爾。
”彼着指印,佛言:“不應爾。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有外道六師,與弟子共住。
時不蘭迦葉,與弟子九萬人俱。
末佉羅瞿奢羅,與弟子八萬人俱。
如是轉減,乃至尼揵子,與四萬人俱。
時王舍城有長者,是六師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缽,以寶作絡囊盛之,于中庭豎高标安着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門、婆羅門,是阿羅漢有神力者,可取此缽去。
”時富蘭迦葉至長者所語言:“我是阿羅漢,有大神力,可持此缽并囊與我。
”長者語言:“汝若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與汝,汝可往取。
”彼欲取而無由得。
時末佉羅瞿奢羅、阿夷頭翅舍欽婆羅、波瞿迦旃延、讪毗羅吒子、尼揵陀若提子等,至長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羅漢有神力,可以此缽并囊與我。
”長者言:“若汝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者與汝,汝可往取。
”彼欲取而無由得。
爾時賓頭盧、大目連,共在一大石上坐,賓頭盧語目連:“汝是阿羅漢,世尊記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
”目連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
汝亦是阿羅漢,有大神力,世尊記汝師子吼最為第一,汝可往取。
”時賓頭盧聞目連語已,即合石踴身虛空,繞王舍城七匝,國人皆東西避走言:“石欲堕。
”時彼長者在閣堂上,遙見賓頭盧在虛空中,即合掌作禮作如是言:“取此缽。
賓頭盧!”賓頭盧即取缽,長者複言:“小下住。
賓頭盧!”賓頭盧即小下住。
時彼長者從手中取缽盛滿美食與。
時賓頭盧取缽已,還以神足力乘虛而去。
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賓頭盧言:“雲何在白衣前現神足?”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賓頭盧:“汝于白衣前現神足耶?”答言:“實爾。
”時世尊無數方便呵責賓頭盧:“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于白衣前現神足,猶如淫女為半錢故于衆人前自現?汝亦如是,為弊木缽故,于白衣前現神足。
不應于白衣前現神足,若現突吉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