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四十七(三分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滅诤揵度第十六之一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
時迦留陀夷,與六群比丘往阿夷羅跋提河中浴。
時迦留陀夷浴竟上岸,着六群比丘衣,謂是己衣,不看而去。
六群比丘洗浴已上岸,不見己衣,正見迦留陀夷衣,即言:“迦留陀夷偷我衣。
”人不在現前,便作滅擯羯磨。
迦留陀夷聞已有疑,即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佛。
佛問言:“汝以何心取?”答言:“謂是我衣取,不以賊心。
”佛言:“不犯,不應不看衣而着,不應人不現前而作羯磨:呵責羯磨、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羯磨、滅擯羯磨。
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羅。
自今已去,為諸比丘結現前毗尼滅诤,應如是說現前毗尼。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時諸比丘皆言:“犯重罪。
”即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彼不憶犯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答言:“我不憶犯如是罪。
”即語諸比丘言:“長老!莫數诘問我。
”諸比丘故诘問不止。
彼作如是念:“我當雲何?”白諸比丘。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為沓婆摩羅子作憶念毗尼白四羯磨。
應如是與。
沓婆摩羅子應往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我不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
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願僧與我憶念毗尼,慈愍故。
’如是第二、第三乞。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皆言:“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
”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不?”彼不憶犯重罪,即答言:“我不犯重罪。
諸長老!不須難诘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彼不憶犯罪,今從僧乞憶念毗尼。
若僧時到僧忍聽,與彼憶念毗尼。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皆言:“犯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即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不?”彼不憶犯重罪,即答言:“我不憶犯重罪。
諸長老!不須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數數難诘不疑。
彼不憶罪,今從僧乞憶念毗尼。
今僧與沓婆摩羅子作憶念毗尼。
誰諸長老忍僧與沓婆摩羅子憶念毗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此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忍與沓婆摩羅子憶念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憶念毗尼滅诤,應如是說憶念毗尼。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有比丘名難提,癫狂心亂,多犯衆罪非沙門法,言無齊限,行來出入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時諸比丘言:“彼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問言:“難提!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彼即答言:“我先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癫狂故耳。
諸長老!不須數見難诘。
”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彼比丘作如是念:“我當雲何?”白諸比丘。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僧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白四羯磨。
應如是與。
難提比丘應至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白言:‘大德僧聽!我難提比丘,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我答言:“先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癫狂心故。
諸長老!不須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問不止。
我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願僧與我不癡毗尼,慈愍故。
’如是第二、第三說。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難提比丘,癫狂心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語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即答言:“我先癫狂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此是癫狂,非是故作。
諸長老!莫數難诘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此比丘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若僧時到僧忍聽,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難提比丘,癫狂心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語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即答言:“我先癫狂心亂,多犯衆罪,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此是我癫狂心亂,非是故作。
諸長老!莫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此比丘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僧今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
誰諸長老忍僧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是初羯磨。
’如是第二第三說。
‘僧已忍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自今以去,與諸比丘結不癡毗尼滅诤,應如是說不癡毗尼。
” 爾時世尊在瞻婆城在伽渠池邊。
時世尊十五日布薩白月滿時,前後圍繞,在衆僧前于露地坐。
時阿難初夜過已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言:“初夜已過,願世尊說戒。
”時世尊默然,阿難即還複坐。
時阿難中夜後夜過、明相已出,複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中夜後夜已過、明相已出。
衆僧坐久,唯願說戒。
”佛告阿難:“衆中不清淨,欲令如來于不清淨衆中羯磨說戒,
時迦留陀夷,與六群比丘往阿夷羅跋提河中浴。
時迦留陀夷浴竟上岸,着六群比丘衣,謂是己衣,不看而去。
六群比丘洗浴已上岸,不見己衣,正見迦留陀夷衣,即言:“迦留陀夷偷我衣。
”人不在現前,便作滅擯羯磨。
迦留陀夷聞已有疑,即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佛。
佛問言:“汝以何心取?”答言:“謂是我衣取,不以賊心。
”佛言:“不犯,不應不看衣而着,不應人不現前而作羯磨:呵責羯磨、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羯磨、滅擯羯磨。
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羅。
自今已去,為諸比丘結現前毗尼滅诤,應如是說現前毗尼。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時諸比丘皆言:“犯重罪。
”即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彼不憶犯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答言:“我不憶犯如是罪。
”即語諸比丘言:“長老!莫數诘問我。
”諸比丘故诘問不止。
彼作如是念:“我當雲何?”白諸比丘。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為沓婆摩羅子作憶念毗尼白四羯磨。
應如是與。
沓婆摩羅子應往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我不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
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願僧與我憶念毗尼,慈愍故。
’如是第二、第三乞。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皆言:“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
”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不?”彼不憶犯重罪,即答言:“我不犯重罪。
諸長老!不須難诘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彼不憶犯罪,今從僧乞憶念毗尼。
若僧時到僧忍聽,與彼憶念毗尼。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沓婆摩羅子,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皆言:“犯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即問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乃至偷蘭遮不?”彼不憶犯重罪,即答言:“我不憶犯重罪。
諸長老!不須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數數難诘不疑。
彼不憶罪,今從僧乞憶念毗尼。
今僧與沓婆摩羅子作憶念毗尼。
誰諸長老忍僧與沓婆摩羅子憶念毗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此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忍與沓婆摩羅子憶念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憶念毗尼滅诤,應如是說憶念毗尼。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有比丘名難提,癫狂心亂,多犯衆罪非沙門法,言無齊限,行來出入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時諸比丘言:“彼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
”諸比丘問言:“難提!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彼即答言:“我先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癫狂故耳。
諸長老!不須數見難诘。
”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彼比丘作如是念:“我當雲何?”白諸比丘。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僧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白四羯磨。
應如是與。
難提比丘應至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白言:‘大德僧聽!我難提比丘,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我答言:“先癫狂心亂時多犯衆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癫狂心故。
諸長老!不須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問不止。
我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願僧與我不癡毗尼,慈愍故。
’如是第二、第三說。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難提比丘,癫狂心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語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即答言:“我先癫狂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此是癫狂,非是故作。
諸長老!莫數難诘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此比丘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若僧時到僧忍聽,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難提比丘,癫狂心亂多犯衆罪,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後還得心,諸比丘語言:“汝憶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屍沙、偷蘭遮不?”即答言:“我先癫狂心亂,多犯衆罪,出入行來不順威儀。
此是我癫狂心亂,非是故作。
諸長老!莫數難诘問我。
”而諸比丘故難诘不止。
此比丘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
僧今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
誰諸長老忍僧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是初羯磨。
’如是第二第三說。
‘僧已忍與難提比丘不癡毗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自今以去,與諸比丘結不癡毗尼滅诤,應如是說不癡毗尼。
” 爾時世尊在瞻婆城在伽渠池邊。
時世尊十五日布薩白月滿時,前後圍繞,在衆僧前于露地坐。
時阿難初夜過已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言:“初夜已過,願世尊說戒。
”時世尊默然,阿難即還複坐。
時阿難中夜後夜過、明相已出,複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中夜後夜已過、明相已出。
衆僧坐久,唯願說戒。
”佛告阿難:“衆中不清淨,欲令如來于不清淨衆中羯磨說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