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四十二(三分之六)

關燈
遣人往僧伽藍中白言:“願諸大德受我明日請食。

    ”即于其夜辦種種美食,明日往白時至。

    爾時世尊着衣持缽,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就毗舍佉無夷羅母請就座而坐。

    毗舍佉以種種多美飯食飯佛及僧,食已舍缽,更取一卑床卻坐一面。

    時世尊種種方便開化說法,令得歡喜。

    爾時世尊為說法已從坐而去。

    時毗舍佉無夷羅母,行食忘不與果,彼作如是念:“我為新果故,請佛及僧設飯。

    今正行食,忘不與果。

    ”時即遣人送果至僧伽藍中,與諸比丘。

    諸比丘已食竟,不肯受之,往白佛,佛言:“若從彼來,應作餘食法食之,如上法。

    ”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

    時有颠狂病比丘,至殺牛處食生肉飲血,病即差。

    還複本心,畏慎。

    諸比丘白佛,佛言:“不犯。

    若有餘比丘有如是病,食生肉飲血病得差者聽食。

    ” 爾時世尊在波羅?國,時世谷貴乞食難得。

    時諸比丘乞食不得,往至象廄乞。

    時彼有鬼神信敬沙門者,即令象死,于彼得象肉食之。

    世尊慈念告諸比丘:“此是王之兵衆,若王聞者必不歡喜。

    自今已去,不應食象肉。

    ” 時諸比丘在波羅?國乞食不得,往馬廄乞。

    時有信敬沙門鬼神,即令馬死,于彼得馬肉食之。

    世尊慈愍告諸比丘:“此是王之兵衆,若王聞者必不歡喜。

    自今已去,不應食馬肉。

    ” 爾時比丘于波羅?國乞食不得,至能水底行人所乞。

    時有信敬沙門鬼神,令諸龍死,于彼得龍肉食之。

    爾時善現龍王從己池出,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有龍能燒一國土若減一國土,諸比丘食此龍肉。

    善哉!世尊!勿令比丘食龍肉。

    ”時世尊聞善現龍王語,默然受之。

    時善現見佛聽許,頭面禮佛已還往本處。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此龍有大神力有威德,能燒一國土若減一國土,諸比丘食此肉。

    自今已去,不應食龍肉。

    ” 時有比丘在波羅?國乞食不得,往旃陀羅家,于彼得狗肉食之。

    諸比丘乞食,諸狗憎逐吠之,諸比丘作是念:“我等或能食狗肉,故使衆狗憎逐吠我耳。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食狗肉,若食得突吉羅。

    ” 時世尊在波羅?國。

    時有比丘服吐下藥,有優婆私字蘇卑,至僧伽藍中行看房舍,至病比丘所問言:“何所患苦耶?”答言:“服吐下藥。

    ”問比丘:“何所須欲?”答言:“須肉。

    ”答言:“我當送肉。

    ”即還波羅?,遣人持錢買肉,語言男子:“持此錢買肉來。

    ”時波羅?不屠殺,彼人周行求肉不得,還至優婆私所白言:“大家知不?今此不殺,遍行求肉不得。

    ”優婆私作如是念:“我許與吐下比丘肉,恐此比丘不得肉,或能命過。

    若是生死比丘命過者,于出家法中退,若是學人不得前進,若是羅漢則使世間失于福田。

    ”即入後室,持利刀自割髀裹肉,與婢令煮已,持往僧伽藍中,與吐下比丘。

    婢即如敕持與比丘,比丘食已病即除差。

    彼優婆私割肉時,舉身患痛極為苦惱。

    時優婆私夫主先出行還,不見蘇卑。

    即問:“蘇卑優婆私何處在耶?”答言:“病在内。

    ”即問:“何所患?”即具答因緣。

    彼夫主言:“未曾有!蘇卑于沙門所有如是信樂,無所愛惜乃至身肉。

    ”蘇卑優婆私作是念:“我今患苦極重,或能以此斷命。

    我今甯可辦具種種飲食請佛及僧,可作最後見佛及僧因緣。

    ”時即遣人往僧伽藍中白言:“大德!明日受我請食。

    ”時世尊默然受之。

    即于其夜辦具種種美好飲食,明日往白時到。

    時世尊着衣持缽,與諸比丘僧俱,往蘇卑優婆私家就座而坐。

    知而故問:“優婆私蘇卑何所在?”答言:“病在内。

    ”佛言:“喚優婆私蘇卑來。

    ”彼即入内語言:“佛喚汝。

    ”作如是念:“世尊喚我。

    ”即便速起,身痛即止,瘡複如故不異。

    時優婆私蘇卑,往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佛告言:“不應作是!不應作是!蘇卑優婆私!當作如是施如是學,不自苦痛,亦不惱彼。

    ”時蘇卑優婆私手自斟酌美好飲食,食已舍缽,取小床在一處坐。

    時世尊為優婆私種種方便說法,令得歡喜。

    世尊為說法已,從坐而去還至僧伽藍中,往吐下比丘所問言:“蘇卑優婆私送肉與汝不?”答言:“與我肉。

    ”問言:“汝食不?”答言:“食。

    ”複問:“美不?”答言:“美。

    如是美肉難得。

    ”佛言:“汝癡人,食人肉。

    自今已去不得食人肉,若食偷蘭遮。

    及餘可惡肉不應食,若食突吉羅。

    ” 爾時世尊在波羅捺。

    有居士耶輸伽父,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無數方便為說法開化,令得歡喜。

    耶輸伽父聞佛說法開化,心大歡喜已,從坐起,白佛言:“願受我請。

    ”時耶輸伽侍從世尊後,時世尊默然受請,耶輸伽不受請:“佛未聽我曹受别請。

    ”佛言:“有二種請聽受:若請僧、若别請。

    ” 爾時有異居士作是念:“作何福德,令僧常得供養,我施不斷絕?”即白佛,佛言:“聽為僧常作食。

    ”彼作如是言:“我不能常為衆僧作食,作何福德令僧常得供養,我施不斷絕?”白佛,佛言:“聽比丘往其舍常與食。

    ”彼作是言:“我不能常為道人作食,作何福德令僧常得供養,我施不斷絕?”白佛,佛言:“聽僧差往食、若送食至僧中,若八日食、若布薩日、若月初日食。

    ” 時有居士作是念:“雲何作福供養衆僧便成施藥?”白佛,佛言:“聽布施衆僧藥錢。

    ” 時有居士,新作房舍無道人住,念言:“雲何供養衆僧,令諸比丘在此房住?”白佛,佛言:“聽在房中作粥。

    若複不住,複聽在房作種種餅及果。

    若故不住,當與作飯食。

    若不住,聽與房錢。

    若故不住,聽與繩床、木床、坐褥、卧褥、枕地敷。

    若故不住,應與襯體衣與氈與被。

    若故不住,與缽與三衣。

    若故不住,應與作房排戶鈎、與杖、與革屣、與蓋、與扇、與水瓶、與洗瓶、若盛水器、與浴室瓶及床、與刮污刀、與香熏、與丸香、與房衣。

    若故不住,沙門一切所須者應與。

    ” 爾時世尊在繩床中,時諸比丘乞食,時見有人?牛乳,令犢子飲已複?,犢子口中涎沫出,與乳相似,後遂疑不複飲乳。

    白佛,佛言:“聽飲,?乳法應爾。

    ”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

    時諸比丘秋月得病,顔色憔悴形體枯燥癬白。

    時世尊在靜室作如是念:“諸比丘秋月得病,顔色憔悴形體癬白枯燥。

    我今當聽諸比丘食何等味?當食常藥不令粗現。

    ”即念言:“有五種藥,是世常用者,酥、油、蜜、生酥、石蜜。

    我今甯可令諸比丘食之,當食常藥不令粗現,如飯麨法。

    ”作是念已,晡時從靜處起,以此事集比丘僧,以向者在靜處所思念事具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諸比丘有病因緣聽服五種藥:酥、油、生酥、蜜、石蜜。

    ” 諸病比丘,得種種肥美食,至中不能食,況複五種藥至中能食?爾時藥雖多,病人不能及時服,諸比丘患遂增形體枯燥、顔色憔悴。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諸比丘何故形體顔色如是?”時阿難具以上因緣白世尊,佛言:“自今已去,若比丘有病因緣,若時、若非時,聽服五種藥。

    ” 時諸病比丘得肥美食不能食,盡與看病人。

    看病人受請,不食即棄之,諸烏鳥诤食大喚呼。

    佛知而故問阿難:“烏鳥何故爾?”阿難具以因緣事白佛,佛言:“聽看病比丘,若受請、若不受請,得食病人殘食,無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