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四十(三分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複取藥着烏前語言:“汝某時某時服此藥當差。
”耆婆童子即便乘行五十由旬駝複前去。
後王與烏所患俱差。
波羅殊堤王遣使喚耆婆語言:“汝已治我病差,可來。
汝在彼國所得多少,我當加倍與汝。
”耆婆言:“且止!王便為供養已,我為瓶沙王故治王病。
”時波羅殊提送一貴價衣價直半國,語耆婆言:“汝不肯來,今與汝此衣以用相報。
”此是耆婆第五治病。
爾時世尊患水,語阿難言:“我患水,欲得除去。
”時阿難聞世尊言,往王舍城,至耆婆所語言:“如來患水,欲得除之。
”爾時耆婆與阿難俱往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來患水耶?”佛言:“如是耆婆!我欲除之。
”白佛言:“欲須幾下?”答言:“須三十下。
”時耆婆與阿難俱往王舍城,取三把優缽花,還詣其家,取一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如來嗅此可得十下。
複取第二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嗅之複可得十下。
複取第三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嗅之可得九下。
複飲一掌暖水,足得一下風。
即随順以三把花,置阿難手中。
時阿難持華出王舍城,詣世尊所,持一把花,授與世尊,如來嗅之,可得十下。
複授第二把,更得十下。
第三把,複得九下。
爾時耆婆,忘語阿難與佛暖水。
爾時世尊,知耆婆心所念,即喚阿難取暖水來。
爾時阿難聞世尊教,即取暖水與佛。
佛即飲一掌暖水,患即消除,風亦随順。
爾時王瓶沙聞佛有患,與八萬四千人俱,前後導從詣世尊所,問訊世尊,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憂填王聞世尊患,亦将七萬人俱。
波羅殊提王,與六萬人俱。
梵施王,與五萬人俱。
波斯匿王,與四萬人俱。
末利夫人、利師達多富羅那、四大天王及諸營從、釋提桓因與忉利諸天俱、炎天子與炎天俱、兜率天子與兜率諸天俱、化樂天與化樂諸天俱、他化自在天與他化自在天俱、梵天與梵天俱、摩醯首羅天子與摩醯首羅諸天俱,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時舍利弗聞世尊病,與五百比丘俱,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爾時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聞世尊病,與五百比丘尼俱,阿難賓坻與五百優婆塞俱,毗舍佉母與五百優婆夷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問訊世尊。
時提婆達多聞世尊病,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爾時提婆達多,見世尊前四部衆會,作如是念:“我今甯可服藥如佛,令四部衆來問訊我。
”即往耆婆所語言:“我欲服佛所服藥,汝可與我藥。
”耆婆言:“世尊所服此藥,名那羅延,此藥非是餘人所服,除轉輪王、成就菩薩如來乃能服之。
”提婆達多語言:“若不與我,我當害汝。
”爾時耆婆畏奪命故,即便與之。
提婆達多以服此藥故,即得重病,身心俱苦,獨有一己更無餘人,亦無親厚,作如是念:“如我今日無有救者,唯有如來。
”爾時世尊知提婆達心念,從耆阇崛山身出施藥光明以照提婆達多,使一切苦痛即得休息。
爾時提婆達多病差未久,往王舍城巷陌唱令:“太子悉達多,舍轉輪王出家為道,今行醫藥自活。
何以知之?适治我病差故知。
”時諸比丘聞,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提婆達多:“如來慈愍,而更無反複。
” 爾時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白佛言:“未曾有,世尊慈愍,提婆達多而更無反複。
”佛告諸比丘言:“非适今日慈愍,提婆達多而無反複。
何以故?乃往過去世時,有王名一切施,作閻浮提王。
時閻浮提,國土平博、人民熾盛、豐樂無比。
時閻浮提,有八萬四千城,有五十億聚落,有六萬邊城。
爾時有病人,詣一切施王所,白王言:‘我今無有救護,唯有王耳。
’爾時王集閻浮提諸醫,示此病人,王問諸醫:‘如此病人當須何藥?’諸醫看病已,白王言:‘如此病人,非常人所能與藥,唯有成就菩薩能與藥耳。
’王問:‘為須何樂?’醫言:‘此病人若得慈心菩薩生肉生血食之,二十九日乃得差。
’一切施王心念言:‘生死長遠輪轉無際受諸苦惱,或堕地獄、餓鬼、畜生,截腳、截手、截耳、截鼻、挑眼、斫頭,竟何所益?’即以國付囑諸臣,入内靜處思四無量行。
爾時一切施王,即取利刀割髀裡肉血,使人送與病者,如是經二十九日。
後王問使人:‘病人雲何?’答王言:‘已差。
’王言:‘将來看之。
’時即為病人洗浴與新衣着,将詣王所。
王問言:‘汝病雲何?’答言:‘已差。
’王言:‘汝随意去。
’時彼人出門,右腳蹴地血出,餘人見之問言:‘男子!汝腳何故血出耶?’即言:‘彼非法王,弊惡王、非法淫着王、貪着樂邪見王,于彼門中腳蹴此阃,使我腳壞血出如是。
’彼諸人言:‘未曾有無反複人,一切施王二十九日以身血肉治令得差,而于王所無有反複。
’”佛告諸比丘:“爾時一切施王,我身是;時病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我前世時,慈心愍之而無反複,今亦如是無有反複。
”爾時世尊為提婆達多故說此偈言: “一切諸山海, 我不以為重; 其無反複者, 我以此為重。
無有反複報, 癞病惡疾苦; 或受白癞病, 無反複如是。
“是故諸比丘,應念報恩,應存反複,當如是學。
”爾時耆婆童子瞻視世尊病,煮吐下湯藥及野鳥肉得差,是為耆婆童子第六治病。
時耆婆童子于異時持一領貴價衣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我若治國王、若治大臣、或得一國土、或得一聚落,唯世尊當與我願。
”佛言:“我已過于願,不與人願。
”耆婆複言:“願與我清淨願。
”佛言:“求何等清淨願?”答言:“我此貴價衣,從王波羅殊提間得,價直半國,願世尊哀愍故為我受。
自今已去,願聽諸比丘欲着檀越施衣、欲着糞掃衣者随意着。
”爾時世尊默然可之。
時耆婆童子得世尊可已,即持金澡瓶水洗佛手,持此大貴價衣上佛,佛慈愍故為受之。
耆婆童子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為種種說法,令得歡喜,前禮佛已還去。
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諸比丘随順說法,以無數方便贊歎頭陀、攝持威儀、少欲知足、有智慧樂于出離者,告諸比丘:“此衣貴價衣中第一,如牛出乳、乳中出酪、酪中出生酥、生酥中出熟酥、熟酥出醍醐,最精第一。
此衣如是,衆多衣中最為第一。
自今已去,聽諸比丘随意着檀越施衣、糞掃衣。
” 爾時瓶沙王聞佛聽諸比丘畜檀越施衣,即持所著貴價欽婆羅衣送與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曹畜大價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畜貴價欽婆羅衣。
”後複遣人送王所著貴價??,諸比丘不敢受:“佛未聽我曹畜貴價??。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畜。
” 爾時六群比丘,畜廣大長毛??。
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不應畜。
”佛言:“自今已去聽諸比丘畜氍氀,廣三肘、長五肘,毛長三指者,應
”耆婆童子即便乘行五十由旬駝複前去。
後王與烏所患俱差。
波羅殊堤王遣使喚耆婆語言:“汝已治我病差,可來。
汝在彼國所得多少,我當加倍與汝。
”耆婆言:“且止!王便為供養已,我為瓶沙王故治王病。
”時波羅殊提送一貴價衣價直半國,語耆婆言:“汝不肯來,今與汝此衣以用相報。
”此是耆婆第五治病。
爾時世尊患水,語阿難言:“我患水,欲得除去。
”時阿難聞世尊言,往王舍城,至耆婆所語言:“如來患水,欲得除之。
”爾時耆婆與阿難俱往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來患水耶?”佛言:“如是耆婆!我欲除之。
”白佛言:“欲須幾下?”答言:“須三十下。
”時耆婆與阿難俱往王舍城,取三把優缽花,還詣其家,取一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如來嗅此可得十下。
複取第二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嗅之複可得十下。
複取第三把花,以藥熏之,并複咒說,嗅之可得九下。
複飲一掌暖水,足得一下風。
即随順以三把花,置阿難手中。
時阿難持華出王舍城,詣世尊所,持一把花,授與世尊,如來嗅之,可得十下。
複授第二把,更得十下。
第三把,複得九下。
爾時耆婆,忘語阿難與佛暖水。
爾時世尊,知耆婆心所念,即喚阿難取暖水來。
爾時阿難聞世尊教,即取暖水與佛。
佛即飲一掌暖水,患即消除,風亦随順。
爾時王瓶沙聞佛有患,與八萬四千人俱,前後導從詣世尊所,問訊世尊,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憂填王聞世尊患,亦将七萬人俱。
波羅殊提王,與六萬人俱。
梵施王,與五萬人俱。
波斯匿王,與四萬人俱。
末利夫人、利師達多富羅那、四大天王及諸營從、釋提桓因與忉利諸天俱、炎天子與炎天俱、兜率天子與兜率諸天俱、化樂天與化樂諸天俱、他化自在天與他化自在天俱、梵天與梵天俱、摩醯首羅天子與摩醯首羅諸天俱,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時舍利弗聞世尊病,與五百比丘俱,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爾時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聞世尊病,與五百比丘尼俱,阿難賓坻與五百優婆塞俱,毗舍佉母與五百優婆夷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問訊世尊。
時提婆達多聞世尊病,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爾時提婆達多,見世尊前四部衆會,作如是念:“我今甯可服藥如佛,令四部衆來問訊我。
”即往耆婆所語言:“我欲服佛所服藥,汝可與我藥。
”耆婆言:“世尊所服此藥,名那羅延,此藥非是餘人所服,除轉輪王、成就菩薩如來乃能服之。
”提婆達多語言:“若不與我,我當害汝。
”爾時耆婆畏奪命故,即便與之。
提婆達多以服此藥故,即得重病,身心俱苦,獨有一己更無餘人,亦無親厚,作如是念:“如我今日無有救者,唯有如來。
”爾時世尊知提婆達心念,從耆阇崛山身出施藥光明以照提婆達多,使一切苦痛即得休息。
爾時提婆達多病差未久,往王舍城巷陌唱令:“太子悉達多,舍轉輪王出家為道,今行醫藥自活。
何以知之?适治我病差故知。
”時諸比丘聞,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提婆達多:“如來慈愍,而更無反複。
” 爾時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白佛言:“未曾有,世尊慈愍,提婆達多而更無反複。
”佛告諸比丘言:“非适今日慈愍,提婆達多而無反複。
何以故?乃往過去世時,有王名一切施,作閻浮提王。
時閻浮提,國土平博、人民熾盛、豐樂無比。
時閻浮提,有八萬四千城,有五十億聚落,有六萬邊城。
爾時有病人,詣一切施王所,白王言:‘我今無有救護,唯有王耳。
’爾時王集閻浮提諸醫,示此病人,王問諸醫:‘如此病人當須何藥?’諸醫看病已,白王言:‘如此病人,非常人所能與藥,唯有成就菩薩能與藥耳。
’王問:‘為須何樂?’醫言:‘此病人若得慈心菩薩生肉生血食之,二十九日乃得差。
’一切施王心念言:‘生死長遠輪轉無際受諸苦惱,或堕地獄、餓鬼、畜生,截腳、截手、截耳、截鼻、挑眼、斫頭,竟何所益?’即以國付囑諸臣,入内靜處思四無量行。
爾時一切施王,即取利刀割髀裡肉血,使人送與病者,如是經二十九日。
後王問使人:‘病人雲何?’答王言:‘已差。
’王言:‘将來看之。
’時即為病人洗浴與新衣着,将詣王所。
王問言:‘汝病雲何?’答言:‘已差。
’王言:‘汝随意去。
’時彼人出門,右腳蹴地血出,餘人見之問言:‘男子!汝腳何故血出耶?’即言:‘彼非法王,弊惡王、非法淫着王、貪着樂邪見王,于彼門中腳蹴此阃,使我腳壞血出如是。
’彼諸人言:‘未曾有無反複人,一切施王二十九日以身血肉治令得差,而于王所無有反複。
’”佛告諸比丘:“爾時一切施王,我身是;時病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我前世時,慈心愍之而無反複,今亦如是無有反複。
”爾時世尊為提婆達多故說此偈言: “一切諸山海, 我不以為重; 其無反複者, 我以此為重。
無有反複報, 癞病惡疾苦; 或受白癞病, 無反複如是。
“是故諸比丘,應念報恩,應存反複,當如是學。
”爾時耆婆童子瞻視世尊病,煮吐下湯藥及野鳥肉得差,是為耆婆童子第六治病。
時耆婆童子于異時持一領貴價衣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我若治國王、若治大臣、或得一國土、或得一聚落,唯世尊當與我願。
”佛言:“我已過于願,不與人願。
”耆婆複言:“願與我清淨願。
”佛言:“求何等清淨願?”答言:“我此貴價衣,從王波羅殊提間得,價直半國,願世尊哀愍故為我受。
自今已去,願聽諸比丘欲着檀越施衣、欲着糞掃衣者随意着。
”爾時世尊默然可之。
時耆婆童子得世尊可已,即持金澡瓶水洗佛手,持此大貴價衣上佛,佛慈愍故為受之。
耆婆童子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為種種說法,令得歡喜,前禮佛已還去。
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諸比丘随順說法,以無數方便贊歎頭陀、攝持威儀、少欲知足、有智慧樂于出離者,告諸比丘:“此衣貴價衣中第一,如牛出乳、乳中出酪、酪中出生酥、生酥中出熟酥、熟酥出醍醐,最精第一。
此衣如是,衆多衣中最為第一。
自今已去,聽諸比丘随意着檀越施衣、糞掃衣。
” 爾時瓶沙王聞佛聽諸比丘畜檀越施衣,即持所著貴價欽婆羅衣送與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曹畜大價衣。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畜貴價欽婆羅衣。
”後複遣人送王所著貴價??,諸比丘不敢受:“佛未聽我曹畜貴價??。
”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畜。
” 爾時六群比丘,畜廣大長毛??。
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不應畜。
”佛言:“自今已去聽諸比丘畜氍氀,廣三肘、長五肘,毛長三指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