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皮革揵度之餘
爾時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國,在拘留歡喜山曲中住,與億耳優婆塞使人俱。
時億耳心自念言:“如我聞佛所說,若我在家與妻子俱,不得修清淨行,甯可除須發舍家為道。
”即往大迦旃延所作如是言:“如我聞佛所說,若我在家與妻子俱,不得修清淨行。
願大德度我出家受大戒。
”迦旃延言:“出家事難、沙門不易,汝但在家護持佛戒,當以時節修行佛教。
”爾時億耳如是再三白迦旃延,時大迦旃延見億耳殷勤至三,便聽出家,受戒難得三年乃受大戒。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億耳受戒未久便得阿羅漢道,自記得道亦如上說。
爾時億耳聞佛功德相好端正、諸根寂靜、得上調伏,猶如象王又如澄淵,聞之歡喜,便欲見佛。
詣迦旃延所白言:“我聞佛功德如是,今欲往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迦旃延言:“佛功德如汝所說。
”迦旃延言:“汝持我名詣佛所,頭面禮足,問訊起居少病安樂不?持五事往白佛:‘阿濕婆阿槃提國少比丘,受大戒難,三年中乃得受戒。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從今已去,願世尊少開方便,聽阿濕婆阿槃提國得受大戒。
阿濕婆阿槃提國多諸刺棘瓦石,一重革屣不得經久,願世尊聽着重革屣。
阿濕婆阿槃提國世人好浴,願世尊聽比丘數數洗浴,如餘方多好卧具,伊梨延陀耄羅、耄耄羅、??如是。
阿濕婆阿槃提國以皮為卧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願世尊聽得畜皮卧具。
或有比丘往異方後,住處得衣便不肯受。
何以故?恐犯尼薩耆,願世尊聽開少方便。
’”時億耳比丘聞大迦旃延語,默然受持,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已而去。
億耳聞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住,時億耳持三衣缽,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已卻住一面。
佛即慰勞言:“住止安樂不?不以飲食為苦耶?”白佛言:“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佛敕阿難,與客比丘敷座。
爾時阿難自知常法,世尊欲與客比丘共宿,便使阿難敷座。
時阿難聞佛語已,還佛屋内對佛座敷座,敷座已還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已為客比丘敷座竟,宜知是時。
”爾時世尊即起還屋就座而坐,億耳亦入佛屋對佛而坐。
爾時世尊靜坐須臾,告億耳言:“汝可說法。
”億耳聞佛教已,在佛前說十六句義,不增不減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爾時世尊作是念:“善哉比丘!十六句義,不增不減不壞經法,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佛問億耳:“本何所作?”答言:“久見欲過,難得受戒乃經三年。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億耳念言:“今正是時,和尚迦旃延所遣五事。
”即白佛言:“和尚迦旃延稽首世尊足下,問訊世尊起居,康強少病安樂。
白此五事如前所說。
”佛時默然聽許。
時世尊明日清旦,以此事集比丘僧,為諸比丘随順說法,無數方便稱贊頭陀,威儀齊整、少欲知足、樂處空閑,告諸比丘言:“聽阿濕婆阿槃提國持律五人得受大戒。
若有餘方亦聽。
餘方者,東方有國,名白木調國,已外便聽。
南方有塔,名靜善塔,已外便聽。
西方有國山,名一師梨仙人種山,方外便聽。
北方有國,名柱,方外便聽,如是諸方外,聽持律五人得受大戒。
聽阿濕婆阿槃提國着重革屣,聽阿濕婆阿槃提國數數洗浴,聽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卧具,聽諸比丘得衣入手數滿十日,若過應舍,舍已忏悔。
” 爾時比丘得皮補革屣,去佛不遠便摘壞,恐犯重革屣事。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比丘:“汝何故摘壞革屣耶?”答言:“恐犯重革屣事。
”佛言:“革屣若穿壞,聽重。
” 時諸比丘得未治皮,佛言:“聽鞣治。
若自鞣、若使人鞣,鞣皮竟,裁作一重革屣。
”須刀,佛言:“聽畜刀。
”須裁闆,佛言:“聽畜闆。
”須筋、若毛、若皮縷等,佛言:“聽畜。
”須刬,佛言:“聽畜。
若刀鈍,聽畜磨石。
” 時諸比丘刀錐筋毛皮縷刬迸散在地無安處,佛言:“聽作囊盛,若織竹作籠,若樹皮籠,聽以毛囊裹,外十種衣中,聽趣用一一衣作囊。
”時諸比丘用皮作,佛言:“不聽以皮作。
” 時諸比丘着新衣革屣上坐污衣,佛言:“不應着新衣革屣上坐,比丘亦不應皮上坐,除阿濕婆阿槃提國。
”時諸比丘持革屣在前便睡,狗銜去,佛言:“不應持革屣在前而睡,應以草覆。
若兩底相合,置尼師壇下。
” 爾時比丘持革屣置邊而睡,轉反堕革屣上,有畏慎心,恐犯眠皮上。
佛言:“不犯。
” 時比丘持革屣置缽中行,餘比丘見甚惡之,佛言:“不應以革屣置缽中,應清淨持缽。
” 時比丘一手捉革屣缽,餘比丘見惡之。
佛言:“不聽一手捉革屣缽,應一手捉缽,一手捉革屣。
”時諸比丘渡泥水不得褰衣,衣堕泥水中,佛言:“聽指鈎革屣缽置掌中,一手褰衣。
” 時諸比丘,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無比丘住處村,宿陶師舍。
時泥作邊有皮,比丘在上眠。
清旦見,畏犯皮上眠,佛言:“不犯。
” 時六群比丘,畜大皮、師子皮、虎皮、豹皮、獺皮、野貓皮、迦羅皮、野狐皮,諸比丘白佛,佛言:“一切大皮不得畜。
” 時六群比丘坐高大床上,若獨坐繩床、木床、象牙床、敷馬皮、敷象皮、錦褥、雜色卧具、??、若獺毛用貯褥,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高大床上坐乃至獺毛貯褥。
” 時諸比丘,到白衣舍,為比丘敷好高大床,請比丘坐,諸比丘言:“佛不聽我等坐高大床。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除寶床,餘者在白衣舍應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為比丘敷皮床、獨坐床,諸比丘畏慎不敢坐,念言:“佛不聽我等皮上坐,除阿濕婆阿槃提國。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在白衣舍内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為敷長繩床、木床,諸比丘畏慎不敢坐:“佛不聽我等與上座同床坐。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人人别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白衣舍得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白衣為敷皮囊,比丘有畏慎心,念言:“佛不聽我等坐皮上。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别坐?”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在白衣舍得坐。
” 爾時跋難陀釋子,有放牛人為作檀越。
清旦着衣至檀越舍敷座而坐。
時牧牛兒來坐
時億耳心自念言:“如我聞佛所說,若我在家與妻子俱,不得修清淨行,甯可除須發舍家為道。
”即往大迦旃延所作如是言:“如我聞佛所說,若我在家與妻子俱,不得修清淨行。
願大德度我出家受大戒。
”迦旃延言:“出家事難、沙門不易,汝但在家護持佛戒,當以時節修行佛教。
”爾時億耳如是再三白迦旃延,時大迦旃延見億耳殷勤至三,便聽出家,受戒難得三年乃受大戒。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億耳受戒未久便得阿羅漢道,自記得道亦如上說。
爾時億耳聞佛功德相好端正、諸根寂靜、得上調伏,猶如象王又如澄淵,聞之歡喜,便欲見佛。
詣迦旃延所白言:“我聞佛功德如是,今欲往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迦旃延言:“佛功德如汝所說。
”迦旃延言:“汝持我名詣佛所,頭面禮足,問訊起居少病安樂不?持五事往白佛:‘阿濕婆阿槃提國少比丘,受大戒難,三年中乃得受戒。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從今已去,願世尊少開方便,聽阿濕婆阿槃提國得受大戒。
阿濕婆阿槃提國多諸刺棘瓦石,一重革屣不得經久,願世尊聽着重革屣。
阿濕婆阿槃提國世人好浴,願世尊聽比丘數數洗浴,如餘方多好卧具,伊梨延陀耄羅、耄耄羅、??如是。
阿濕婆阿槃提國以皮為卧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願世尊聽得畜皮卧具。
或有比丘往異方後,住處得衣便不肯受。
何以故?恐犯尼薩耆,願世尊聽開少方便。
’”時億耳比丘聞大迦旃延語,默然受持,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已而去。
億耳聞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住,時億耳持三衣缽,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已卻住一面。
佛即慰勞言:“住止安樂不?不以飲食為苦耶?”白佛言:“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佛敕阿難,與客比丘敷座。
爾時阿難自知常法,世尊欲與客比丘共宿,便使阿難敷座。
時阿難聞佛語已,還佛屋内對佛座敷座,敷座已還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已為客比丘敷座竟,宜知是時。
”爾時世尊即起還屋就座而坐,億耳亦入佛屋對佛而坐。
爾時世尊靜坐須臾,告億耳言:“汝可說法。
”億耳聞佛教已,在佛前說十六句義,不增不減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爾時世尊作是念:“善哉比丘!十六句義,不增不減不壞經法,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
”佛問億耳:“本何所作?”答言:“久見欲過,難得受戒乃經三年。
何以故?以不滿十僧故。
”億耳念言:“今正是時,和尚迦旃延所遣五事。
”即白佛言:“和尚迦旃延稽首世尊足下,問訊世尊起居,康強少病安樂。
白此五事如前所說。
”佛時默然聽許。
時世尊明日清旦,以此事集比丘僧,為諸比丘随順說法,無數方便稱贊頭陀,威儀齊整、少欲知足、樂處空閑,告諸比丘言:“聽阿濕婆阿槃提國持律五人得受大戒。
若有餘方亦聽。
餘方者,東方有國,名白木調國,已外便聽。
南方有塔,名靜善塔,已外便聽。
西方有國山,名一師梨仙人種山,方外便聽。
北方有國,名柱,方外便聽,如是諸方外,聽持律五人得受大戒。
聽阿濕婆阿槃提國着重革屣,聽阿濕婆阿槃提國數數洗浴,聽敷羖羊皮、白羊皮、鹿皮卧具,聽諸比丘得衣入手數滿十日,若過應舍,舍已忏悔。
” 爾時比丘得皮補革屣,去佛不遠便摘壞,恐犯重革屣事。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比丘:“汝何故摘壞革屣耶?”答言:“恐犯重革屣事。
”佛言:“革屣若穿壞,聽重。
” 時諸比丘得未治皮,佛言:“聽鞣治。
若自鞣、若使人鞣,鞣皮竟,裁作一重革屣。
”須刀,佛言:“聽畜刀。
”須裁闆,佛言:“聽畜闆。
”須筋、若毛、若皮縷等,佛言:“聽畜。
”須刬,佛言:“聽畜。
若刀鈍,聽畜磨石。
” 時諸比丘刀錐筋毛皮縷刬迸散在地無安處,佛言:“聽作囊盛,若織竹作籠,若樹皮籠,聽以毛囊裹,外十種衣中,聽趣用一一衣作囊。
”時諸比丘用皮作,佛言:“不聽以皮作。
” 時諸比丘着新衣革屣上坐污衣,佛言:“不應着新衣革屣上坐,比丘亦不應皮上坐,除阿濕婆阿槃提國。
”時諸比丘持革屣在前便睡,狗銜去,佛言:“不應持革屣在前而睡,應以草覆。
若兩底相合,置尼師壇下。
” 爾時比丘持革屣置邊而睡,轉反堕革屣上,有畏慎心,恐犯眠皮上。
佛言:“不犯。
” 時比丘持革屣置缽中行,餘比丘見甚惡之,佛言:“不應以革屣置缽中,應清淨持缽。
” 時比丘一手捉革屣缽,餘比丘見惡之。
佛言:“不聽一手捉革屣缽,應一手捉缽,一手捉革屣。
”時諸比丘渡泥水不得褰衣,衣堕泥水中,佛言:“聽指鈎革屣缽置掌中,一手褰衣。
” 時諸比丘,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無比丘住處村,宿陶師舍。
時泥作邊有皮,比丘在上眠。
清旦見,畏犯皮上眠,佛言:“不犯。
” 時六群比丘,畜大皮、師子皮、虎皮、豹皮、獺皮、野貓皮、迦羅皮、野狐皮,諸比丘白佛,佛言:“一切大皮不得畜。
” 時六群比丘坐高大床上,若獨坐繩床、木床、象牙床、敷馬皮、敷象皮、錦褥、雜色卧具、??、若獺毛用貯褥,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高大床上坐乃至獺毛貯褥。
” 時諸比丘,到白衣舍,為比丘敷好高大床,請比丘坐,諸比丘言:“佛不聽我等坐高大床。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除寶床,餘者在白衣舍應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為比丘敷皮床、獨坐床,諸比丘畏慎不敢坐,念言:“佛不聽我等皮上坐,除阿濕婆阿槃提國。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在白衣舍内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為敷長繩床、木床,諸比丘畏慎不敢坐:“佛不聽我等與上座同床坐。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人人别床?”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白衣舍得坐。
” 時諸比丘至白衣舍,白衣為敷皮囊,比丘有畏慎心,念言:“佛不聽我等坐皮上。
”諸白衣言:“我等更何處得别坐?”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在白衣舍得坐。
” 爾時跋難陀釋子,有放牛人為作檀越。
清旦着衣至檀越舍敷座而坐。
時牧牛兒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