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方亦爾。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
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大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有須四人衆羯磨事起,五比丘衆、十比丘衆、二十比丘衆羯磨事起,是中大衆集會疲極。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結戒場。
當如是結,白二羯磨稱四方界相,若安杙、若石、若疆畔作齊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結作戒場。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
今僧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結戒場。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四方相内結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結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意,有欲廣作界者、有欲狹作者,佛言:“自今已去,若欲改作者先解前界,然後欲廣狹作從意。
當作白二羯磨解。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解界。
誰諸長老忍僧今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厭離比丘,見阿蘭若處有一好窟,自念言:“我若得離衣宿者,可即于此窟住。
”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當結不失衣界。
白二羯磨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僧今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脫衣置白衣舍,當着脫衣時形露。
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比丘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白二羯磨。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聽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二界相接,佛言:“不應爾,當作幖幟。
”彼二界共相錯涉,佛言:“不應爾,應留中間。
”彼諸比丘,先解大界,卻解不失衣界,佛言:“不應爾。
先解不失衣界,卻解大界。
”時隔駃流河水外結不失衣界,諸比丘往取衣為水所漂,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隔駃流水外結不失衣界,除常有橋者。
” 爾時有二住處,别利養、别說戒,諸比丘欲結共一說戒共一利養。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解界已然後結,白二羯磨如是解。
彼此各自解界,應盡集一處,不得受欲。
當唱界四方相,阿蘭若處、樹下空處、若山若谷、若岩窟露地、草?園林、冢間河側、若石?、若杌樹、若荊棘、若塹、若渠、若池、若糞聚、若村、村界。
唱界齊限處已,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德僧聽!如所說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處彼處結同一利養同一說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如所說界相,今僧于此處彼處結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處彼處結同一說戒同一利養結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處彼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結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爾時有二住處,别說戒、别利養。
時諸比丘意欲同一處說戒、别利養,佛言:“自今已去,聽解界已然後結,白二羯磨。
彼此各自解,應盡集一處,不得受欲。
當唱界方相,若阿蘭、若空處,乃至村界如上,稱二住處名。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如所說界方相,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處結同一說戒别利養。
白如是。
’‘大德僧聽!如所說界方相,僧今于此處結同一說戒别利養。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界四方相内結同一說戒别利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界四方相内,結同一說戒别利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二住處,别說戒、别利養。
時諸比丘欲得别說戒同一利養,欲守護住處故。
佛言:“聽白二羯磨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欲守護住處故。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僧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僧忍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二住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時諸比丘欲得别說戒、别利養,佛言:“自今已去,聽集在一處解界已,随彼所住處各自更結界。
”爾時有二住處相去遠,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若彼得少飲食供養具,持來至此,日時已過。
若此得利養持至彼,日時已過。
時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相去遠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佛言:“自今已去,聽作如是語:‘若此處得少食飲供養,即于此處分。
若彼得少供養,即于彼處分。
’” 爾時布薩日,有衆多比丘于無村曠野中行,心自念言:“世尊制法,當集一處和合說戒。
我等當雲何?”以此事往白佛,佛言:“比丘善聽!若布薩日,于無村曠野中行,衆僧應和合集在一處共說戒。
若僧不得和合,随同和尚、同阿阇梨、善友知識,當下道集一處結小界說戒。
白二羯磨當作如是結界,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結小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
誰諸長老忍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爾許比丘集結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時比丘,結界不解而去,餘者嫌責往白佛,佛言:“不應不解而去,作白二羯磨解。
衆中當差堪能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此處小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解此處小界。
誰諸長老忍僧解此處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解此處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天暴雨,河水大漲。
時諸比丘,隔河水結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十五日欲往就彼說戒,而不能得渡,即不成就說戒。
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不得合河水結同一說戒界,除有船橋梁。
”時有二住處相去遠,結同一說戒。
時諸比丘十五日欲往相就說戒,不能即日達彼,不成就說戒。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住處相去遠結同一說戒,若住處隔河水相去遠,結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諸比丘十五日說戒,應十四日先往。
十四日說戒,十三日應先往,不得受欲。
” 爾時說戒日,住處有一比丘入房閉戶而眠。
諸比丘說戒已,從座起而去。
時眠者聞聲即起,問諸比丘言:“諸大德!欲何處去,不說戒耶?”諸比丘報言:“我等已說戒。
”即問:“汝向者何處來耶?”報言:“我白日在自房閉戶眠耳。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于說戒日在房中眠。
自今已去,比坐者當共相檢校,知有來者不來者。
自今已去,聽先白然後說戒,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十五日衆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
白如是。
’作如是白已,然後說戒。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
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四方相内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大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有須四人衆羯磨事起,五比丘衆、十比丘衆、二十比丘衆羯磨事起,是中大衆集會疲極。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結戒場。
當如是結,白二羯磨稱四方界相,若安杙、若石、若疆畔作齊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結作戒場。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
今僧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結戒場。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四方相内結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結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意,有欲廣作界者、有欲狹作者,佛言:“自今已去,若欲改作者先解前界,然後欲廣狹作從意。
當作白二羯磨解。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解界。
誰諸長老忍僧今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厭離比丘,見阿蘭若處有一好窟,自念言:“我若得離衣宿者,可即于此窟住。
”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當結不失衣界。
白二羯磨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僧今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脫衣置白衣舍,當着脫衣時形露。
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比丘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白二羯磨。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人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聽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諸比丘二界相接,佛言:“不應爾,當作幖幟。
”彼二界共相錯涉,佛言:“不應爾,應留中間。
”彼諸比丘,先解大界,卻解不失衣界,佛言:“不應爾。
先解不失衣界,卻解大界。
”時隔駃流河水外結不失衣界,諸比丘往取衣為水所漂,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隔駃流水外結不失衣界,除常有橋者。
” 爾時有二住處,别利養、别說戒,諸比丘欲結共一說戒共一利養。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解界已然後結,白二羯磨如是解。
彼此各自解界,應盡集一處,不得受欲。
當唱界四方相,阿蘭若處、樹下空處、若山若谷、若岩窟露地、草?園林、冢間河側、若石?、若杌樹、若荊棘、若塹、若渠、若池、若糞聚、若村、村界。
唱界齊限處已,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德僧聽!如所說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處彼處結同一利養同一說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如所說界相,今僧于此處彼處結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處彼處結同一說戒同一利養結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處彼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結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爾時有二住處,别說戒、别利養。
時諸比丘意欲同一處說戒、别利養,佛言:“自今已去,聽解界已然後結,白二羯磨。
彼此各自解,應盡集一處,不得受欲。
當唱界方相,若阿蘭、若空處,乃至村界如上,稱二住處名。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如所說界方相,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處結同一說戒别利養。
白如是。
’‘大德僧聽!如所說界方相,僧今于此處結同一說戒别利養。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界四方相内結同一說戒别利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界四方相内,結同一說戒别利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二住處,别說戒、别利養。
時諸比丘欲得别說戒同一利養,欲守護住處故。
佛言:“聽白二羯磨結。
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欲守護住處故。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僧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
誰諸長老忍僧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僧忍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于此彼住處結别說戒同一利養,為守護住處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二住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時諸比丘欲得别說戒、别利養,佛言:“自今已去,聽集在一處解界已,随彼所住處各自更結界。
”爾時有二住處相去遠,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若彼得少飲食供養具,持來至此,日時已過。
若此得利養持至彼,日時已過。
時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相去遠處同一說戒、同一利養。
”佛言:“自今已去,聽作如是語:‘若此處得少食飲供養,即于此處分。
若彼得少供養,即于彼處分。
’” 爾時布薩日,有衆多比丘于無村曠野中行,心自念言:“世尊制法,當集一處和合說戒。
我等當雲何?”以此事往白佛,佛言:“比丘善聽!若布薩日,于無村曠野中行,衆僧應和合集在一處共說戒。
若僧不得和合,随同和尚、同阿阇梨、善友知識,當下道集一處結小界說戒。
白二羯磨當作如是結界,衆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結小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
誰諸長老忍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爾許比丘集結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時比丘,結界不解而去,餘者嫌責往白佛,佛言:“不應不解而去,作白二羯磨解。
衆中當差堪能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此處小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解此處小界。
誰諸長老忍僧解此處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解此處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天暴雨,河水大漲。
時諸比丘,隔河水結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十五日欲往就彼說戒,而不能得渡,即不成就說戒。
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不得合河水結同一說戒界,除有船橋梁。
”時有二住處相去遠,結同一說戒。
時諸比丘十五日欲往相就說戒,不能即日達彼,不成就說戒。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住處相去遠結同一說戒,若住處隔河水相去遠,結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諸比丘十五日說戒,應十四日先往。
十四日說戒,十三日應先往,不得受欲。
” 爾時說戒日,住處有一比丘入房閉戶而眠。
諸比丘說戒已,從座起而去。
時眠者聞聲即起,問諸比丘言:“諸大德!欲何處去,不說戒耶?”諸比丘報言:“我等已說戒。
”即問:“汝向者何處來耶?”報言:“我白日在自房閉戶眠耳。
”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得于說戒日在房中眠。
自今已去,比坐者當共相檢校,知有來者不來者。
自今已去,聽先白然後說戒,作如是白:‘大德僧聽!今十五日衆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
白如是。
’作如是白已,然後說戒。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