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

關燈
或青眼、或黃眼、或赤眼、或爛眼、或有紅眼、或黃赤色眼、或青翳眼、或黃翳眼、或白翳眼、或水精眼、或極深眼、或三角眼、或彌離眼、或大張眼、或凸眼、或一眼、或睐眼、或盲眼、或尖出眼、或斜眼、或瞋怒眼、或瞷眼、或眼有瘡患、或身班、或身疥?、或身侵淫瘡、或啞、或聾、或啞聾、或卷足指、或跛、或曳腳、或一手一腳一耳、或無手無腳無耳、或無發無毛、或無齒、或青發、黃發、白發、大長、大短、婦女?、天子、阿修羅子、揵闼婆子、或有象頭、或有馬頭、或有駱駝頭、或有牛頭、或有驢頭、或有豬頭、或羖羊頭、或有白羊頭、或有鹿頭、或有蛇頭、或有魚頭、或有鳥頭、或有二頭、或有三頭、或有多頭、一切青、一切黃、一切黑、一切赤、一切白、一切似猕猴色、或有風病、或有熱病、或有痰癊病、或癖病、或有喉戾、或有兔缺、或無舌、或截舌、或不知好惡、或身前凸、或後凸、或前後凸、或蟲病、或水病、或内病、或外病、或内外病、或有癖病、常卧不轉病、或有常老極、或有幹痟病、或有失威儀行下極一切污辱衆僧,如此人不得度受具足戒。

     爾時有神足在虛空中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和尚在虛空中與下人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神足在虛空中足數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爾時有隐沒不現者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和尚隐沒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足數比丘隐沒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爾時離見聞處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和尚離見聞處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足數人離見聞處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爾時在界外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和尚在界外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足數人在界外受具足戒,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時有不與沙彌戒便受具足戒,佛言:“得受具足戒。

    ”衆僧有犯,世尊有如是教,一切污辱衆僧者,不得受具足戒。

     時有欲受戒者,彼将至界外脫衣看,時受戒者慚恥,稽留受戒事。

    爾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世尊,世尊言:“不得如是露形看而為授戒。

    自今已去,聽問十三難事,然後授具足戒。

    白四羯磨當作如是問:‘汝不犯邊罪?汝不犯比丘尼?汝非賊心入道?汝非壞二道?汝非黃門?汝非殺父、殺母?汝非殺阿羅漢?汝非破僧?汝不惡心出佛身血?汝非是非人?汝非畜生?汝非有二形耶?’”佛言:“自今已去,聽先問十三難事然後授具足戒,當作白四羯磨,如是授具足戒。

    爾時立欲受具足者,置眼見耳不聞處。

    時戒師當作白羯磨言:‘大德僧聽!彼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為教授師。

    白如是。

    ’時教授師,當往彼語言:‘此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缽,此衣缽是汝有不?’彼答言:‘是。

    ’應語言:‘善男子谛聽!今是至誠時,我今當問,汝随我問答。

    若不實當言不實,若實當言實。

    汝字何等?和尚字誰?年滿二十不?衣缽具足不?父母聽汝不?汝非負債人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癞、癰疽、白癞、幹痟、颠狂病,汝今有此諸病不?若無,答言:“無。

    ”’應語言:‘如我今問汝,僧中亦當如是問。

    如汝向者答我,衆僧中亦當如是答。

    ’彼教授師如是問已,還來衆僧中。

    如常威儀,相去舒手相及處立,當如是白:‘大德僧聽!彼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将來。

    白如是。

    ’彼喚言:‘汝來!’彼來已,當為捉衣缽,教禮僧足已,教在戒師前,右膝着地合掌,當教作如是語:‘大德僧聽!我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我某甲,今從衆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願僧慈愍故拔濟我!’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時戒師當作白羯磨,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今從衆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

    白如是。

    ’‘善男子聽!今是至誠時實語時,我今問汝,汝當随實答我。

    汝字何等?和尚字誰?汝年滿二十未?三衣缽具不?父母聽汝不?汝不負債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癞、癰疽、白癞、幹痟、颠狂病,汝今有如是病無?’若言無者,當作白四羯磨,應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

    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

    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此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忍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時有比丘,受具足戒已,衆僧盡舍去。

    時所受具足戒人本二,去彼不遠,即前問言:“汝向者何所為?”答言:“我受具足戒。

    ”本二語言:“汝今可共作如是如是事,可謂最後作如是如是事。

    ”時受具足者,即共行不淨已,後還詣衆中。

    諸比丘問:“汝何故在後?”彼即以此因緣具向諸比丘說。

    諸比丘語言:“汝速滅去!失去!何用汝為?不應住此。

    ”其人言:“我所作事不應爾耶?”諸比丘報言:“不應爾。

    ”其人語言:“汝何不先語我?我當避之不作。

    ”爾時諸比丘以此事往白世尊,世尊言:“自今已去,作羯磨已,當先說四波羅夷法。

    ‘善男子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波羅夷法。

    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門、非釋種子,汝一切不得犯淫作不淨行。

    若比丘,犯不淨行受淫欲法乃至畜生,非沙門、非釋種子。

    ’”爾時世尊與說譬喻:“猶如有人截其頭終不能還活。

    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已,不能還成比丘行。

    ‘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盜,下至草葉。

    若比丘,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燒、若埋、若壞色者,彼非沙門非釋種子,譬如斷多羅樹心終不複更生長。

    比丘,犯波羅夷亦如是,終不還成比丘行。

    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故斷衆生命,下至蟻子。

    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求刀授與人,教死、歎死、勸死,與人非藥,若堕胎、若厭禱殺,自作方便。

    若教人作,非沙門非釋種子。

    譬喻者說言,猶如針鼻決不堪複用。

    比丘亦如是。

    比丘,犯波羅夷法,不複成比丘行。

    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

    若比丘,非真實,非已有,自說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脫、得定、得四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

    ”彼非沙門非釋種子。

    譬喻者說,譬如大石破為二分終不可還合。

    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

    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能者答言:‘能。

    ’‘善男子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依法。

    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

    比丘依糞掃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

    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

    ’‘比丘依乞食,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得成比丘法。

    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請食,得受。

    ’‘依樹下坐,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成比丘法。

    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若得長利,若别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

    ’‘依腐爛藥,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成比丘法。

    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

    ’‘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

    ’‘汝受戒已,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尚如法、阿阇梨如法,衆僧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

    ’應當勸化作福治塔,供養佛法衆僧和尚阿阇梨。

    ‘若一切如法教不得違逆,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