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和尚犯僧殘,弟子當如法料理,若應與波利婆沙,當與波利婆沙;應與本日治,當與本日治;應與摩那埵,當與摩那埵;應與出罪,當與出罪。
複次和尚若病,弟子當瞻視,若令餘人看乃至差若命終。
若和尚意不樂住處,當自移若教餘人移。
若和尚有疑事,當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如法除之。
若惡見生,當勸令舍惡見住善見。
當以二事将護,以法、以衣食。
法将護者,勸令增戒、增心、增慧、學問、誦經。
衣食将護者,當供養衣、食、床褥、卧具、醫藥所須之物,随力所堪。
自今已去制弟子法如是,弟子應行。
若不行應如法治。
” 時弟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法。
“弟子不白和尚,不得入村、不得至他家、不得從餘比丘、或将餘比丘為伴、不得與、不得受、不得佐助衆事、不得受他佐助衆事、不得使他剃發、不得為他剃發、不得入浴室、不得為人揩身、不得受他揩身、不得至晝日住處房、不得至冢間、不得至界外、不得行他方,彼當清旦入和尚房中受誦經法問義、當除去小便器,若白時到、應澡豆若牛屎灰淨洗手,若有可食物當為取、若僧中有利養當為取、當持澡豆楊枝授與和尚令和尚洗手漱口、有可食物授與和尚、僧中有别利養,當白和尚言:‘得如是如是物,是和尚分。
’彼當問和尚言:‘欲入村不?’若言:‘不入。
’當問言:‘從何處取食?’若和尚言:‘從某處取。
’當如敕往取。
若報言:‘我欲入村。
’彼當洗手已衣架上徐徐取衣,勿使倒錯。
當取安陀會舒張抖擻看,勿令有蟲蛇蜂諸惡蟲。
次取腰帶僧祇支、郁多羅僧舒張抖擻看,勿令有蛇蜂諸惡蟲,當授與和尚,應疊僧伽梨着頭上若肩上。
複次取缽,當以澡豆若灰牛屎洗盛絡囊中、若手巾裹,若缽囊中持去。
應取和尚[打-丁+親]身衣疊舉,複取洗足物卧氈被舉之。
若和尚出行時,當捉和尚行道革屣。
出房舍時,當還顧閉戶。
複以手推看為牢不?若不牢當更重閉。
若牢已,當取戶扇孔中繩内之,遍觀左右已,持戶?着屏處,若恐人見、若恐不牢。
若不牢,若人見當持去,若移置深牢處。
令和尚在前行。
若道路逢相識人,當共善語善心憶念。
行時當避人道。
彼若欲入村時,應小下道,安缽置一面、頭上、若肩上,下僧伽梨舒張看,勿令有蛇蠍百足諸惡蟲,授與和尚。
若彼村外,有客舍、坐肆舍、若作坊,當持行道革屣置中。
應問和尚:‘我得尋從不?’若言:‘可爾。
’即當尋從。
若言:‘不須,在某處住。
’彼應如言在某處住。
若和尚入村不時出,彼當作如是意:‘入村乞食,此分與和尚,此分屬我。
’彼出村已,還至革屣所,取革屣下道,持缽置地,疊僧伽梨着頭上若肩上。
若中路見相識人,當善意問訊。
若和尚所住食處,當掃令淨,與敷坐具,具淨水瓶洗浴器盛食器。
複當與和尚安置洗浴坐、洗足石具、拭腳巾。
若遙見和尚來,即起奉迎。
取手中缽,置缽榰上若缽床上,若繩床角頭,若頭上肩上。
取僧伽梨舒張看之,勿令有脂膩沾污、或為塵土坌、或為泥污、或飛鳥糞污。
若有如是污應去之,宜浣者浣之、捩去水舒張曬置,若木床、若繩床上。
複當與和尚敷坐與革屣、洗足石、拭足巾、與盛水器、抖擻革屣已,置左面看之,恐在下地濕處;若在下地濕處,便取移彼。
與和尚洗足竟當棄水,持洗足石拭足巾還置本處。
複自淨洗手已授淨,水與和尚洗手。
自所有食,當取與和尚,白言:‘此是我食分可食。
’彼須者當取。
若和尚食時,當侍立看供給所須。
若彼食時,有酪漿、煎漿、苦酒、鹽、大麥、漿菜茹授與之,若熱?令冷。
若須水授水與。
相日時若欲過者,當即同時食。
若和尚食已,當手中取缽行澡漱水。
若自食竟、若有餘食,當與人若非人,若着淨地無草處,若着淨地無蟲水中。
取盛食器淨洗還置本處,取坐具、洗足、床、淨水瓶、澡洗瓶還置本處。
”食處淨掃除糞,彼以食缽盛糞棄之,餘比丘見者皆共惡之。
“自今已去不得持食缽盛糞棄,聽用除糞器、若破器、若故竹筐、若掃帚上除去糞食。
缽當好淨潔持之。
複次入和尚房時,當看恐有塵土。
若有塵土,當出繩床、木床、坐具、大小褥、枕、氈被、若床榰若地敷,當記本處出在外曬之。
淨掃除房中,去糞土棄時當看。
若有針綖若刀,若弊故段衣,下至一丸二丸藥,當取舉置現處,若有主識者當取。
複當拂拭向上若杙上、若龍牙杙上、若衣架上。
若房有破壞處、若蟲鼠孔穴,可補塞者當治之,可泥者便泥之,可搗便搗,可平治便平治,當以泥漿污灑極令淨潔。
當取地敷,曬令燥抖擻内房中。
若本敷坐不齊當更齊整,若本齊整當如本齊整。
先内床腳榰拂拭之,當急繩床繩床腳,向身内房中,安置床榰上,取大小褥、枕、氈、被衣,内着房中。
先敷大褥,次敷少褥氈被,安枕置上。
”彼取所著衣、不着衣并置一處,取時各各錯亂。
“自今已去不得持所著衣、不着衣并置一處,應各各别一處。
”彼取缽囊、革屣囊、針筒、油器置一處,諸比丘見惡之。
佛言:“不應爾。
自今已去,聽持缽囊針筒置一處,革屣囊與油器着一處。
彼應在房内安?壯看,令不高下出房外,應還探戶觀中庭,恐有塵土不淨。
若有即掃除去,當取水瓶淨洗已,還盛淨水置本處。
複當與和尚具水瓶洗浴瓶飲水器,若浴室中有洗浴時,當往問和尚:‘欲洗浴不?’若言:‘洗浴。
’當先至浴室中看地,若有塵土草芥當除去,應灑便灑,應掃便掃。
若有不淨澇水應棄便棄,應内水便内水,應内薪便内薪,應破薪便破薪,應内竈中便内竈中。
應與和尚具溫室中瓶,及坐機,刮汗刀水器、泥土器、若澡豆、諸洗浴具。
彼當先白和上已然後然火,然火已白時到。
若和尚病羸、若老極,當自扶抱,若繩床木床上、若以衣舁,往溫室中,當從和尚手中取衣。
若浴室中有杙、若龍牙杙、若衣架,當持衣置是諸處。
若有油,持油與塗身,若盛油器處處在地,當取貫着龍牙弋上。
若和尚病羸瘦老極,當扶抱至浴室中。
至已當取浴機床浴瓶、若刮汗刀與若水器、若泥器、若澡豆、諸洗浴具。
若煙熏面,當持巾與障,若頭背熱,當以巾覆彼。
當白和尚已然後入浴室。
若和尚先入已,恐浴室中鬧不敢入,當作是念:‘我今不自為己,以和尚洗浴故入。
’可作是意入。
入已當與和尚揩摩身,當立和尚後。
若欲與異人揩身,若受他揩身,當白和尚使知。
然後當與揩身。
若受他揩身,彼與和尚洗、自洗已。
若和尚病羸瘦若老極,當扶出浴室外,取座與坐、取拭身巾、若拭面巾、若拭眼巾,授與和尚已。
當安洗腳石,與水洗腳、取拭腳巾,與當取洗足,革屣拂拭抖擻授與。
次取衣舒張看抖擻授與。
若有眼藥若丸香授與,若有甜漿蜜漿黑石蜜漿,洗手已授與。
若和尚病瘦老極,當以繩床木床上舁,若衣上舁還房中。
還房中已,手扪摸卧處看,與敷卧氈令卧。
先與榇身衣,次以被衣覆之。
出房已還向閉戶,還至浴室中,遍看水瓶、洗浴瓶浴機、刮汗刀、盛水瓶、盛泥土器、細末藥、若澡豆諸洗浴物,還置本處。
若浴室中有不淨澇水,應除去便除去,應滅火便滅之,應覆火便覆,應閉戶便閉,應持戶?去便持去。
彼當日三問訊和尚,朝中日暮,當為和尚執二事,勞苦不得辭設:一修理房舍,二為補浣衣服。
和尚如法所教事,盡當奉行。
若遣往方面周旋不得辭設,假托因緣住。
若辭設者,當如法治。
自今已去,制弟子修弟子法,弟子于和尚所,不修弟子法,當如法治。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
複次和尚若病,弟子當瞻視,若令餘人看乃至差若命終。
若和尚意不樂住處,當自移若教餘人移。
若和尚有疑事,當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如法除之。
若惡見生,當勸令舍惡見住善見。
當以二事将護,以法、以衣食。
法将護者,勸令增戒、增心、增慧、學問、誦經。
衣食将護者,當供養衣、食、床褥、卧具、醫藥所須之物,随力所堪。
自今已去制弟子法如是,弟子應行。
若不行應如法治。
” 時弟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法。
“弟子不白和尚,不得入村、不得至他家、不得從餘比丘、或将餘比丘為伴、不得與、不得受、不得佐助衆事、不得受他佐助衆事、不得使他剃發、不得為他剃發、不得入浴室、不得為人揩身、不得受他揩身、不得至晝日住處房、不得至冢間、不得至界外、不得行他方,彼當清旦入和尚房中受誦經法問義、當除去小便器,若白時到、應澡豆若牛屎灰淨洗手,若有可食物當為取、若僧中有利養當為取、當持澡豆楊枝授與和尚令和尚洗手漱口、有可食物授與和尚、僧中有别利養,當白和尚言:‘得如是如是物,是和尚分。
’彼當問和尚言:‘欲入村不?’若言:‘不入。
’當問言:‘從何處取食?’若和尚言:‘從某處取。
’當如敕往取。
若報言:‘我欲入村。
’彼當洗手已衣架上徐徐取衣,勿使倒錯。
當取安陀會舒張抖擻看,勿令有蟲蛇蜂諸惡蟲。
次取腰帶僧祇支、郁多羅僧舒張抖擻看,勿令有蛇蜂諸惡蟲,當授與和尚,應疊僧伽梨着頭上若肩上。
複次取缽,當以澡豆若灰牛屎洗盛絡囊中、若手巾裹,若缽囊中持去。
應取和尚[打-丁+親]身衣疊舉,複取洗足物卧氈被舉之。
若和尚出行時,當捉和尚行道革屣。
出房舍時,當還顧閉戶。
複以手推看為牢不?若不牢當更重閉。
若牢已,當取戶扇孔中繩内之,遍觀左右已,持戶?着屏處,若恐人見、若恐不牢。
若不牢,若人見當持去,若移置深牢處。
令和尚在前行。
若道路逢相識人,當共善語善心憶念。
行時當避人道。
彼若欲入村時,應小下道,安缽置一面、頭上、若肩上,下僧伽梨舒張看,勿令有蛇蠍百足諸惡蟲,授與和尚。
若彼村外,有客舍、坐肆舍、若作坊,當持行道革屣置中。
應問和尚:‘我得尋從不?’若言:‘可爾。
’即當尋從。
若言:‘不須,在某處住。
’彼應如言在某處住。
若和尚入村不時出,彼當作如是意:‘入村乞食,此分與和尚,此分屬我。
’彼出村已,還至革屣所,取革屣下道,持缽置地,疊僧伽梨着頭上若肩上。
若中路見相識人,當善意問訊。
若和尚所住食處,當掃令淨,與敷坐具,具淨水瓶洗浴器盛食器。
複當與和尚安置洗浴坐、洗足石具、拭腳巾。
若遙見和尚來,即起奉迎。
取手中缽,置缽榰上若缽床上,若繩床角頭,若頭上肩上。
取僧伽梨舒張看之,勿令有脂膩沾污、或為塵土坌、或為泥污、或飛鳥糞污。
若有如是污應去之,宜浣者浣之、捩去水舒張曬置,若木床、若繩床上。
複當與和尚敷坐與革屣、洗足石、拭足巾、與盛水器、抖擻革屣已,置左面看之,恐在下地濕處;若在下地濕處,便取移彼。
與和尚洗足竟當棄水,持洗足石拭足巾還置本處。
複自淨洗手已授淨,水與和尚洗手。
自所有食,當取與和尚,白言:‘此是我食分可食。
’彼須者當取。
若和尚食時,當侍立看供給所須。
若彼食時,有酪漿、煎漿、苦酒、鹽、大麥、漿菜茹授與之,若熱?令冷。
若須水授水與。
相日時若欲過者,當即同時食。
若和尚食已,當手中取缽行澡漱水。
若自食竟、若有餘食,當與人若非人,若着淨地無草處,若着淨地無蟲水中。
取盛食器淨洗還置本處,取坐具、洗足、床、淨水瓶、澡洗瓶還置本處。
”食處淨掃除糞,彼以食缽盛糞棄之,餘比丘見者皆共惡之。
“自今已去不得持食缽盛糞棄,聽用除糞器、若破器、若故竹筐、若掃帚上除去糞食。
缽當好淨潔持之。
複次入和尚房時,當看恐有塵土。
若有塵土,當出繩床、木床、坐具、大小褥、枕、氈被、若床榰若地敷,當記本處出在外曬之。
淨掃除房中,去糞土棄時當看。
若有針綖若刀,若弊故段衣,下至一丸二丸藥,當取舉置現處,若有主識者當取。
複當拂拭向上若杙上、若龍牙杙上、若衣架上。
若房有破壞處、若蟲鼠孔穴,可補塞者當治之,可泥者便泥之,可搗便搗,可平治便平治,當以泥漿污灑極令淨潔。
當取地敷,曬令燥抖擻内房中。
若本敷坐不齊當更齊整,若本齊整當如本齊整。
先内床腳榰拂拭之,當急繩床繩床腳,向身内房中,安置床榰上,取大小褥、枕、氈、被衣,内着房中。
先敷大褥,次敷少褥氈被,安枕置上。
”彼取所著衣、不着衣并置一處,取時各各錯亂。
“自今已去不得持所著衣、不着衣并置一處,應各各别一處。
”彼取缽囊、革屣囊、針筒、油器置一處,諸比丘見惡之。
佛言:“不應爾。
自今已去,聽持缽囊針筒置一處,革屣囊與油器着一處。
彼應在房内安?壯看,令不高下出房外,應還探戶觀中庭,恐有塵土不淨。
若有即掃除去,當取水瓶淨洗已,還盛淨水置本處。
複當與和尚具水瓶洗浴瓶飲水器,若浴室中有洗浴時,當往問和尚:‘欲洗浴不?’若言:‘洗浴。
’當先至浴室中看地,若有塵土草芥當除去,應灑便灑,應掃便掃。
若有不淨澇水應棄便棄,應内水便内水,應内薪便内薪,應破薪便破薪,應内竈中便内竈中。
應與和尚具溫室中瓶,及坐機,刮汗刀水器、泥土器、若澡豆、諸洗浴具。
彼當先白和上已然後然火,然火已白時到。
若和尚病羸、若老極,當自扶抱,若繩床木床上、若以衣舁,往溫室中,當從和尚手中取衣。
若浴室中有杙、若龍牙杙、若衣架,當持衣置是諸處。
若有油,持油與塗身,若盛油器處處在地,當取貫着龍牙弋上。
若和尚病羸瘦老極,當扶抱至浴室中。
至已當取浴機床浴瓶、若刮汗刀與若水器、若泥器、若澡豆、諸洗浴具。
若煙熏面,當持巾與障,若頭背熱,當以巾覆彼。
當白和尚已然後入浴室。
若和尚先入已,恐浴室中鬧不敢入,當作是念:‘我今不自為己,以和尚洗浴故入。
’可作是意入。
入已當與和尚揩摩身,當立和尚後。
若欲與異人揩身,若受他揩身,當白和尚使知。
然後當與揩身。
若受他揩身,彼與和尚洗、自洗已。
若和尚病羸瘦若老極,當扶出浴室外,取座與坐、取拭身巾、若拭面巾、若拭眼巾,授與和尚已。
當安洗腳石,與水洗腳、取拭腳巾,與當取洗足,革屣拂拭抖擻授與。
次取衣舒張看抖擻授與。
若有眼藥若丸香授與,若有甜漿蜜漿黑石蜜漿,洗手已授與。
若和尚病瘦老極,當以繩床木床上舁,若衣上舁還房中。
還房中已,手扪摸卧處看,與敷卧氈令卧。
先與榇身衣,次以被衣覆之。
出房已還向閉戶,還至浴室中,遍看水瓶、洗浴瓶浴機、刮汗刀、盛水瓶、盛泥土器、細末藥、若澡豆諸洗浴物,還置本處。
若浴室中有不淨澇水,應除去便除去,應滅火便滅之,應覆火便覆,應閉戶便閉,應持戶?去便持去。
彼當日三問訊和尚,朝中日暮,當為和尚執二事,勞苦不得辭設:一修理房舍,二為補浣衣服。
和尚如法所教事,盡當奉行。
若遣往方面周旋不得辭設,假托因緣住。
若辭設者,當如法治。
自今已去,制弟子修弟子法,弟子于和尚所,不修弟子法,當如法治。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