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時彌卻摩納得此七花已,極懷歡喜不能自勝,即詣城東門。
當爾之時,不可數億千衆生,皆持花香,懸缯幡蓋,作衆伎樂,待定光如來。
時彌卻摩納欲前散花,而不能得前,即還問勝怨王言:‘汝以何故修治城内,為用歲節會日、為用星宿吉日,而作莊嚴國土妙好乃爾耶?’時王報言:‘今有定光如來當入城,是故治之耳。
’摩納問王言:‘雲何得知如來三十二相耶?’王報言:‘諸婆羅門書谶所記,是故知之耳。
’摩納報言:‘若爾者,我誦此書明知是事。
’王言:‘汝若審知者,先可往瞻三十二相,然後我當見之。
’ “賈人當知!爾時摩納聞王語已,歡喜不能自勝,即往城東門外。
時衆多人民見摩納來,歡喜皆與開道。
何以故?承王命故。
賈人當知!時摩納遙見如來,心中歡喜,即以七莖花,散定光如來上。
佛以威神,即于空中化作花蓋,廣十二由旬,莖在上葉在下,香氣芬馥普覆其國,無不周遍視之無厭,佛所遊行花蓋随從。
時城中人民男女,盡脫新衣敷地。
時摩納所披二鹿皮衣,脫一敷地。
時城中人,捉此皮衣擲棄。
時摩納心自念言:‘定光如來不見愍念。
’時定光如來即知彼心所念,化地作泥,無人能敷衣置上者。
賈人當知!摩納複作是念:‘城内人愚癡無所分别,所應敷處不敷。
’即持鹿皮衣敷彼泥中,然不奄泥。
賈人當知!摩納發五百歲常髻未曾解,摩納即問如來:‘不審世尊能蹈我發上過耶?’報言:‘能。
’摩納即解髻發以布泥上,心發願言:‘若今定光如來不授我别者,我當于此處形枯命終,終不起也。
’時定光如來知此摩納至心宿殖善根衆德具足,以左足蹈發上而過,語言:‘摩納汝還起,汝于當來無數阿僧祇劫,号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聞此别已,即踴在空中,去地七多羅樹,發猶布地如故。
“賈人當知!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右顧猶如大象王,告諸比丘:‘汝等莫以足蹈摩納發上。
何以故?此是菩薩發,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應蹈上。
’時數千巨億萬人,皆散花燒香供養其發。
“賈人當知!時勝怨王大臣十二醜者,聞定光如來授摩納别号,尋往至勝怨王所,白言:‘我能堪任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衆僧,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王報婆羅門言:‘汝意快哉!宜知是時。
’時此婆羅門,于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比丘僧,衣服、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已,發此願言:‘我今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比丘僧,衣服、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然摩納移我坐處坐,奪我供養,毀我名譽,緣此福報因緣,在在生處常當毀辱此人,乃至成道,終不相舍離。
’ “賈人當知!爾時耶若達婆羅門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執杖釋種是。
爾時蘇羅婆提女者,豈異人乎!今釋女瞿夷是。
爾時勝怨王大臣十二醜婆羅門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提婆達身是。
爾時珍寶仙人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彌勒菩薩是。
爾時彌卻摩納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我身是。
賈人當知!學菩薩道能供養爪發者必成無上道,以佛眼觀天下,無不入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況複無欲無瞋恚無癡,施中第一,為福最尊。
受取中第一,而無報應也!”爾時賈人兄弟二人,即從座起複道而去。
爾時世尊食賈人麨蜜已,即于樹下結加趺坐七日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七日已從三昧起,由食麨蜜故,身内風動。
所以名閻浮提地者,樹名閻浮提,去彼不遠有呵梨勒樹,彼樹神笃信于佛,即取呵梨勒果來奉世尊,頭面作禮已在一面立。
樹神白佛言:“世尊!由食麨蜜故,身内風動。
願今可食此果,亦可當食兼以為藥得除内風。
”時世尊慈愍彼故,即便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
”即歸依佛、歸依法。
諸神受歸依者,呵梨勒樹神最初。
爾時世尊食呵梨勒果已,于樹下結加趺坐七日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七日後從三昧起,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至郁鞞羅村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婆羅門見世尊默然住,發歡喜心,即出食施與世尊。
世尊慈愍故,即受彼食,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
”時世尊受此婆羅門食已,更詣一離婆那樹下,七日中結加趺坐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時世尊七日後從三昧起,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至郁鞞羅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時彼婆羅門婦,是蘇阇羅大将女,見如來中庭默然而住,見已發歡喜心即出食施與世尊。
世尊慈愍彼故,即受其食,食已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
我今歸依佛、歸依法。
”諸優婆夷受歸依佛歸依法者,此郁鞞羅婦,蘇阇羅大将女優婆夷為最初。
爾時世尊,食彼食已,即還詣離婆那樹下,七日結加趺坐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時世尊七日後,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次至郁鞞羅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時郁鞞羅婆羅門男女,見如來已發歡喜心,即出食施如來,慈愍彼故,即受其食。
食已告言:“汝等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爾!我等今歸依佛、歸依法。
”時世尊食彼食已,即詣文驎樹文驎水文驎龍王宮。
到彼已結加趺坐七日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爾時七日天大雨極寒,文驎龍王自出其宮,以身繞佛頭蔭佛上,而白佛言:“不寒不熱耶?不為風飄日曝、不為蚊虻所觸娆耶?”爾時七日後雨止清明,時龍王已見雨止清明,還解身不複繞佛,即化作一年少婆羅門,在如來前,合掌?跪,禮如來足。
時世尊七日後從三昧起,即以此偈而贊曰: “離欲歡喜樂, 觀察法亦樂; 世間無恚樂, 不娆于衆生。
世間無欲樂, 越度于欲界; 能伏我慢者, 此最第一樂。
” 爾時文驎龍王前白佛言:“我所以身繞如來頭蔭如來者,不欲娆觸如來。
但恐如來身為寒熱、風飄、日曝、蚊虻所娆。
以是故,繞佛身頭蔭其上耳。
”佛告龍王:“汝今歸依佛法。
”答言:“如是。
我今歸依佛法。
”是謂畜生中受二歸依,龍王為首。
爾時世尊,遊文驎龍王樹下住已,便往詣阿逾波羅尼拘律樹下,到已敷坐具結加趺坐,作是念言:“我今已獲此法,甚深難解難知,永寂休息微妙最上智者,能知非愚者所習,衆生異見、異忍、異欲、異命,依于異見樂于樔窟,衆生以是樂于樔窟故,于緣起法甚深難解。
複有甚深難解處,滅諸欲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
我今欲說法,餘人不知,則于我唐勞疲苦耳。
”爾時世尊說此二偈,非先所聞,亦未曾說: “我成道極難, 為在樔窟說; 貪恚愚癡者, 不能入此法。
逆流回生死, 深妙甚難解; 着欲無所見, 愚癡身所覆。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
當爾之時,不可數億千衆生,皆持花香,懸缯幡蓋,作衆伎樂,待定光如來。
時彌卻摩納欲前散花,而不能得前,即還問勝怨王言:‘汝以何故修治城内,為用歲節會日、為用星宿吉日,而作莊嚴國土妙好乃爾耶?’時王報言:‘今有定光如來當入城,是故治之耳。
’摩納問王言:‘雲何得知如來三十二相耶?’王報言:‘諸婆羅門書谶所記,是故知之耳。
’摩納報言:‘若爾者,我誦此書明知是事。
’王言:‘汝若審知者,先可往瞻三十二相,然後我當見之。
’ “賈人當知!爾時摩納聞王語已,歡喜不能自勝,即往城東門外。
時衆多人民見摩納來,歡喜皆與開道。
何以故?承王命故。
賈人當知!時摩納遙見如來,心中歡喜,即以七莖花,散定光如來上。
佛以威神,即于空中化作花蓋,廣十二由旬,莖在上葉在下,香氣芬馥普覆其國,無不周遍視之無厭,佛所遊行花蓋随從。
時城中人民男女,盡脫新衣敷地。
時摩納所披二鹿皮衣,脫一敷地。
時城中人,捉此皮衣擲棄。
時摩納心自念言:‘定光如來不見愍念。
’時定光如來即知彼心所念,化地作泥,無人能敷衣置上者。
賈人當知!摩納複作是念:‘城内人愚癡無所分别,所應敷處不敷。
’即持鹿皮衣敷彼泥中,然不奄泥。
賈人當知!摩納發五百歲常髻未曾解,摩納即問如來:‘不審世尊能蹈我發上過耶?’報言:‘能。
’摩納即解髻發以布泥上,心發願言:‘若今定光如來不授我别者,我當于此處形枯命終,終不起也。
’時定光如來知此摩納至心宿殖善根衆德具足,以左足蹈發上而過,語言:‘摩納汝還起,汝于當來無數阿僧祇劫,号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聞此别已,即踴在空中,去地七多羅樹,發猶布地如故。
“賈人當知!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右顧猶如大象王,告諸比丘:‘汝等莫以足蹈摩納發上。
何以故?此是菩薩發,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應蹈上。
’時數千巨億萬人,皆散花燒香供養其發。
“賈人當知!時勝怨王大臣十二醜者,聞定光如來授摩納别号,尋往至勝怨王所,白言:‘我能堪任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衆僧,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王報婆羅門言:‘汝意快哉!宜知是時。
’時此婆羅門,于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比丘僧,衣服、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已,發此願言:‘我今二萬歲中供養定光如來及比丘僧,衣服、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然摩納移我坐處坐,奪我供養,毀我名譽,緣此福報因緣,在在生處常當毀辱此人,乃至成道,終不相舍離。
’ “賈人當知!爾時耶若達婆羅門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執杖釋種是。
爾時蘇羅婆提女者,豈異人乎!今釋女瞿夷是。
爾時勝怨王大臣十二醜婆羅門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提婆達身是。
爾時珍寶仙人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彌勒菩薩是。
爾時彌卻摩納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我身是。
賈人當知!學菩薩道能供養爪發者必成無上道,以佛眼觀天下,無不入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況複無欲無瞋恚無癡,施中第一,為福最尊。
受取中第一,而無報應也!”爾時賈人兄弟二人,即從座起複道而去。
爾時世尊食賈人麨蜜已,即于樹下結加趺坐七日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七日已從三昧起,由食麨蜜故,身内風動。
所以名閻浮提地者,樹名閻浮提,去彼不遠有呵梨勒樹,彼樹神笃信于佛,即取呵梨勒果來奉世尊,頭面作禮已在一面立。
樹神白佛言:“世尊!由食麨蜜故,身内風動。
願今可食此果,亦可當食兼以為藥得除内風。
”時世尊慈愍彼故,即便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
”即歸依佛、歸依法。
諸神受歸依者,呵梨勒樹神最初。
爾時世尊食呵梨勒果已,于樹下結加趺坐七日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七日後從三昧起,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至郁鞞羅村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婆羅門見世尊默然住,發歡喜心,即出食施與世尊。
世尊慈愍故,即受彼食,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
”時世尊受此婆羅門食已,更詣一離婆那樹下,七日中結加趺坐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時世尊七日後從三昧起,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至郁鞞羅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時彼婆羅門婦,是蘇阇羅大将女,見如來中庭默然而住,見已發歡喜心即出食施與世尊。
世尊慈愍彼故,即受其食,食已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如是。
我今歸依佛、歸依法。
”諸優婆夷受歸依佛歸依法者,此郁鞞羅婦,蘇阇羅大将女優婆夷為最初。
爾時世尊,食彼食已,即還詣離婆那樹下,七日結加趺坐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時世尊七日後,到時着衣持缽入郁鞞羅村乞食,漸次至郁鞞羅婆羅門舍中庭默然而住。
時郁鞞羅婆羅門男女,見如來已發歡喜心,即出食施如來,慈愍彼故,即受其食。
食已告言:“汝等今歸依佛、歸依法。
”答言:“爾!我等今歸依佛、歸依法。
”時世尊食彼食已,即詣文驎樹文驎水文驎龍王宮。
到彼已結加趺坐七日思惟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
爾時七日天大雨極寒,文驎龍王自出其宮,以身繞佛頭蔭佛上,而白佛言:“不寒不熱耶?不為風飄日曝、不為蚊虻所觸娆耶?”爾時七日後雨止清明,時龍王已見雨止清明,還解身不複繞佛,即化作一年少婆羅門,在如來前,合掌?跪,禮如來足。
時世尊七日後從三昧起,即以此偈而贊曰: “離欲歡喜樂, 觀察法亦樂; 世間無恚樂, 不娆于衆生。
世間無欲樂, 越度于欲界; 能伏我慢者, 此最第一樂。
” 爾時文驎龍王前白佛言:“我所以身繞如來頭蔭如來者,不欲娆觸如來。
但恐如來身為寒熱、風飄、日曝、蚊虻所娆。
以是故,繞佛身頭蔭其上耳。
”佛告龍王:“汝今歸依佛法。
”答言:“如是。
我今歸依佛法。
”是謂畜生中受二歸依,龍王為首。
爾時世尊,遊文驎龍王樹下住已,便往詣阿逾波羅尼拘律樹下,到已敷坐具結加趺坐,作是念言:“我今已獲此法,甚深難解難知,永寂休息微妙最上智者,能知非愚者所習,衆生異見、異忍、異欲、異命,依于異見樂于樔窟,衆生以是樂于樔窟故,于緣起法甚深難解。
複有甚深難解處,滅諸欲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
我今欲說法,餘人不知,則于我唐勞疲苦耳。
”爾時世尊說此二偈,非先所聞,亦未曾說: “我成道極難, 為在樔窟說; 貪恚愚癡者, 不能入此法。
逆流回生死, 深妙甚難解; 着欲無所見, 愚癡身所覆。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