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我亦無過,此是定光如來威神,不足畏懼。
’王問左右臣:‘呵梨陀山龍王宮,去此遠近?’臣白王言:‘去此不遠可三十裡。
’王敕左右:‘嚴駕羽寶之車,今欲往彼禮拜定光如來。
’左右即承教,嚴駕羽寶車已,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知是時。
’ “賈人當知!王即乘車,諸臣侍從,詣呵梨陀山龍王宮所。
到已齊不乘車處,下車步進,前至龍王宮。
賈人當知!時王遙見定光如來,顔色端正諸根寂定,見已發歡喜心,即前至定光佛所,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
時世尊漸與王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時王聞佛說微妙法勸令歡喜已,前白佛言:‘如來!今正是時,應入蓮花城。
’時定光如來默然受王請。
時勝怨王知佛默然受請已,便從座起,頭面禮足而去。
還至國界,告敕人民:‘汝等從此蓮花城至藥山,掘地至膝,以杵搗令堅,以香汁灑地,左右道側種殖種種花,道側作欄楯,然好油燈安置其上,作四寶香爐金銀琉璃頗梨。
’時諸人民受王教令已,如上所說。
時王即集大臣告言:‘汝等莊嚴此蓮花大城,除去糞土石沙穢惡,以好細土泥塗其地,懸缯幡蓋,燒種種好香,複敷種種??,以種種好花布散其地。
’時諸臣即受王教,如敕莊嚴。
時勝怨王複告諸大臣:‘告下國土人民,莫使有賣香花者。
若有賣者,莫使有買者。
若有賣買者當重罰。
何以故?我自欲供養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故。
’ “爾時彼國有一大臣婆羅門,名曰祀施,多饒财寶,真珠、虎珀、車?、馬瑙、水精、金銀、琉璃,珍奇異寶不可稱計。
時彼婆羅門,十二年中祠祀。
若彼祠祀衆中,有第一多智慧者,當以金缽盛滿銀粟,或以銀缽盛滿金粟,并金澡瓶極妙好蓋履屣,及二張好?,衆寶雜廁杖,并莊嚴端正好女,名曰蘇羅婆提,與之。
時彼祠祀衆中,第一上座大婆羅門,是王大臣,有十二醜:瞎、偻、凸背、瘿、黃色、黃頭、眼青、鋸齒、齒黑、手腳曲、戾身不與人等、凸髋。
賈人當知!彼祀施婆羅門作是念:‘今此上座有十二醜,複是王臣。
雲何以我寶物并女,與此人耶?’複作此念:‘我今甯可更延祀日,若更有端正聰明智慧婆羅門者,我當與之。
’ “賈人當知!雪山南有一仙人,名曰珍寶,少欲樂閑心無所貪,修習禅定獲五神通,教授五百梵志使令誦習。
時五通仙人,有第一弟子,名曰彌卻,父母真正七世清淨,亦複教授五百弟子。
賈人當知!時弟子彌卻,往至珍寶仙人所,白言:‘我所學者已達,當更學何等?’時彼珍寶仙人即更自造經書,一切婆羅門所不能知,造已告弟子言:‘汝可誦習之,此書諸沙門婆羅門所無有者。
設誦習者,于諸婆羅門中可得最勝第一。
’賈人當知!爾時彼弟子即學習此書誦利已,往至珍寶仙人所,白言:‘所學已訖,當受習何等?’師告言:‘汝若誦竟,夫為弟子應報師恩,汝今當報。
’即問言:‘雲何當報師恩?’師報言:‘須五百金錢。
’時彌卻聞師語已,将五百弟子,雪山南人間遊行,從國至國從村至村,漸至蓮花城。
聞諸人言:‘耶若達婆羅門,十二年中祠祀天神。
若有聰明第一者,當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并金澡瓶,及好蓋極好?,七寶雜廁杖,莊嚴蘇羅婆提端正好女與之。
’‘我今甯可入彼衆中,或能得彼五百金錢。
’ “賈人當知!彌卻即入彼祀中,當入時有大威神光明。
時耶若達婆羅門作是念:‘此人來入祠祀,有大威神光明,今必當移上座去,以此摩納安置其處。
若此摩納得上座處坐者,汝等當如我所作,皆共高聲稱善,作衆伎樂散花燒香恭敬禮事。
’時諸人等即受教,言:‘可爾。
’當如教為之時,彌卻摩納入彼衆已,從下而問:‘汝等誦何等經書?誦得幾許?’随所誦多少者報言:‘我誦爾許。
’于摩納所誦,百倍萬倍巨億萬倍,不可為比,不如摩納。
次問二、三人乃至百千人:‘汝等誦何等?知何經書?所誦得幾許?’随所誦報言:‘我等誦爾所。
’于摩納所誦,百倍萬倍巨億萬倍,不相為比。
次問第一上座:‘汝知何經書?誦得幾許?’其人随所誦多少報言:‘我誦爾所。
’彌卻摩納複勝于彼。
時彌卻摩納語言:‘我所誦知者出過汝上。
’即語其人言:‘汝去!我坐汝處。
’上座報言:‘汝莫使我移,我設于此得好供養及金寶,兩倍與汝。
’彌卻摩納報言:‘正使滿閻浮提七寶與我者,我終不取,汝但移去。
何以故?我有此法,應坐此座。
’ “賈人當知!時彼彌卻摩納,移彼上座即自坐之。
當移坐時,地六種震動,即共高聲稱善,作衆伎樂花香供養。
賈人當知!彼耶若達,極懷歡喜,自慶無量,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金蓋七寶廁杖,金銀澡瓶,極妙好?,莊嚴好女,至彌卻摩納前白言:‘唯願受此衆寶物并受此好女。
’彌卻報言:‘我不須是。
’即問言:‘欲須何等?’報言:‘我須五百金錢。
’即以五百金錢與之。
“賈人當知!時彌卻摩納取此五百金錢已,從坐起而去。
時蘇羅婆提女亦随而去。
時彌卻摩納還顧語女言:‘汝何故随我後行?’女報言:‘父母遣我與君作妻。
’彌卻摩納報言:‘我今修梵行不須汝,若有愛欲者乃須汝耳。
’時彼女即還入父園中,園中有清淨浴池,池中有七莖蓮花,五花共一莖香氣芬馥花色殊妙。
複有二花共一莖,其香色殊妙,見已便生此念:‘我今觀此花極為妙好,我今甯可采此花與彌卻摩納,令心喜悅。
’即采花置水瓶中,出園外遍求彌卻摩納。
時彌卻摩納還入缽摩大國,見國内人民,掃除道路除去不淨,以好土填治平正,以花布地香汁灑之,懸缯幡蓋敷好??,見已問城中行人言:‘今觀此城嚴好乃爾,為用歲節、為用星宿吉日,而修治如是耶?’行人報言:‘今定光佛當來入城,以此故修治如是。
’彌卻摩納心念言:‘我今宜可以五百金錢,買好花鬘、好香、好伎樂幢幡、好蓋,先當持用供養定光如來,後當更與師求财。
’即于彼缽摩國所可求買者皆不可得。
何以故?勝怨王制重故。
時蘇羅婆提女遙見彌卻摩納來,語言:‘年少!何故行步速疾,汝有所須耶?’即報女言:‘我須好花。
’問言:‘摩納用花作何等?’報言:‘我欲作佛種無上根栽。
’其女問言:‘此花已萎枯色變,不可複種。
雲何由此作佛種無上根栽?’摩納報女言:‘此田良美,正使此花萎枯色變種子燋爛種之故生耳。
’其女報言:‘汝可取此花去作佛種無上根裁。
’摩納報言:‘若受我價賣與我者,我當取之。
’其女報言:‘摩納何以惜我财物。
我父名耶若達,自多饒财寶。
摩納欲買花者,與我作要誓,所生之處常與我作夫耶?’摩納報言:‘我行菩薩道,一切無所愛惜,有人乞者乃至骨肉不惜,唯除父母,但恐汝常與我作礙。
’其女報言:‘汝所生之處,必有大威神。
我亦有威神,欲以我施随汝與之。
’時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花,餘二莖花與彌卻摩納,言:‘此是我花,寄汝以上定光如來。
何以故?願與汝所生之處常不相離。
’ “賈人當知!爾
’王問左右臣:‘呵梨陀山龍王宮,去此遠近?’臣白王言:‘去此不遠可三十裡。
’王敕左右:‘嚴駕羽寶之車,今欲往彼禮拜定光如來。
’左右即承教,嚴駕羽寶車已,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知是時。
’ “賈人當知!王即乘車,諸臣侍從,詣呵梨陀山龍王宮所。
到已齊不乘車處,下車步進,前至龍王宮。
賈人當知!時王遙見定光如來,顔色端正諸根寂定,見已發歡喜心,即前至定光佛所,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
時世尊漸與王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時王聞佛說微妙法勸令歡喜已,前白佛言:‘如來!今正是時,應入蓮花城。
’時定光如來默然受王請。
時勝怨王知佛默然受請已,便從座起,頭面禮足而去。
還至國界,告敕人民:‘汝等從此蓮花城至藥山,掘地至膝,以杵搗令堅,以香汁灑地,左右道側種殖種種花,道側作欄楯,然好油燈安置其上,作四寶香爐金銀琉璃頗梨。
’時諸人民受王教令已,如上所說。
時王即集大臣告言:‘汝等莊嚴此蓮花大城,除去糞土石沙穢惡,以好細土泥塗其地,懸缯幡蓋,燒種種好香,複敷種種??,以種種好花布散其地。
’時諸臣即受王教,如敕莊嚴。
時勝怨王複告諸大臣:‘告下國土人民,莫使有賣香花者。
若有賣者,莫使有買者。
若有賣買者當重罰。
何以故?我自欲供養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故。
’ “爾時彼國有一大臣婆羅門,名曰祀施,多饒财寶,真珠、虎珀、車?、馬瑙、水精、金銀、琉璃,珍奇異寶不可稱計。
時彼婆羅門,十二年中祠祀。
若彼祠祀衆中,有第一多智慧者,當以金缽盛滿銀粟,或以銀缽盛滿金粟,并金澡瓶極妙好蓋履屣,及二張好?,衆寶雜廁杖,并莊嚴端正好女,名曰蘇羅婆提,與之。
時彼祠祀衆中,第一上座大婆羅門,是王大臣,有十二醜:瞎、偻、凸背、瘿、黃色、黃頭、眼青、鋸齒、齒黑、手腳曲、戾身不與人等、凸髋。
賈人當知!彼祀施婆羅門作是念:‘今此上座有十二醜,複是王臣。
雲何以我寶物并女,與此人耶?’複作此念:‘我今甯可更延祀日,若更有端正聰明智慧婆羅門者,我當與之。
’ “賈人當知!雪山南有一仙人,名曰珍寶,少欲樂閑心無所貪,修習禅定獲五神通,教授五百梵志使令誦習。
時五通仙人,有第一弟子,名曰彌卻,父母真正七世清淨,亦複教授五百弟子。
賈人當知!時弟子彌卻,往至珍寶仙人所,白言:‘我所學者已達,當更學何等?’時彼珍寶仙人即更自造經書,一切婆羅門所不能知,造已告弟子言:‘汝可誦習之,此書諸沙門婆羅門所無有者。
設誦習者,于諸婆羅門中可得最勝第一。
’賈人當知!爾時彼弟子即學習此書誦利已,往至珍寶仙人所,白言:‘所學已訖,當受習何等?’師告言:‘汝若誦竟,夫為弟子應報師恩,汝今當報。
’即問言:‘雲何當報師恩?’師報言:‘須五百金錢。
’時彌卻聞師語已,将五百弟子,雪山南人間遊行,從國至國從村至村,漸至蓮花城。
聞諸人言:‘耶若達婆羅門,十二年中祠祀天神。
若有聰明第一者,當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并金澡瓶,及好蓋極好?,七寶雜廁杖,莊嚴蘇羅婆提端正好女與之。
’‘我今甯可入彼衆中,或能得彼五百金錢。
’ “賈人當知!彌卻即入彼祀中,當入時有大威神光明。
時耶若達婆羅門作是念:‘此人來入祠祀,有大威神光明,今必當移上座去,以此摩納安置其處。
若此摩納得上座處坐者,汝等當如我所作,皆共高聲稱善,作衆伎樂散花燒香恭敬禮事。
’時諸人等即受教,言:‘可爾。
’當如教為之時,彌卻摩納入彼衆已,從下而問:‘汝等誦何等經書?誦得幾許?’随所誦多少者報言:‘我誦爾許。
’于摩納所誦,百倍萬倍巨億萬倍,不可為比,不如摩納。
次問二、三人乃至百千人:‘汝等誦何等?知何經書?所誦得幾許?’随所誦報言:‘我等誦爾所。
’于摩納所誦,百倍萬倍巨億萬倍,不相為比。
次問第一上座:‘汝知何經書?誦得幾許?’其人随所誦多少報言:‘我誦爾所。
’彌卻摩納複勝于彼。
時彌卻摩納語言:‘我所誦知者出過汝上。
’即語其人言:‘汝去!我坐汝處。
’上座報言:‘汝莫使我移,我設于此得好供養及金寶,兩倍與汝。
’彌卻摩納報言:‘正使滿閻浮提七寶與我者,我終不取,汝但移去。
何以故?我有此法,應坐此座。
’ “賈人當知!時彼彌卻摩納,移彼上座即自坐之。
當移坐時,地六種震動,即共高聲稱善,作衆伎樂花香供養。
賈人當知!彼耶若達,極懷歡喜,自慶無量,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金蓋七寶廁杖,金銀澡瓶,極妙好?,莊嚴好女,至彌卻摩納前白言:‘唯願受此衆寶物并受此好女。
’彌卻報言:‘我不須是。
’即問言:‘欲須何等?’報言:‘我須五百金錢。
’即以五百金錢與之。
“賈人當知!時彌卻摩納取此五百金錢已,從坐起而去。
時蘇羅婆提女亦随而去。
時彌卻摩納還顧語女言:‘汝何故随我後行?’女報言:‘父母遣我與君作妻。
’彌卻摩納報言:‘我今修梵行不須汝,若有愛欲者乃須汝耳。
’時彼女即還入父園中,園中有清淨浴池,池中有七莖蓮花,五花共一莖香氣芬馥花色殊妙。
複有二花共一莖,其香色殊妙,見已便生此念:‘我今觀此花極為妙好,我今甯可采此花與彌卻摩納,令心喜悅。
’即采花置水瓶中,出園外遍求彌卻摩納。
時彌卻摩納還入缽摩大國,見國内人民,掃除道路除去不淨,以好土填治平正,以花布地香汁灑之,懸缯幡蓋敷好??,見已問城中行人言:‘今觀此城嚴好乃爾,為用歲節、為用星宿吉日,而修治如是耶?’行人報言:‘今定光佛當來入城,以此故修治如是。
’彌卻摩納心念言:‘我今宜可以五百金錢,買好花鬘、好香、好伎樂幢幡、好蓋,先當持用供養定光如來,後當更與師求财。
’即于彼缽摩國所可求買者皆不可得。
何以故?勝怨王制重故。
時蘇羅婆提女遙見彌卻摩納來,語言:‘年少!何故行步速疾,汝有所須耶?’即報女言:‘我須好花。
’問言:‘摩納用花作何等?’報言:‘我欲作佛種無上根栽。
’其女問言:‘此花已萎枯色變,不可複種。
雲何由此作佛種無上根栽?’摩納報女言:‘此田良美,正使此花萎枯色變種子燋爛種之故生耳。
’其女報言:‘汝可取此花去作佛種無上根裁。
’摩納報言:‘若受我價賣與我者,我當取之。
’其女報言:‘摩納何以惜我财物。
我父名耶若達,自多饒财寶。
摩納欲買花者,與我作要誓,所生之處常與我作夫耶?’摩納報言:‘我行菩薩道,一切無所愛惜,有人乞者乃至骨肉不惜,唯除父母,但恐汝常與我作礙。
’其女報言:‘汝所生之處,必有大威神。
我亦有威神,欲以我施随汝與之。
’時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花,餘二莖花與彌卻摩納,言:‘此是我花,寄汝以上定光如來。
何以故?願與汝所生之處常不相離。
’ “賈人當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