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十五(二分之四明尼戒法)

關燈
,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共相拍,波逸提。

    ” 比丘尼義如上。

     拍者,若以手掌、若腳拍、若女根女根相拍、若比丘尼共相拍。

    拍者,突吉羅。

    受拍者,波逸提。

    若二女根共相拍,二俱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來去、若經行、若掃地、若以杖觸不故作、若洗時手觸,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長者共婦出家為道,食時詣村乞食,得已持還尼僧伽藍中。

    食時本婦比丘尼持水在前立,并以扇扇。

    比丘語言:“小避去!我羞人,莫在我前立。

    ”比丘尼語言:“大德何以羞我?”彼複言:“何不速去!我羞。

    ”比丘尼答言:“我在前立便言可羞,本來作如是如是事何以不羞?”其婦比丘尼?恚,以扇柄打、以水澆頭而舍入房。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此比丘尼:“汝雲何瞋恚打比丘?”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比丘尼打比丘?”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比丘食時供給水、以扇扇者,波逸提。

    ”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疑,不敢瞻視病比丘,無人與水不敢問。

    佛言:“聽諸比丘尼看病比丘,若無水聽問。

    自今已去應如是結戒:若比丘尼,比丘無病,食時供給水、以扇扇者,波逸提。

    ” 比丘尼義如上。

     若彼比丘尼,比丘不病,食時供給水、在前立以扇扇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瞻視病比丘無水問,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六群比丘尼乞求生谷、胡麻、米、若大小豆、大小麥。

    時諸居士見已譏嫌言:“諸比丘尼乞求無厭、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有何正法?乃乞如是等種種生谷米,似如淫女賊女無異。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雲何汝等乞是種種生谷米?”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汝等乞是種種生谷米?”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乞生谷者,波逸提。

    ”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乞生谷乃至大小麥,一切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從親裡乞,若從出家人乞,若他為己、己為他,若不乞自得者,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去比丘尼精舍不遠,有好結縷草生。

    時有諸居士數來在中坐卧調戲,或呗或歌或舞,或有啼哭音聲,亂諸坐禅比丘尼,諸比丘尼患之。

    居士去後,以大小便糞掃置草上。

    諸居士還來在中戲時,諸不淨污身及衣服,以此不淨污草,草遂枯死。

    時諸居士以此事故皆譏嫌言:“此諸比丘尼,受取無厭、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

    ’如是有何正法?我等數來在此戲笑歌舞,雲何比丘尼乃以大小便污壞淨草,複污我身及衣服?”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诃責此諸比丘尼:“雲何汝等于居士所遊戲之處,以大小便不淨置生草上,污居士身及衣服,又使生草枯死?”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比丘尼,居士所遊戲之處,以大小便置生草上,污身及衣服?”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諸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在生草上大小便,波逸提。

    ”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于生草上大小便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若在無草處大小便,流堕草上、或風吹、或鳥銜污草,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十七) 爾時婆伽婆在羅閱祇耆阇崛山中。

    時有一六群比丘尼,夜大小便器中,明旦不看牆外棄之。

    時有不信樂大臣,清旦乘車欲問訊洴沙王,路由比丘尼精舍邊過。

    尼所棄大小便,堕此大臣頭上,污身衣服。

    時大臣念言:“我當向官斷事人說此事。

    ”時有笃信知相婆羅門言:“欲何所詣?”大臣答言:“比丘尼以大小便污辱我,我欲向官斷事人言。

    ”知相婆羅門谏言:“且止!勿以此事向官言,或不成事更得其罪。

    ”時此大臣随語便還。

    彼知相婆羅門,即詣比丘尼精舍,問:“何等比丘尼,夜以器盛大小便,不看牆外棄之?”諸比丘尼答言:“我等不知。

    ”諸比丘尼言:“何故問此事?”時婆羅門以此因緣具向諸比丘尼說:“我已呵谏此大臣令止,自今已去後莫複爾。

    ”諸比丘尼即自相檢校,誰為此事?即知六群比丘尼中有作此事者。

    時諸比丘尼呵責六群比丘尼:“雲何汝夜大小便器中,明旦不看牆外棄之?”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六群比丘尼?夜大小便器中,不看牆外棄之?”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夜大小便器中,晝不看牆外棄者,波逸提。

    ”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夜大小便器中,晝日當看牆外然後棄之。

    若夜起者,要先彈指謦欬。

    若比丘尼,夜大小便器中,晝不看牆外棄者,波逸提。

    若夜不謦欬、不彈指棄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