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十三(二分之二明尼戒法)
關燈
小
中
大
别衆、似法别衆、似法和合衆,非法非律、非佛所教呵責,若一切不呵責,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十五竟)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雲何汝等,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作如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雲何汝等,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聽僧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白四羯磨。
當作如是呵責。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呵責六群比丘尼舍此事:“大妹!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白如是。
’‘大姊僧聽!此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今僧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大姊!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誰諸大姊忍僧為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說。
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忍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僧作如是呵責六群比丘尼舍此事白四羯磨已,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如是比丘尼,僧當與呵責白四羯磨。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當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時,堅持不舍,彼比丘尼應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應舍,僧伽婆屍沙。
”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作是語:“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白。
白已當語言:“我已白竟,餘有羯磨在,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初羯磨。
作初羯磨已當語言:“已作白初羯磨竟,餘有二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第二羯磨。
作第二羯磨已當複語言:“我已作白二羯磨竟,餘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作三羯磨竟,僧伽婆屍沙。
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偷羅遮。
白一羯磨竟舍者,二偷羅遮。
白竟舍者,一偷羅遮。
白未竟舍者,突吉羅。
未白前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一切突吉羅。
若僧為如是比丘尼作呵責時,若比丘教言:“莫舍。
”若僧作呵責,偷羅遮。
若不呵責,突吉羅。
若比丘尼教言:“莫舍。
”若僧作呵責,偷羅遮。
若不呵責,突吉羅。
除比丘、比丘尼,教餘人莫舍,呵責不呵責,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初語時舍,非法别衆呵責,非法和合衆、法别衆、似法别衆、似法和合衆呵責,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一切不作呵責,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十六竟) 爾時佛在拘睒彌瞿師羅園中。
時有比丘尼名黑,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遂?恚作是言:“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黑比丘尼言:“雲何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是因緣集比丘僧,呵責黑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汝雲何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白四羯磨。
當如是作。
尼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黑比丘尼,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大姊!汝莫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如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而僧不愛、不恚、不怖、不癡。
妹!汝自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白如是。
’‘大姊僧聽!此黑比丘尼,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今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妹!汝莫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而僧不愛、不恚、不怖、不癡。
汝自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誰諸大姊忍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者默然,誰不忍者便說。
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十五竟)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雲何汝等,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作如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雲何汝等,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聽僧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白四羯磨。
當作如是呵責。
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呵責六群比丘尼舍此事:“大妹!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白如是。
’‘大姊僧聽!此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今僧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大姊!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誰諸大姊忍僧為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說。
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忍與六群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僧作如是呵責六群比丘尼舍此事白四羯磨已,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如是比丘尼,僧當與呵責白四羯磨。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當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時,堅持不舍,彼比丘尼應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應舍,僧伽婆屍沙。
”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亦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作是語:“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白。
白已當語言:“我已白竟,餘有羯磨在,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初羯磨。
作初羯磨已當語言:“已作白初羯磨竟,餘有二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當作第二羯磨。
作第二羯磨已當複語言:“我已作白二羯磨竟,餘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為僧所呵責更犯重罪。
”若随語者善,不随語者作三羯磨竟,僧伽婆屍沙。
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偷羅遮。
白一羯磨竟舍者,二偷羅遮。
白竟舍者,一偷羅遮。
白未竟舍者,突吉羅。
未白前趣以一小事?恚不喜便作是語:“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獨有此沙門釋子!更有餘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一切突吉羅。
若僧為如是比丘尼作呵責時,若比丘教言:“莫舍。
”若僧作呵責,偷羅遮。
若不呵責,突吉羅。
若比丘尼教言:“莫舍。
”若僧作呵責,偷羅遮。
若不呵責,突吉羅。
除比丘、比丘尼,教餘人莫舍,呵責不呵責,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初語時舍,非法别衆呵責,非法和合衆、法别衆、似法别衆、似法和合衆呵責,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一切不作呵責,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十六竟) 爾時佛在拘睒彌瞿師羅園中。
時有比丘尼名黑,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遂?恚作是言:“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黑比丘尼言:“雲何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是因緣集比丘僧,呵責黑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汝雲何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白四羯磨。
當如是作。
尼衆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黑比丘尼,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故:“大姊!汝莫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如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而僧不愛、不恚、不怖、不癡。
妹!汝自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白如是。
’‘大姊僧聽!此黑比丘尼,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今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妹!汝莫喜鬥诤不善憶持诤事,後?恚作是語:‘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而僧不愛、不恚、不怖、不癡。
汝自有愛、有恚、有怖、有癡。
”誰諸大姊忍僧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者默然,誰不忍者便說。
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與黑比丘尼作呵責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