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十八(初分之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王坐。
黃頭問言:“不審須水洗腳不?”王言:“可爾。
”黃頭即以藕葉取水與王,王自以水洗。
黃頭為王揩腳。
黃頭複問王言:“欲洗面不?”王言:“可爾。
”黃頭即更以藕葉盛水,與王洗面。
黃頭複問王言:“欲飲水不?”王言:“欲飲。
”黃頭即詣池更洗手,取好藕葉盛水與王飲。
黃頭複問王言:“不審欲小卧息不?”王言:“欲卧息。
”即複更脫一衣與王敷之,令王卧息。
時黃頭見王卧已,在前長跪,按腳及處處支節,解王疲勞。
黃頭身如天身,細軟妙好。
王着細滑,心念言:“未曾有如此女聰明,我所不教而悉為之。
”王即問言:“汝是誰家女?”黃頭報言:“我是耶若達家婢使,差我常守此末利園。
”如是語頃,波斯匿王大臣尋王車迹來詣園中,跪拜王足已各在一面立。
王敕一人言:“汝速喚耶若達婆羅門來。
”即受王教,喚婆羅門将來詣王所,跪拜王足在一面立。
王問言:“此女人是汝婢耶?”婆羅門答言:“是。
”王言:“吾今欲取為婦,汝意雲何?”婆羅門報言:“此是婢使,雲何為婦?”王言:“無苦,但共論價直。
”婆羅門報言:“欲論價直直百千兩金,我豈可取王價直,今持奉上大王。
”王言:“不爾!我今取為婦,雲何不與價?”王即出百千兩金與婆羅門已,遣使詣宮取種種璎珞衣裳服飾,沐浴澡洗莊嚴女身,同載入宮衆臣衛從。
時黃頭心自念言:“此非餘人,乃是王波斯匿。
”既得處宮裡,習學種種技術、書算、印畫衆形像、歌舞戲樂,無事不知。
從末利園中将來故,即号之為末利夫人,年遂長大,王甚愛敬。
複于異時,王于五百女人中立為第一夫人,在高殿上,便自念言:“我以何業報因緣得免于婢,今受如是快樂。
”複作是念:“将是我先以和蜜幹飯分施與沙門,以此因緣故今得免婢,受如是快樂耳!”即問左右人言:“舍衛城中頗有如此像貌沙門不?”答言:“有。
是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夫人聞已歡喜,便欲往至佛所,即詣王波斯匿白言:“我欲見佛禮拜問訊。
”王報言:“宜知是時。
”末利夫人即嚴駕五百乘車、五百婇女侍從,出舍衛城詣祇桓精舍,到已下車步入園中。
遙見如來,顔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伏如調象王,又如澄淵清淨無穢,見已歡喜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以何因緣受女人身,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乏少無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無乏無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無乏大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端正見者歡喜,資财無乏大有威力?”爾時世尊告末利夫人:“或有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若以少言現大瞋恚、若以多言亦現大瞋恚。
亦不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象馬、車乘、香華、璎珞、房舍、卧具、燈燭,一切皆不施與。
若見他得利養而生嫉心。
是故末利!女人多瞋恚故,顔貌醜陋見者不歡;以不布施故,資财乏少;見他得利養生嫉妒故,無有威力。
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以少言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象馬車乘香華璎珞房舍卧具皆給與之。
見他得利養而生嫉姤,是故女人多瞋恚故顔貌醜陋,以布施故資财無乏,心生嫉姤故無有威力。
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以少言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華香、璎珞乃至房舍卧具燈燭皆給與之,見他得利養者心不嫉姤,是故女人以瞋恚故顔貌醜陋,以布施故資财無乏,以見他得利養不生嫉姤故有大威力。
若末利!女人無有瞋恚、不惱于人,若聞少言、多言亦不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象馬、車乘、衣服、飲食乃至燈燭皆給與之,見他得利不生嫉妒。
是故末利!女人不瞋恚故顔貌端正,以布施故資财無乏,不嫉妒故有大威力。
如是末利!以此因緣故,女人顔貌醜陋、資财乏少、無有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醜陋、資财無乏、無有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醜陋、資财無乏、有大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端正、資财無乏、有大威力。
” 爾時末利夫人重白佛言:“大德!我前世時,多瞋恚喜惱于人,少言而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
何以故?而今我受形醜陋人不好喜,以是故知。
大德!我前世時,能行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乃至燈燭皆給與之,是故我今日資财無乏。
大德!我前世時見他得利養不生嫉妒心,故今日有大威力。
今此波斯匿王宮中五百女人,皆是刹利種姓,而我于中尊貴自在。
大德!我自今已去不複瞋恚惱于他人,不以少言、多言而現大瞋恚,常當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象馬車乘乃至燈燭皆給與之。
若見他得利養心不生嫉妒。
大德!我自今已去盡形壽歸依佛法僧,聽為憂婆私,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
”爾時世尊,與末利夫人無數方便說法開化,勸令歡喜。
所謂法者,說施說戒說生天之法,呵欲為過、欲為不淨上漏纏縛,贊歎出離、解脫為樂,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已得果證。
時末利夫人重白佛言:“我今第二、第三歸依佛法僧,聽為優婆私,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
”從坐起頭面禮佛足繞三匝而去,還至宮中勸喻波斯匿王令得信樂。
王既信樂已,便聽諸比丘入出宮合無有障閡。
時迦留陀夷,到時着衣持缽往入波斯匿王宮。
時王與夫人晝日共眠,夫人遙見迦留陀夷來,即起被衣,以所被大價衣拂拭床座令坐。
時夫人失衣堕地形露慚愧而蹲,時迦留陀夷見已,尋還出宮。
王問夫人:“向者比丘見汝形耶?”夫人白王言:“雖見如兄弟姊妹無異,此事無苦。
”時迦留陀夷還至僧伽藍中,語諸比丘:“波斯匿王第一寶者,我今悉見。
”比丘問言:“汝見何等寶耶?”迦留陀夷答言:“我見末利夫人形露悉得見之。
”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迦留陀夷言:“雲何乃入王宮至婇女間?”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迦留陀夷言:“汝實入王宮乃至婇女間耶?”答言:“實爾。
世尊!”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留陀夷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乃入王宮婇女間?”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留陀夷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刹利水澆頭王種,王未出未藏寶而入,若過宮門阈者,波逸提。
” 比丘義
黃頭問言:“不審須水洗腳不?”王言:“可爾。
”黃頭即以藕葉取水與王,王自以水洗。
黃頭為王揩腳。
黃頭複問王言:“欲洗面不?”王言:“可爾。
”黃頭即更以藕葉盛水,與王洗面。
黃頭複問王言:“欲飲水不?”王言:“欲飲。
”黃頭即詣池更洗手,取好藕葉盛水與王飲。
黃頭複問王言:“不審欲小卧息不?”王言:“欲卧息。
”即複更脫一衣與王敷之,令王卧息。
時黃頭見王卧已,在前長跪,按腳及處處支節,解王疲勞。
黃頭身如天身,細軟妙好。
王着細滑,心念言:“未曾有如此女聰明,我所不教而悉為之。
”王即問言:“汝是誰家女?”黃頭報言:“我是耶若達家婢使,差我常守此末利園。
”如是語頃,波斯匿王大臣尋王車迹來詣園中,跪拜王足已各在一面立。
王敕一人言:“汝速喚耶若達婆羅門來。
”即受王教,喚婆羅門将來詣王所,跪拜王足在一面立。
王問言:“此女人是汝婢耶?”婆羅門答言:“是。
”王言:“吾今欲取為婦,汝意雲何?”婆羅門報言:“此是婢使,雲何為婦?”王言:“無苦,但共論價直。
”婆羅門報言:“欲論價直直百千兩金,我豈可取王價直,今持奉上大王。
”王言:“不爾!我今取為婦,雲何不與價?”王即出百千兩金與婆羅門已,遣使詣宮取種種璎珞衣裳服飾,沐浴澡洗莊嚴女身,同載入宮衆臣衛從。
時黃頭心自念言:“此非餘人,乃是王波斯匿。
”既得處宮裡,習學種種技術、書算、印畫衆形像、歌舞戲樂,無事不知。
從末利園中将來故,即号之為末利夫人,年遂長大,王甚愛敬。
複于異時,王于五百女人中立為第一夫人,在高殿上,便自念言:“我以何業報因緣得免于婢,今受如是快樂。
”複作是念:“将是我先以和蜜幹飯分施與沙門,以此因緣故今得免婢,受如是快樂耳!”即問左右人言:“舍衛城中頗有如此像貌沙門不?”答言:“有。
是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夫人聞已歡喜,便欲往至佛所,即詣王波斯匿白言:“我欲見佛禮拜問訊。
”王報言:“宜知是時。
”末利夫人即嚴駕五百乘車、五百婇女侍從,出舍衛城詣祇桓精舍,到已下車步入園中。
遙見如來,顔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伏如調象王,又如澄淵清淨無穢,見已歡喜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以何因緣受女人身,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乏少無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無乏無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醜陋見者不歡,資财無乏大有威力?複何因緣顔貌端正見者歡喜,資财無乏大有威力?”爾時世尊告末利夫人:“或有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若以少言現大瞋恚、若以多言亦現大瞋恚。
亦不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象馬、車乘、香華、璎珞、房舍、卧具、燈燭,一切皆不施與。
若見他得利養而生嫉心。
是故末利!女人多瞋恚故,顔貌醜陋見者不歡;以不布施故,資财乏少;見他得利養生嫉妒故,無有威力。
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以少言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象馬車乘香華璎珞房舍卧具皆給與之。
見他得利養而生嫉姤,是故女人多瞋恚故顔貌醜陋,以布施故資财無乏,心生嫉姤故無有威力。
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惱于人,以少言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華香、璎珞乃至房舍卧具燈燭皆給與之,見他得利養者心不嫉姤,是故女人以瞋恚故顔貌醜陋,以布施故資财無乏,以見他得利養不生嫉姤故有大威力。
若末利!女人無有瞋恚、不惱于人,若聞少言、多言亦不現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象馬、車乘、衣服、飲食乃至燈燭皆給與之,見他得利不生嫉妒。
是故末利!女人不瞋恚故顔貌端正,以布施故資财無乏,不嫉妒故有大威力。
如是末利!以此因緣故,女人顔貌醜陋、資财乏少、無有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醜陋、資财無乏、無有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醜陋、資财無乏、有大威力;以此因緣女人顔貌端正、資财無乏、有大威力。
” 爾時末利夫人重白佛言:“大德!我前世時,多瞋恚喜惱于人,少言而現大瞋恚,以多言亦現大瞋恚。
何以故?而今我受形醜陋人不好喜,以是故知。
大德!我前世時,能行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飲食乃至燈燭皆給與之,是故我今日資财無乏。
大德!我前世時見他得利養不生嫉妒心,故今日有大威力。
今此波斯匿王宮中五百女人,皆是刹利種姓,而我于中尊貴自在。
大德!我自今已去不複瞋恚惱于他人,不以少言、多言而現大瞋恚,常當布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孤老、來乞求者,衣服象馬車乘乃至燈燭皆給與之。
若見他得利養心不生嫉妒。
大德!我自今已去盡形壽歸依佛法僧,聽為憂婆私,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
”爾時世尊,與末利夫人無數方便說法開化,勸令歡喜。
所謂法者,說施說戒說生天之法,呵欲為過、欲為不淨上漏纏縛,贊歎出離、解脫為樂,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已得果證。
時末利夫人重白佛言:“我今第二、第三歸依佛法僧,聽為優婆私,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
”從坐起頭面禮佛足繞三匝而去,還至宮中勸喻波斯匿王令得信樂。
王既信樂已,便聽諸比丘入出宮合無有障閡。
時迦留陀夷,到時着衣持缽往入波斯匿王宮。
時王與夫人晝日共眠,夫人遙見迦留陀夷來,即起被衣,以所被大價衣拂拭床座令坐。
時夫人失衣堕地形露慚愧而蹲,時迦留陀夷見已,尋還出宮。
王問夫人:“向者比丘見汝形耶?”夫人白王言:“雖見如兄弟姊妹無異,此事無苦。
”時迦留陀夷還至僧伽藍中,語諸比丘:“波斯匿王第一寶者,我今悉見。
”比丘問言:“汝見何等寶耶?”迦留陀夷答言:“我見末利夫人形露悉得見之。
”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迦留陀夷言:“雲何乃入王宮至婇女間?”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迦留陀夷言:“汝實入王宮乃至婇女間耶?”答言:“實爾。
世尊!”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留陀夷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乃入王宮婇女間?”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留陀夷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刹利水澆頭王種,王未出未藏寶而入,若過宮門阈者,波逸提。
” 比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