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言:“衆中有如是人。
”語釋提桓因言:“此人于此生中當得清淨之法。
”爾時釋提桓因以偈贊佛: “聖獨步不放逸, 若毀譽不移動; 聞師子吼不驚, 如風過草無礙; 引導一切諸衆, 決定一切人天。
”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天帝謂我怖, 故說此言耶?” 爾時釋提桓因即禮佛足隐形而去。
爾時世尊夜過已,清旦集比丘僧,以此因緣具向諸比丘說之:“此那迦波羅癡人!乃欲恐怖我。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那迦婆羅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 比丘義如上。
恐怖者,若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
雲何色恐怖?或作象形、馬形;或作鬼形、鳥形,以如是形色恐怖人令彼見。
若恐怖、若不恐怖,波逸提。
以如是形色恐怖人,前人不見者,突吉羅。
雲何聲恐怖人,或貝聲、鼓聲、波羅聲、象聲、馬聲、駝聲、啼聲,以如是聲恐怖人令彼人聞,恐怖不恐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聲恐怖人,彼不聞,突吉羅。
雲何香恐怖人?若根香、薩羅樹香、樹膠香、皮香、膚香、葉香、花香、果香、若美香、若嗅氣、若以此諸香恐怖人,彼人嗅香,若怖以不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香恐怖人,前人不嗅者,突吉羅。
雲何味恐怖人?若以味與人,若醋、若甜、若苦、若澀、若鹹、若袈裟味,以如此味恐怖人,令彼人嘗味,怖以不怖,波逸提。
若作如是味恐怖人,彼不嘗者,突吉羅。
雲何觸恐怖人,若以熱、若以冷、若輕、若重、若細、若粗、若滑、若澀、若軟、若堅,以如是觸恐怖人,令彼人觸,怖以不怖,波逸提。
以如是觸恐怖人,彼人不觸者,突吉羅。
雲何以法恐怖人?語前人言:“我見如是相,若夢汝當死、若失衣缽、若罷道;汝師和上、阿阇梨亦當死,失衣缽、若罷道;若父母得重病、若命終。
”以如是法恐怖人,彼知怖不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法恐怖人,彼不知者,突吉羅。
若比丘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若說而了了者,波逸提;說而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闇地坐無燈火、或大小便處,遙見謂言:“是象、若賊、若惡獸。
”便恐怖;若至闇室中無燈火處、大小便處,聞行聲、若觸草木聲、若謦咳聲而怖畏;若以色示人,不作恐怖意,若以聲香味觸與人,不作恐怖意;若實有是事;若見如是相;或夢中見,若當死、或罷道、若失衣缽,若和上師當死、失衣缽、罷道,若父母病重當死,便作如是語語彼言:“我見汝如是諸變相事。
”若戲語、若疾疾語、若獨語、夢中語,欲說此乃錯說彼,一切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五十五竟) 爾時佛在羅閱祇,迦蘭陀竹園中有池水,爾時摩竭國[泳-永+瓦]沙王,聽諸比丘常在池中洗浴。
時六群比丘于後夜明相未出時入池洗浴,爾時洴沙王于後夜明相未出,與婇女俱詣池欲洗浴,聞六群比丘在池洗浴聲,即問左右言:“此中誰洗浴?”答言:“是比丘。
”王言:“莫大作聲,勿使諸比丘不及洗浴而去。
”彼六群比丘,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時洴沙王竟不得洗浴而去。
時諸大臣皆共譏嫌自相謂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修正法。
’如此何有正法?于後夜中相将入池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竟不得洗浴而去。
”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雲何于後夜中入池水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不得洗浴?”爾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汝等于後夜中入池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不得洗浴而去?”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半月應洗浴,若過者,波逸提。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爾時諸比丘,盛熱時身體疱痱出,污垢臭穢,畏慎不敢洗浴,恐犯過半月洗浴。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諸病比丘熱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應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應洗浴,除餘時,若過,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其中諸病比丘,身體疱痱出,污垢臭穢,或大小便吐污不淨,畏慎不敢洗浴,恐犯過半月洗浴。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諸病比丘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應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作時身體污垢臭穢,諸比丘有畏慎心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作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
”如是世尊與諸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風雨中行,身體疱痱、污出塵坌、污穢不淨,有畏慎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風雨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時、雨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道行時,身體熱疱痱出、污垢塵土、污穢不淨,畏慎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道行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道行時,此是餘時。
” 比丘義如上。
熱時者,春四十五日、夏初一月是熱時。
病者,下至身體臭穢是諸病。
作者,下至掃屋前地。
風雨時者,下至一旋風一渧雨着身。
道行者,下至半由旬,若來若往者是也。
若比丘半月洗浴,除餘時,若過一遍澆身者,波逸提。
若水洗
”語釋提桓因言:“此人于此生中當得清淨之法。
”爾時釋提桓因以偈贊佛: “聖獨步不放逸, 若毀譽不移動; 聞師子吼不驚, 如風過草無礙; 引導一切諸衆, 決定一切人天。
”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天帝謂我怖, 故說此言耶?” 爾時釋提桓因即禮佛足隐形而去。
爾時世尊夜過已,清旦集比丘僧,以此因緣具向諸比丘說之:“此那迦波羅癡人!乃欲恐怖我。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那迦婆羅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 比丘義如上。
恐怖者,若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
雲何色恐怖?或作象形、馬形;或作鬼形、鳥形,以如是形色恐怖人令彼見。
若恐怖、若不恐怖,波逸提。
以如是形色恐怖人,前人不見者,突吉羅。
雲何聲恐怖人,或貝聲、鼓聲、波羅聲、象聲、馬聲、駝聲、啼聲,以如是聲恐怖人令彼人聞,恐怖不恐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聲恐怖人,彼不聞,突吉羅。
雲何香恐怖人?若根香、薩羅樹香、樹膠香、皮香、膚香、葉香、花香、果香、若美香、若嗅氣、若以此諸香恐怖人,彼人嗅香,若怖以不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香恐怖人,前人不嗅者,突吉羅。
雲何味恐怖人?若以味與人,若醋、若甜、若苦、若澀、若鹹、若袈裟味,以如此味恐怖人,令彼人嘗味,怖以不怖,波逸提。
若作如是味恐怖人,彼不嘗者,突吉羅。
雲何觸恐怖人,若以熱、若以冷、若輕、若重、若細、若粗、若滑、若澀、若軟、若堅,以如是觸恐怖人,令彼人觸,怖以不怖,波逸提。
以如是觸恐怖人,彼人不觸者,突吉羅。
雲何以法恐怖人?語前人言:“我見如是相,若夢汝當死、若失衣缽、若罷道;汝師和上、阿阇梨亦當死,失衣缽、若罷道;若父母得重病、若命終。
”以如是法恐怖人,彼知怖不怖,波逸提。
若以如是法恐怖人,彼不知者,突吉羅。
若比丘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若說而了了者,波逸提;說而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闇地坐無燈火、或大小便處,遙見謂言:“是象、若賊、若惡獸。
”便恐怖;若至闇室中無燈火處、大小便處,聞行聲、若觸草木聲、若謦咳聲而怖畏;若以色示人,不作恐怖意,若以聲香味觸與人,不作恐怖意;若實有是事;若見如是相;或夢中見,若當死、或罷道、若失衣缽,若和上師當死、失衣缽、罷道,若父母病重當死,便作如是語語彼言:“我見汝如是諸變相事。
”若戲語、若疾疾語、若獨語、夢中語,欲說此乃錯說彼,一切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五十五竟) 爾時佛在羅閱祇,迦蘭陀竹園中有池水,爾時摩竭國[泳-永+瓦]沙王,聽諸比丘常在池中洗浴。
時六群比丘于後夜明相未出時入池洗浴,爾時洴沙王于後夜明相未出,與婇女俱詣池欲洗浴,聞六群比丘在池洗浴聲,即問左右言:“此中誰洗浴?”答言:“是比丘。
”王言:“莫大作聲,勿使諸比丘不及洗浴而去。
”彼六群比丘,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時洴沙王竟不得洗浴而去。
時諸大臣皆共譏嫌自相謂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修正法。
’如此何有正法?于後夜中相将入池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竟不得洗浴而去。
”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雲何于後夜中入池水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不得洗浴?”爾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汝等于後夜中入池水,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浴,乃至明相出,使王不得洗浴而去?”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半月應洗浴,若過者,波逸提。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爾時諸比丘,盛熱時身體疱痱出,污垢臭穢,畏慎不敢洗浴,恐犯過半月洗浴。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諸病比丘熱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應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應洗浴,除餘時,若過,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其中諸病比丘,身體疱痱出,污垢臭穢,或大小便吐污不淨,畏慎不敢洗浴,恐犯過半月洗浴。
諸比丘白佛,佛言:“聽諸病比丘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應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作時身體污垢臭穢,諸比丘有畏慎心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作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
”如是世尊與諸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風雨中行,身體疱痱、污出塵坌、污穢不淨,有畏慎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風雨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時、雨時。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諸比丘道行時,身體熱疱痱出、污垢塵土、污穢不淨,畏慎不敢洗浴。
白佛,佛言:“聽諸比丘道行時數數洗浴。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半月洗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除餘時,波逸提。
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道行時,此是餘時。
” 比丘義如上。
熱時者,春四十五日、夏初一月是熱時。
病者,下至身體臭穢是諸病。
作者,下至掃屋前地。
風雨時者,下至一旋風一渧雨着身。
道行者,下至半由旬,若來若往者是也。
若比丘半月洗浴,除餘時,若過一遍澆身者,波逸提。
若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