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四(初分之四)

關燈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十三僧殘法之三 ◎時尊者沓婆摩羅子去佛不遠,世尊知而故問:“汝聞此比丘尼所說不?”答言:“聞!唯世尊當知之。

    ”世尊告言:“今不應作如是報我,若實當言實,若不實當言不實。

    ”時沓婆摩羅子聞世尊教已,即從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我從生已來未曾憶夢中行不淨,況于覺悟而行不淨!”世尊報曰:“善哉,善哉!沓婆摩羅子!汝應作是說。

    ”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應檢問此慈地比丘,莫以無根非梵行謗,此沓婆摩羅子比丘清淨人,若以無根非梵行謗者獲大重罪。

    ”諸比丘答言:“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尋至慈地比丘所檢問本末:“此事雲何?為實爾不?莫以無根非梵行謗,此沓婆摩羅子清淨梵行人,若以無根非梵行謗清淨梵行人得大重罪。

    ”時慈地比丘得諸比丘诘問已報言:“我知沓婆摩羅子清淨梵行人,無是事。

    我來到羅閱城,彼為僧分房卧具,與我等惡房、惡卧具。

    我即生不忍心言:‘沓婆摩羅子有愛,随所喜者與好房好卧具,不喜者與惡房惡卧具。

    以不愛我故,與惡房惡卧具。

    ’差次受請與我惡食處,由此倍增?恚言:‘衆僧雲何差此有愛人,為僧分房舍卧具、差次受請飯食也?’而此沓婆摩羅子清淨梵行人,無如是事。

    ”時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慈地比丘:“汝雲何以無根非梵行謗沓婆摩羅子梵行人耶?”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作禮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諸比丘,以無數方便呵責慈地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以無根非梵行謗清淨梵行人耶?”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人一向入地獄。

    何謂二?若非梵行自稱梵行,若真梵行以無根非梵行謗之,是謂二一向入地獄。

    ”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慈地比丘已,告諸比丘言:“此慈地比丘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恚所覆故,非波羅夷比丘,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欲壞彼清淨行。

    若于異時,若問、若不問,知此事無根說,‘我?恚故作是語。

    ’若比丘作是語者,僧伽婆屍沙。

    ” 比丘義如上。

     ?恚者,有十惡法因緣故?,十事中以一一生?。

     根者,有三根:見根、聞根、疑根。

    見根者,實見犯梵行、見偷五錢過五錢、見斷人命。

    若他見者,從彼聞是謂見根。

    聞根者,若聞犯梵行、聞偷五錢若過五錢、聞斷人命、聞自歎譽得上人法,若彼說從彼聞是謂聞根。

    疑根者,有二種生疑:從見生、從聞生。

    從見生者,若見與婦女入林、出林、無衣裸形、男根不淨污身手;捉刀血污,與惡知識為伴,是謂從見生疑。

    從聞生疑者,若在暗地、若聞床聲、若聞草蓐轉側聲、若聞身動聲、若聞共語聲、若聞交會語聲、若聞我犯梵行聲、若聞言偷五錢過五錢聲、若聞言我殺人、若聞言我得上人法,是謂從聞生疑。

    除此三根已,更以餘法謗者是謂無根。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犯波羅夷、不聞犯波羅夷、不疑犯波羅夷,便作是言:“我見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犯波羅夷、不聞犯波羅夷、不疑犯波羅夷,生見聞疑想。

    後忘此想,便作是言:“我見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彼有疑後便言:“我是中無疑。

    我見聞疑。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彼生疑後便忘疑,便言:“我見聞疑。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是中無疑,彼便言:“我是中有疑,見聞疑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是中無疑後忘無疑,彼便言:“我見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便言:“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是中有見想,後忘此想,便言:“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是中有疑,便言:“是中無疑。

    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是中有疑,後忘疑,便言:“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是中無疑,便言:“我有疑。

    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若彼人不清淨,不見彼犯波羅夷,是中無疑。

    後忘此無疑,便言:“我聞疑彼犯波羅夷。

    ”以無根法謗,僧伽婆屍沙。

    聞疑亦如是(此中更有諸句,文繁不出)。

     若比丘以無根四事謗比丘,說而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若指印書遣使、若作知相,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除四波羅夷,更以餘非比丘法謗,言:“汝犯邊罪、犯比丘尼、賊心受戒、破内外道、黃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根。

    ”說而了了者,僧伽婆屍沙;不了了者,偷蘭遮。

    若指印書使、若作知相,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除此非比丘法,更以餘無根法謗比丘,随前所犯,若以八無根波羅夷法謗比丘尼,說而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若指印、若書使、若作知相,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除此八波羅夷,更以餘無根非比丘尼法謗,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者,偷蘭遮。

    若以指印書使、若作知相,了了,僧伽婆屍沙;不了了,偷蘭遮。

    除非比丘尼法,更以餘無根法謗比丘尼者,随前所犯,除比丘比丘尼,以無根罪謗餘人者,突吉羅。

     比丘尼,僧伽婆屍沙;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是謂為犯。

     不犯者